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索绪尔之后,语言学上出现了布拉格学派与哥本哈根学派。这两个学派,与美国描写语言学一同构成结构主义。本文从学派渊源、主要学术观点、历史贡献等角度,对这两个学派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从而发现两学派观点中的异同,以及各自的特点等。  相似文献   

2.
现代语言学始于20世纪初的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到了二三十年代,欧洲的布拉格学派出现了,并被公认为是继索绪尔之后最有影响的学派。而俄国则是马尔的错误语言学理论的一统天下,这种情况在该国一直持续到四十年代。英国语言学家弗斯四五十年代所提出的语言学理论在英国语言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是伦敦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学生韩礼德提出的系统功能语法继承和发展了他的理论。美国结构主义诞生于20世纪初,在早期博厄斯和萨丕尔提出了一些重要的语言理论,之后从三十年代到五十年代年是著名的布龙菲尔德时代。五十年代乔姆斯基提出的转换生成语法冲击了当时在美国占主导地位的结构主义描写语言学。但转换生成语法遇到了六十年代晚期发展起来的格语法和六十年代晚期、七十年代早期发展起来的生成语义学等理论的挑战。  相似文献   

3.
指出新语法学派在语言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该学派的理论深刻地影响了索绪尔和其他语言学派,对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尽管其理论本身存在着很多缺陷,但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仍是有进步意义的,改变了当时历史比较语言学的研究方向,在语言学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所说的“语言学发展趋向”,应该理解为资产阶级结构主义语言学,特别是结构主义的美国流派——美国描写语言学的发展趋向。无论就所介绍的基本观点和所列举的人物来看,这一点在文章中表现得很清楚。美国的描写语言学和欧洲的结构主义有着一系列的共同之点:反历史主义、世界主义、不承认语言与思维的统一性、把语言和人民历史完全割裂。正是在这些方面,现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三大流派: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和美国学派(描写语言学),都是反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相似文献   

5.
布拉格学派是结构主义三大流派之一,其语言学理论为世界语言学界广泛接受。布拉格学派既重视理论研究,也积极将理论应用于实践。除重要的音位学、词法学、语义学研究外,布拉格学派学者早在上世纪30年代就对标准捷克语的规范化、语言培养、语言接触等社会语言学领域进行探索和实践,所形成的理论对当代社会语言学的发展贡献巨大。  相似文献   

6.
鉴于目前西方翻译理论流派划分中存在范围不同、标准不同、名称各异的情况,从宏观的角度以翻译的研究层次为标准把西方翻译理论分为三大流派:文艺学派、语言学派和文化学派。文艺学派包括语文学派和阐释学派,语言学派主要由对等派、功能派和认知派构成,而文化学派则涵盖了翻译研究派、解构主义翻译理论、女性主义翻译理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以及综合法,其中翻译研究派又可进一步切分为多元系统理论、规范理论和操纵理论。通过从新的视角进行讨论,有助于翻译研究者对西方翻译理论的流派划分能达成更多的共识。  相似文献   

7.
自系统功能语言学创立之初,系统语法的核心地位就已确立。以语言符号的系统观、层次观以及例示化等思想为指导的系统语法,从结构主义、哥本哈根学派和伦敦学派中汲取滋养,对语言系统、系统与结构以及系统与示例的关系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系统网络的直观精密化表征,系统语法为分析语言内部和外部的问题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工具。作为系统功能语言学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系统思维不仅丰富了理论内涵,而且拓展了应用领域,推动了作为适用语言学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8.
在西方语言学发展史上 ,结构主义语言学派 (包括描写语言学派在内 )和伦敦语言学派各自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两大流派在美英两国独树一帜 ,自成格局。作为同时代的两大领军人物 ,布龙菲尔德 (L eonard Bloom field)与弗斯 (John Rupert Firth)在学界分外引人注目。本文截取了二者语言观的几个侧面 ,进行了相关问题 (行为主义、情境主义和语言研究的科学性等 )的对比研究  相似文献   

9.
在本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 Saussure 之后,世界上产生了许多现代语言学派。在欧州大陆有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等;在英国有伦敦学派;在美国有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以及后来兴起的转换·生成语言学派等。这些学派都对语言学开展了在崭新水平上的研究。因此,本世纪中叶以来,是语言理论经受重大变革的时期。这个变革如果就实用的语法、语音研究来看,究竟有那些成果?它们对外语教学的实际影响与意义又如何?笔者觉得至少要看到下列几方面,不知对否,谨就教于读者。  相似文献   

10.
乔姆斯基革命的历史背景本世纪20年代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兴起,结束了历史比较语言学在语言学界长达一个世纪的统治。1933年美国语言学家布龙菲尔德发表了《语言论》一书,在经验主义思想指导下,提出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语言观和一整套语言分析方法,在美国及世界语言学界引起了很大震动,使结构主义语言学派(在美国称为描写语言学派)取代历史比较语言学派而成为英国语坛的主流派。布龙菲尔德则被公认为美国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奠基人。但是,由于新学派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缺点,基础不稳,终于在60年代被乔姆斯基生成语言学派所取代。  相似文献   

11.
由于泰州学派与永嘉学派的哲学理念差异不大,所以,在对待"人"的问题上,两个学派的基本观念是一致的,可以说,他们的思想都具有以民为本的性质。但由于两个学派所处的环境不同,面对的社会现实也不一样,所以在民本问题上就有了虚实之分,在重商的程度以及在代表阶层的利益上也有一定区别。  相似文献   

12.
本文阐述了泰州学派的性质、分化和消亡 ,认为泰州学派是以士人为主的儒家学派 ,王艮逝世后泰州学派产生了分化 ,王襞、王栋是其继承者 ,颜山农、何心隐等是其变异者 ,这些变异者是泰州学派消亡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师承关系是学派形成的重要动力,进而为建构学术话语体系提供基础。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师生三人的师承关系建立起西方最伟大的学派,同一时期,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在当代,师生间的传承规律仍然被学术界的重要学派所证实,索绪尔及弟子共同开创了结构主义语言学派,胡塞尔、海德格尔与伽达默尔的师生传承形成了现象学、诠释学学派。  相似文献   

14.
肇始于20世纪40年代的纽黑文学派在国际法的传承和发展中占有重要一席,它重塑了国际法的理论认知,拓宽了国际法的研究视野,但同时也受到其他国际法学派的诟病.今天,在与其他学派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论争、借鉴与渗透之后,纽黑文学派又有了新的壮大和发展:地理空间、多元主义以及自下而上等以纽黑文学派理论为基础的新方法论相继被提出.尽管这些方法论并没有给纽黑文学派带来实质性的变化,但却扩展了纽黑文学派多视角研究国际法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结构主义是一种把所有文化现象都视为符号结构加以分析的文化和文论思潮,年鉴学派是20世纪法国乃至世界史学发展的主流。借鉴结构主义的理论视域,并结合福柯、斯特劳斯与年鉴学派的关系,可以将年鉴学派发展阶段划分为:结构主义年鉴学派与后结构主义年鉴学派。  相似文献   

16.
纵向限制是美国反垄断法领域的核心议题之一。本文阐述了哈佛学派、芝加哥学派和后芝加哥学派的在纵向限制领域的经济理论,并在此基础之上,分析了它们各自对于反垄断司法实践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西方现代翻译学学派的理论偏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西方现代翻译两大学流派(语言学派和文化学派)各有其理论偏向:语言学翻译研究使翻译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但过强的功利性容易造成对翻译现象的误释和翻译理论学科的消解;而文化翻译研究由于与其他学科的紧密联系,使得翻译研究作为一门学科的学科边界变得模糊,从而使其失去了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8.
大量关于"凯恩斯学派和货币学派"或"财政主义学派和货币主义学派"之间激烈论战的报导付梓于报刊杂志,使得人们认为二者的分歧很大,互不相容,但通过分析后可知,这远非事实真相.  相似文献   

19.
《南都学坛》2013,(5):25-30
永嘉学派是宋代重要的学派之一,是浙东学派的重要组成部分。宋代永嘉学派的形成与演变,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程,在学术思想上随着宋代学术思潮的变迁最终由师从二程性理之学转向注重经制、事功之学。这种转变经由了北宋中期、两宋之际、南宋中前期几个主要阶段,在每个阶段,其主要代表人物如王开祖、周行己、郑伯熊、薛季宣、陈傅良、叶适等人,其思想主张与内涵尤其是在经学诠释及思想重心方面都有很大的不同。其中,北宋的王开祖、周行己等"永嘉九先生"为奠基者,他们一般都注重心性之学,而南宋前期郑伯熊、薛季宣等是永嘉学派由心性之学转向事功之学的关键人物,南宋中期陈傅良、叶适则开始成为永嘉学派事功之学的集大成者。  相似文献   

20.
心理治疗并不存在纯粹的倾听与言说技术。任何一种听、说方式都建立在不同学派对症状不同工作假设的理论背景之下。结构主义语言学构成了精神分析学派听、说方式的理论背景,而对言说行为本身不同的理解,形成了认知学派风格迥异的听、说风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