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 2 1世纪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跨文化交际是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不同国家、民族、宗教之间进行文化联系的最基本的形式。由于不同国家、民族、宗教之间的文化差异性 ,特别是“文化殖民主义”操纵文化、教育话语权的不平等国际格局下 ,在高等教育国际化过程中 ,存在着国家的文化安全问题。对国民特别是青年大学生进行国家文化安全教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2.
大学文化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它包括大学理念、大学制度、学科文化和校园文化。东西方大学产生于不同的社会环境,适应特定历史阶段的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形成不同的大学教育传统和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作为人类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各国大学文化的发展历程具有某些共性特征。大学发挥了传承、传播、整合和创新文化的功能,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作为探求自然与人类社会知识、追寻普遍价值的高等教育机构,大学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包容性、时代性与国际性等特点。近代以来,国际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加强,大学文化的国际性特征更为明显;西方大学模式、大学文化的影响遍及全球。在当今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中,东西方大学文化的发展应兼顾民族性与国际性,以取长补短,促进人类社会文化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科学精神不仅是广大科学技术工作者应予秉持的一种职业操守,也是大学文化得以产生并永续传承的实质性内涵和根本性要求;不仅是高等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贯穿各个功能的内在主题,也是当下社会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时代诉求,更是统领大学文化建设的重要指向。以科学精神为核心的大学文化建设缺位是制约我国高等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前提;以科学精神为统领的大学文化建设必须正确处理好个性与共性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4.
高等教育的使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文化传承与创新。新时期,高等教育要完成这一使命,需要着力构建学习型文化,以促进个体创新能力的发展;在学术与科研之间寻求合理平衡,以促进理论探索和应用研究协调发展;在社会服务上建立新型社会契约,以促进大学与社会互适互动发展;调适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紧张关系,以促进高等教育在适应社会的基础上引领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5.
大学师生关系是高等教育中最基本、最重要的一对关系。探究大学师生关系的概念、特性与维度,实际上是对“什么是大学师生关系”“如何辨别大学师生关系”以及“如何评价大学师生关系”三大问题的回应。大学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力的存在,是大学教师与大学生之间所形成的相互影响力与作用力。大学教师与大学生基于知识发生交往而形成的高等教育联系即为大学师生关系,其具有教育性、独立性、自由性、创造性、精神性等独特属性。交往与知识是大学师生关系研究的两大重要观测维度,其中,交往是大学师生关系存在的前提条件与决定因素,知识是大学师生关系的生发动因与重要目标。理想的大学师生关系形态应该是紧密型交往与平权型知识的良好契合。  相似文献   

6.
英美大学教育体制及大学国际化范式历经长期发展,形成了对中国高等教育具有借鉴意义的五个特点,即英语成为教学及学术语言;相对稳定的学科体系;灵活的教学大纲和层次分明且与时俱进的教育体系;大学自治和高等教育的权利下放;高等教育和科学研究的紧密结合。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高等教育借鉴英美教育体制已经取得了成果,但在借鉴英美大学国际化经验中,还必须充分认识文化认同对英美教育体制的反作用,在保持发展态势的同时培育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7.
欧洲中世纪大学能一直延续到今并日益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是其独特的自由传统。中世纪大学自由扎根于思想自由的文化精神中,大学当局通过建立大学自治制度和从权力当局获得特权实现大学自由的制度化。现代大学与政府、市场和社会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大学自由也越来越受到学术资本主义与行政权利的制约,大学要坚守自由精神和传统,有效应对市场化和行政化的现实挑战,按照高等教育自身的规律自主办学,促进高等教育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校园文化与大学文化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校园文化是大学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文化的提升需要构建优秀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的建设可以从持续、全面、特色等角度进行。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的国家干预理论、法权理论和网络治理理论为高等教育治理提供了新的视角。高等教育领域具有多重法权关系,在大学的外部法权关系中,政府、市场、社会与大学四者之间存在明显的权力博弈;在大学的内部法权关系中,学校与院系、学术与行政、师生与大学管理者之间也有冲突与互动。高等教育治理的法权网络体现在两个相互渗透的层面:宏观层面和微观层面。宏观层面表现为大学的外部法权治理结构,微观层面表现为大学的内部法权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大学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而综合实力是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砝码。厘清科技文化、软实力、大学软实力的相关概念与内涵,探讨科技文化建设对大学软实力的影响,分析大学科技文化与软实力的相关性,指出高职院校科技文化建设的意义及要点,从政府层面、社会层面和学校层面剖析了科技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科技文化建设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1.
在阐述了文化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之间以及它们与科技发展、市场经济、意识形态、教育的软硬环境建设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分析了在这些关系上长期存在的各种片面的认识及其各种因素造成的思想政治教育层层被弱化和边缘化的趋势,提出了文化素质教育应该是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指导和以人文文化为重要内容的文化素质教育。为此,提出了加强主流文化建设和创新,将文化素质教育纳入先进文化建设的大文化教育中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2.
中西方文化差异与大学英语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及中西方文化差异现象 ,阐述了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文化知识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认为对学生进行文化知识教育应注重课堂讲解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 ,开设文化课程和定期放映有关西方社会文化的影片  相似文献   

13.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是最基本的关系 ,它折射了教育与政治、经济的关系。教育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 ,主要体现在教育的文化传递、文化选择和文化创新上。教育促进文化建设、文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 ,两者相互依存 ,在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事业中 ,必须大力发展教育事业。  相似文献   

14.
在借鉴跨文化组织管理的理论和企业跨文化管理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倡导正确的文化观和文化融合观,在多元文化主体间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关系,控制文化冲突,协调“国际化”和“本土化”战略等方面的操作性措施的建议,借此控制和化解冲突,发挥多元文化对高校管理和文化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大学文化建设是我国推进文化改革创新的重要内容。文化哲学通过实践观点所达成的哲学与文化的双重自觉能够将大学文化置于文化系统进行展开,实现对大学文化内涵及功能的本质解读。大学文化内涵建设的实践途径包括主动承担解释现实、维系人心的育人任务,重视社会对于大学文化的选择和建构,摆正文化传承与文化创新的关系,这对深化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实现大学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全球化是当今世界潮流,它对各国高等教育产生重大影响,在我国突出表现为高等教育国际化与本土化的矛盾.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既是高等教育本身属性的必然反映,更是全球化对高等教育的现实要求,而高等教育的本土化则主要由不同国家的具体国情和各国文化教育传统的多元化所决定.国际化与本土化看起来是一对矛盾,实际上两者并不存在必然冲突,可以同时并存.全球化背景下我国高等教育既要国际化,又要本土化,当前需要处理好四对基本关系,即吸收、引进与坚持中国特色的关系,现代化与传统的关系,开放与保护的关系,输入与输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建设是学校培养人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由于办学时间短,文化积淀少,很多高职院校都非常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同时,高职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阶段向大众化阶段发展必然产物,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呈现出一些与传统高校不同的特点.本文从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问题出发,对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几点思考和对策.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我国语文教育始终局限在语文教育的工具性和狭义的人文性的简单理解,缺失了语言与文化的内在机理的文化观照,故使语文教育在剥蚀了文化土壤的内涵同时,显示出异样的工具化、单纯的审美化,缺少文化与思想。本文试从语文名称的演变与文化的流失、语文与文化的内在机理等方面,探究语文教育的文化使命与文化观照,希望有助于厘清和拓宽语文教学的文化视野。  相似文献   

19.
高等教育的文化功能是高等教育的基本功能 ,包括文化的传承、选择、批判、创新等 ;文化对高等教育起着直接的作用 ,经济政治对高等教育的作用以文化为中介。中国的高等教育既要为科教兴国提供人才支持和知识贡献 ,又要考虑到中国的文化传统 ,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