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受制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公务员绩效考核实践常常面临着劳而无功的现实而屡遭质疑。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要求公务员绩效考核研究采取实证研究、调查访谈和行为研究的方法,对考核过程中诸多主客观变量进行微观考察,对考核体系及其环境进行多维的、案例的、生态的研究。本文通过对湖南省TY县某局绩效考核实践的微观分析,对公务员绩效考核实践的诸多问题进行讨论厘清,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
衡霞 《理论界》2007,(5):9-10
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作为现代政府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关系到公务员的个人成长、政府效率的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改进。虽然理论界对之有较多的探讨,但大多集中在公务员绩效考核的现状、问题与对策上,或是对国外考绩制度的一个简单介绍,鲜有学者从理论角度对此进行深入分析。因此,本文试图从理论角度出发,对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内涵、特征、功能、原则、理论基础等方面进行剖析,以期对公务员绩效考核做一个全新的注解。  相似文献   

3.
李学 《社会科学》2012,(9):15-25
绩效考核作为一种管理工具,对于提升公共组织的效率,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具有重要意义。现行的《公务员法》明确了公务员绩效考核的地位,使绩效考核具备初步的制度基础,但其制度效力如何,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以问卷调查为主要研究方法,基于因子分析的定量技术来分析影响非领导职务公务人员绩效考核实际效果的各类因素,可以发现,考核指标的主观性、程序公正性的缺失、组织中的政治行为以及组织文化,对公务人员对绩效考核的满意度均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充分发挥公务员绩效考核的激励导向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忠波 《云梦学刊》2006,27(5):74-75
以绩效考核为契机,从文化氛围、岗位、考核指标、考核方法和程序、考核结果的反馈和运用几个方面对公务员进行激励导向,以促使公务员珍惜岗位,淡化自我,强化服务意识,发扬乐于奉献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事业单位人事绩效考核评价管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事业单位人事绩效考核的特点,根据工作绩效考核的测量标准,应从考核评价结果的效度和信度、考核人员的挑选与培训、绩效考核评价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对我国事业单位人事绩效考核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通过认真研究考核系统的设计与操作、充分重视考核人员的选择与培训、引导职工积极参与本单位的考核等手段来改进人事绩效考核工作。  相似文献   

6.
试论公务员考核量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人事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现行公务员考核工作激励作用得到发挥,但考核的弊端也十分明显。本文试图对考核的现状进行分析,把推行量化考核和实行绩效考核作为研究的重点,并在工作中积极加以实践,以化解考核难题,提高公务员考核质量。  相似文献   

7.
从整体上看,公务员的能力素质建设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过硬的政治思想素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思想意识、潜在能力素质。党和国家对公务员能力建设问题十分重视,实行公开考试,严把进口关;实施各类培训,严把培训关;加强考核管理,实行分级分类考核,严把考核关。地税局制定能级管理制度,实行能级评定考核。各级党委、政府按照公务员的职务层次,把对公务员的能力要求作为考核工作的重要内容,有效地促进公务员能力建设工作的开展。但是,我国公务员队伍建设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着眼未来,为了更好地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本文就加强公务员能力素质建设问题进行初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时运生 《河北学刊》2006,26(6):61-66
在中国,公共权力是指在执政党领导下以政府为核心的国家机关和依照法律规定履行公共职能、提供公共服务的部门拥有及行使的权力.政府政务公开是国家机关公共权力运行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已经实施二十年.二十年来,政府政务公开即公共权力的公开,不仅从无到有、由点到面全面发展,而且公开的概念、公开的模式、公开的功能选择都在不断深化.在重塑政府施政理念,推进政府体制改革,建设公务员队伍,优化政治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和民主政治的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研究这种变化,不仅有助于了解政府政务公开发展的历史及其对政治、经济、社会的影响,而且有助于探索公共权力公开运行的一般规律.  相似文献   

9.
公务员奖励制度是公务员管理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颁布的<公务员法>在<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基础上,对公务员奖励制度进行了修正.但现存的奖励制度仍然存在激励功能不足、滥用奖励权限、奖励不公开、救济机制不通畅等问题,必须采取加强立法监督、奖励监督、绩效考核制度、设置合理奖励条件、改革奖励救济制度、建立奖励责任制度等对策予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国家公务员绩效考核策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府绩效靠公务员来创造,本文从国际与国内、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诸方面,深入分析考证了中西方国家政府绩效与公务员素质,以及公务员素质与其绩效考核制度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而加深理解政府绩效管理水平与公务员绩效考核制度之间客观存在的必然联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我国政府公务员绩效考核策略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中国共产党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了巨大历史贡献,一是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二是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人口大国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三是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四是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党在未来仍然肩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坚持和加强党...  相似文献   

13.
文体革命不仅直接导致了文体的生成 ,还间接影响着文体的形态甚至文体的价值。文体革命通常不是纯粹的文体内部的变革 ,总是与人和社会休戚相关。散文诗是诗与散文异质同构的新的抒情性文体。散文诗文体从无到有 ,从自发到自觉的发展过程和人类追求自由的发展进程大约同步 ,是人类社会和艺术世界自由发展的结果 ,具有独特的社会价值和艺术价值。散文诗的出现和发展不仅与人追求自由的天性和社会追求自由的本性有关 ,还与艺术自身具有的革命潜能引发的文体革命相关。因此与诗 ,特别是与抒情诗相比 ,散文诗具有更自由的文体形态和更偏向于社会价值的文体特征。研究散文诗的文体起源与价值 ,有助于理解文体革命的真正原因和意义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起源于德国社会民主党,形成于苏共,对社会主义国家影响极大。邓小平身体力行地作出了表率,废除了党的领袖职务终身制。这是对毛泽东干部路线的直接承存和发展,不仅在中共历史上,而且在全世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发展史上也属首创,具有不可估量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执政组织文化是政党政治条件下执政党与国家机关以及社会组织互动关系中形成的一种体系文化.执政组织文化鲜明的政治性和使命性的文化特质,是构成执政组织文化价值的核心要素,而文化内涵是文化价值的重要变量,发展文化内涵,保持文化的先进性,是提升文化价值的关键.执政环境和执政使命变化后,需要进一步加强执政文化内涵建设,增加新的文化元素.当前中国共产党执政组织文化建设中,急需再造学习文化、发展创新文化、重塑服务文化,以进一步提升组织文化价值.增强组织文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地理空间移动是人类基本的空间行为之一.本文分析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基本类型,重点探讨了回族地理空间移动的特点及其对回族的影响,对深入研究大分散状态下回族族群认同及其文化一体形成有积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地方政府在中国政治系统中充当着中央政府行使职权的代理者和具体执行者的角色,在社会转型期,更多地承担着直面各种社会矛盾的重任,其公信力建设对于提高国家整体治理能力有着重大意义。地方政府公信力的弱化不但增加了政府运作的实际成本,而且威胁到政府的合法性基础。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的深层次原因很大程度上要归咎于现有央地权力配置模式,是当前央地关系运作逻辑下的必然结果。地方政府公信力建设是与央地规范分权同行并交织在一起的,要实现地方政府公信力的重塑就应着眼于央地规范分权,力求在共同战略目标之下构建两者的和谐支撑机制。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理论到实践探讨了贪污罪主体的演变过程,以及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村民小组长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人民团体委派到非国有企业的人员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受委托管理、经营国有财产人员是否构成贪污罪主体问题,贪污罪主体共同犯罪问题。  相似文献   

19.
五四爱国主义在继承传统士大夫济世拯民、爱国报国精神的同时,更赋之以全新的内涵。它摒弃了传统士大夫对于君主权威的依附人格,代之以生机勃勃、个性独立自主的民主气息;它饱含着浓烈的忧患意识,又充满着源于开放意识的信心与乐观;它不是盲目的“忠君报国”,而是立足于“科学”、“民主”之现代意义上的理性爱国。  相似文献   

20.
从第三人为抵押人出发,抵押人凭借专有抗辩权不仅可以对抗抵押权人的抵押权,而且可以暂时或永久地摆脱担保责任的束缚,保全自己的财产利益.我国相关法律对于抵押人专有抗辩权的规定十分模糊,应从担保法原理及相关法律规范出发,对抵押人之专有抗辩权进行分析与归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