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生豪的莎剧译本不仅有助于丰富我们的民族文学与文化,也在世界文学之林中表达出对于莎剧的独特解读方式.本文从朱译莎剧的文学翻译转向翻译文学研究,把朱译莎剧的翻译文学文本纳入特定时代的文化时空进行考察,探讨翻译文学与民族文学之间的关系.把对于莎剧翻译的研究仅仅只关注朱生豪等译者在翻译中的语言转换技巧扩大到翻译文学和文化的层面,因而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2.
中外文化交流中的“接受”、“影响”及翻译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离不开相互吸收与借鉴.甲文化吸纳乙文化后,免不了深受其影响,使自身得到不断丰富和发展.世界语言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因而我们要抵制"文化帝国主义"和"文化部落主义"的行为.翻译在文化传递与交流过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我们要明确翻译不但是语言转换,更是思想和文化交流的人类活动.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要采用适宜的翻译策略,促进国际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3.
汉日翻译是我们与日本进行交际活动的手段,大学日语教学则把这种翻译落实到学生身上,培养学生的翻译能力,不但要教授日语,更要研究互译的两国语言文字的语法规律和特点,以提高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4.
沃勒斯坦从世界体系的视野所提出的一体化学科和建构历史社会科学的主张,在理论上颇有"野心",它不仅要整合社会科学,还要整合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但这存在一系列的理论与实践问题,比如,学科边界的重叠并不意味着学科边界的消解,宏观理论与具体研究存在差距,学科之间的资源难以整合.所以,沃勒斯坦的学科一体化理论对我们重构社会科学虽有重要的启示,但也有矫枉过正之嫌.  相似文献   

5.
2001年"8.7"讲话以来,江泽民同志就社会科学发展问题连续发表了三次重要讲话,充分体现了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高度重视,对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殷切关怀.我们要充分认识哲学社会科学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肩负起"认识世界、传承文化、创新理论、资政育人、服务社会"的神圣职责,促进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6.
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 ,是做好社会科学研究规划管理工作的一条基本经验。我们制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 ,必须坚持“导向正确 ,量力而行 ,突出重点 ,统筹兼顾 ,协调发展”的原则 ;全面贯彻“规划、管理、服务、协调”的工作宗旨 ,积极探索和总结社会科学规划管理工作的规律与特点 ;坚持把出高质量的研究成果与出高水平的社会科学研究人才结合起来 ,加强对新疆青年社会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我们要发展和繁荣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 ,为新疆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理论指导、思想保证、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7.
我国文学翻译家傅雷在谈到“中国艺术家对世界文化应尽的责任”时曾经说:“唯有不同种族的艺术家,在不损害一种特殊艺术的完整性的条件下,能灌输一部分新的血液进去,世界文化才能愈来愈丰富,愈来愈完满,愈来愈光辉灿烂。”我想,中国文学翻译工作者对世界文化应尽的责任就是把一部分外国文化的血液灌输到中国文化中来,同时把一部分中国文化的血液灌输到外国文化中去,世界文化方能变得越发丰富多彩,更加璀璨夺目。那么,如何才能实现这种相互之间的“灌输”呢?很显然,必须靠翻译,并且应当是非常完美的翻译,而要达到“完美”的境界,我们就必须懂得一点翻译的艺术。笔者以为,翻译的艺术就是要通  相似文献   

8.
林语堂在<论翻译>一文中强调,一个句子有其总意义,翻译时要采用分析的方法.通过林氏自己的翻译实例我们可以透彻地了解这种分析翻译法.林氏有关论述的意义首先在于译员发展和翻译培训方面;另外,他也为翻译本体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把人们从"直译"和"意译"的二元论和"信"、"达"、"雅"的三元论中解放出来,拓宽了译界人士的视野.  相似文献   

9.
哲学社会科学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是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其与自然科学构成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两轮.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时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要.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事业进一步发展的深层要求.重视理论建设和理论指导,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三个代表"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伟大纲领,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客观上要求必须高度重视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翻译、创作与科学──翻译是一门边缘性社会科学刘振前,肖建壮《中国翻译》1993年第3期所载张经法先生的《翻译不是科学》一文颇有见地,亦深受启发,但有些观点笔者不敢苟同。一、翻译研究是一门科学根据苏联著名翻译理论家巴尔胡达罗夫的观点:"翻译是把一种语言...  相似文献   

11.
葛浩文译学见解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葛浩文是把中国现当代文学作品介绍到西方世界的最积极、最有成就的翻译家.他在丰富的翻译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译学见解,即翻译要促进文化交流,译者应"精"于译事、"慎"于译事、"乐"于译事,翻译是忠实与创造的统一.  相似文献   

12.
在翻译产业化、职业化转型的背景下,高校翻译专业不但要培养学生双语转换、技术/工具能力,而且要着力培养学生在翻译产业集群甚至相关职业群中择业、转岗、适应职业变化以及交流合作、组织协调能力.翻译能力、方法能力、社会能力整体地构成了译员职业能力,译员从业能力的研究应适时把对“翻译能力”的研究转向对“职业能力”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陈曙光在《中国社会科学报》第360期撰文认为,"问题"作为社会科学研究的起点和入口,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而关键在于,"问题"从哪里来?作者认为,真正有意义的"问题"来自于社会矛盾,我们要善于透过矛盾,提出问题。我们需要把社会生活中的矛盾转化为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问题。在很大程度  相似文献   

14.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创办于2002年.创刊之初,我们明确提出,作为一个以林学、资源环境和生物技术为特色的大学,我们的学报社科版要重点研究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中的哲学、社会科学问题,力求对林业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全局性、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重大课题作出科学的理论回答.这是我们林业大学在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责任,也是我们的优势和长处所在.  相似文献   

15.
传统语义学,结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语义学的翻译现在解释翻译现象时存在的不足之处启发我们用认知语言学理论分析翻译过程.认知语言学的翻译观指出:翻译具有体验性,多重互动性,创造性,语篇性,和谐性.在此基础上笔者运用翻译的客观世界和认知世界理论指导翻译实践,分析译本.  相似文献   

16.
卷首语     
江泽民同志去年 8月 7日在北戴河会见部分国防科技和社会科学专家学者时发表了重要讲话 ,他强调 :“加强哲学社会科学研究 ,对党和人民事业的发展极为重要。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 ,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不能没有创新的理论思维。”“哲学社会科学 ,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 ,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江泽民同志在讲话中对哲学社会科学的历史地位和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这极大地鼓舞了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 ,增强了他们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 ,使他们更加信心百倍地做好哲学…  相似文献   

17.
江泽民同志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先后两次就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明确地提出,我们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包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两个方面;一个民族要兴旺发达,要屹立于民族之林,不能没有创新的理论思维;哲学社会科学的研究能力和成果,也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提高全民族的哲学社会科学素质等思想.这是江泽民同志对哲学社会科学在整个人类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中的地位与功能的深刻洞见和高度重视,是对我们党50多年执政经验的深层次总结,是应对知识经济和知识管理时代的战略和策略,也是他"三个代表"思想的深化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本文认为,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当然要重视哲学社会科学,出台扶持政策,制定攻关规划,加强管理体制,增加经费投入,改善评价体系,但所有这些,都不是最重要、最关键的,其关键在于从根本上处理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即必须坚持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而上学对立的绝对性和统一的相对性。唯其如此,我们才能从根本上把我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学术政策落到实处,真正实现哲学社会科学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19.
传统史学研究,经常把史学的范围和目的搞得非常狭隘,非常肤浅,以至于写成君、臣的家谱,把读者引入歧途.历史研究要讲究科学性原则,要接受和借鉴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要用进化的眼光考察历史的变化,将过去的事实予以新意义或新价值.通过对史学研究的改革,给现代人们以新的借鉴.  相似文献   

20.
从认知图式看翻译理解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近年来,众多学者用图式理论对阅读和听力理解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但鲜见有人把这一理论应用于翻译.本文提出翻译理解有其独特性,译者既要了解作者的认知图式,又要关注读者的认知图式,只有在此基础上才有可能译出好作品.具体包括(1)认知图式与原文理解;(2)文化缺省与理解障碍;(3)样本示例与图式激活;(4)图式变化与译文重构.该课题的探讨可使我们从一个新的角度认识翻译理解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