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城市美学是城市科学与美学结合而形成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城市特有的审美关系问题,首先是城市美的问题。把城市美研究范围仅限于空间环境美是不全面的。应当从空间美与社会美、审美客体与主体的结合上全面认识城市美学的研究范围。它主要应包括:一、关于城市规划与设计的美学问题;二、城市空间环境美论;三、城市社会美论;四、城市居民的审美心理和审美教育问题。城市美学应成为指导城市规划和建设的基础理论学科之一,同时,对城市文明发展,社会进步及市民的审美素质的提高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空间美学的生成源自主体对空间的感性经验和诗性思维的融合,其话语内涵则凸显于主体从"身体"到"距离"的空间审美经验之中,成为从空间元素、空间理论、空间现象以及空间存在等方面来进行美学理论延展的知识话语。空间美学具有两个维度的知识谱系:第一,是以"向内转"的视角审视主体精神维度的空间审美经验、美感体验,以及空间的想象性与审美性特征;第二,是以"向外转"的视角将空间美学纳入空间地理学、社会学、政治学、文化学等学科场域之中,以学科互涉的方式探究空间美学的文化意义。这也正是走出了一条从"美学自律"、"美学伦理"到"美学批判"、"美学意识形态"的理论谱系。空间美学作为空间"人化"的美学话语,直接依附于主体的空间意识,并且延展到相关的文学、艺术审美活动领域中,"形而下"实践色彩更加浓厚。这对传统本质论和认识论美学的研究方法产生冲击,从而建构起全新的"体验——同情——反思"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3.
西方美学是时间性美学,而中国美学是空间性美学;中国哲学不是时间性的——“天不变道亦不变”,而是空间性的,这个空间是天人合一的世界,充满了原始的生命力——气,气流动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天人感应,仁民爱物。西方美学通过审美理解消除时间距离而达到自由,因此是理解论美学;中国美学认为审美是空间性的活动,通过审美同情(感兴论)超越空间距离,达到人与自然的契合(情景交融)以及人与人的和谐(美善相乐),因此中国空间美学是异于西方的同情论美学。在西方后现代主义重返空间性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空间美学为世界美学的发展提供了思想资源,也为中国现代美学的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可望在存在的主体间性和超越性基础上,确立审美超越现实时间和现实空间的性质,消弭时间和空间的分裂,使理解与同情无别,达到审美的自由境界。重建时空一体的美学,才是中国美学的未来。  相似文献   

4.
数字艺术与数字美学初探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原子艺术是基于原子技术和原子媒介并以原子符号形式呈现美学元素的艺术系统。原子美学是原子艺术的质的规定性,它在美的生成方式、美的表现方式和美的欣赏方式上具有单向度性、专制性、封闭性和惟一性等特征。数字艺术是一种新型的基于数字技术的情感创造、传播与交流的符号系统,它在技术根基上具有互动性、开放性、民主性和多样性等特征,在情感诉求上创造了一种自由情感,并表现出对审美趣味的自由追求;同时,数字艺术大大开拓了人类的审美经验。数字美学是数字艺术特有的新型美学范式。数字艺术创作和批评必须基于这种新的美学范式才具有合法性。  相似文献   

5.
暮夜书写是张岱小品文的重要题材,显示了张岱对城市暮夜生活的审美偏好,是研究张岱乃至晚明文人城市审美的一个较新视角,具有时代与个人的鲜明特色。张岱多样化的城市“夜游”体验营构了不同的城市空间:他以“闲逛”的方式体验世俗公共空间的喧嚣之美,对冲破传统平和美的沸腾美感表达了由衷喜爱,“物性自遂”代表了他这方面的审美理念;张岱更以“沉浸”的方式品味私人诗性空间的孤寂之美,在“一往情深”的个性化审美活动中实现对人生空幻的超越。张岱的城市暮夜审美展现出丰厚的层次感,反映出晚明文人城市审美需求的多样性。“夜气”是始终贯穿于张岱城市暮夜书写的美学追求,在清静灵明的“夜气”中寻求对人的本真的回归,并提升至“冰雪之气”的美学人格建构,更是张岱城市暮夜书写的深意。并且,张岱于喧嚣中保持心灵的静气,于雅俗间维持身心平衡等城市审美观念对现代人也多有启示。  相似文献   

6.
当前,世界美学研究的科学化方向日益凸显,一方面,认知神经科学需要探索审美认知的机制;一方面,美学要面对审美心理、审美经验、审美知觉的内理。这两个学科的融合,使得今天的美学必然发生审美认知研究转向。但是,由于美学研究中的传统力量和思维习惯,以及对科学的一种人文性偏见,使得这种"认知科学与美学"的研究还有待从思想层面上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7.
在发掘城市文化软实力、塑造城市文化形象等现实因素的驱动下,城市文化景观近年来被给予了广泛关注。就美学维度而言,城市文化景观凭借其以“连续性”为突出特征的感性形式、对感官和精神双重审美需求满足的审美内容,已经成为一种重要的新兴审美对象。城市文化景观审美,在现实展开过程中呈现出鲜明的休闲性、人文性、艺术性与自然性相杂糅的审美品格。这一审美形式,既能够为城市居民带来诗意栖居的审美愉悦,又可塑造独具文化品位的城市审美形象,还可以推动城市经济的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8.
数字化时代的出版美学既与传统的出版美学研究范式和成果相区别,又将传统与数字出版物的审美特征进行了辩证综合、融会贯通,形成了一种新的理论形态和理论结构,包括了传统出版美学和数字出版美学在内的审美科学。数字化时代的出版美学以融合为基本特征,研究对象的外延扩大了,审美行为与方式发生了改变。数字化时代出版美学借助数字技术丰富出版美学的产品形态,借助数字出版实践丰富出版美学理论,通过创新保持自我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9.
环境美学研究已经明显地扩展了审美理论。环境具有交融性、包容性、动态性等特征,它促使我们采取一种比体验艺术时更直接、更有力的欣赏体验方式。这种新观念既对艺术欣赏提出了挑战,也对审美理论提出了挑战,促使我们重新反思传统美学中的审美静观说与审美无功利概念。环境美学能够作为一座桥梁,将审美欣赏的传统形式与其他领域的审美价值密切联系在一起。如果自然美学、环境美学和艺术美学能结合在相同的理论框架中,那么我们就必须发展一个充分开放的结构,既尊重三者各自独特特征,又适应各个领域,从而重新改造美学学科。在对审美欣赏的尊重中,我们能够尊重地球及其所有栖居者,审美价值和道德价值因而走到了一起,美学与伦理学也因此而达到了根本契合。  相似文献   

10.
在万物皆媒的智能化传播时代,通过对书籍的文化特征和书店空间生产进行再编码,实体书店作为一种公共空间被赋予了新的价值.通过构建链接空间、交往空间、美学空间和想象空间,实体书店呈现出从场所向空间的过渡与转变.文章以合肥市实体书店为例,关注城市公共空间的生产性,探究实体书店如何延伸与拓展原有的物理空间,成为生产城市文化、情感、美学和社会关系的来源.旨在实现文化休闲空间和城市公共空间之间的勾连,并以此作为合肥市"大湖名城"城市空间创新下城市意象的独特展现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现代社会的特征是高度信息化。信息产业的兴起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和潮流,也是经济走向繁荣的捷径之路.北仑作为宁波现代化国际港城一部分,既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又是经济发展的重点,加快信息化进程,加强信息技术的推广与应用,显得尤为重要与迫切。要充分利用北仑港口优良、大工程大项目众多、信息技术应用广泛等优势,积极培植和发展信息产业,更好地发挥信息技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效用。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的影响日趋深入的社会背景下,关于城市理论研究的学术氛围也日渐浓厚,文章将审美文化放在城市这一特殊环境内进行研究,针对现代城市这一综合性的、广阔而复杂的研究对象,提出了城市审美文化的主体概念。分析了城市审美文化主体、审美意识的复杂性,并根据城市审美文化主体数量众多且个体状况各有不同的特点将主体审美需求划分为“直观的审美需求”、“趣味的审美需求”、“艺术的审美需求”等三个层次,最后分析了城市审美文化主体审美能力的多层次性。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各城市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其竞争焦点表现在各个方面,但"高效"促使城市的模样过分"程式化"、"模式化",单调直白、紧张浅露的环境景观到处充斥。悦目之余的赏心才能满足当代人的思辨多义的审美需求。文章探究模糊性思维特征和感知在环境艺术中的体现,以期为创造出满足公众最大弹性需求的环境作出基础性理论研究。  相似文献   

14.
对广场的审美形态进行了论述,详细的分析了场面宏大、具有强大震撼力的崇高的审美形态以及尺度适宜、以人为本的优美的审美形态,分析了广场现存的盲目求大等现象,认为在城市广场的建设当中,一定要有合适的审美形态定位,并在设计中把握其特征,才能为市民创造出具有良好空间质量的、人性化的城市广场空间。  相似文献   

15.
城市美感论     
城市人是城市的建造者和居住者,城市反映了城市人的精神、意志、审美情趣。由于城市人生存于城市之中,城市人的生物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在城市中都能得到满足。城市人的生存与城市有种种深刻的联系,在这生命体验之上会产生不同的情感体验,当人的三重生命都能得到满足时,这时获得的情感体验就是美的体验。这种对城市美感的分析属于城市美学的基础性工作,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更多的反响,真正有益于美的城市的建设。  相似文献   

16.
军人自我形象审美认同是指军人以自我为审美对象进行自我审美的现象与过程。采用自制的词汇表对488名军人自我形象审美认同进行考察,结果发现:(1)军人对自我理想形象的审美认同较高,其中对崇高品质美的认同最高,对崇高形式美的认同最低;(2)军人对自我现实形象的审美认同较低,其中对崇高体验美的认同最高,对崇高形式美的认同最低;(3)军人自我现实与理想形象的审美认同在崇高体验美与崇高品质美上差距较大;(4)参战经历对军人自我理想与现实形象审美认同的影响显著,而类别的影响不显著。本项研究表明,军人自我现实与理想形象的审美认同存在差异,参战经历是影响军人自我形象审美认同的一个重要因素。研究结果可以为信息化战争形态下的军人自我形象锻造提供理论与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7.
虚拟真实是数字化技术自动生成的人机互动仿真系统,网络文学是对它的文化表达。探讨网络文学的虚拟真实需要从艺术美学上廓清其学理维度:即虚拟真实的图像化呈现方式,将引发互联网上语言文本与多媒体文本的互文性审美新变;虚拟真实所蕴含的虚与实的超越逻辑,将创设人与对象之间的新型审美关系;虚拟真实所依凭的时空内生性,将达成人的开放性与未完成性的技术化审美拓展。  相似文献   

18.
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突出特色,加快煤炭深加工的开发研究,在城南和御东新区建设多功能中心商务区,提高大同市第三产业服务水平,从而达到保护古城、建设新城、提升城市品位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超文本文学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超文本文学所具有的多元化、跳跃性、发散性的基本特征与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比较分析得出:中国传统思维的混沌性与超文本文学的不确定性,中国传统思维的直觉和感悟与超文本文学的发散性,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思维方式与超文本文学的审美境界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20.
英语电影片名的翻译是一项重要的、充满创造性的工作。英语电影片名有其特点。从目的论视角来看英语电影片名翻译应遵循若干原则和采用多种实用翻译技巧,翻译原则包括:信息原则、文化原则、审美原则和商业原则;翻译技巧包括:音译、直译、意译、创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