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技术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关键。20世纪80年代以来,山东省一直开展农业技术创新,实施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创造性地发展蔬菜生产技术。山东蔬菜技术创新的产业化开发经历了三个阶段、三级开发,形成三个层次;以蔬菜产业为主导的农业规模化、集约化生产经营,促进了城乡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双向流动,使整个农业和农村经济步入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的轨道,推进了地区经济的繁荣。山东蔬菜产业化实践的成功经验,在于利用了核心技术的带动作用和辐射效应;在于把握了社会经济需求拉动与技术推动的辩证运动;在于充分认识到了技术创新的辩证性质,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起到了示范带头作用。  相似文献   

2.
菜农参与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意愿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蔬菜专业合作社对于菜农增加市场竞争力和提高菜农收入非常重要。基于陕西、山西和山东3省607户菜农的调查数据,运用二元Logit模型对菜农参与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计量分析。结果表明,文化程度、是否是村干部、是否参加过菜农职业培训、是否了解蔬菜合作社、种菜面积、蔬菜品种、是否保护地蔬菜、种植历史、销售半径、市场对蔬菜质量等级要求、价格波动程度和当地政府是否积极引导蔬菜合作社的建立等是影响菜农参与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关键因素;性别和当地政府是否给予蔬菜合作社税收优惠对菜农参与蔬菜专业合作社有一定影响;而年龄、家庭劳动力人数、兼业化程度和当地蔬菜生产规模等对菜农参与蔬菜专业合作社的意愿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设施蔬菜生产是一个技术要求比较高、劳动投入比较大的产业,劳动力是影响设施蔬菜生产的首要因素。采用典型抽样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方法开展研究。研究结果显示设施蔬菜生产费工多,比较辛苦;菜农技术掌握程度较好,但经营技术还有待提高;设施蔬菜生产提高了土地生产率,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和打工相比缺乏比较优势;设施蔬菜经营者存在劳动力年龄大、女性为主的问题;菜农子女从事农业的比例较低,从事农业的意愿不强。从农业劳动力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高菜农收入、培训经营技术、解决劳动力短缺是郊区设施蔬菜的出路。  相似文献   

4.
《蔬菜保护地栽培学》课程过去只讲有关专业的理论和技术,已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需要。为此提出必须增加蔬菜保护地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析内容及具体建议。为讲好这部分内容,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市场经济知识,文中提出了几点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5.
《蔬菜保护地栽培学》课程过去只讲有关专业的理论和技术,已不能适应当前市场经济的需要,为此提出必须蛔蔬菜保护地生产的经济效益分析及建议。为讲好这部分内容,教师必须丰富自己的市场经济知识,文中提出了几点经验和做法。  相似文献   

6.
中国蔬菜加工业的现状及其发展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蔬菜价格构成、出口价格走势及国内外蔬菜加工水平比较三方面解析了蔬菜加工对中国蔬菜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剖析了蔬菜加工业的现实问题,即缺乏蔬菜加工专用品种,加工原料基地建设乏力;缺乏有效的行业法规及标准,蔬菜产品质量有待提高;科技投入不足,蔬菜加工、贮藏、保鲜水平滞后。进而提出应重视原料的品种、成熟度和新鲜度,加强原料基地建设;严格加工工序,建立冷链系统,提高蔬菜产品质量;加大农业科技投入,提升蔬菜精加工和深加工程度等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7.
农户安全蔬菜生产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对农户的调查数据,运用Logit模型从农户禀赋、政府规制、农户蔬菜质量安全认知、生产组织方式、生产技术供给和市场价格等方面对农户安全蔬菜生产的因素进行系统的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目前的蔬菜生产是以小农户生产为主,农户的小规模分散经营使得对农户生产行为控制比较困难;政策支持、市场检验检测、技术培训等外部因素对于农户安全蔬菜生产行为的影响比较显著,当有一定的规模要求时,农户自身素质和劳动力等资源禀赋也同样重要;因此应加强政府支持和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通过完善蔬菜市场优质优价机制以激励农户安全蔬菜生产,此外,加强技术培训和提高农户受教育水平,为安全蔬菜规模化种植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随机抽样调查方法,在山东寿光市实地调查蔬菜经营的资本投入和经济效益情况,发现大棚蔬菜呈现资本密集型特征.主要表现在大棚建设成本增加,农资投入成本居高,劳动替代性资本增加,农业机械装备多.笔者分析认为,这主要与生产方式转变、专业化分工发展、劳动负效用水平提高及技术条件要求提高有关.统计分析还发现,大棚蔬菜产业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净收益和净收益率较高,但存在收益两极分化和部分亏本经营现象.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各地蔬菜保护地生产发展迅速,即丰富了城乡居民的菜蓝子,也给广大菜农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但是,就一些地方的蔬菜保护地发展现状看,还处于初级阶段,存在以下四个误区:一是规模小,档次低。时下农民建起的蔬菜塑料大棚大部分是一些简单的中、矮棚,不仅光照不足,有效种菜面积少,浪费人工和能源,而且整体效  相似文献   

10.
以山东省所辖的17个地市为研究对象,选取与蔬菜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密切相关的经济和生态指标,利用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计算出全省不同年份以及不同地区的蔬菜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值,并且分析相关地区水资源利用效率低下的原因所在.结果表明,在市场优化水资源配置与政府必要的制度激励双重作用下,蔬菜生产水资源利用效率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且蔬菜生产过程中存在要素投入过剩现象.  相似文献   

11.
企业经理市场化可优化企业家资源的配置、降低代理成本及促进企业家队伍的形成与发展。为了促进我国经理市场化发展 ,需要从改善环境、培育市场主体、建立中介机构等方面着手 ,进一步加大改革力度。  相似文献   

12.
辽东地区农民采用玉米品种影响因素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随机访问形式对辽东地区丹东市五龙背镇农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农民对玉米品种的认知比较模糊,当地主栽品种为丹玉99、丹科2157、丹大5号和辽丹933,其中丹玉99、丹科2157、丹大5号适合中等以上肥力地块种植,辽丹933适合坡岗地种植;农民采用玉米品种受农民自身经济文化水平、品种性状因素及外部环境因素影响。建议落实粮食优质优价政策,促进种植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加大科技培训力度;种子科研部门要不断开发符合市场需求的优势品种;充分利用大众传播媒介,宣传玉米品种信息;建立以农户为中心的品种推广机制;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组织,促进玉米品种推广;充分发挥农业技术推广部门在玉米品种推广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流域生态补偿是利用经济手段对流域生态的外部性进行矫正的一种手段。政府强干预型与市场主导型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都各有优缺点。当前,我国流域生态补偿存在法律机制尚不完善,水资源的产权模糊,补偿主体不明确,补偿方式单一,公民参与渠道不畅等困境。为构建高效的跨行政区流域生态补偿机制,必须制定专门性的流域生态补偿法律,充分发挥地方立法的自主性,健全流域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既要在近期充分发挥政府在流域生态补偿中的主导作用,又要在远期着眼于建立市场手段为主的流域生态补偿机制;拓宽公众参与途径,建立信息公开机制以及公众参与的经济激励机制,以提升流域生态补偿的制度认可度与制度效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当前政府信息资源市场化开发利用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分析认为,应加强地方政府对开发利用政府信息资源市场化的重视和支持程度,改变传统的信息文化哲学理念;引入市场机制,打破信息资源开发中的政府垄断;制定和完善相关的政策和法规,从国家层面设立专门的组织机构来负责协调、管理和推进这项工作。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的管理结构可以视为具有一定结构的系统,要维持该系统的有效运行,政府、投资经营者以及当地村民应该发挥既有的功能。近年来我国乡村旅游产业发展速度虽然很快,但也存在着政府未充分发挥社会治理职能、投资经营者对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较浅显、当地村民缺乏相关专业知识且缺失话语权等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直接影响了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促进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政府应设立专项资金,吸引投资并进行科学规划与规范管理;投资经营者应深入挖掘特色乡土文化,同时构建并延伸产业链;村民应该积极参加专业培训,增强自身参与性。  相似文献   

16.
我国行业协会是改革开放同步发展的产物, 行业协会的完善是我国市场经济成熟的表现之一。在发达国家的市场经济中, 发展行业协会在社会经济领域起到应有的作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 并且形成了一套既定的社会范式。由于我国行业协会的产生与发展处于特殊环境与机遇, 所以它的发展相对滞后于市场经济发展, 自我运行能力弱这一问题已经成为我国行业协会发展的障碍。借鉴发达国家行业协会自我运行的实践经验, 以提高我国行业协会的自我运行能力, 促进行业协会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道德人格培育的思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任何一种经济体制都需要与之相契合的道德机制加以维护,道德建设的落足点在于塑造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道德人格,道德建设的目的是促使人们认识自身道德在建构社会道德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健全的道德人格对提高社会效率,有效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实现资源的最佳配置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交通文化是人类文化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人类文化进步发展的重要力量,因而交通文化具有特殊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交通文化的融合发展是促进交通文化蓬勃发展的重要方式,是彰显交通文化地位和发挥交通文化作用的重要路径。在科学分析交通文化基本属性与重要价值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交通文化融合发展的生成机制与表现特征,积极探索交通文化融合发展的内外动力和有效路径。研究认为,应积极促进交通历史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发展;有力推动交通域文化与行业文化的融合发展;切实加强交通安全文化生态文化的融合发展;不断深化交通产业文化与旅游文化的融合发展。交通文化的融合发展,不仅有助于提升交通文化理论研究的学术水平,而且有助于推进交通文化的实践发展,极大增强和充分发挥交通文化的重要价值功能,为实现交通强国战略目标而着实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9.
随着“黄金周”的实行,旅游开发成为我国各地促进经济发展的一个重头戏。但是,各风景名胜区的高额门票,在取得局部经济效益的同时,也把更多的游客拒之门外,从而制约了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发展。造成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旅游公益性的缺失和相关法律法规及管理的缺位。要改变这一不良现象,需借鉴先进经验,制定相关措施,既能实行合理票价,又能兼顾经济发展,从而为公众提供更为公平的旅游消费环境,更好地发挥旅游的公益性作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制度变革,必须着力构建城乡统一的土地要素市场,完善土地使用者产权制度,健全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制度,完善土地资产监管体制,加强和改善土地宏观调控,明确国有土地免费续期、永续使用,赋予集体土地使用权同等市场地位,以稳定市场预期,促进土地要素有序流转和高效利用;基于现代国家治理完善土地财税体制,加快推动开征房地产税,规范政府土地出让收支和土地相关债务管理;推动土地财政转型,建立持续稳定的以税收为主体的地方财政收入来源。通过统筹土地、财税等领域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土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在满足城镇化融资需求的同时,合理调节土地收益分配,有效防控财政经济风险,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