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作为来源于行政执法实践的一项制度创新,试点以来,理论界、实务界的许多专家都给予了广泛的关注。目前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法制状况主要集中在行政规范性文件层面,由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本身的设计缺陷,造成与有关单行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行政处罚实施主体的法律冲突及实践层面中的诸多困惑。解决以上问题必须改变各自为政和分散立法的弊端,对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进行统一立法。  相似文献   

2.
论我国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合法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是我国的一项制度创新,但是这一创新存在着是否合法的问题。从我国的试点城市看,这种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在权力来源、权力行使主体和权力范围等方面与法律存在冲突。为此,在制度创新的同时,我们需要制定配套措施,解决合法性问题,以实现我国法制的统一性。  相似文献   

3.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这一制度逐步应用到文化领域,标志着我国加大了知识产权保护的力度,行政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突破。本文以上海市为例对此进行了阐述。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的实质是对行政权重新设置和重新调整,即行政权的重构,由一个新的国家行政机关集中行使原来分散行使的行政处罚权。然而,文化领域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仍有许多不足,具体表现在试点面过于狭窄、明显的法律滞后性、具体模式有待改进、范围不宜过大和执法队伍不够规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雷新明 《南都学坛》2003,23(6):88-90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自《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颁布实施后,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南宁、厦门、大连等城市围绕城市管理中的问题展开了。在设计这一制度过程中,当初基于节约行政成本、减少多头执法、避免执法扰民,但由于未能对我国行政处罚领域里存在的诸如行政负激励膨胀、伦理道德、行政法律制度的扭曲等问题进行检视,也没有对现实法治进行理性思辨,引起法治的失语与悖论,这些问题实在有必要进行一番审视,以求得该制度勃发它应有的活力,更符合宪法规定的“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建立相对集中处罚制度一定要有利于实现行政民主,要考虑到它在行政管理中的可行性,要有利于实现行政效率、节约行政成本,要考虑到行政处罚与法治的可容度等。  相似文献   

5.
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要求行政司法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思想。针对传统行政法规中种种非人本的弊端,新颁布的《行政许可法》做出了一些新的法律规定,其中对行政许可权的相对集中与实施就充分彰显了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虽然,目前人们对行政许可权的集中实施还有这样或那样的担忧,在其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存在着不少困扰,但只要坚持统一、集中、效能的原则,它必将随着实践不断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在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试点的过程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缺乏规则指引,试点模式不统一;司法资源匮乏,试点进程步履维艰;审判能力不足,行政审判专业化受阻,等等.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不能闭门造车搞改革,有必要用我国本土资源同化、整合国外有益经验,将地域管辖集中化、案件审理类型化和行政法官专业化作为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的三个向度,从而逐步完善我国行政案件相对集中管辖制度.  相似文献   

7.
自我国推行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制度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同时也存在着诸如法律责任不明确、领导体制混乱、权力范围模糊、监督机制匮乏等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从专项立法、执法队伍建设、部门协调机制的建立、以及法律监督制度的完善等层面入手.  相似文献   

8.
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是推进政府职能转变的一个重要突破口。湖南省抓住相对集中行政许可权改革的契机,探索成立了芙蓉区行政审批局和湘潭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局两个试点,积累了丰富的改革经验。但改革中也遇到了一些障碍,如改革的法律依据不充分、行政审批局与上级主管部门存在对接障碍、行政许可权与行政处罚权存在衔接障碍、信息公开不全面、信息资源不能共融共通等。从长远来看,有必要制定、修改、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建立健全协调运行机制,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以推动改革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9.
行政信息公开是透明政府、效率政府的内在要求,目前我国已经开始构建这一制度,并在一些行业系统取得阶段性成果。但总体来看,在信息公开的实践中还存在着缺乏相关立法、信息公开范围较窄等缺陷。当前尤其应抓紧以法律形式确立该制度,以便更好地与《保守国家秘密法》、《档案法》等相衔接。而且也要特别注意对该项制度的司法救济程序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行政诉讼相对集中管辖是近年来我国司法实践创新的产物,客观存在于行政诉讼中.实践证明,它的出现实现了行政审判“三个效果”的有机统一.针对这一新的试点中的司法制度,从制度价值、司法价值和程序价值三方面进行法理分析,以期指出这一制度存在的法理价值,为立法提供理论素材.  相似文献   

11.
在许可证制度下,许可证费将对移动服务和移动通信市场结构产生影响。对于我国3G许可证的发放,建议采用评选或招标的发放程序,合理评估频率资源的使用成本,这样将更有利于信息通信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根据实际需求,为了使车牌定位更加快速和精确,文章对图像消噪方面进行了研究,采用了基于小波变换的图像去噪,然后通过大量的仿真实验,在车牌定位中,用投影方法对车牌进行水平扫描,据实验结果最后得出,算法比以往的算法定位效果更好,并且能快速识别车牌,定位率白天超过98%,晚上超过87%。  相似文献   

13.
城管执法权来源,亦指城管行使执法权的依据。城管执法来源的合法性问题,也就是指城管执法权依据是否有效。如果城管执法权依据没有依据或依据无效,则城管执法权来源具有非法性;否则,具有合法性。城管执法伴随着创建文明城市而逐步发展起来。它一方面为提升城市形象、维护城市秩序作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也经常因“城管打人”等负面新闻而招致批评。近年来,城管执法制度的是是非非,致使社会对城管执法权来源的合法性提出强烈质疑。为此,笔者考查城管执法权来源现状,从城管执法职权的类型角度,以行政法基本原理论证城管执法权来源不具有合法性。同时提出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管理法》的立法建议,以保障城市有序发展,促进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4.
“家长执照”指家长经过一系列线上线下的学习获得的合格执照或证书。运用Nvivo11工具,对检索到的51篇“家长执照”材料进行编码,分析影响“家长执照”认同的因素,发现“家庭教育缺位,家长不想教”“为父母提供学习渠道”“家长应尽的责任”三个因素对“家长执照”认同的影响最大,并进一步归纳出“家长执照”不被认同和被认同的原因。为增加社会对“家长执照”的认同,提出政府做好顶层设计,提高科学性与可行性;壮大支持力量,提升培训质量;避免形式主义,唤起家长责任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论行政许可设定及其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从法律层面上对我国行政许可设定进行了规范,但由于缺乏相应机制的衔接,不可避免地存在不完善的地方并容易导致在实践中出现的法律掉链的现象。本文试图通过对我国行政许可设定权的存在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以求对行政许可设定的权限、范围、程序的完善提出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知识共享是在反版权的浪潮中产生的。近年来,各司法管辖区域都在引入知识共享许可协议,香港的知识共享计划已于2008年11月开始推广。在分析了知识共享产生的历史背景的基础上,重点阐述了知识共享组织和知识共享许可协议、香港知识共享机制的构建以及知识共享在香港推进的优势和难点。  相似文献   

17.
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在城市的开展对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加强行政执法队伍建设、改进行政执法状况、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乡镇是执法的重点之一,乡镇机构面临着新一轮改革的要求,乡镇政府也急需转变职能,乡镇执法队伍有待建设,有必要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向乡镇拓展。在乡镇设立综合执法机构,作为县(区)综合执法机构的派出机构,将成为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在乡镇的运行模式,同时,相关的行政机关也应调整权力,理清与乡镇综合执法机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中小学总有教育家长的冲动,这种冲动表现在"家长执照""家长学校"等所谓创新上。家庭比学校古老得多,家长过去一直主导着子女的教育,但如今家庭、家长的教育地位前所未有的下降。中小学及其教师教育家长的冲动正是家庭、家长教育地位下降的反映。问题不是不能教育家长,而是谁有资格教育家长。家长教育属于成人教育、非正规教育,只有成人教育机构才有教育家长的资格与能力。对中小学及其教师来说,家庭、家长是与他们处在平行位置的平等教育主体,是合作的对象,不是教育的对象。中小学及其教师从事的是基础教育,不是成人教育,不具备教育家长的资格与能力。越界而教,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包括削弱家长的教育能力,放大学校教育体系的缺陷等。  相似文献   

19.
智能车牌识别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车辆识别过程中的车牌定位、字符识别等阶段干扰因素较多,而国内开发的自动识别系统识别率和误判率没有达到标准要求,提出采用人工神经网络对车牌定位、字符识别等关键阶段进行处理的方法。并对当前车牌识别技术的现状、技术种类及水平进行全面剖析,总结相关识别技术的核心算法。利用神经网络较好的容错能力、自适应及抗干扰能力,可以有效解决车牌信息采集干扰较大、信息不全等问题,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中小学总有教育家长的冲动,这种冲动表现在"家长执照""家长学校"等所谓创新上。家庭比学校古老得多,家长过去一直主导着子女的教育,但如今家庭、家长的教育地位前所未有的下降。中小学及其教师教育家长的冲动正是家庭、家长教育地位下降的反映。问题不是不能教育家长,而是谁有资格教育家长。家长教育属于成人教育、非正规教育,只有成人教育机构才有教育家长的资格与能力。对中小学及其教师来说,家庭、家长是与他们处在平行位置的平等教育主体,是合作的对象,不是教育的对象。中小学及其教师从事的是基础教育,不是成人教育,不具备教育家长的资格与能力。越界而教,不但无益,反而有害,包括削弱家长的教育能力,放大学校教育体系的缺陷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