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人才能力标准亟待出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规定,“完善人才评价标准,克服人才评价中重学历、资历,轻能力、业绩的倾向。根据德才兼备的要求,从规范职位分类与职业标准入手,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这为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 不少地方从“十年动乱”中轻视知识,不讲学历走向另一个极端,唯学历、唯职称、唯资历、唯身份之风盛行,而且还打着“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旗帜。有高学历无实际能力者春风得意,而有能力学  相似文献   

2.
一些企业在人才招聘和使用上“唯学历、唯文凭”,不看能力看学历,不看业绩看资历,让许多眼高手低的“人才”钻了空子,而另外一些有真才实学的人却得不到重用,“英雄”无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3.
人才与学历关系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锦涛同志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人才工作,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必须树立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科学人才观,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胡锦涛同志关于必须树立科学人才观的指示,对于我们做好新世纪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何树立科学的人才观?从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看,首先需要辨明人才与学历的关系。长期以来,在教育学上通常以“才识学问”来界定人才。如《辞海》解释人才是“有才识学问的人,德才兼备的人”;《辞源》解释人…  相似文献   

4.
杨杰 《人才瞭望》2007,(8):28-29
在新中国首次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同志代表党中央、国务院提出:“……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鼓励人人都作贡献,人人都能成才……“这是中国人才观的一大历史性突破。[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评职称对“靠技术吃锻”的人来说,是一件大事,它不仅关系到收入和晋升,也被看做评价个人业务水平和贡献的一把标尺.然而长期以来,各行业在职称评定工作中普遍存在“唯学历、难资历、唯论文”的倾向.日前,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明确职称制度改革要克服“三唯”倾向,给职称改革开出一剂“良方”.(据新华网2016年11月08日) 职称是专业技术人员专业技术水平、能力以及成就的等级称号.评职称评的是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业务能力和成就,学历高低、资历深浅、论文多寡等可作参考,但不应成为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着重指出,我们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原则是以人为本,科学发展观的落脚点在“人”,归根到底也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程度和素质高低,决定着社会全面进步的速度和水平。成就大业,人才为本。我们在构建和谐社会、促进城市发展的进程中,必须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科学的人才观,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标准,从多方面为人才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形成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的社会环境,最大限度地释放人的潜能,使他们创业有机会,干事有舞台,发展有空间。  相似文献   

7.
衡艺文 《人才瞭望》2016,(19):79-80
最近,中央印发《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坚持德才兼备,注重凭能力、实绩和贡献评价人才,克服唯学历、唯职称、唯论文等倾向。  相似文献   

8.
一个创世纪的科学构想,竟出自一个初中学历的头脑;一个仅有初中学历的普通工人的学术专著,竟牵动三个学部委员欣然作序。一个想揭开宇宙构造和地球演化之谜的人,起码应具备“两种能力”──很强的逻辑思维的推理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美美众生中两者兼具者寥若晨星。他正是这样一个人。一个只有初中学历的民间学者收到了一第30届国际地质大会”的会议通知。今年8月4日,他将作为大会唯—一名只有初等学历的民间人士在北京出席会议。在成都市光荣小区为民新村一套极普通的宿舍里,记者邂逅了这位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杨槐。杨槐个头不高…  相似文献   

9.
一、重学历、轻能力 今天.文凭已成为人们受教育程度的重要标志。企业在选用人才上重视学历也不为过.但如果只重文凭.不重视人才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那就大错特错了。这样做造成两种结果:一方面.使那些在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工作能力强.但没有学历或文凭的同志无法得到提拔或重用:另一方面,则使一些不合格的人走上重要岗位。  相似文献   

10.
“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事业因得人而兴,因失人而衰。这是古今相通的道理。毛泽东同志说过:“领导者的责任,归纳起来。主要是出主意、用干部两件事。”而这两件事都与人才密不可分:出主意要使用好人才,用干部必须善于发现人才。善于发现人才、团结人才、使用人才。既是领导干部的基本职责,又是体现领导干部是否成熟的重要标志。  相似文献   

11.
企业在用人原则上,要坚持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正确的用人观,树立“文凭不等于水平,身份不等于资格,经验不等于能力,好人不等于能人,无过非英雄”的用人思想,不重身份,重能力;不重资历,重实绩;不重学历,重水平;不重经验,重激情;不重上意,重人格魅力和威信。这样来任用人才,才能调动所有人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12.
“四风”问题主要包括: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以及奢靡之风,“四风”问题的存在对我国政治和经济的发展极为不利,它从根本上违背了我党的性质和宗旨,对干部形象造成损害,进而导致干群间的矛盾,深为广大人民群众所憎恶。故而,“四风”问题的蔓延也引来了国家领导人的重视。本文首先对“四风”问题存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探讨,然后针对“四风”问题提出了一些制度建设方面的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3.
丁向阳 《人才开发》2004,(10):22-23
全国人才工作会议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提出了科学的人才观,并指出:"要坚持德才兼备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建立以业绩为依据,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 研究制定新的人才评价标准,加强人才统计工作,成为落实科学人才观的当务之急。笔者不揣冒昧,对人才统计  相似文献   

14.
公务员的学习培训是不断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形势发展需要的必由之路。然而,近年来在这个问题上还普遍存在着一些缺陷:一、重工作实际,轻理论学习;二、重理论学习,轻实践活动;三、重文史类,轻理工农;四、重学历学习,轻业务培训。 笔者以为要克服以上的不足,需要做好以下几点: 1、严格选拔制度,端正学习风气。要改变以往选拔任用干部一些不良的习惯做法,应该由过去“重学历”转到“重学习”上来,把“学”作为干部  相似文献   

15.
海涛 《人才瞭望》2009,(4):76-76
现在我们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学历不等于学识,学历不等于能力,职称不等于称职,高分不等于高能等。诸如此类的人才“不等式”,确实在一些单位中存在,在现实中有一定代表性。  相似文献   

16.
董励华 《人才开发》2004,(9):10-11,39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指出:"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把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作为衡量人才的主要标准(以下简称"八字"标准),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人才。"这正是我党在新的历史阶段,对人才标准的创新论述,也是对干部"四化"(即革命化、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方针的丰富、发展和完  相似文献   

17.
治“拍”有方陈明真据说战国时楚国的宋玉为讨好楚襄王,硬将风划分为“大王之雄风”和“庶人之雌风”,说得楚襄王浑身舒服,连声夸奖宋玉“善哉论事”。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钓鱼不着,心中不悦,随从才子解晋当场赋诗:“数尺丝纶落水中,金钩抛去永无踪,凡鱼不敢朝天...  相似文献   

18.
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多数领导;80%的时间都用于沟通协调,确保行政效能的提高。一个成功的领导者,个人才能占15%,人际关系占85%。因此,要当好科长必须善于凝聚力量。 (一)在工作思路上与领导凝结,搞好“应接” 首先,在组织上要服从而不盲从,要奉命而不唯命,要尊上而不唯上。领导者的“拍板”是代表上级的意图,必须服从,以维护领导的权威。但自己又不能当“传声筒”或“复印机”。下级对上级指示在保证大方向一致的前提下,需要结合实际灵活地执行。同时,要善于上行沟通,使自己的正确做法能及时得到上级的认同和支持。…  相似文献   

19.
各地信息     
《人才开发》2004,(12):46-47
江都干部进南大深造 最近,江都市委不唯学历唯能力,在南京大学商学院的支持下,办起了南大商学院MBA核心课程江都班,为提升领导干部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构建了一个坚实而宽广的平台。 一是请名师。该市高标准办班,经过多方联系洽谈,最终与省内最高学府南大商学院达成协议,专门举办MBA核心课程江都班,用一年半的时  相似文献   

20.
新任苏州市委书记蒋宏坤可能想不到,自己的“在职大专”学历会引来舆论一片“赞许”声。有人将蒋宏坤与中专学历的国家发改委主任张平、在职大专学历的上海浦东新区区长姜梁,褒称为“当前少见的低学历高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