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不少文人学者曾对“文学”和“人学”的关系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但最著名的、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前苏联作家高尔基所说的:“文学是人学”。这句话因自身的科学性而被人们所认可。笔者将以文学审美的方式,从文学创作的主客体、文学创作过程、文学接受三个方面来对此观点进行文化学阐释,强调文学正是通过审美的方式与人学发生全方位的联系。  相似文献   

2.
汉诗英译中的审美移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情是人们审美认知必然要经历的心理过程。在文学创作中,作为审美主体的作者直接而带感情地把握感性观照对象,将与之类比的自己的感情,从自己内部投射给对象,并且把它当作属于对象的东西来体验。这种独特的精神活动就叫移情。诗词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文化的文学再创作过程,同样也少不了审美主体——译者的移情,汉诗英译中的审美移情包括移情于景、移情于物、移情及人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3.
“动心”与“移情”——中西文论两个相似范畴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方的“审美移情说”与我国古代的“动心说”都主张人们在观察外物时设身处地,与外物在心理、情感上打成一片,融合为一。但“移情说”多从审美鉴赏着眼,无论费肖亦、立普斯、谷鲁斯莫不如此;而“动心说”则着重探讨创作过程中“作者实有设身处地之劳”的本质。“移情说”偏重于讨论由人及物;“动心说”则主要论述由人及人,——尽管移情论者并未把讨论对象局限于物,也包括人类。“移情说”强调审美的同情特征,“动心说”则无此限制,它所论及的对象要宽泛得多。  相似文献   

4.
西方的“审美移情说”与我国古代的“动心说”都主张人们在观察外物时设身处地,与外物在心理、情感上打成一片,融合为一。但“移情说”多从审美鉴赏着眼,无论费肖尔、立普斯、谷鲁斯莫不如此;而“动心说”则着重探讨创作过程中“作者实有设身处地之劳”的本质。“移情说”偏重于讨论由人及物;“动心说”则主要论述由人及人,——尽管移情论者并未把讨论对象局限于物,也包括人类。“移情说”强调审美的同情特征,“动心说”则无此限制,它所论及的对象要宽泛得多。  相似文献   

5.
文学创作作为审美创造不同于物质生产和一般精神生产的特殊本质就在于,在文学创作的主客体双向运动过程中,审美主体起着主导作用。尤其是作家的审美意识对文学创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制约创作的全过程,而且是文学创作的重要对象,艺术创造开始于审美主体的感受、体验和情感,然后通过审美意识的对象化活动实现对人自身的肯定。在创作过程中,一方面作家要按照客体对象的性质、特征、内在规律塑造艺术形象,作家不能无视客体对象自身的结构方式、属性、规律、内在特点而任意为之,另一方面作家又处处从自己的审美理想出发,根据自…  相似文献   

6.
“移觉”和“移情”分别属于修辞和美学两个范畴,它们都与文学创作具有一定的联系。研究“移觉”和“移情”及其相互关系,不仅有助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欣赏,而且对于深入探讨修辞与美学的关系也是十分有益的。(一)“移觉”是在“通感”基础上提出来的一种修辞格。六十年代钱钟书先生发表了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读者在文学创作和文学接受中的具体作用入手,论述了文学同群众的血肉联系。从来的文学创作都是为着一定的读者群众的,作家心中都有着“潜在的读者”,他们是作家创作过程中不执笔的合作者,又是文学创作活动的最后完成者。作家创造着读者,读者也创造着作家。而读者接受更是文学作品赖以生存的重要土壤,作品意义的生成,作品价值的衡定,审美效应的发生,都不可能离开读者的阅读消费而孤立绝缘地产生。所以人民是文学工作者的母亲。坚持“二为”方向是社会主义文艺工作者的光荣职责!  相似文献   

8.
审美移情理论都注意到了人们在主观意识中将主体情感赋予客观物象这一事实,关注的对象在于对感性经验的陈述而没有对审美移情在心理活动中的情况作以分析,情感在审美心理的机制与活动中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分析审美的移情必须首先从情感的作用入手,从审美的角度对移情的情感心理机制作以探讨是发展审美心理学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审美移情作用在欧洲美学史上经历了长时期的探讨研究,成为系统理论,成了文艺创作和文学鉴赏的重要方法,我国古代虽然没有系统研究,但移情作用的论述却非常丰富,在文学创作中被大量运用,因而有力地推动了文学创作,特别是诗歌创作的繁荣和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里普斯的“移情作用”艺理论体现在《移情作用、内摹仿和器官感觉》与《再论“移情作用”》两篇章中。它们涉及审美欣赏的对象、审美欣赏产生的原因、移情作用发生的原因。“指向相应自我活动的倾向”的涵义、欣赏的身体状况及器官在审美时的缺场、审美对象本身的情意及观照观念中情意转移的特征等问题。  相似文献   

11.
批评主体以文学本文为依凭进行批评活动,而文学本文只有在成为批评主体的对象时才成为现实的文学作品。文学批评是主体与对象之间的双向建构过程,它既是作家作品审美价值现实生成并产生美学影响力的必要中介和手段,又是文学创作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2.
生活,对于文学创作来说,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人们总是说;生活是创作的基础和源泉。然而,生活本身并不能自动地和自发地变成文学作品。生活必须经过作家的特殊“酝酿”,才能流淌出文学的醇香美酒。 文学创作是一种自觉地反映生活真实的审美创造活动。作家必须对涌现于视线中的生活现象加以过滤,排除杂质和假象,这整个发掘、感知、理解和表现的过程,是与作家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写人是叙事文学创作的核心,人物是叙事作家成就的标志。本文选取叙事文本中特殊人物类型———与其创作者性别相异的人物为研究对象,剖析叙事文本中异性人物的特殊审美品格,以期探索文学创作活动中作家心理世界的奥秘。补偿心理与情感显现作为叙事文本的重要人物,众多的与作家同性别者可被确定为作家的自传性人物或包含作家深刻的理性思考印记的人物,这一方面源于作家对于现实与人性深切的自我体验,另一方面源于作家独特审美力与表现力的艺术延伸,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学家大都是文学世界的“同性恋者”。但也有一些“异性恋”的文学事…  相似文献   

14.
19世纪后半叶德国美学家立普斯的移情说在西方美学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一理论大致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审美必须要有客体对象;二是审美中主体发挥着决定性的作用;三是审美最终达到的是主客体对立的消失.若仔细分析就可发现这三方面内容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之间有明显区别,在中国传统审美观念中没有立普斯所指的移情,且立普斯的移情说与中国传统审美观念的核心--天人合一更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产生的完全不同的理论范畴.  相似文献   

15.
关于“六朝是文学的自觉时代”这一问题,学界似乎已无疑议.但“六朝文学自觉”的内涵是什么,表现如何,至今似乎仍未有切中肯綮的诠释;本文就此略作探讨,认为“六朝文学自觉”就是文学审美的自觉,就是作家、评论家乃至读者们发现并认识到了文学的审美特质,审美价值与文学创作的某些固有规律。  相似文献   

16.
文学创作过程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心理过程,它包括感知、情感、表象、理解、意志、直觉、灵感以及潜意识等诸多的心理因素和功能。在创作过程中,任何心理因素都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结成一个有序、协调的创作心理机制的整体。而作为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的文学,是作家对现实的审美反映,而构成其审美特质的基本内容就是形象与情感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论审美移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在审美的平面上对移情作了界定,在综览中西方移情理论源流的基础上比较了双方在主客体审美发生论上的异同。关于移情的心理基础,本文把纯类似联想定为“知”的过程,从感情和表象的暂时联系入手,提出了渗透式移情和创造式移情。本文认为移情是人类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肯定下来的特殊的审美意识活动,通过对原始思维活动中表象和情感的交融的考察,本文提出了“集体移情”这一概念。  相似文献   

18.
《莺莺传》—《西厢记》(金·董解元)—《西厢记》(元·王实甫),这一流变过程也是读者(接受者)、作家、作品相互影响进行再创作的过程。以往对“西厢”的研究多囿于作家、作品而忽略了文学发展进程中的接受过程和在这一过程中起着积极能动作用的读者。没有读者参与的文学创作是不可想象的。通过读者这一媒介,“王西厢”才会完成它的再创作,才会取得如此成就。  相似文献   

19.
先锋作家余华对于现实的关注和理解,突破了常规世界对于“现实”的束缚,他赋予“现实”一种新的内涵。在80年代的创作中,他以“局外人”的视角,冷漠地对暴力和死亡进行精确的叙述,构造出“自我世界”中的现实一种;90年代创作的变化,使作家由一个“局外人”转变为现实世界的介入者,运用含而不露的幽默与温情,透过现实的险恶、苦难,从平凡人类的灾难经历和内心世界中,发现生活的坚韧。  相似文献   

20.
电视文学表现伤情、揭示苦难、演绎悲惨,从而在“引起怜悯与恐惧来使得人们情感得到陶冶”(亚里斯多德语)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和替代的作用,但其中也夹杂着一些醉心于“血和泪”玩味于“伤和痛”、粗糙、实录性、缺乏应有的前瞻何光的作品,它们着意刻画和渲染一段浓重的“悲性”经历,实在让人不忍卒读,因而这类作品在本质上难以达到澡雪精神、净化性灵。引人向上的目的。造成这个结果的根源,我想是与作家的创作动机有直接的联系。我们知道作家从事电视文学创作是离不开创作动机的。由于作家创作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也就不同。作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