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0 毫秒
1.
中国是世界上丝绸业发展最早的国家。古代希腊人和罗马人称中国为Serice,称中国人为Seres。“Serice”是“丝”的音译,意即“丝国”,说明中国很早就向西方输出蚕丝和丝绸。历史上曾经出现好几条“丝绸之路”。最著名的一条当然是从西安到达地中海东岸的这一条,西安是我国建都年代最长的古都,从此向东,经过九朝名都洛阳直达朝鲜并东渡日本,其实也包含在这条道路之中。我国古代的丝绸,通过  相似文献   

2.
读者网站     
一位朋友从美国留学回国,相聚时说了这样一幅情景:公园的一处草坪飘动着许多五颜六色的气球。这些气球并不是公园用来“点缀”草坪的,而是游客不留神飘入的。公园规定,当春天新草萌生时,草坪暂时不许入内。于是,人们(连呀呀学语的稚童在内)都自觉地不去拾取飘入其中的气球。于细微处见精神。从这则域外轶闻中确实让人们看到了“老外”的道德水平。 道德不是人生的全部,但人生必须具备道德。道德必须具有广泛性、必须百  相似文献   

3.
轻松一刻     
董行  付敏 《社区》2011,(6):50-51
存包 一天,熊猫打算去超市,遇到刚从超市里出来的袋鼠。 袋鼠一脸的不悦。 熊猫问道:“怎么了?气成这样?” 袋鼠怒气冲冲地说:“保安不许我进,非让我先存包!”  相似文献   

4.
大胡子保安     
魏福春 《社区》2004,(23):54-54
大家都叫他大胡子保安,很少有人说得出他姓什么叫什么。小区是老小区,保安是前几个月才出现的,不多,就6个人,日夜三班倒。那天,一脸浓密连鬓胡子的保安站在小区门口时令不少人为之侧目,这保安脸上冰冷,一天到晚也没个笑脸,很多人说这叫“酷”,但有些小孩竟吓得不敢进小区,就有居民找物业部门问从哪找来这么个凶神恶煞般的保安?那保安第二天就把一脸的连鬓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然而依然没有露过笑脸,人们也没再改过口,大胡子保安就这么叫下来了。大胡子保安很尽责,站在门口时身板笔直,两眼几乎不眨一下。小区里进进出出人多,这保安似乎都认识,一…  相似文献   

5.
中国丝绸的发展,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见证。中国丝绸向外传播,是中华民族在世界文明史上的一个不可磨灭的丰功伟绩。丝绸外传的迅捷步伐与雄猛力度,不仅开拓了几条古代世界最长的国际交通线——陆上与海上的“丝绸之路”,沟通了东西方之间的经济贸易和文化交流,进而辗转导致“地理大发现”等一系列世界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而且把丝绸生产这一中华民族的光辉发明,传布到世界各地,使之成为全人类共有的利薮和富源;同时,也给本国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注入了强劲的激素和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6.
王晓云 《社区》2010,(23):32-33
堕民,人们通常读作“堕贫”,亦称“丐户”。数百年来,被视为“贱民”之一种。在封建科举时代,他们不得赴考,也不能出资捐官。明徐渭《青藤书屋文集》载:他们“男不许读书,女不许缠足,不许与平民通婚”,只能做“猥下杂役”。这正如鲁迅在《我谈“堕民”》一文中所说,他们“在悲苦和被人轻蔑的环境下过着日子”。  相似文献   

7.
利玛窦创译西洋术语及其引发的文化论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明末入华耶稣会士利玛窦与中国士人结合,创译一批术语,确立了意译、音译并举,意译为主的范式,而在意译时又尽力借用汉语古典旧词,以便于中国人理解,这又引起围绕基督教至上神可否译作“上帝”、“天主”的论战,构成长达百年的“中国礼仪之争”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8.
“企业兴衰靠市场,市场竞争靠质量,质量动力在效益,效益的好坏靠牌子。”这是吴县市烟草专卖局全面推行了名牌战略,走出来的企业新路。去年4月,吴县市烟草专卖局与徐州卷烟厂联合开发“东吴”牌香烟,并逐步形成了拥有精品、佳品、黄盖、普装等四个档次的系列优势,其中,精品、佳品已获得了消费者的认可,成为吴县市卷烟市场的主导品牌。 为了使“东吴”牌四个档次都畅销市场,吴县市烟草公司在着力提高、普及“东吴”品位的同时,从市场流转的实际情况出  相似文献   

9.
什么是思路呢?叶圣陶爷爷说“:思路,是个比喻的说法,把一番话、一篇文章比作思想走的路。”就以课文《赤壁之战》为例,这篇课文是记叙东汉末年,曹操率兵南下攻打东吴,东吴大将周瑜采用诈降和火攻的办法,以少胜多,大败曹军于赤壁的故事。全文是围绕“火攻”来写的,阅读时,我们就  相似文献   

10.
学界都知道已故历史学家、我校前辈吴于廑先生是我国世界史研究泰斗级的人物,殊不知吴先生也是中国史的行家,而且他的研究能力的训练是通过中国史研究完成的.吴先生1941年6月在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完成的硕士论文《士与古代封建制度之解体》与1946年在哈佛大学用英文写成的博士论文《封建中国的王权和法律》,经吴先生哲嗣吴遇博士悉心整理、翻译,合成一书,已于2012年7月由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这为我们全面理解吴先生的史学修养与研究面相,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11.
如今,整个前门大街被高高的围档围了起来,正在进行全封闭施工.所有的出入口都有保安把守,不许行人进人.我在前门和珠市口从南北两个方向拍摄了工地的实景.  相似文献   

12.
十七世纪中叶以后.欧洲人通过两个途径逐步“发现”了中国:一是贸易。中国输往欧洲的茶叶、丝绸、陶瓷等风靡欧洲大陆,中国当时的物质文明使欧洲人叹为观止。君主、贵族和豪门富户以食用茶叶,穿着丝绸,享用陶瓷,修建和装饰中国陈列室,建造中国宝塔,来炫耀其地位、财富和文明。二,更重要的是传教士的书信、著述中对中  相似文献   

13.
正丝绸是中国了不起的发明。中国一直是生产丝绸的大国,因此一说起丝路来,有些人就以为丝路上交易的丝绸都来自中国,事实上这是误解。汉代以后,丝路上交易的丝绸,就不仅仅是来自中国内地的丝绸向西输送了,产自中亚、西亚、波斯、印度等地的丝绸也参与其中,丝路上的丝绸流动呈现出多向性、网络状,既有出,也有进。丝路已经是多民族、多国家的丝路。东汉以后,丝绸的生产技术  相似文献   

14.
我生而有幸,比吴泽霖先生小三十岁有余,不仅得以亲炙吴先生的教诲,也是吴先生的门生的门生,又是吴先生的门生的门生的门生。费孝通先生和李有义先生等,对吴先生执弟子之礼甚谨;袁方先生、胡庆钧先生、全慰天先生等,既是吴先生的嫡传弟子,又是吴先生的再传弟子:他们也是我的导师。前后三代导师,都是同辈的翘楚,虽风采各殊,而品节俱高。他们对学生的熏陶和启示,借用费先生为中国民族格局所下的定语来说,是“多元一统”的。其中,对我耳提面命最多的,便是吴泽霖先生。  相似文献   

15.
《新少年》2011,(7):31-31
我们都知道“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俗语吧?可是,这句话却是有来历的,听我来讲一讲吧——传说,三国时期,蜀国军师诸葛亮到东吴做客。他为东吴国主孙权设计了一尊报恩寺塔,孙权便召集东吴的能工巧匠,开始建造这座塔了。  相似文献   

16.
公园是由近代西方殖民势力引入中国的,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休闲娱乐空间,伴随着殖民主义的渗透而成为政治空间。在初期因禁止华人入园而引发公园运动,形成了中国人“华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深刻民族集体记忆,而且公园中的殖民主义纪念建筑进一步刺激着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正因为如此,中国人自己在建造公园时更突出民族特色并强调教育功能,从公园名称、空间布局和建筑到公园功能都体现出民族主义精神。公园问题折射出在近代特殊的历史背景下中国现代化过程中中西文化融合、殖民主义与民族主义冲突的发展轨迹。  相似文献   

17.
《藏游日记》乃题润藩所著,内言其受聘于西学士吕推、李默德两位法国人,于光绪十九年(1893)六月下旬由于阗县城东出,南穿前藏,至二十年六月中旬经青海湖南岸抵丹噶,再由西宁入兰州的途中记载。实际仅记至西宁,全记不过万字出头,吴丰培先生据抄本整理,收入《川藏游踪汇编》(四川民族出版社,1985年)中,功莫大焉。此记有吴先生“跋”,余以为意有未慊,故略考于后,以为补正。一、润藩言:光绪二十年五月,吕推于途中被杀。吴先生跋言:“当时外人屡谋入藏考察,或公开领取护照,或化装潜入,进行窥测,往往引起外交纠纷。此虽外人被杀,未闻引起交涉,故《东华录》等书亦未记载,得此补之,亦可知外人窥藏之又一途程矣。”实际  相似文献   

18.
黄星 《社区》2003,(22)
提起保安这个职业,人们立刻就会联 想到年轻力壮的男青年,怪不得当19名大 龄下岗女工身着崭新的保安制服走上“金 街”——天津市和平路商业街执勤时,引 得行人纷纷驻足观看。据了解,这是天津 市首次出现女性保安。 刘学敏大姐前几年下岗失业,下岗后 也找过工作,但由于年龄较大,一直没有 找到合适的工作,“现在好了,有了这份稳  相似文献   

19.
1906年6月,今苏州大学的前身教会学校东吴大学,出版了我国第一本大学学报《学桴》(又名《东吴月报》),所以2006年6月是《苏州大学学报》创刊百年的华诞,也是我国学报界值得纪念的日子。《学桴》的创刊号,今已只存孤本,藏中山大学图书馆,弥足珍贵。其封面是一幅国画:翻滚的波涛上一叶扁舟,桅杆上挂着阔大的风帆,“学桴”两个大字占满帆页;桅杆顶上系一面小旗,翻飞出“东吴月报”四字;上空两三朵祥云,云中间有“壹期”二字。“学桴”的封面,使人想到孔夫子的话:“道不行,乘桴浮于海。”这当是《学桴》名字的来由。而“学桴”从字面与画面上看,…  相似文献   

20.
陕西自古是蚕桑之地,宋代以前陕西一直是中国主要的丝绸产地之一,这为秦商利用丝绸之路进行丝绸贸易提供了物质基础,也是陕西成为古丝绸之路起点的根本原因。秦国大商人乌氏倮是最早发现丝绸贸易的中国商人,秦商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内是丝绸之路主要的商业力量,为古丝绸之路的兴起和发展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