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8 毫秒
1.
目前,关于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体系的著作已经出现了四种,分别是艾伯华(Wolfram Eberhard)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丁乃通的《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索引》、金荣华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类型索引》和最新出版的祁连休先生的《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这些著作确定中国民间故事类型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种:  相似文献   

2.
《中国戏曲音乐集成》与其他文艺集成志书共同建构了"中国民间文艺的万里长城",作为具有较高文献价值的巨著,其在历史中的贡献和作用显而易见,但是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限制,集成中也存在着有待后人深入挖掘、继续研究的课题。本文通过对《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山西卷》的分析,试图寻找出卷本中提到却没有深入探讨的问题,以便为今后戏曲音乐研究的方向与角度提供一个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3.
祁连休先生的《中国古代民间故事类型研究》,依据中国自身的特点以及最新资料编制而成,是第一部全面依据中国民间故事传统而又从整体着眼的专著,了却了中外学者多年的一个心愿。  相似文献   

4.
根据文化部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工程的要求和十部中国民间文艺集成志书工作基础,提出需要完成民间文学普查项目13项意见。最核心的要求是普查中要注意"立体描写","全面","立体的全面的科学记录"。不仅要深入民间,抢救保护老歌手、老故事家、老戏曲、曲艺艺人和老演员及其保存的口传的作品,也要抢救保护十套集成志书普查时已经采录到手的资料和老文化工作者、老专家学者及其学术积累的资料。建立民间文化资料馆。保护和抢救要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5.
<正>"中国民间文学三套集成·新疆兵团卷"(以下简称"三套集成"),包括《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新疆兵团卷》(上、下)、《中国歌谣集成·新疆兵团卷》《中国谚语集成·新疆兵团卷》。这三套集成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系列成果之一,由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兵团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兵团民间文艺家协会、石河子大学文联和兵团屯垦戍边研究中心承办,石河子大学薛洁教授主编,于2015年5月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出版社正式出版。  相似文献   

6.
铜鼓奖是广西文艺最高奖,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颁发。我院资深学者过伟研究员主编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获第五届(2001--2004年)铜鼓奖。这是他第四次荣获铜鼓奖。  相似文献   

7.
关于选本 ,鲁迅先生曾经说过 :“选本所显示的 ,往往并非作者的特色 ,倒是选者的眼光。眼光愈锐利 ,见识愈深广 ,选本固然愈准确 ,但可惜的是大抵眼光如豆 ,抹杀了作者真象的居多 ,这才是一个‘文人浩劫’。”[1] (P42 1) 的确 ,要选出一个能反映作者真实面貌的选本实在不容易。而要在有限的篇幅里选编一个能反映出数量众多的广西民间故事的全貌及其特点的选本 ,又尤其不容易。令我们高兴的是 ,《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编委会及其主编过伟研究员编选的《中国民间故事集成·广西卷》 (以下简称《广西卷》)却是个选得精选得巧的本子。它…  相似文献   

8.
舟山民间文学的海洋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结合《舟山民间文学集成》的搜集整理,对舟山民间故事和渔歌、谣谚进行分类归纳与艺术诠释,并从地域环境、风土习俗、百姓好尚诸层面论证其产生背景及其海洋文学特色。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间传说、故事研究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国民间文艺学年鉴》(刘守华、白庚胜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于2001年问世以来,深受学界关注。本年鉴的第三册即2003年卷正编辑印制中,这里选取其中的《2003年传说故事概述》以飨读者,从本文所评述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研究的新进展,可窥见中国民间文艺学在近年学术转型时期持续向前的态势。  相似文献   

10.
在学界所称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中国谚语集成》中,收录了大量关于古代作家及作品的民间传说,这些资料对于反映古代文学作家及作品在民间的状况,丰富和深化古代文学研究与评论,都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民间故事分类里 ,类型名称为“命中注定的妻子”的民间故事在世界各地都有所流传 ,而最早有文字记录的则是中国的《定婚店》和《灌园女婴》 ,但就故事的合理性看 ,印度应该是这一类型故事的源头。  相似文献   

12.
宁夏民间文学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七五"、"八五"重点研究项目《中国民间故事集成》、《中国歌谣集成》和《中国谚语集成》三套集成的编撰工作在全国范围的陆续展开,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宁夏民间文学的起步与发展几乎是与全国同步的。20世纪80年代后,宁夏的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研究和出版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尤其是回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不仅填补了多项国内和区内的空白,而且还引起了许多外国学者的关注。一些颇具影响的著作和论文被翻译成英文、土耳其文,介绍到了美国、巴基斯坦、土耳其等国家。宁夏民间文学的搜集整理和研究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前,搜集、整理的起步阶段;第二个阶段是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至20世纪70年代末,搜集、整理和研究的深入阶段;第三个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至今,搜集、整理和研究出版的繁荣阶段。  相似文献   

13.
本院中文系词曲研究室《曲苑》编辑部编《曲苑》第二辑已由江苏古籍出版社出版。该刊为面向全国的戏曲史、曲艺史研究丛刊。本辑所收国内学者的论文,共28篇,26万字。如陈美林《关于李玉的生年问题》、徐扶明《鸣风记非王世贞作》、叶长海《孟称舜的戏曲批评》、陈多《一部罕见的古典戏曲悲剧论著》、陈晓鲁《戏曲舞台时空形式在关汉卿杂剧中的最初表现》、翁敏华《宋元南戏音乐歌唱三题》、许金榜《元杂剧的科诨滑稽》等,都在各自的研究范围内有所突破。以大量的篇幅刊登可供研究者参考的资料,也是该刊的突出特  相似文献   

14.
乾隆《汾州府志》,成书于乾隆三十六年(公元1771年),是地方志中声誉很高、影响较大的一部志书。关于该志的纂修者,历来公私书目多著录为戴震。1978年中国天文史科学普查整编组编写的《中国地方志联合目  相似文献   

15.
一部有特色的水利专业志──评《武城县水利志》李宝志《武城县水利志》已由山东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是一部编纂成功的专业志书:一、指导思想正确,立场观点鲜明。志书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真实地记述了武城县水利事业发展的过程和取得的巨大成就。在记...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出版两部中国民间故事史:刘守华著《中国民间故事史》和谭达先著《中国二千年民间故事史》。两部史都是20世纪"中国民间故事大发现"时期的学术精品,都从古籍钩沉故事,以故事载于典籍的时期,对作品分期断代。两部史各有什么学术特色呢?谭达先以故事为纲,刘守华以古籍为纲。谭达先分13个时期,按时期列出每篇故事原文、注释,介绍搜集者,所引典籍及其作者,分析故事的思想性、艺术性,并对每一篇定一个故事"型",追求学术性与通俗性相统一。刘守华分6个时期,引每部古籍的故事原文,或梗概,或译为白话文,进行述评,并进行古今、国内和中外故事比较,对道教故事、佛教故事、20世纪采录的口传故事作专题研究。两位资深学者对于对方作精到的评论,显示学术胸怀与眼光,值得称道。  相似文献   

17.
《聊斋志异》中的婚恋故事多被看作是作者的婚恋理想寄托,但其中仍然有不少篇目保留着浓厚的民间故事的特点。本文以《小翠》为例分析《聊斋志异》的民间故事特点。认为《小翠》在叙事视角、叙事程式上符合民间故事的叙事特征;是多个民间故事类型的组合;故事的主人公契合民间故事的审美趣味,流露出《聊斋志异》浓郁的民间文学特征。  相似文献   

18.
佛经是东方文学的一座宝库,它对东方文化乃至文学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朝鲜众多的民间故事以及小说的产生和发展与佛经有关联。朝鲜的民间故事、小说受佛经影响有些是直接通过印度接受的,但更多的是通过中国间接接受的。特别是《百喻经》,作为汉译大藏经中的百媚,被誉为东方的“伊索寓言”,对朝鲜民间故事的产生给予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的总体音乐形态特征主要体现在音乐结构、调式音阶、旋法、节拍节奏以及旋律与唱词的同构关系等方面,我们通过对大量收藏于《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和《中国曲艺音乐集成》中的宁夏卷、新疆卷、甘肃卷和青海卷中的谱例分析,考察了宁夏、新疆、甘肃、青海回族集聚地区所收集的各地市县地方集成中的民间歌曲资料中的谱例,以及笔者多年来对在西北回族集居区采录记谱谱例的综合分析,探索西北地区回族宴席曲的总体音乐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20.
<正>王立教授等新著《〈聊斋志异〉中印文学溯源研究》(以下简称《溯源研究》)作为季羡林主编"北京大学东方文化集成"之一,于2011年1月由昆仑出版社付梓刊行了。这是著者收入"集成"的第二部专著(首部为《佛教文学与古代小说母题比较研究》),亦为国家社科基金结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