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简述了赖少其是中国画家中最值得重视的大师之一,当代中国画因赖少其的存在而骄傲的依据.剖析定居广州后赖少其的中国画"丙寅变法"三阶段的特点及历史意义.作为一个艺术家、学者,赖少其的生命已依附到那些卓尔不群的作品之中;作为一个绘画大师,赖少其的灵魂已铸刻在20世纪的中国文化史上.  相似文献   

2.
郭店楚简"仁"字三形的构形理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湖北荆门郭店出土的战国楚墓竹简有儒、道两家著述16种,其中"仁"字凡67见,均写成上半为"身"或"千"或"人"、下半为"心"的形体,构形奇特.本文研究郭店楚简"仁"字三形的构形理据.探讨"仁"字上半部三符的关系及其功能;下半部"心"符的意义和渊源;郭店楚简"心"符"仁"字所体现的文字学和文化学上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以克尔凯郭尔"自我"这一哲学概念为基础,来阐释<"兔子",跑吧>中"兔子"的逃跑--回归--逃跑--回归这一心路历程,从而指出一个真正的、完整意义上的自我追求者,必须是一个物质与精神、现实与理想、个体与社会的复杂统一体.从这种意义上,一直在苦苦追寻自我的"兔子"最后必须回到现实中来.  相似文献   

4.
王安石的变法涵涉诸多方面,而其注重对人才培养作为其变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王安石重视人才储备,提出"教、养、取、任"的人才培养观,同时在变法活动中大力倡导兴学校、"一道德"、改科举,为其变法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证.  相似文献   

5.
我国自古就有基层调查的良好传统.在王安石变法中,宋神宗与王安石都非常重视基层调查,很多变法措施出台前与实施后都进行过调查,新法"便民"与"害民"的争论也一度围绕着调研的结果展开.为了解基层调研方法的作用,通过案例分析法,以"基层调查"为线索集中分析了青苗法利弊、东明县群访以及市易法的"根究"争论,探讨新法争论的主要依据、标准以及其后的态度和立场.研究结果认为,源于封建专制权力和利益集团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立场及主观认识差异,导致基层调研这种方法缺乏执行、评估及反馈的客观标准,不仅没有达到正确决策的目的,反而加剧了派系之间的激烈斗争,使执行中出现的弊病和偏差没有得到及时纠正,导致新法由"惠民政策"向"逐利行为"蜕变.  相似文献   

6.
金圣叹"腰斩"<水浒>一说,经鲁迅等学者的考证已为学界认同.然而,周岭于1998年在<文学评论>上发表长文对此定论提出了"质疑".该文经多家文摘报刊转载之后,在学界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本文认为,对某一问题哪怕是已形成了定论的问题提出"质疑",本是正常的无可厚非的学术自由.问题是,周岭一文不仅考据欠妥,而且多有抄袭他人之嫌,却居然在刊物上公开发表,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学风问题.本文对周岭一文的误谬之处进行了逐条批驳,对此文涉及的学风问题进行了严正批评,希望能够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7.
根据毛泽东在<实践论>中对认识的理解,"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模式中包含着一个"是"到"应当"转化的难题.难题的症结在于对"认识"的理解.运用广泛认识论的观点,难题也就迎刃而解,相应地,对"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认识模式也就有了新的理解和表达.  相似文献   

8.
通过分析字母词N在汉语中意义和用法,发现N在语义层面可以表达"无限多"、"极大量"和"非常"、"很"之义,颇具独特性.同时试从认知角度探究其形成根源:揭示了事物在空间"有界"和"无界"的对立;动作在时间上"有界"和"无界"的对立;性状在程度或量上"有界"和"无界"的对立.由此得出结论:有界事物的重复性促成了字母词N的意义和用法的存在.  相似文献   

9.
学习"七一"讲话创新理论课教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江泽民<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阐述了"三个代表"的科学内涵,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两课"教学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实现"七一"讲话"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是"两课"教师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作者结合"毛泽东思想概论"的教学实践,就"新三进"过程中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七一"讲话的关系、"新三进"的切入点和度的把握,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从作家创作<阿干歌>的触发点切入,首先分析了小说文白杂陈语言特征之后游移古今的叙事视点,进而指出作家在处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的分寸力度,最后探析了太子爱情传奇作为"最后一个"的故事模式所产生的艺术想象空间和文学魅力,打通了从历史纪实到小说虚构的路径.  相似文献   

11.
阿来的诗歌创作,至今尚未引起学界和读者的重视。但诗歌却是阿来文学创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他后来创作的重要开端。本文主要以他的诗集《梭磨河》为蓝本,探讨阿来诗歌创作的母题。阿来在诗歌中书写了藏地生活和文化,抒发了他对精神家园的追寻和热爱,继而藏地书写成为阿来诗歌创作中最重要的母题。    相似文献   

12.
宗白华把意境的创构分为三层。第一层“直观感象的模写”即主体心灵对客观对象的反映 ,注重“动象”的表现 ,是主“实”的。第二层“活跃生命的传达”是一个虚实交融的境界 ,更注重虚境所产生的审美价值和功用。在第三层“最高灵境的启示”中 ,他将中国传统意境理论提升到人生的境界 ,这就指归于一个更高层次的“实”了。  相似文献   

13.
宗白华先生是"理论的探究"和"实践之体验"的完美结合者,本文正立足于其诗作<流云>之"流"这一"动象",通过对他三种类型的诗作,即"自然之流"、"生命之流"和"音乐之流"的细致探讨,挖掘出宗先生"艺境"理论所对应的另一种阐释方式.  相似文献   

14.
彭其芳先生是湖南知名的散文作家。他的散文作品,特别是以自己家乡常德为题材的系列地域散文,引起了当代文坛的关注与重视。他观察认识生活的独特艺术视角、刻画展示生活的精湛艺术手法,在当代散文创作中别具一格。  相似文献   

15.
浅析唐传奇梦幻手法在汤显祖“四梦”中的运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梦作为人表达愿望和情感的方式和手段之一,自古以来,被作家们以各种方式借用,以表达自己的意愿。"临川四梦"也是如此,同样表达了汤显祖的艺术追求。他在借鉴唐传奇的梦幻手法时,能继承并创新,将那些与自身情感相关的事物入梦,在梦中演绎生活中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使得艺术创作与梦紧紧地连在一起。  相似文献   

16.
曹文轩坚守"永远的古典"创作理念,自觉以美的理想统摄真的现实,在透着淡淡忧伤的优美格调中,表现人性美、人情美和自然美。少年题材与儿童视角是作家实现审美理想的诗学形式,悲悯的古典温情和雅致的浪漫美感弥漫其间,构成了当代文坛别致的美学景观,从而与"现代抒情小说"一脉相承。  相似文献   

17.
郁达夫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很有特色并产生过巨大影响的作家 ,他的小说创作风格基本倾问是浪漫主义 ,但不可避免地存在自然主义 ,这自然主义因素 ,既体现了郁达夫鲜明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也一定程度影响了作品的格调 ,本文在更深的层次上 ,进一步探讨郁达夫小说积极与消极方面的具体表现 ,探索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相似文献   

18.
“势”,是著名潮籍国画大师孙星阁艺术创作的核心理念,在其诗书画艺术尤其是山水画的创作中,他创造性地承接了这一审美传统,体现了对“势”的独特理解和表现。其书画艺术中的“势”之美源于画家“胸有丘壑”的审美体验,呈现出“势”“合”相生的整体和谐之美,也是本于“师法自然”、独有创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鲁迅散文《藤野先生》中的叙述,与藤野严九郎本人的回忆相比较,存在“失真”之处。但这种“失真”并非有意“作伪”,而恰恰是鲁迅真实情感的流露。失真的主要原因在于藤野先生当年给予了他“雪中送炭”般的关心;另外,作者写作时诸事不利,也使回忆搀杂了许多心理因素,温暖之情再度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