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康德的认识论自我观明确地区分了先验自我与经验自我,二者具有不同的特征:先验自我不是实体,不可知;经验自我是实体,是可知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先验自我是经验自我的形式根据,经验自我则是先验自我发挥功能和作用的现实载体。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二者具有不同的作用:经验自我是具体认识形成的首要条件,先验自我则是知识的逻辑定格。  相似文献   

2.
康德的认识论自我观明确地区分了先验自我与经验自我,二者具有不同的特征:先验自我不是实体,不可知;经验自我是实体,是可知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先验自我是经验自我的形式根据,经验自我则是先验自我发挥功能和作用的现实载体。在知识的形成过程中,二者具有不同的作用:经验自我是具体认识形成的首要条件,先验自我则是知识的逻辑定格。  相似文献   

3.
徐秋实 《学术研究》2023,(10):28-34+177
受当代心灵哲学的影响,近年来,一些学者利用流行的功能主义观点来解读康德的先验自我。其实,论证即使在康德的理论哲学中,先验自我也要被视为有绝对自发性,所以需预设本体与现相的区分,而功能主义因与康德的先验观念论迥异的形而上学背景无法解释先验自我的这种特性,因此以克切和布鲁克为代表的对先验自我的功能主义式解读是不合理的。  相似文献   

4.
先验主体性是《笛卡儿式的沉思》(以下简称《沉思》)的主题和宗旨。明见性奠基于先验自我。作为习性之基底和诸体验之极点的自我只是自身执态的相关项。先验自我就是作为“活生生的当下”的时间性。《沉思》完成了时间性的先验主体的现象学建构。他人问题作为陌生感知恰恰揭示了一般感知的共同本性和发生性的动机源泉;而作为交互主体问题的他人实际上是先验领域内部的自身建构问题。原真还原的缺陷在于其自然主义倾向及其对他人目光的预设。  相似文献   

5.
康德认识论的哥白尼式的革命就是18世纪的现象学,胡塞尔的现象学是对康德的发展.胡塞尔现象学是严格科学的哲学,现象学的严格科学性建立在对意识的先验还原之上,胡塞尔区分了先验自我和经验自我:经验自我是心理学的主体,先验自我克服了经验自我的心理学元素.先验自我以不朽的肉身为依托,先验自我的意向性是彻底透明的,先验自我与永恒的神性相连.  相似文献   

6.
自由问题是费希特知识学以及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主题。在费希特知识学中,自我的形而上学特征直接决定了自由的特性。可以大致从这样三种自我和自由的类型来概括费希特知识学不同的发展阶段:绝对自我与先验的自由、现实自我与实践的自由、宗教中的自我及其自由。我们试图阐明,自我在费希特知识学的这三个阶段分别具有怎样的规定性,这样的自我是如何实现自由的,他的自由思想具有怎样的意义和地位。  相似文献   

7.
"先验自我"作为"经验自我"的基础和前提,一方面具有统摄"经验自我"的能力,表现为先天统一的表象能力;另一方面还是统觉综合统一性的要素。虽然康德对"先验自我"的阐述有合理之处,但它依然面临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第一,先天综合判断过分依赖于先验自我,从而导致其先验逻辑的主观性;第二,先验自我无法达到对"物自体"的认识,仅能认识现象界中的事物,势必造成物自体界和现实的分裂。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哲学史上,笛卡尔对康德的影响是公认的,康德对谢林的影响是公认的,而笛卡尔和康德对胡塞尔的影响也是公认的.因此这四者的思想有着内在的统一性.这种内在的统一性既表现在传承上,也表现在改造上.从笛卡尔的"自我"到康德的"先验自我" ,再到谢林的"自我",最终到胡塞尔的"先验自我",先验哲学中的"自我"几经改造.而这些改造始终围绕着一个目的:明见性.本文以胡塞尔的"先验自我"为核心,通过与笛卡尔的"自我"、康德的"先验自我"以及谢林的"自我"相比较,试图阐明先验哲学中"自我"改造的历程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9.
在他者的问题上,胡塞尔的现象学没有摆脱"先验唯我论"的模式。胡塞尔将自我作为先验的构造主体,将他者看作自我的影子,取消了他者的独立性。相比于胡塞尔,萨特突出了他者的地位。他认为自我和他者是比肩而立的,他者是对自我的限制,二者之间的冲突是不可避免的,他者就是自我的地狱。列维纳斯则认为他者是邻人和脸孔,自我必须对他者负责,主张"绝对他者伦理学"。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现象学没有他者的独立地位,他者只是自我的意识相关项和"阴影"。胡塞尔的先验自我具有一种吞噬"他者"的强力,他的现象学是"不道德"和非伦理的现象学。胡塞尔现象学缺乏伦理和他者的维度,这种缺陷被萨特和列维纳斯抓住,发展出了"面向他者本身"的现象学,突出了现象学研究的伦理维度和实践维度。但这种现象学已经超出了胡塞尔现象学的纯粹理论哲学和意识哲学范式。在此意义上,胡塞尔的先验自我现象学应该"面向他者本身",突破先验自我的藩篱。胡塞尔应该在实践和伦理生活中真正尊重他者,而不是在纯粹自我的理论世界中先验地、纯思辨地"构造"他者。  相似文献   

10.
西方主体主义哲学混同“自我”、“主体”、“本体”,着力于建构超时间的“先验主体”或“先验自我”(“自我同一”)。马克思在对西方哲学“先验主体”不断解构的过程中,对“时间”寄予现实的关注,不仅把“时间”还原到原初的感性时间,对处在个人感性时间中的现实的人的生命存在的一般条件和关系予以深沉的关注,而且通过对“历史时间”的探究,指明了人只有靠历史(活动)才能维持自我的同一,从而彻底置换了先验哲学的问题提法和答案。  相似文献   

11.
杨霓 《学术探索》2010,(6):136-140
拉康关于自我建构的精神分析理论扩展了文学批评的视野。王尔德的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较好地体现了自我建构的主题:主人公道连自我认同的失真和俄狄浦斯情结过渡的失败导致了他无法确立主体性,死亡成为在想象界与象征界间徘徊不定的他之最终解脱;作者王尔德采用自画像的原理创作该小说,以他者的形式呈现自己,借此进行另类的自我建构。道连与王尔德安身立命之根本都是在探寻“我”之真相。  相似文献   

12.
李剑 《兰州学刊》2008,1(2):11-13
在雅斯贝斯的生存哲学中,作为可能性的生存是自我选择和创造的,但它并不是自足的,而须以超越为终极依归。超越作为绝对的实在,扬弃了生存的自由选择,奠定了个体生存的自我确定性,也使生存拥有了时间中的永恒。  相似文献   

13.
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的自我理论涉及唯我论、形而上学主体和实体自我或经验自我诸论题。维氏之目的是为可说者和不可说者划界。语言和世界逻辑同构,语言是我的语言,我的语言的界限就是世界的界限,所以自我就是世界界限。维氏之唯我论并不彻底,因为世界之外尚有不可言说者。作为世界界限之自我乃是形而上学主体,它并非世界内之事实,并非世界内之实体,不能为语言所捕捉。单纯的实体自我或经验自我本指世界内之事实,而维特根斯坦在书中实际上否定了它的存在。  相似文献   

14.
教师的职业成长是外在价值引导下的自主完善的过程,单靠在职培训、业务进修,没有教师主体的自我实践反思意识的觉醒和反思能力的增强,提高自身素质的目的难以达到。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提高的,只能靠教师对自我实践的反思,靠教师的内化。作为教学一线的教师在现实条件下应该从课堂教学中、从自己的经历中、从学生的反应中、从与同事的合作交流中、从反思日记的写作中,时时留心、处处反思,从而快速成长为一名高素质的教师。  相似文献   

15.
教师的教育信念是教师教育事业的灵魂,是教师实现自我价值的前提。在当今教育信念缺失的形势下,教师教育信念研究显得尤为迫切与重要。教师教育信念研究有三个维度:教师教育信念的内涵、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阶段以及教师教育信念的形成路径。教师教育信念研究重在分析教师教育信念研究的不足,归纳教师教育信念的研究方法、研究视角、建构等方面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赵立 《学术探索》2012,(12):108-112
本文重新梳理了孙中山的地方自治思想在1912年前后一段历史时期的形成、变化、发展的过程。孙中山以县自治为基础的地方自治思想,是其民权主义和革命程序论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于中国结束封建君主专制之后如何走向民主共和政体提供了启发式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杨霓 《学术探索》2013,(6):129-132
王尔德在人生和作品中表现出许多矛盾面具,引人关注。借用韦尔施对现代审美活动的分析可以看到,王尔德把日常生活审美化的“为艺术而艺术地生活”信条和人生艺术化的“为艺术而成为艺术人”信条当作“为艺术而艺术”唯美理论的注释和扩展,通过塑造矛盾面具,进行多重自我建构,体验丰富的艺术人生,使自己的审美追求达到极致。  相似文献   

18.
价值理性的重建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价值理性是人自身本质的导向;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整合的矛盾统一体。在一定条件下,人的精神属性对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具有主导作用,并由此产生人头脑中的理想自我;价值理性就是通过调动理想自我潜移默化地体现对人自身本质的导向作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基本视野,站在哲学的高度,结合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在当代社会发展中不均衡的现实,重新来审视“价值理性”的重要作用,并重点分析“价值理性”在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教师教育幸福感是教师对自身的教育生活质量的多维度和多层次的综合体验。通过对陕西省1000名教师的调查发现,不同学段教师的教育幸福感存在差异,其中与高校教师、初中教师和小学教师相比,高中教师和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教育幸福感偏低。要提升教师的教育幸福感,需要从外在的客观教育环境的改善和教师内在的主观思想观念和自身修养两个层面努力。  相似文献   

20.
女博士是社会的一个精英群体。除了性别差异外,她们同男博士别无二致。可事实是,女博士不但无法同男博士一样享受自我实现的喜悦,还背负上了一个沉重的称谓——第三性,即不被男性认可也不被女性接受的“另类”群体。这样,除了来自家庭、职业、学术等方面有形的性别束缚之外,在通往她们事业成功之路上,叉多了一道“身份认同”这个社会蓄意树在她们面前的无形屏障。文章试从文化的角度对此现象进行解读,以唤醒大众自觉意识,改变女博士的尴尬际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