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民国月份牌广告起于19世纪末,兴于20世纪初,影响力由上海地区扩展到全国,成为当时广受欢迎的广告形式,在民国时期广告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简述了民国月份牌广告产生背景以及民国月份牌广告图像设计理念对现代广告的影响,为现代广告艺术设计提供了一定的启示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邸扬 《现代交际》2012,(9):104-105
本文通过对现代广告的两种不同功效分析,总结出了"成效广告"与"造势广告"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广告随处可见,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广告实质上是一门艺术,但不是纯粹的艺术,它有特殊性,本文从现代广告设计的特点及其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出发,探讨了现代广告设计中艺术性的表现价值,指出现代广告设计需要艺术性,但不能超越广告的本质属性。  相似文献   

4.
徐红  董婷婷 《职业》2015,(7):73-74
在人们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过程中,体育用品已经成为了人们现代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大量的体育用品广告的纷至沓来也为我们展现了中外广告背后的不同的理念。本文着重从体育用品广告的视角来探究中外广告理念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马藜 《现代妇女》2010,(6):38-42
这是个商品广告无处不在的时代。商品广告的情节和语言也越来越具创意。被誉为现代社会润滑剂的现代广告,对人们的日常生活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广告构图中的女性形象,不管是作为性客体的美女,还是极具“女性气质”的家庭主妇、职业女性,都在社会中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其实,这种修辞手段给女性制造了一个个的幸福谎言,我们通过对男性视域对女性的广告形象的审视,看到了其中的贬斥和歧视,因此,应纠正其偏差,更好地利用广告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关注女性,构建女性在广告中的和谐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传统文化作为植根于中国人生活和思想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运用与现代广告中的成为一种普遍现象。本文分析了传统文化运用在广告中的现状及其价值,并分析了传统文化与广告结合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高爽 《现代交际》2011,(7):88-88
广告不再是一味的产品的推销、促销,不再是单一的价格战,不再是单纯的视觉上的冲击,人的情感在广告中的体现在如今这个时代正逐渐地深入人心,如何在感性诉求广告中符合现在受众群体的情感目的?又如何在现代这个创意广告纷杂的时代里脱颖而出?为此我们提出了一些创意广告感性表现的新思维。  相似文献   

8.
王艺锦 《现代交际》2012,(12):156-157
广告创意的定位和策略,是一则广告能否被广告主和消费者接受,成为优秀广告的关键.它们是广告的方向和灵魂.那么如何完成定位和策略呢?本文从现代广告理论中广泛应用的心理因素角度出发加以论述,把握客户心理,激发客户的购买动机,从而实现广告的有效传播.  相似文献   

9.
平面流动媒体广告设计是指能够流动的广告,例如地铁车身广告、公交车广告、出租车广告等等。它具有以下特点:广告载体普及面广,受众资源广;广告形式灵活多样;具有视觉强制性;快速传达性,满足好奇心理。特殊的媒体形式,再加上精致的画面,迎合了现代消费者趋"奇"的心态。它作为一种特殊的平面媒体载体,在表现手法上可能会有一定的不完善,但是在表现张力和作品画面构成因素以及视觉张力上,它有自己无法被替代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名人代言广告的行为越来越多,但伴随而来的是,名人代言的虚假广告也层出不穷,我国虚假广告泛滥成灾的现状与我国规制虚假广告的法律的不完善是分不开的,特别是在虚假广告的民事责任规制方面有很大的不足。我国虚假广告侵权民事救济模式存在的诸多不足,己经使其不能有效的发挥法律责任的补偿、教育、预防以及制裁的功能,亟待完善。  相似文献   

11.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大量全球知名品牌进入中国市场。作为传达商品信息、吸引消费者、树立品牌形象的重要方法,广告在现代商业中至关重要,广告语更是广告表达中的关键。对英文广告语的恰当翻译能让国外商品宣传更贴近国内消费者的接受习惯,真正做到"广而告之"。本文总结了广告英译汉的翻译方法,并对示例进行评析。  相似文献   

12.
广告是现代社会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广告语是广告的核心,广告语也存在社会语言所具有的地域、性别、年龄、阶层等特征差异。文章将广告和社会生活相结合对广告语进行分析,有助于广告人更好地理解社会并确定广告语的诉求定位。  相似文献   

13.
广告作为现代企业的重要宣传推广手段,成为消费者的消费指南,已不可预见的速度介入消费者的生活,以致法国评论家罗贝尔·格兰竟说:"我们呼吸的空气由氧气、氮气和广告组成。"可见,广告对于大众的影响并不仅限于购物,而已经成为控制社会和大众精神生活的一种文化行为。广告中女性形象的角色化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过程,是随广告的出现而出现的,随广告的繁荣而逐渐定型的。女性形象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电视广告、报纸期刊等大众媒体中,女性成为广告制作的主题,女性似乎成了某类商品的特定广告符码,引起了社会大众和研究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4.
隐喻不仅是语言的修辞手法,也是一种认知系统。现代广告表现形式和传播途径的多元化使得多模态隐喻在广告中被广泛使用,同时中英广告的多模态隐喻受文化、神话、流行等因素影响。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对比分析中英广告的多模态隐喻。通过对多模态隐喻进行概述,用实例说明中英广告的多模态隐喻,分析其中的三个影响因素,给广告制作提供一些启示。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的世界,广告是信息时代的一个重要现象。国家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竞争,人民的日常生活都和广告发生了愈来愈密切的联系。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大量的中文广告为主要的分析资料,详细介绍了广告触发语的种类,特征,及其语用功能。尝试从语义、语用、文化等角度动态地研究预设触发语的触发过程,以便更深入地掌握预设触发语在商业上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我国的广告历史悠久,从最原始的口头叫卖,到北宋时期最早出现的印刷广告,我国的广告业曾经在历史上居领先地位。但自从现代印刷技术、电子技术出现并高度发展后,我国的广告业就远远地落后了。而后在经历了一个长期的曲折过程后,到了80年代,我国的广告事业才得以重新振兴并迅猛发展,涌现出一大批优  相似文献   

17.
广告作为现代社会引导消费的重要行为,是艺术创造和心理唤起的双重过程。一方面,现代艺术形式的改进促进广告业发展,其对情感的发掘更决定着其作用的大小。本文将从广告的情感法则入手,围绕着其外在形式对心理唤起的途径与效果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8.
刘婷婷 《现代妇女》2014,(3):I0050-I0051
悬赏广告自古有之。今日,悬赏广告已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常见的现象,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日益普遍,在社会生活中也演着重要的角色。由于悬赏广告日益普及,由其引发的矛盾、法律纠纷也越来越多,这就不得不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在建设法治社会的今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由悬赏广告所引发的纠纷则对社会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则有必要对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9.
广告大师波迪斯说过:“巧妙运用幽默,就没有卖不出去的东西。”幽默广告就是这样一个古老而有效的方法,它引起受众对广告的注意,提高受众的广告接触率,使人们在一种轻松愉快的心境下完成对广告的商品或服务的认知、记忆、选择和决策的思维过程,促进受众对广告品牌形成良好的态度,形成一种娱乐性的消费文化,成为现代营销中有效的“软销”策略。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30年代《申报》的青年女性图片广告,在当时特立独行地塑造出了与其时代相一致的青年女性形象。它不仅是报业史上探索媒介经营的先驱和范本,更是研究当时上海大都会文化和城市气质构建的样本。当时的广告文本与当代审美文化中的广告内容有诸多共通之处:营造优雅、健康、文明的现代日常市民生活氛围,对传统审美文化的承继,对时尚美和健康美的追求,对自由独立生活的渴望。当代青年女性广告文化的内涵和策略,在那里可以找到萌芽和渊源。这对于现今广告人构建青年女性的图片广告以及塑造人物形象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