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以全国第三次人口普查资料以及与人力资本相关的统计数据为依据,估算宁夏回族自治区21年中每年的人力资本存量,并且以每年的人力资本存量为自变量,以每年的经济发展水平为因变量,拟合出相应的曲线,由此证明人力资本存量与经济发展水平高度正相关。  相似文献   

2.
从人力资本存量和流量的角度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与河北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 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本边际报酬递增效应都具有初始条件的要求,并且估算出 2005年全国31个地区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临界值为6. 29,河北省人力资本边际报酬递 增效应的临界值为0. 87。  相似文献   

3.
从人力资本存量和流量的角度实证分析了人力资本与河北经济增长的关系,认为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和人力资本边际报酬递增效应都具有初始条件的要求,并且估算出2005年全国31个地区人力资本促进经济增长的临界值为6.29,河北省人力资本边际报酬递增效应的临界值为0.87。  相似文献   

4.
创新型人才逐渐成为提升区域创新、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本文基于长三角2000—2019年数据,运用改进的Cobb-Douglas(C-D)生产函数,建立物质资本、劳动力资本及创新型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的函数模型,通过回归模型估算各生产要素产出弹性,实证分析长三角全域和分域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结果表明:2001—2019年间,长三角地区创新型人力资本对经济发展有正向驱动作用,但年均贡献率为47.44%,低于物质资本存量的年均贡献率58.34%,且贡献率呈现“W”型波动。长三角地区创新型人力资本贡献率存在区域差异,其中上海市创新型人力资本贡献率高于其他三省,安徽省紧随其后,浙江省和江苏省贡献率水平相近。  相似文献   

5.
安徽经济增长的人力资本存量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人力资本存量对经济增长的要素效应,并以安徽省17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通过2000-2006年的面板数据建立生产函数,实证研究了安徽省各市人力资本在地区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实证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存量在C-D函数中的要素效应高于物质资本存量的要素效应,人力资本对物质资本的互补弹性大大高于物质资本对人力资本的互补弹性.  相似文献   

6.
内生增长要素与城乡收入差距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城乡收入产生于城乡部门不同的生产函数。其突出特征是,人力资本要素在城乡经济中的重要差别,而人力资本的差别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城乡家庭生育率的不同选择。相对于城市来说,农村地区的高生育率和低人力资本积累率所导致的低水平均衡,是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重要原因;而城市部门已进入低生育率、高人力资本存量和积累率所推动的持续增长阶段。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政策的主要着眼点,应是促进农村家庭人力资本积累率提高和生育率下降。  相似文献   

7.
按中国三次产业的划分对劳动力投入的数量和质量进行测算,选用教育存量法来估算中国三次产业的人力资本存量。以从业人员平均受教育年限为依据,并以第一产业某一年度为基期,分别计算三次产业各年度的劳动投入质量指数。在此基础上,对中国三次产业从业人员(1986--2007年)的人力资本存量进行了测算。研究结果显示:虽然中国三次产业的人力资本增长的趋势各不相同,但在后半期劳动质量的增长构成了人力资本增长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利用收入法和永续盘存法分别测算1997—2012年辽宁省14个地级市人力资本存量和物质资本存量,并通过计算辽宁省各地级市人力资本产出比,了解辽宁省各地级市人力资本产出效率的差异,为研究各地级市之间经济增长差异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对辽宁省14个地级市人力资本产出比进行聚类分析,研究各地区人力资本产出效率情况,为政府进行战略性决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估算了我国在1978—2006年间人力资本存量和物质资本存量,并利用现代计量分析方法分析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的GDP、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人力资本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为9.6%,人力资本明显是物质资本变化的Granger原因,也是GDP变化的Granger原因。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三普”、“四普”、“五普”数据,采用受教育年限法,对青岛和苏州市人力资本水平及人力资本存量进行了核算,在对核算结果的分析研究中发现:青岛市的人力资本水平高于苏州;青岛市的人力资本存量增长快于苏州。因此建议,苏州市应加大人力资本投资,而青岛市应在人力资本的转化方面加大力度。  相似文献   

11.
知识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文献的整理,设计出中国各区域的知识资本存量水平的4个一级指标和19个二级指标。通过采用层次分析法和均值化方法,计算得出2008年中国各省级区域的知识资本存量水平的横截面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发现中国知识资本的区域分布存在着较为显著的不平衡性。并运用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表明知识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较大的贡献率。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中国31个省(市、区)1997-2007年职工平均工资、技术创新能力、人力资本和外商直接投资数据,运用面板数据变截距和变系数相关模型对工资差异的增长效应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总体而言,一个地区的创新能力每提高1%,其职工平均工资就会提高0.18%左右;一些控制变量如人力资本、外商直接投资等对工资水平也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利用面板数据模型,将人力资本水平按照不同的创新主体进行分类,对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人力资本水平、研发支出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与区域创新之间的关系进行了计量分析,详细分析它对我国各个地区区域创新的贡献。结果显示,在我国13个省市,科研机构人力资本水平对创新的作用是显著的,在我国14个省市,企业人力资本水平对创新的作用是显著的,在我国17个省市,大学的人力资本水平对创新的作用是显著的。三种创新主体的人力资本在不同地区对创新的贡献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中国30个省市1998—2015年面板数据,综合利用核密度估计函数、非动态面板门槛回归模型系统考察城镇化与水资源消耗的动态演进过程和非线性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全国城镇化率呈两极分化态势,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区域间城镇化受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而存在差异;全国水资源消耗得到控制,但东部、中部、西部水资源消耗高的省份存在增加趋势。(2)全国城镇化对水资源消耗影响存在显著的经济发展和居民收入门槛,并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东部经济发展门槛具有抑制效应,中部居民收入门槛具有促进效应;西部门槛效应与全国相同,且经济发展抑制作用阶段性增强。(3)居民收入、资本存量、人力资本与水资源消耗正相关,而经济发展与之负相关。  相似文献   

15.
采用面板数据实证研究了我国各地区健康人力资本存量及投资、教育人力资本存量和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物质资本投资仍然是影响我国整体及各地区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人力资本存量及投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具有地区差异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能源效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及其传导机制。文章采用投入导向的规模报酬不变的Malmquist-DEA生产率指数对中国能源效率进行测算,在此基础上,基于1993—2011年中国29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能源效率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提高能源效率有利于促进中国经济增长,且进一步的分析发现,能源效率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积累、对外贸易和创新水平间接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这表明能源效率影响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在于人力资本积累、对外贸易和创新三个方面,其中创新是能源效率影响经济增长的最重要传导渠道。    相似文献   

17.
基于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框架,将能源消费、环境污染引入生产函数,把环境质量引入消费函数,建立城镇化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联系,构建一个在城镇化发展过程中讨论能源消费结构优化与环境污染治理的内生增长模型,以此探讨分析实现绿色城市化发展的路径。在此基础上,利用中国内地30个省份2005—2014年的面板数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了城镇化发展与物质资本、人力资本、能源消费、环境污染以及能源消费结构的相互作用关系。基于上述分析,认为:加大新能源、环境治理人力资本创新研发投入,促进生产技术革新、生产方式绿色化,是绿色城镇化的必由之路;鼓励多元参与,构建多中心治理体系,培育居民节能环保生活方式,是绿色城镇化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8.
基于1999~2008年度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动态面板数据,在对各变量进行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的基础上,运用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克服内生性问题,实证研究中国各层次人力资本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影响,得到以下结论:三大地区的不同层次人力资本比重不同,影响了不同质量FDI的流入;高层次人力资本比重越高越有利于高质量FDI流入。结合我国外资利用模式的转变需要,从长远来看,三大地区均应发展高等教育和中等教育,提高人力资本层次,在注重引进外资数量的同时,更要注重引进外资的质量,从而更好地实现我国外资利用模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
劳动力迁移会先扩大再缩小不同区域间经济增长的差距.用计量经济学方法估计我国近年来各省市的GDP生产函数模型,并结合各省市的具体劳动和资本投入数据,可以确定劳动投入与人均GDP同方向变化的关系,即劳动投入增加/减少时人均GDP同样增加/减少.结合对2006-2010年各省的劳动力净流入量与人均GDP水平之间关系的考察,证实较高/低的人均GDP水平会有正/负的劳动力流入,即我国正处于劳动力迁移扩大区域间经济增长差距的阶段.为避免区域间差距的过度扩大,建议对经济落后省份加大资本投入,使其劳动力净流出带来人均GDP和人均收入的上升;提高落后地区的劳动力边际收益,引导人力资本的区域内聚集和流动.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三次产业的资本存量测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于中国统计体系的不断调整,论题采取分段处理的办法,测算了中国1986-2007年间按三次产业划分的资本存量。此项研究结果可为中国分三次产业进行生产函数估计和技术进步贡献率比较等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