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鉴于《诗经》某些名词用作动词或使动、意动、为动均解释不通,于是就根据其表义的特点大胆提出状动用法.根据状动用法包含的状语表示的意义,将它分为工具、质料、事理、比喻、时地和方位六类.就语法功能来讲,名词用作状动经常作谓语与定语,与动词的用途一脉相承.名词用作状动,多出现在名词、代词之前,而名词、代词或作宾语或为中心词,充分显示其动词的性质,成为判断名词用作状动的标志.若相应的名词、代词前置,则多有结构助词帮助,否则就属于例外.至于名词用作状动的提出,并非偶然,它是以名词用作动词为基础,以状语的研究深入为前提,其问世顺理成章.  相似文献   

2.
AS与AS分句     
传统语法认为 as作关系代词 ,引导限定性和非限定性关系分句 ,as指代的先行项为名词 ,代词 ,形容词 ,介词短语 ,不定式或是一个从句。其实 as可以用作关系代词 ,引导一个限定性的关系分句 ,先行项为名词或代词 ,含有关系分句的句子为简单句。当 as指代前一分句的介词短语时 ,as为关联副词 ,引导一个状语性分句 ,与前一分句构成主从关系。当 as指代前一分句中的形容词短语 ,不定式短语或前一分句时 ,是关联代词 ,起照应和连接作用 ,as分句与前一分句为并列关系 ,两分句构成并列句。  相似文献   

3.
古汉语介词“之”的形成杨雅丽“之”在古汉语中是常用字。“之”可以表示动词、代词、结构助词,也可以表示介词。“之”记写动词,含“前往”、“到”之义。“之”记写代词,可以指代人、事物、处所,多用作宾语或定语。“之”记写结构助词,可用于偏正结构的名词性短语...  相似文献   

4.
"是"是古汉语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文言词语,一般可以用作代词、助词、形容词、动词。(1)作指示代词,相当于"此",意为"这、这样、如此";(2)作助词,一般用于倒装句中,充当宾语前置的标志,起强调作用,无实在意义;(3)作形容词,与"非"相对,为"对、正确"之意;(4)作动词,同于现代汉语中判断动词"是",有时活用为意动词,"认为……正确、对"之意;(5)作动词,同于现代汉语中表存在,表肯定的"是"。  相似文献   

5.
关于"所"字的词性,历来学者认识不一,文章综合前人在这方面的研究,认为周法高先生所提倡的"代词性助词"较为合理。通过对《说苑》中的"所"进行穷尽式的量化研究,认为其中"所"作为代词性助词使用频率最高,占97%,名词"所"使用频率相对较低,而假设连词"所"基本消失,其中有3例可认为是假设连词,也可认为是代词性助词。根据这一标准,"所"字为代词性助词。  相似文献   

6.
南昌话“得”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南昌话的“得”字可以用作结构助词、动态助词、助动词、动词、介词、代词和后缀  相似文献   

7.
"其"字在甲骨文中运用得很广泛,主要是作副词用的,其次是用作连词、助词等.这与后世汉语中的情况不相同,在后代文献中"其"主要用作代词,其次才用为副词、连词、助词、语气词等.  相似文献   

8.
人称代词是代替人或事物的名称的。如“我”代表说话者本人,是常用的第一人称;“你”代表听话的人,即通称的第二人称;“他”代表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人,是第三人称。人称代词加上“们”,就构成复数形式。人称代词代替名词,它跟名词一样,可以在句中充当主语、宾语、定语和复合谓语,等等。人称代词具有广泛的概括性和相当的灵活性,“我”、  相似文献   

9.
“的”在武安方言中可用作词缀、动态助词以及结构助词。用作词缀时,已经发展出极具地方色彩的武安方言的 “的”缀词;用作动态助词时,与普通话中的“着”在用法上存在细微差别;用作结构助词时,其往往省略或读音弱化为“诶”。  相似文献   

10.
"乃父"究竟是指谁的父亲,看似简单,其实是相当复杂的,需要依据具体的语境和上下文来确定。它既可能是指"你(们)的父亲",也可能是指"他(们)的父亲"或"她(们)的父亲",还有可能是指"我(们)的父亲"。因为"乃"作人称代词时,是灵活多变的,可以用作第一人称代词,也可以用作第二人称代词,还可以用作第三人称代词。而"乃"作第一人称代词和第三人称代词的用法,常常被忽略。  相似文献   

11.
代词     
《阅读与作文》2011,(5):21-22
代词的意义:代替名词、名词性词组或由上下文的意境可推知的人或事物的词叫代词。 代词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表语和定语。 初中常见的代词可分为人称代词、物主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反身代词和不定代词等。  相似文献   

12.
以《红楼梦》中助词“的”为研究对象,分别从两个方面对《红楼梦》中助词“的”展开细致深入的探讨:一是从时态、语气和结构三个层面考察了感叹句末助词“的”的功能,并且总结出辨析同形结构“x+的”的格式中“的”性质的判定方法,考察了句末助词“的”的功能与其所处句类是否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二是对助词“的’’分别在“人称代词+的+称呼语”、“动词+人称代词+的十中心语”、“动词+人称代词+(的)+中心语”这三类近似语法格式中的句法、语义和语用功能进行了具体详尽的描写和解释。  相似文献   

13.
鄂温克语里有一些粘着性较强,独立性较差,依附在词或词组后面,在句子中起着一种特定的语法关系的词。这部分词,无论是在语句中所起的作用,还是它本身所具有的特征,均跟普通语言学和结构语言学里所说的助词是相同的。所以,笔者认为,从助词的角度探讨这部分词是比较合适的。鄂温克语的助词主要出现在名词、代词、形容词、数词以及有关动词或词组后面。本文分泛指助词、疑问助词、意愿助词、强调助词及判断助词五类讨论。  相似文献   

14.
"所"字三题     
"所"字内容相当丰厚,它主要用作虚词,而又兼跨多种实词词类.本文选取其主要内容的三方面源流、所属词类及几种重要的"所字结构"加以探讨.《说文》与段注对"所"释义有欠妥当,其本义当为名词"处所"义,理清其词义引申发展的线索."所"字是古汉语中跨类较多的兼类词,计有名词、形容词、助动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连词、助词、象声词等十类.通过考察五种常见的所字结构中"所"字的用法,论述其助词性质及对实词的指示与强调作用.  相似文献   

15.
拉祜语是分析型较显著的语言,虚词是其重要的语法手段.虚词ve”在拉祜语中使用频率高,具有多功能性.它既可以作助词来表明修饰成分与中心语之间关系——定中关系或述补关系,又可作为名词化标记,还可以用作句中或句末语气词.  相似文献   

16.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中收录了567条"XX式"双叠词,可分叠音词和叠素词两类。其中叠素词可分为直叠词和降叠词两个小类。《现汉》中"XX式"双叠词分布在形容词、名词、拟声词、副词、动词、叹词、代词、助词等词类中。在语体使用范围上以通用语词、书面语词、口语词和方言词等为主。现代汉语中"XX式"双叠构词能力在词类上呈现出强弱之别。  相似文献   

17.
“所”的基本用法是作指示代词、连词、数词和名词。 指示代词“所”在古汉语中有其特殊性。它和一般指示代词不同,本身不能单独使用,必须用在其他词或短语的前面,通常用在动词,介词或偏正短语的前面,组成名词短语(所字结构),才能体现指代的意义,充当句子的各种成分,主要充当主语、宾语,定语或判断句的谓语。有的语法书称这种“所”为结构助词。 “所”作指示代词有十二种用法: 1.通常用在动词的前面,组成名词短语,充当主语、谓语或宾语,用来指代人、事、物等,相当于“(所)……的(人、事情、东西)”等。  相似文献   

18.
"界"是句尾助词"了"的核心意义,其功能是表示"状态的变化".对<骆驼祥子>两种英文译本的有关数据统计和比较分析表明,句尾助词"了"可以翻译成目的语中的过去、现在和将来三种时态,这进一步证明了句尾助词"了"并非"时"的标志,翻译中"时"的选择主要依赖于时间词语和其他语境信息.  相似文献   

19.
《史记》中的“夫”有用作名词语素、实词和虚词三种用法。其中实词“夫”用作名词和指示代词;虚词“夫”用作决断词和感叹语气词。“且夫”、“今夫”、“若夫”等用作复合虚词,表示主观认定,其语法作用相当于决断词。  相似文献   

20.
实词虚化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实词虚化说于江一般来说,汉语中的虚词大多是由实词发展变化来的。所谓实词,是指那些具有一定词汇意义的词,如名词、动词、形容词、代词和数量词。所谓虚词,是指那些不表示实在的词汇意义,只表示语法意义并在句中起一定语法作用的词,如介词、连词、助词。副词既有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