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三权分置”政策是我国调整农民和土地关系的重大制度创新,必须用科学的法思想和法理论来对政策的法律内涵进行明晰,实现从“政策语言”到“法律规范”的全面转化。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三权分置”是围绕着农地展开的“三农”改革,即农业生产方式与土地市场化的再发展、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基层自治组织关系的重构、农民的身份利益与自我解放。通过对宅基地“三权分置”的四种观点进行分析,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法权结构表达为“宅基地集体所有权—宅基地使用权—宅基地资格权”;宅基地资格权是以身份权为基础,包含财产权内容的复合性权利。未来民法典物权编应当坚持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把农村土地集体所有规定为总有关系;修订细化成员权得丧变更的制度规范;建立宅基地资格权和宅基地使用权的配套制度。   相似文献   

2.
"劳动三权":构筑现代劳动法律的基础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现代劳动法律发展的重要标志是重视对集体劳动关系的规范和调整。以团结权、集体谈判权 和争议权为基础的集体劳动权利体系,构成了现代劳动法律的基础。"劳动三权"的核心是集体谈判权,团结 权和争议权的目的均是为了集体谈判。团结权是集体谈判权的前提和基础,是进行集体谈判的"先行行为"。 争议权则是实现集体谈判权的辅助性权利,是保障集体谈判得以开展的压力手段。  相似文献   

3.
4.
"中庸"由"中"与"庸"两方面含义构成,"中"是不偏不倚,使事物处于最合适位置,使事情得到最恰当处理,是儒家为人处事的指导思想,也是儒家的道."庸"即"用",是指采取哪种具体方式、程序来实现"中",是儒家的方法论.中庸作为儒家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有一定的变通性,这就是所谓"权".  相似文献   

5.
数据库版权保护是数据库知识产权保护的主要方式。各国由于历史、文化以及法律制度的差异,对数据库版权中的“独创性”标准要求不一,但各国倾向于强调数据库版权保护中“独创性”,不仅要有汗水的投入,还需要一定的创造性。  相似文献   

6.
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改革方向,理解"资格权"的概念并对其实践形态进行考察是本文的主要目的.作为一种身份权利,资格权是新时期"大国小农"的国家农民关系在宅基地产权上的反映.确认资格权的过程是对农民和集体关系的厘清与调整,表现出固化土地保障属性、疏通资本下乡渠道、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等功能.在权能之外,宅基地"资格权"的社会学意涵体现在土地和"资格"的文化属性及其对农民和村庄的伦理意义.针对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一个可能的政策建议是在进一步明确宅基地"资格权"内容与边界的基础上,确定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前提,适度拓宽宅基地使用权转让的范围.  相似文献   

7.
孔孟"权"思想发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子、孟子的思想历来是学界研究的热点,但关于他们"权"的思想却绝少有人注意.本文通过对孔子和孟子言论、行为比较全面的考察,重点分析了其中或明或隐的"权"的思想,以便对孔子、孟子及其思想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公允的评价.  相似文献   

8.
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法律制度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律制度上落实中国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改革,需要重构农村宅基地"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三元权利结构.在健全的宅基地所有权规则之上,才能建立健全的宅基地资格权与使用权.中国需要按照物权规则对宅基地所有权的权能进行拓展,并建立宅基地所有权的行使规则.农村宅基地资格权是农村集体成员依据其成员身份申请取得宅基地的权利取得权,其不具有可转让性,这保证了农民作为集体成员福利性权益的实现.在这种前提下,构建宅基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可以解决宅基地保障功能与财产属性之间的矛盾.鉴于农村宅基地的多种功能与属性,农村宅基地"三权分置"的法律框架应当在作为私法的《民法典》和作为公法的《土地管理法》中同时搭建.  相似文献   

9.
10.
域名问题的争论仍在继续,持"域名权"反对观点的非常谨慎且不多见.文章坚持"域名权"并非解决网络空间商标权保护的论点,指出中国网络域名与知识产权保护协调发展存在的弊端,强调吸收和移植国际惯例当中的合理因素,寻求域名与商标权协调发展的法律机制.  相似文献   

11.
<审监解释>中"视为新证据"条款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质疑,最为重要之原因即为该款否定了证据失权制度."视为新证据"条款与证据失权制度的冲突乃至背离并不能否定其正当性.同时,"视为新证据"条款亦存在对恶意拖延诉讼之当事人缺乏刚性制裁等不足,显有完善之必要.此外,出于统一裁判尺度之考虑,调整一、二审证据失权标准亦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2.
“性贿赂”即通常所指的权色交易,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亲为式性贿赂;另一种是雇佣式性贿赂。性贿赂是否应该纳入刑法调整的范围,对于不同的具体情形应作理性分析,以区别对待。  相似文献   

13.
"模仿秀"民事侵权行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模仿秀”在电视节目、舞台表演的出现.引起了法学理论界和司法实践部门的争论。核心问题是:“模仿秀”是否构成侵权?健康有益的“模仿秀”不可能构成侵权,超出法律规则规范和社会公共利益约束、有不正当目的的“模仿秀”则构成对表演者的表演者权、肖像权、姓名权的侵犯。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并不是“模仿秀”构成民事侵权的标准.认定“模仿秀”的民事侵权行为应从主观动机和实现营利的方式和手段去判定。  相似文献   

14.
15.
婚内有无强奸一直是学界及司法界颇存争议的问题之一,本文拟从配偶权出发,通过对其派生权利———同居义务内涵的挖掘,以及婚姻的特殊功能,刑法对婚内强奸的态度等方面出发,对婚内强奸的成立问题作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救治对策。  相似文献   

16.
关于“乞讨权”问题的争论至今仍无一致的意见。究其原因,主要是对“乞讨权”法律属性的困惑以及乞讨行为政府规制有效性的质疑。通过分析,发现“乞讨权”并非是法律意义上的人权或宪法权利,政府在有更高价值秩序的基础上,完全可以利用完善制度、分类管理等措施,解决“乞讨权”保障和限制之间的价值冲突,寻找“乞讨权”在现代社会视野下的理想归宿。  相似文献   

17.
在矿业发达国家,正在开采的矿山由三种分别独立的基本权利构成:矿产的归属物权、可以开发的特许权和实际开发的探采权,即"三权分立".矿产物权属排他性支配权,不需行政许可;特许权和探掘权是政府依法管制的市场准入,要经严格许可;其以"三权分立"为基本框架构建整个矿业制度.在我国,是"三权"合一的"一权制"矿业制度,比如采矿许可证是矿的产权证、市场准入证和采矿企业批准书的"一证制"."一权制"与"一证制"使矿业制度走入困境.应按‘三权分立"模式重构我国矿业制度,制定以社会管制为核心的<矿业管理法>.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对“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的规定 ,以及企业的价格权和我国的基本国情 ,比较了“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与国际倾销的区别。认为“低于成本价销售行为”是经营者自主行使其价格权的行为 ,具有一定的正当性 ,法律不应予以禁止。  相似文献   

19.
“传播权”这一名词术语存在歧义,即到底应该将其理解为“传播权利”还是“传播权力”。从梳理“传播权”在西方国家的源流与发展演变及国内对“传播权”的阐释可见,“传播权”的实质是“传播权利”,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言论自由”的权利。在综合传播与人的关系、区分“传播权”与“传播权力”及考虑“传播权”法律属性的基础上,文章对“传播权”进行了重新定义,并指出了“传播权”的实践指向。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