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天主教已在国外的影视文学作品中屡见不鲜,但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假如在熙熙攘攘的大街上走来一位身着主教服的大主教,无异会招来不少的惊讶与好奇的目光。毕竟,与和传统的中国文化水乳交融了几千年的佛教、道教相比,天主教还是属於“洋教”,身处闹市却常常寂静无声的教堂更是使中国的天主教神职人员们平添了几分神秘。然而,当宗怀德主教朴实的衣着、和蔼的面容、平易的举止第一次映入你的眼帘时,你准会误以为他是一位普通的退休职工呢。远就是宗怀德给多少人留下的第一次会见时的印象。宗怀德大主教,现任中国天主教主教团主席…  相似文献   

2.
近代基督教在我国苗区的传播和影响伍新福一、天主教和基督教传人苗区早在康熙年间,天主教便开始进入我国四川、云南、贵州等地,由于受到当地政府的种种限制,未能取得大的进展。直到鸦片战争前夕,仅在四川彭水县城及桑拓坪、文复两处苗乡建立了教堂。鸦片战争后,特别...  相似文献   

3.
利玛窦在内地的第一所教堂位置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583年,天主教传教士历尽艰难,终于获准在中国肇庆居住,至此,天主教再次在中国内地传播。仙花寺,即天主教传教士在中国内地建造的第一座教堂,见证了这段历史,记录了利玛窦等传教士在中国传教初期的全部历程和艰辛,它在天主教中国传教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有关史料和考察,提出今天位于肇庆市区西江河畔崇禧塔旁的一座两层楼古...  相似文献   

4.
爱尔兰民族背景和天主教信仰无论是对美国著名剧作家尤金·奥尼尔的性格 ,还是对他的作品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者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暴露了人类灵魂的阴暗面 ,抨击了当时清教主义对人性的禁锢及一些美国人为物质利益而出卖灵魂的实利主义倾向。然而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性 ,作者在放弃了天主教信仰后 ,经过对归属和生存意义的痛苦艰难探索 ,又无可奈何地回到了天主教所信奉的“罪行—忏悔—赎罪—拯救”这一老路上来。  相似文献   

5.
基督教传入中国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从贞观九年(635年)至会昌五年(846年),有天主教聂斯多力派叙利亚人阿罗本、景净等传教士从波斯先后来到长安,在二百一十年间先后建立教堂百余座。元朝至元三十一年(1293年),天主教方济各会的意大利籍会士孟高维诺以教皇特使的名义由罗马来京传教,先后于大德二年(1298年)、大德九年(1305年)、延祐五年(1318年)在北京建立教堂三座,传教范围扩展到泉州、杭州、杨州等地。元朝灭亡,教会活动随之中断。明清之际传教士来华人数日渐增多。又私入中国内地传教者不少,这是殖民主义者侵略活动的一种形式。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清政府在资本主义列强大炮的威胁下,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1858年清政府与  相似文献   

6.
在近代中国天主教史和中西文化交流史上,刚恒毅是一个重要的人物。1922年,他作为罗马教廷的宗座代表来到中国,标志着法国对中国教会保教权的终止,揭开了20世纪中国天主教本土化的序幕。刚恒毅在华期间,提倡利玛窦“文化适应”的传教方式,促进了天主教文化和中国传统文化的对话和沟通。特别是作为一个扬名意大利的艺术家和雕塑家,主张用本土民族的哲学语言和艺术形式表达天主教的信仰,把中国的艺术引入到天主教会,无疑为近代中西文化交流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在中西文化交流史上颇具意义。推举中国神职人员担任主教职务刚恒毅原名C…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郊有一片淀山湖风景区,湖水波澜不兴,美丽的余山静谧安详,几座房屋悄无声息地散落在山谷,*面住著的人似乎应该是“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如果走近此地,这猜想能得到某些印证一一门口的牌子上标著上海余山神学院。一般的中国人也许不了解,这是一所在全国,乃至世界都颇有声望的神学院,它的院长就是天主教上海教区主教金鲁贤。年傥18$的金日贤在经历坎坷後决定毗身夭主吁。经719年的自馋,他只有一个愿望:为中回的拉友服务玉916年金鲁贤年出生在上海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家庭,父亲是一家外国公司的高级职员,家庭条件优越,…  相似文献   

8.
明末清季,在中国本土发生了一场成功的“回儒”文明对话之同时,曾在回族伊斯兰学者马德新与天主教云南教区法籍主教古若望司铎之间展开过一次重要的“回耶”两教间的哲学本体论对话。马德新从回、儒、道、释、耶五教本体论的比较角度,以两封长信回答了古司铎关于天主教的“性理”学说,两信合刊为《据理质证》一书。本文结合当时的特殊时代背景,以马、古二人的交往和该书文本为基础,对马德新在这场“回耶”对话中所秉持的平等开放、宽容博大、和平友善的文明对话观作了述评。  相似文献   

9.
戴维·洛奇的小说《灵与肉》描写的是第二次梵蒂冈会议及 Humanac Vitae 发表以后,天主教徒如何重新审视权威与良心,如何经历着各种改革,最后又如何选择了一位保守派新主教的故事。本文以《灵与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作品申天主教徒的共性和个性的发掘,认为《灵与肉》这部作品就像是天主教徒生活的多面镜,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天主教内部的状况,是英国天主教那个徘徊时期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0.
韶州是利玛窦在中国内地传教的第二站。利玛窦在韶州传教6年,并建立了耶稣会传教团据点,为天主教向南昌、南京、北京发展,在思想上、组织上、物质上以及人际关系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利玛窦在韶州建的第一座教堂,见证了利玛窦在韶州的传教活动,具有重要的实物价值和象征意义。然而时至今日,人们仍未找到利玛窦所建的韶州第一座教堂的具体位置。通过对新近发现的明朝韶州同知刘承范遗稿《利玛传》的剖析,初步确定利玛窦在韶州建造的第一座教堂的位置,对利玛窦在韶州设立的传教机构情况有进一步明确的考察。  相似文献   

11.
阵雨 《北京纪事》2018,(4):82-85
据资料记载,明代之前,桑峪村叫"三遇村".因其坐落于山谷之中,村中三条沟壑相连,沟水自然交汇,故而得名.到了明朝后期,桑峪村周围,渐渐桑树茂密成林,郁郁葱葱.每当桑葚成熟的夏日,紫红的果实遍布村谷,村民食之不尽,久而久之",三遇村"就逐渐演变成"桑峪村"了.而天主教传至村中,得追溯到元朝了. 元朝蒙古大军"西征"欧洲,班师途中,西方的传教士以行医为名,随元军将天主教带到北京.其中桑峪村就是传教的一处重要场所.元统二年(1334),传教士在桑峪村修建了教堂,名曰"耶稣圣心堂",信众达100余人.到了明嘉靖十三年(1534),已有200年历史的教堂进行重修扩建.及至大清、民国、新中国成立到今天,这座天主教堂,历经战乱焚毁及人为破坏,再重新修缮,终于幸运地保存下来,且成为北京历史最悠久的天主教堂.  相似文献   

12.
明清之际甘青地区天主教传教活动钩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明清之际,天主教入华传播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在西北甘肃地区也有一定规模的发展.始自明末,就陆续有一批接一批的耶稣会士进入甘肃境内传播天主教,在兰州、甘州、凉州、西宁等地建起部分教堂和教会组织,而且有了一定数量的基督徒.到清康熙时,由于多位耶稣会士的努力,甘肃天主教传教已奠定了初步的基础.该地区天主教传教活动的真正取得一定规模,则是始于教廷传信部意大利方济各会士的来甘传教.雍乾时期,全国范围内爆发了雍正元年、乾隆十一年及四十九年的几次大规模教难,甘肃地区天主教也受到了一定影响,且一次比一次严重.但由于该地区欧洲传教士及其培植的中国教士的努力,天主教传播的火种始终没有熄灭,且代代相传,直到清后期圣母圣心会来甘肃传教时,还能见到早期教会的残存.  相似文献   

13.
戴维·洛奇的小说《灵与肉》描写的是第二次梵蒂冈会议及 Humanac Vitae 发表以后,天主教徒如何重新审视权威与良心,如何经历着各种改革,最后又如何选择了一位保守派新主教的故事。本文以《灵与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作品申天主教徒的共性和个性的发掘,认为《灵与肉》这部作品就像是天主教徒生活的多面镜,全方位多角度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天主教内部的状况,是英国天主教那个徘徊时期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14.
波兰研究人员约瑟夫·格鲁津分析了现代天主教所发生的一些变化。这些变化在书中称之为有利于“适应时势”的活动,也就是说“使现状适应当今的要求”。作者的主要依据是罗马天主教会领导机构的正式文件,例如第二届梵蒂冈会议和主教会议所公布的材料、教皇的文告和演说,以及有名望的天主教活动家的评论。  相似文献   

15.
巴洛克艺术来源于反新教改革运动的灵性神学,在反新教改革运动中,天主教会的举措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是一系列的改革教会弊端和自身纯化的运动;其二是大力资助艺术家及艺术创作,使其为天主教造势;其三是发动了一场强调神秘世界的狂热运动。为了一改传统严肃而枯燥的说教,以及让人敬而远之的庄严肃穆的教堂,罗马教廷招募各地杰出的艺术家来装点教会,以吸引人们重新回到教堂。艺术以更加感性的、生动和华丽的形式来表现更加狂热、神秘的宗教情感,各种门类的艺术都出现了杰出的巴洛克大师及其作品。天主教的立场是反对宗教改革,反对理性主义,其实质指向乃是反对资本主义新秩序的建立,这从历史观来看无疑是消极反动的。然而对于艺术,神秘、激情、忘我的天主教宗教情感带来的唯美主义、形式主义的巴洛克艺术是人类在艺术领域中对理性禁錮的一次精神突围,是一种新的艺术风格的确立,在文学史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一西方的天主教、基督教,中国人民称之为洋教,台湾同胞有时也称为景教。西方殖民主义者在军事上、政治上侵略中国的同时,总是利用宗教奴役中国人民。洋枪、洋炮、洋货、殖民地总督和洋教、传教士常是联系在一起的。在殖民者侵略中国的过程中,那些主教、牧师、神甫们最先进入台湾这个地方。早在十七世纪初,伴随着荷兰、西班牙入侵台湾,基督教和天主教也就接踵而至。前者在台湾南部,后者到台湾北部。1625年,即荷兰侵占台湾的第二年,便有传教士甘迪第斯入台湾传教,史载从1625年到1662年,荷兰殖民者前后派了三十个传教士到台湾传教。他们传教的对象,主要是台湾士著民族(通称“高山族”)。他们在士著民族中,到处“建教堂、设学校、译圣经、授十戒”,“大布福音,以牍土番。”有个数字指  相似文献   

17.
11月18日下午,华语摇滚明星伍佰现身温州,举行"你是我的花朵"温州平安夜摇滚演唱会新闻发布会暨开票仪式。这是本年度伍佰继成功举办香港、北京、上海站之后,最后一场摇滚演唱盛会——12月24日平安夜,伍佰温州开唱。  相似文献   

18.
纳妾问题是晚明在华天主教发展中的一个巨大障碍,是当时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焦点之一。耶稣会传教士在对中国传统蓄妾习俗的批判中,多立足于天主教教规和西方家庭伦理,从制度失当和社会危害等外在层面进行论证。而中国士人教徒在接受天主教的过程中,则多立足于儒家道德规范,把遵持一夫一妻制视为守贞的修练方法,将之吸收内化为宋明工夫论的一项道德实践;他们以“内圣外王”为出发点,以改造晚明道德失范的奢靡风尚为目的,希望能挽救大明王朝的社会危机。本文尝试从传播与接受的角度入手,分析晚明天主教本土化的特殊历程,探讨中西文化间对话及相融的可能性与现实性。  相似文献   

19.
正我们来到意大利的米卢,自然要去看看这里的教堂。卢卡城中到处可见巍巍教堂,教堂的尖屋顶耸入云端,教堂的拱门在阳光下映射出一种独有的金黄,看起来很是壮观。这些教堂不仅恢宏大气,细节也十分完美,就连教堂外四周的砂岩石上,都刻满了各式人物浮雕壁画。我们不时看到有维修工在小心翼翼地保养维护着教堂。导游告诉我,这些维修工一年四季就围着教堂转,每天一丁点一丁点地维护,走一圈下来就是  相似文献   

20.
学术界多把金丹道教起义视为19世纪90年代全国反洋教起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金丹道教起义不是反洋教起义,而是以反敖汉蒙古王公贵族为主要内容的反清大起义.起义的原因不在于天主教恶端,而是由于金丹道教一开始则怀有的反清意向;敖汉蒙古王公贵族对汉民大众的暴虐压迫;满清官府的腐败盘剥及自然灾害进一步催化了社会矛盾.金丹通教“毁杀教堂教民”是金丹道教起义对外来侵略者、洋教堂的立场和态度.并不能说明起义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