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两宋时期是缠足行为快速发展的阶段。缠足在两宋时期的快速发展,与两宋儒学复兴、程朱理学形成、宋词风靡等特有的文化因素密不可分。在这些特有文化因素的影响下,两宋时期的缠足呈现出足式纤直、缠裹自愿、停留在有闲阶级等诸多区别于后世缠足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魏晋南朝的有闲阶级,指不从事劳动生产却大肆进行奢侈性消费和炫耀性消费的门阀士族地主集团.他们居于统治地位,享有政治、经济特权,积累起大量物质财富,并通过奢侈和炫耀性的消费使财富和权力得到证明,其奢侈炫耀性的消费表现在饮食、妆饰、畜养奴仆等方面.动荡的社会,玄学的盛行,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奢侈和炫耀双重意义的消费的形成亦产生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20世纪60年代,一种以LSD为核心的致幻毒品文化在美国有闲阶级中形成。LSD的滥用一方面与社会知名人士的引导分不开,同时也与该种毒品在致幻方面的惊人特性有关。从深层次意义上说,LSD的泛滥也是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所具有的物质主义文化遭遇反叛和面临精神困惑的产物。虽然70年代以来由于人们对该种毒品副作用的认识导致了它的逐渐衰落,但滥用现象所昭示的社会病理问题仍有待人们进行深刻的反思。  相似文献   

4.
张恨水小说《夜深沉》中的杨月容是典型的女伶悲剧形象.残酷的生存环境在把她推向人生炼狱的同时,铸就了她抗争的秉性.但抗争结果却没有摆脱沦为有闲阶级享乐工具的命运.从卖唱维生的大杂院大众情人到供有闲阶级享用的剧院明星,再到觉醒后毅然逃出堕落围城回到民间重操旧业以糊口,她像在沉沉黑夜里走了一个"鬼打墙"的怪圈.这是一个不以抗争者意志为转移的命运怪圈.杨月容最终没有走出这个怪圈,却以抗争失败后的反思与觉醒实证了女伶悲剧人生的社会必然性.  相似文献   

5.
芭蕾舞、歌剧、交响乐等高雅艺术, 历来被视为“阳春白雪”,是有钱阶级和有闲阶级的艺术,也正因为如此,不少高雅艺术团体陷入资金短缺、观众流失的困境。然而,在美国,许多高雅艺术团体都能立稳脚跟,生机勃勃地生存下去,这  相似文献   

6.
消费活动伦理意蕴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费不仅是一种经济行为,它还具有伦理意义。消费活动与社会道德状况密切相关。消费心理总是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幸福观的体现,反映一个阶级或时代的道德风貌;消费行为总是对社会产生一定的道德后果;消费方式总是影响着一定阶级或时代的道德风尚。因而,我们应提高精神文化消费,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合理消费方式和艰苦创业的良好精神风貌,不断弘扬倡俭崇实的良好社会风尚。  相似文献   

7.
英国文化研究在其早期发展历程中从未远离过"阶级"这一视点,理查德·霍加特、雷蒙·威廉斯等代表人物都将英国工人阶级文化作为自己研究的立足点。但从1970年代后期开始,种族、性别、身份、消费等问题成为研究热点,对阶级问题的忽视导致了文化研究的社会批判锋芒锐减,难以推动社会的根本性变革。在此背景下,1990年代初以来,"阶级"分析视点逐渐在英国学界复兴,众多学者通过对社会文化现象的阶级分析,力求重建文化研究与当代政治生活的紧密联系。反观中国的文化研究,学者们也应超越对大众文化和日常生活的微观研究和审美观照,拓展社会政治的整体化视野,更多地关注底层生存状态并积极参与社会改革。  相似文献   

8.
从文艺复兴晚期到工业革命完成,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有闲阶级的形成,娱乐性较强的西方现代小说登上了文学的舞台,小说阅读成了有闲阶层消遣娱乐的方式之一。纵观西方小说发展史,小说与娱乐一直处于一种动态的关系。消遣娱乐在小说发展的过程中始终都是一股巨大的推动力,娱乐丰富了小说的内容,使其变成了娱乐消遣物,而且随着新型科学技术在娱乐中的运用,层出不穷的娱乐方式给小说带来了在内容、形式、叙事方式等方面的革新;另外,小说作为影视等文化娱乐产业内容的源泉,也推动和体现着娱乐的变革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布尔迪厄认为阶级与文化之间是相互强化的 ,吉尔茨认为文化是传承的 ,根据这个逻辑 ,两个敌对的阶级和文化是不可能和解的。布鲁克斯提供了一个反例 ,曾经敌对的布尔乔亚和波希米亚如今已经合流为融合了二者特征的布波族 ,并因此构成了对布尔迪厄和吉尔茨命题的挑战。对布、波的分析表明 ,阶级与文化之间相互强化以及文化传承的基础是阶级的社会经济特征 ,不同社会基础的阶级之间是无法进行文化与阶级的相互强化和文化传承的 ,布波族之所以融合了布尔乔亚和波希米亚的阶级和文化特征 ,是因为它与后二者之间有着完全不同的社会基础 ,自然也就没有继承二者之间的敌对  相似文献   

10.
张慧在《青年研究》2005年第6期撰文认为,以往观念里,债务总是与低收入人群联系在一起,高收入者根本不可能负债,负债去进行日常生活消费就更加不可思议了。负产阶级群体的出现,正慢慢瓦解着中国的某些传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个人和家庭的负债生活和消费现象,也成为企业负债经营后转型期中国社会的又一个鲜明特点。中国城市里所出现的这个负产阶级群体,其产生的影响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方面,都是非常深远的。个人信贷消费的扩大,负产阶级们高负债的消费和生活方式,对我们住房和汽车消费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有力地拉动了内需。适度的负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家庭的未来资产价值,也给个人一种不断积极向上的动力,同时也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的活跃和发展。但过度负债将成为家庭的负担,甚至可能威胁到家庭资产的安全,此外,高负债率还会导致城市家庭对失业和利率变动的抵抗率下降,不利于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1.
西方消费文化对我国进口构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消费文化的渗透与经济高度相关,对我国人民的生活和生产产生巨大的影响,在我国的进口贸易构成上也明显得到体现。文章以霍夫斯泰德文化四维度为框架,对中西方消费文化进行比较,并分析了我国传统消费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下正在发生的变化以及在进口贸易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文艺消费与文艺生态建设息息相关。在文艺消费中必须处理好多种消费形式、需求的关系,使之正态发展。在文艺消费中还必须从文艺生态建设的高度着眼,自觉地保护文艺物种,维护文艺消费的多样性和多种文化形态的共生与协调。还要重视文艺消费与整个精神文化、社会消费的结构和谐适中、生态平衡。进行文艺生态建设还必须处理好伦理道德完善诉求与娱乐纵情原则的关系,保持二者适当的张力。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不少社会学家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理论提出了质疑,而从文化资本这一视角来讨论阶级理论则比较新颖独特.尽管古德纳和布尔迪厄利用文化资本对阶级理论提出了一些新观点,这些观点有助于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阶级结构,但是他们理论的缺陷性也是非常明显的.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范式在当代仍具有其合法性.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与希腊是古代东西方文明的两大渊源和突出代表。就其差异而言,较为明显而重要者有三:其一,中国以农为本,希腊则农工商并举;其二,中国的青铜文化与希腊的铁文化各领风骚;其三,中国乃礼义之邦,而希腊为法治的国度。而其共通之处,主要表现在意识形态领域,都出现过百家争鸣局面;奴隶主阶级都高度重视文化教育;在伦理道德、婚姻与幸福等观念上,双方亦存在不少共同点或类似之处  相似文献   

15.
美国揭黑幕文学的代表作家厄普顿.辛克莱一生追求文学与政治的良性互动。他的揭黑幕小说旨在反映"揭示危机,建构正义"的宏大叙事。辛克莱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指向制度自身的改良,因此有闲阶层的慈善行为是辛克莱小说的惯用主题之一。在辛克莱的文本中,慈善行为具有分散性、短暂性、阶段性、偶发性的特征。慈善既是延续美国互助传统的文化行为,亦是有闲阶层缓和社会矛盾的政治妥协。  相似文献   

16.
本文借助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和误差修正模型等经济计量方法和模型,采用1980年至2005年湖南省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水平与文化消费支出的统计数据,聚焦于实证研究收入水平与文化消费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湖南省城镇居民收入水平与文化消费支出存在长期稳定关系,在长期和短期内,收入水平对文化消费有比较大的正向冲击,而文化消费则不构成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论中世纪西欧的市民生活与市民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元11世纪,西欧出现了城市振兴的历史局面,在中世纪的这种“城市化”的历史进程中,城市市民阶级缓慢地形成了,他们的主体是商人和手工业者。现实的工商业活动赋予城市市民阶级以崭新的生活内容,并形成了与中世纪基督教精神文化传统截然不同的文化价值取向,他们崇尚现实生活,崇尚实用观念,追求个人的幸福与自由,正是这种新兴的市民文化,孕育了早期的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分析和比较政治社会学的三种范式、即“政治经济”范式、“强迫性权力”范式和“文化盟主权”范式,对毛泽东的“人民内部矛盾”学说作为一种“文化盟主权”范式进行阐释,它揭示了精英、群众、文化之间的辩证法,提出了一种和苏联模式有所不同的政治治理模式。在这种治理模式下,文化盟主权、说服、日常生活成为权力的来源。葛兰西的盟主权理论,涉及多阶级之间的同盟与影响,同时也是有关精英与群众的理论。而毛泽东的人民内部矛盾学说,揭示了阶级内部精英与群众的互动规律,和葛兰西的盟主权理论有着共通之处。  相似文献   

19.
新媒体作为一种技术赋权下的文化商品与文化载体,已经成为现代文化消费的重要形式,塑造和影响了年轻一代的社会化过程。在对“00后”流动青少年文化消费现状开展调查后发现,流动青少年的文化消费呈现科技和网络依赖,但教育发展型文化消费水平较低;新媒体逐渐成为流动青少年文化资本培育的重要途径;家长对子女使用新媒体缺乏有效的教育与引导。可以创设文化消费公共机制,通过公共服务支持与公益赋权,以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增进原生家庭文化资本、家校社协同共育、公共文化数字化阵地建设等策略,促进流动青少年在教育发展型文化消费、主体文化资本与高雅文化素养等方面的提升。  相似文献   

20.
格里塔·加德的生态女性主义批评,特别是其批判性生态女性主义论述,分析了人类与世间万物休戚相关的共生共存关系及人类文化的层级性,强调生态、性别、阶级、种族及叙事策略等各种因素是相互交织在一起的,与人类面临的文化多样性和生态困境问题密不可分,且第一世界的过度消费对少数族裔女性造成了很大的伤害。加德从批判性生态女性主义的论述、生态理论应与文艺评论联姻、少数族裔女性生存状态与生态环境息息相关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并关注女性生理特征所蕴含的族裔政治和性别文化,力图建立一个不同族裔、不同性别的人类与所有物种间和谐共生的公正世界,丰富了生态女性主义文学理论,产生了世界性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