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论元代商人的社会地位与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战国秦汉以来,商品经济在我国封建社会中逐渐得到发展,至唐宋时期,日趋繁荣。到元代,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得到较快的发展,商品经济十分活跃。探索元代商人的社会地位及其历史作用,对于认识元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规律具有重大意义,对于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也有借鉴作用。 一、元代商业的繁荣 元代商人的社会地位是与商业的繁荣紧密相联的。 早在蒙古国时期,就有许多中亚、西亚和欧洲商人往来于西域、漠北和中原各地,他们  相似文献   

2.
元代竹枝词略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代开文人竹枝词创作的先河,宋代在继承中发展变迁,唐宋是竹枝词发展史上的奠基时期。元代竹枝词的作者和作品都较唐宋时期大为增多,其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与唐代相似,而与宋代有很大差异。本文就此详加论述,从而勾勒出元代竹枝词创作的大体风貌。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社会科学“八·五”重点规划项目《历代东北史丛书》的龙头著作──《秦汉东北史》近期由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秦汉东北史》是一部内容翔实、考述双兼的东北断代史。全书分十章三十六节,是以“汉承燕秦对东北的早期经略”、“汉武帝时期东北建置的确立和边域的开发”、“汉代东北的自然经济与区域文化”、“两汉交替之际东北民族关系和建置形势的变迁”、“东汉时期的东北郡国设置及民族关系”、“汉代的东北交通与四邻”、“燕秦汉时代的东北障塞”、“秦汉时期的东北少数民族”、“东北地区战国、汉城的考古发现”、“汉末公…  相似文献   

4.
大同地区关于家具的考古资料实物有随葬品、冥器模型、石刻以及壁画等,集中反映了北魏、辽、金、元时期的家具状况和水平。在南北融合、东西交流中家具发生了变化;北魏时期为渐高型家具时期,辽金时期高型家具逐渐走向成熟并迅速发展和广泛普及,种类式样繁多:元代家具一改宋代家具简洁隽秀的风格,形成了造型上厚重粗大、装饰上繁复华美的风格,对于高型家具由宋代的普及型向明代的成熟型发展,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元明清时期滇桂通道及其历史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文献及实地考察材料,阐述了元明清时期滇桂间的主要通道。认为元代以后,随着云南与内地交通干线的改变,滇桂通道变成云南与两广之间的省际通道,它对疏通云南与两广之间的贸易,发挥着重要的商道作用。滇桂通道经过壮族聚居地区,还对壮族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作过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战国秦汉时期商业资本的发展,大致可分为战国至西汉中期、西汉中后期、东汉时期三个阶段。战国秦汉时期市场的繁荣为商业资本的积聚提供了前提,而商人在商业经营活动中的贱买贵卖、欺诈掠夺等经营方式,积累了巨额的商业资本。  相似文献   

7.
赣方言的形成与发展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各大方言的形成与发展是宏观汉语史的重要课题。通过对江西境内人口迁徙、融合的历史考察与方言状况的调查,探讨赣方言形成与发展的历程,认为赣方言自秦汉时期萌芽至唐末五代完全形成,进入宋代及元明清则到受到江淮移民和闽粤客家移民所操江淮方言与客家话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8.
隐语“孤馆独眠”在杂剧《风光好》中起着推动情节发展的重要作用。结合宋元时期的小说、戏曲文献可以得知,隐语“孤馆独眠”与陶学士故事在宋代各自流传,后由元代戏曲家戴善甫捏合至杂剧剧情中,使之起到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宋代散文,指的是发生在宋太祖建隆元年至帝,(?)祥兴二年共三百二十年间的散文创作和散文理论现象。宋代散文的演变和发展,既接受了秦汉古文、六朝骈文、唐代散文的艺术传统,又受到宋代社会生活的制约和影响。从继承艺术传统上说,宋代散文接受了秦汉古文的议论纵横和简朴平实,六朝骈文的构制工巧和  相似文献   

10.
<正>《彝文古籍与西南边疆历史》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特别委托项目"西南边疆历史与现状综合研究项目"研究系列的子项目,由云南民族大学张纯德教授主持,朱琚元、白兴发参与,三位共同撰写的专著,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学术出版资助项目,2013年1月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书通过彝文古籍,对西南边疆的历史、文化、风俗、军事等方面进行综合研究。从历史地理学出发,以秦汉时期滇东北、川南、黔西北地区所用的彝文原著译本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彝文古  相似文献   

11.
中国的篆刻艺术发韧于三代,至秦汉而极,六朝之后渐衰,唐宋之末已是积弊难返。到元代,由于吾丘衍撰写《学古编》,在第一编《三十五举》中总结秦汉以来篆刻艺术实践的经验,主张以秦汉为本,力主复古,并提出不同材料的运用会产生不同的艺术表现效果。吾丘衍在印学理论上的总结与贡献,为明清篆刻艺术的再度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吾丘衍在中国古代篆刻艺术发展史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中原王朝治边的理念、方略与制度安排相对完善,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治边理念"是中原王朝治边思想与方略形成的基础,主要包括天下观、边疆观、华夷观与夷狄观。"治边方略"指历朝经过长期的实践与总结所形成较稳定的谋略与传统,核心部分是地缘政治方略、文化软实力方略、博弈谋胜方略。"制度安排"包括制度制定以及修改完善的过程。边疆统治制度是中原王朝治边的理念、方略的制度化体现。中原王朝的边疆制度,可分为秦汉至宋代施用于整体边陲的羁糜治策、元明清时期以土官土司制度为代表的因地制宜型制度两个发展阶段。自元代起,中原王朝对邻邦实行藩属国制度。  相似文献   

13.
室名是对个人拥有或使用的具体房屋的命名,它与房屋的形制、量质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其社会来源是对秦汉之际帝王宫殿命名的沿袭,文化来源则是对姓名字号的发展与延伸.室名产生于魏晋时期,至宋代开始迅速发展.雕版印刷、书院学斋、藏书楼阁、园林山庄、佛教寺庙等文教事业的发展,以及室名演变为人物别号、题记房屋斋室的文化时尚、墓庐习俗的延续,是其最直接的促进因素.  相似文献   

14.
祭祀黄帝滥觞于先秦时期的祖灵崇拜,秦汉以后长期保持着黄帝作为方帝和帝王的并行祭祀格局。魏晋时期发生的五帝是方帝或人帝及宋代五帝的帝名、帝号之争,透露出祭祀礼仪的繁琐和认识的歧异。元代至顺以后,官方祭天祀典中摒除了五帝之祀,形成了黄帝作为历代帝王之一或人文始祖享祀的传统。崇拜黄帝的传统是文化认同的结果,祭祀活动本身表达的是对去者的追思和生者的希冀,更是团结海外华人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5.
论秦汉时期西南区域开发的差异与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南开发,历经数次高潮,秦汉奠其基础。秦汉西南开发,形成先北后南,从北向南分区推移的开发格局。与之相应,西南区域发展不平衡,北部、南部经济文化发展水平差异甚大,北、中、南地区间,呈现梯度下降、依序递减的区域性差异。秦汉开发形成的北南走向的开发格局,影响深远,成为宋代以前西南开发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16.
窦娥形象的萌生最早可上溯至先秦,经两汉、六朝、唐、宋时期的不断发展,至元代登上戏曲舞台,成为关汉卿剧作中一位有血有肉、栩栩如生的人物。其展衍过程大致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先秦庶女,汉代孝妇,六朝至宋之孝妇,元代窦娥形象的成型。  相似文献   

17.
春秋战国时期,固原境内生活着义渠、乌氏等北方少数民族,统称“西戎”,因而考古出土的这一时期的文物主要以草原游牧民族文化风格鲜明的动物纹北方系青铜器为主。秦汉时期,固原纳入中原王朝的管辖范围,出土文物的文化风貌与中原一致。文章从考古资料探讨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固原地域文化的变迁,认为地理环境和政治意识形态是此阶段该地域文化变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两宋时期,随着造船技术的发展以及对近海环境认知能力的不断提高,宋代的捕渔业也从秦汉魏晋时的滩涂采捕而发展到了以近海采捕为主。部分渔民还从事如贸易等捕鱼外的其他活动以营生。此外,宋代沿海捕鱼业的范围也相当广泛,从北方的河北路一直分布到南方的福建路、两浙路以及今天舟山群岛等地。宋政府对沿海渔民实施着严格的管理,包括对其征收税收、督促其防御海盗与援助水军等。在宋代产生并传唱至今的渔歌,更是为当时渔民的生活提供了鲜明的写照。  相似文献   

19.
略论元代驿站的职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略论元代驿站的职能李云泉元朝统治时期,驿站遍设辖境,东起高丽、东北至奴尔干、北达吉利吉思、西到伊利汗国和钦察汗国、西南至西藏、南至越南、缅甸,皆有驿站相通,形成以大都为中心四通八达的驿路交通网。据《元史·地理志》和《经世大典·站赤》记载,全国共设驿站...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论述了砖瓦的起源和发展,以及秦砖汉瓦的造型、饰纹与制作工艺、用途和文字瓦当的种类及其断代之区别。提出了秦砖汉瓦是我国砖瓦发展史上的辉煌时期,是秦汉文化的一大特征,在秦汉文化和秦汉社会生活研究中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学术价值等观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