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论理想、信念、信仰和价值观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玉樑 《东岳论丛》2001,22(4):62-66
价值是客体对主体的效应。价值从根本上说在于发展 ,在于使主体特别是社会主体更美好。理想信念信仰是超越现实、超越自我 ,对未来最美好的最高价值目标的追求 ,集中体现了价值的本质特点。价值内含“应当” ,一般价值观念反映了应然对实然、“应当”对“是”的超越 ,而理想信念信仰则是更高的“应当”对“应当”的超越。所以理想信念信仰是比一般价值观念更高的价值观念。信念是信仰的基础 ,信仰是根本的居于支配地位的信念 ;信仰是理想的基础 ,理想体现信仰 ,深化信仰 ,强化信仰。理想、信念、信仰是最高的核心的价值观念 ,在各种价值观念中居于支配的地位 ,集中体现了人们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2.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的民间信仰逐渐得到恢复与发展.在这个过程中,民间信仰对于民众的生活既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影响.因此,政府对民间信仰的管理也显得日益紧迫.政府在对民间信仰加强管理中,应明确两种“逻辑”——日常生活逻辑与政治管理逻辑;转变对民间信仰的态度——与其打击,不如疏导;通过政府公祭向民众传递特定的社会价值观,从而发挥对民间信仰的导向作用;继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度,发挥对某些民间信仰的保护作用;发掘某些民间信仰活动中文化娱乐的因素,使其成为民众表达社会情感的渠道之一;转变思维方式,将民间信仰视为潜在的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3.
法律信仰能够引领人们选择法律途径,预防、转化或解决社会冲突,同时也是法治社会秩序的精神支柱.社会冲突既能促进法律信仰的形成,也可能对法律秩序和社会和谐的破坏会动摇法律信仰的社会基础,导致法律信仰的生成障碍甚至法律信仰的解体或崩溃.不过,社会冲突完全可能成为法律信仰形成的“入口”,甚至是民众法律信仰重建的良好契机.在社会冲突情境中,法律信仰的重建必须以民众的权利意识为基础,并以良性运行的法律体系、公正高效的行政、司法过程为前提.社会冲突情境中法律信仰的重建必须在对法律的基本价值、程序价值信仰的基础上有效地引导民众对法律制度及其运行的合理反思.  相似文献   

4.
神山与寺院是藏族地区社会文化和风土景观的两个重要象征,普遍存在于藏族聚居的农牧区,本文围绕在舟曲武坪的田野调查,将神山与寺院作为藏民族信仰的两个“中心”,分析它们的象征涵义以及与族群之间的互动.  相似文献   

5.
话本小说中有关死亡的叙事甚多,这些故事展示了形形色色的死亡方式和避免死亡的方法。在诸多的死亡叙事中,往往伴随着鬼魂、地狱、神仙、成仙等民间信仰,神异性是其主要特征。无论是因作恶导致的各种超自然力量的复仇与惩罚,还是因行善获得上帝嘉奖而成神,或因自身努力修行成仙,或隐或显的伦理道德具有巨大力量。小说家力图借助民众喜闻乐见的死亡叙事,参以各种民间信仰赋予其神异性,令民众在精神愉悦的同时思考生命与道德的关系,从而达到医国救世之目的。  相似文献   

6.
藏族妇女历史透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妇女总是畸零者!妇女总是被忘却的人!除非有时要利用她们,有时要玩弄她们之外,三千年来,妇女简直没有什么重要,你细看她们被摧残的历史,真有出乎意料之外的.”追溯藏族妇女的坎坷史,同样让人感叹不已.关注藏族妇女问题的人们,最好从历史中得到一些答案.一、藏族妇女的历史功绩恩格斯说:“主要的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他们的动机不是从琐碎的个人欲望中,而是在他们所处的历史潮流中得来的.”翻开藏族纷繁的历史长卷,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一些有关藏族妇女的零星记载.首先看看古代史,即吐蕃王朝建立以前的远古历史.据《西藏王臣记》、《王统世系明鉴》等史书记载,西藏远古“七天座王”中第一代藏王仰赤赞普以下的六王名字,第一个字都是母氏之姓,如朗穆穆之子为穆赤赞普、萨定定之子为定赤赞普、锁汤汤之子为锁赤赞普、多密密之子为密赤赞普、达吉拉姆朵尔博之子为达赤赞普、师吉拉姆之子为师赤赞普等.从这些史料记载我们可以看到远古时期母系氏族公社的鼎盛和辉煌,这种辉煌建立在藏族原始公社制度的基础上,妇女居于家庭和氏族中经济上的主导地位,管理着内外一切经济事务.同时当时实行的亚血族群婚制中,子女只知其母而不知其父,自己的身世也只能从母系方面判定  相似文献   

7.
日僧空海曾随第17次遣唐使团留学长安,广泛涉猎密宗佛学、中国文学、文字学和书法等学科。回国后,他创立日本佛教真言宗即“东密”,历久昌盛不衰。空海长于草书,并为创造日本文字平假名作出过贡献。他还尊奉孔子“有教无类”学说,创办了日本首家公学。他所著《篆隶字书》,为日本现存最早的汉字辞书。其诗论《文镜秘府论》,推动了日本汉诗的创作;诗词文赋集《遍照金刚性灵集》对传播中国文化起到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民本思想何以成立,现代主流的学术观点多从现实政治需要的角度出发去解释,认为统治者是慑于民众的反抗,才不得不“以民为本”.这种观点忽视了信仰因素,没有注意到“天”的观念对古代中国人的影响;以天、君、民三元结构为分析框架,强调重视“天”在古代民本思想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天、君、民三者之间的有机互动;因为天佑民众,而君惧天威,于是君才有了“民本”思想.因此,中国古代对“天”的信仰是民本思想得以成立的关键根由之一.  相似文献   

9.
民众信仰问题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转型期中国政治、经济层面的问题必然反映到当前中国民众的精神层面中来.当前,中国民众精神层面存在着从一元到多元的转变,社会主义信仰遇到冲击.部分民众对社会主义信仰的缺失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警惕,并进行科学归因、合理引导.当前导致中国部分民众社会主义信仰缺失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受到挫折带来的影响,也有中国社会主义沧桑历史中极左思想对民众的心理影响的阴影,还有现实中国所出现的矛盾在人们心理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信仰在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 ,为人们提供着价值体系中的“应当的应当”;信仰作为评价主体价值观念体系的深层内核 ,是价值评价活动的大前提 ;由信仰的特殊地位 ,使得其为价值评价提供最高价值 ,亦即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  相似文献   

11.
夏河县关帝庙是到夏河经商的陕西、北京同乡会在清末时修建的,属于道教活动场所,在发展过程中融入了藏族的神山信仰,形成了藏汉诸神共祀一殿的宗教景观.每年七月举行的关帝庙会已经成为夏河的重要民俗文化节日,吸引着甘南州和临夏州的各族民众参加,是藏汉各族文化交流融合的体现.  相似文献   

12.
转型时期我国信仰现状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转型时期 ,我国民众的信仰观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 ,各种信仰观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分化组合 ,使当前我国民众的信仰构成有了新的特征。在现实生活中 ,信仰危机表现为信仰“真空”的出现 ,信仰乏力、信仰的多元化、非理性化和功利化等等。所有这些表明 ,信仰危机已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客观事实 ,重建信仰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3.
庙会作为传统中国民间社会的物质文化产物,与草根社会民众的信仰、娱乐、贸易、交往息息相关,是能全面反映草根社会方方面面的“活化石”。文章以近代山西平鲁大河堡村的关帝庙会为个案研究,通过对庙会这一公共空间中乡村民众社会交往的考察,透析近代华北庙会与乡村民众社会生活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清末民初现代民族国家兴起的过程中,中国民众的信仰世界经历了急速的断裂与嬗变."反迷信"运动将改造民间信仰整体性地纳入到了创建现代国家的话语体系及其社会展开过程.然而破除迷信作为一种启蒙形态,并非现代性的独创,它也是精英主义对于民众世界论述与改造传统的绵延.在反对迷信的同一性态度底下,还有启蒙主义在不同层次、不同立场叙事场景中的复杂呈现.民众信仰空间的多重叠合功能,使其现代改造并不表现为一种"传统一现代"绝然对立的线,}生进程.在地方性状态下,正统与民间、传统与现代交互而行,信仰空间依存于民众的日常实践,在现代改造中强固地延续着.  相似文献   

15.
我国民间信仰根植于民众,其中的道德资源不容忽视.当代民间信仰道德具有神圣性与功利性并存、内容上的包容性和形式上的私人性等显著特征.这一道德依托超自然力量为神圣性保障,同时又重功利,行善不离对“报”的期许;其内容包容性很强,在自身基础上结合了传统美德、现实中民众的道德要求及官方道德规范;它以私人性形式表现出来,却能加强人际间认同.国家应给这一道德合理地位并加以利用,同时它在构建和谐伦理的道德对话中也应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6.
“民俗”,指民间的风俗与习惯。它的英文原字是FOLKLORE,意为“民众智识”。这一概念,本由英国学者汤姆斯氏于一八四六年所归纳,是用来代替旧名“民间旧俗”的。民俗的分类有数种,但主要的可分为“传袭的”与“心理的”两种。传袭的民俗较多,如习惯,仪式,信仰等。所谓传袭,主要是指继承祖先的行事。这是由于人们对于文明和新知识  相似文献   

17.
青海湖“祭海”、“跳神”礼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祭海就是祭祀青海湖 ,最初是蒙古族的传统。蒙古族原来信仰萨满教 ,相信万物有灵 ,尤其认为天是至高无上的神 ,在元代蒙古族就有祭天、祭山、祭海之风俗 ,清代以来对青海湖的祭祀活动更具规模、更加富有宗教色彩。与此同时 ,环湖地区的藏族也参加了这项祭祀活动。一公元 2 0 0 0年 8月 14日是庚辰年农历 7月 15日。这天是青海湖一年一度“祭海”的日子 ,地点在青海湖南岸江西沟乡元者村。上午 10点 30分左右 ,村民们穿着节日盛装 ,手捧哈达、青稞炒面、酥油等祭品前来参祭。 11时许 ,煨桑台左前方帐篷中传出一喇嘛高声诵念经文、真言的诵唱…  相似文献   

18.
吕方芳 《理论界》2013,(10):100-102
18-19世纪的德国,基督教信仰被法国启蒙运动批判得体无完肤,却在德国相对虔诚保守的土壤中仍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无论是康德还是黑格尔、费希特、谢林,都面对同一个问题,那就是理性与信仰的关系问题.黑格尔并非用理性来取代信仰,而是辩证说明二者关系.这是一个艰辛的过程.黑格尔神学可以说是其哲学思想的滥觞,在走向辩证思想和其整体真理观之前,黑格尔历经了希腊式的情感主义、康德道德主义和神秘主义.在“爱”和“生命”等神秘主义范畴中,黑格尔克服了对立的局限走向了合一.黑格尔早期神学的自我扬弃也代表了自我的否定.黑格尔的几篇早期神学著作,从《民众宗教与基督教》、《基督教的权威性》以及《耶稣传》等著作中,可以看出黑格尔早期神学思想的路线及其对后来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清代湖北汉水流域是民间信仰比较发达的区域,民间信仰根植于民众的万物有灵思想和鬼神崇拜,是各种思想意识的重要影响力量,形成诸多文化现象。民众的生活、政治的稳定、儒生的宗教身份、道教与民间信仰相互吸收,彼此同化,巫师对民众信仰的激发都与民间信仰密切相关。民间信仰对地方社会产生重大影响,随着地方社会变迁,由兴盛转向衰落。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哲蚌寺附近当巴社区民众藏传佛教信仰现状的调查研究,认为随着西藏现代化的发展,藏族普通群众的宗教信仰正发生着重要而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宗教信仰世俗化、宗教活动形式简便化、个人信仰方式理性化以及宗教观念渐趋淡化等方面。宗教参与社会活动的方式主要集中在人的生老病死等事务上,民俗信仰的成分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