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毛姆的精神探索及创作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作为一位作家,毛姆本身就是一部形象的20世纪英国文学史.检阅他的全部创作,我们可以看到,19世纪后半叶英法社会风尚给他烙下了深深的印痕,而20世纪汹涌澎湃的新思潮又撞击他那焦灼不安的灵魂.他的作品几乎折射了20世纪所有的社会思潮,记录了20世纪上半叶一代人的心态.本文写作的目的,就是巡视毛姆的思想历程,寻找隐藏在毛姆创作中某些表象背后深层的精神探索和审美追求,找到走进毛姆人生境界、艺术境界的钥匙.  相似文献   

2.
张爱玲的小说创作深受英国作家毛姆的影响。在小说结构方面 ,二者有着惊人的相似。本文拟从创作思想入手 ,对二者在叙事语式、反高潮情节处理方面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比较 ,并进而从一个新的层面来阐释二者的相似性 ,以及张爱玲的借鉴与创新。  相似文献   

3.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乡村小说进入一个多元而有序的创作态势,以其题材的丰富、视域的开阔、审美旨趣的深远警醒而惹人注目.这是由于作家写作态度回到主体性位置,对现实生活经验进行“精神性的装饰”所致,而且确信它将推动中国乡村小说在新的世纪进入一个辉煌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人性的枷锁>(1915年)、<月亮和六便士>(1919年)以及<刀锋>(1944年)是毛姆最负盛名的三部长篇小说,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毛姆的创作主题.本文在仔细研究文本的基础上,联系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的文化、政治背景,对毛姆的三部作品进行解读,试图勾画出作家的真实面目并研究其作品在东西方文化交流方面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秦传 《今日南国》2013,(10):21-21
英国现代著名作家毛姆,是《人性的枷锁》《月亮第与六便士》等著名长篇小说的作者,尤其擅长短篇小说的创作。早期的毛姆是位医生,1897年,毛姆弃医从事文学创作,接下来的日子里,名不见经传的他写了几部小说,总是不温不火,没有在社会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用毛姆自己的话来说,没有一部能够“使泰晤士河起火”。没有其他生活来源的毛姆常常入不敷出,一段时间里他甚至饿着肚子写小说。  相似文献   

6.
毛姆对高更的浓厚兴趣逐渐转变为心理的认同.毛姆在创作<月亮和六便士>时,深受高更及其在塔希堤时期所创作的绘画作品的影响.小说主题与绘画作品主题的重合体现了这一影响.  相似文献   

7.
小说概念的辨析和界定是20世纪中国古代小说研究中一个长期未能得到很好解决的学术难题。这主要原因在于古代小说研究与古代小说创作之间形成了一种历史的错位。在此问题上,研究者的态度和做法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研究者之所以态度不同,除个人文化价值取向、文学观念的差异外,也与他们研究这一问题时的切入角度有关。这一差异直接影响到对小说涵盖时段范围的确定。  相似文献   

8.
20世纪20年代英美两国在经济领域展开了激烈争斗,其中在战债冲突、贸易竞争、争夺石油、控制通讯等方面的斗争尤为突出.英国极力想保住自己已有的地盘,还力图控制新的地区;美国则利用经济实力优势不断排挤英国的控制,逐渐打入原来属于英国的势力范围.而英国的传统优势和地位也一时难以消除.  相似文献   

9.
本文集中论述了毕加索作为改写20世纪美术史的天才艺术家在创作方面的突出成就,并对其创作背景和创作艺术观作了哲理性的思考.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湖南小说家用得最多的叙事视角还是传统的全知视角,也有不少作品是采用第一人称"我"叙述的,但这个叙述者"我"和作者几乎没有距离,是一个自我叙事者。叙事视角的选择是由以政治作为人生第一要义、以经世致用作为立身处世的基本原则的湖湘文化精神规约着的20世纪湖南作家创作心理定势的强力表达。20世纪湖南小说文本中的叙事关系大多可用"叙述者(作者)———人物"模式来表示,叙事语式和语态大多是作者经历、身分、思想情感的一种直接的投射。20世纪湖南小说文本的叙事视角还存在一个"隐含作者"现象。忧患的叙述情调是与20世纪湖南小说叙事视角相关的一个特点。20世纪湖南小说叙事语式和语态带有明显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1.
毛姆的小说创作中存在有明显的自然主义特征.在题材选择方面,他重视对人的生理本能和原始欲望的描述,以求更为彻底地揭示人性的真实.同时,下层民众的生活环境和贫寒状态也在他的小说中得到了细致的展现,凸显了环境对人的深刻影响.在创作手法方面,毛姆常用近乎科学的眼光和客观的态度来描绘现实.毛姆小说中的自然主义元素扩大了其作品的表现范围,增强了其作品反映现实的真实性和可信度,同时也不可避免地给毛姆的小说创作带来了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2.
新感觉派是中国20世纪30年代出现的文学流派,它作为中国第一个现代主义小说流派,以特有的形式进行现代主义艺术的实验,创作出一种独特的都市文学.在20世纪中国小说流派的发展中占有一个不可予夺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13.
乡土文学是中国"五四"文学革命后形成的最早的文学流派.对有关乡土文学,特别是20年代乡土文学中的民俗研究问题,如20世纪20年代乡土小说民俗的分类、民俗的地方性等问题进行评述是十分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4.
毛姆小说创作具有较强的现代色彩.本文以《月亮和六便士》为例具体分析了毛姆创作思想和艺术技巧中所包含的现代性因素,如观念性、人物虚化、拼贴技巧等,对进一步理解毛姆小说观念和艺术成就提供了新启示.  相似文献   

15.
20世纪90年代"反腐小说"的创作是中国当代文坛的一大热点,它从文学角度对社会和历史作出了审美把握.在这一创作热潮中,既体现了90年代"反腐小说"创作的一些实绩,但也存在着与之相关的一些不足.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西方现代小说文体的叙述特征和叙述模式在资本主义发展、经济危机、战争和革命的文化语境中以及非理性主义思潮的影响下对西方传统小说叙事予以了全面、彻底的否定和变革,它转变了小说观念、审美价值取向,更新了叙述方式和方法,改革了小说的形态、作用方式和读者的接受方式,呈现出与传统小说迥异的“现代性”。本文着重探讨20世纪西方小说文体叙述特征的转变及其原因,以及在不同作家的创作中,现代主义小说文体根据不同的叙述特征形成的象征性、意绪性、客观物化等较典型的叙述模式。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兴起的后现代小说是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在中国发展的产物,平面化特征是后现代小说最基本的特征,主要体现在观念的平面化、时空的平面化、主体的平面化和艺术手法的平面化四个方面。这种平面化的写作在促进小说创作多元化的同时也使小说创作滑向了虚无的深渊。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20年代,大量的青年作家试图在小说中探索爱情与自由的新关系,这其中存在着不同趋向:一方面,大量作家抒写了为爱情而战的决心,无论是追寻恋爱的自由还是追寻自由的恋爱,总之都是把爱情与自由同构;另一方面,也有些作家开始探讨自由对爱情的破坏,或爱情对自由的束缚。文章阐述20世纪20年代小说中表现出的这几种趋向,并由此指出作家们的总体追求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与毛姆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督教对毛姆小说创作有着深刻影响,表现在思维方法、形象塑造、性恶论、情欲描写、叙述风格等多个方面,研究基督教对毛姆小说的影响,可以加深对毛姆创作思想与艺术技巧的认识,对于从更深层次上理解毛姆小说提供崭新的启示。  相似文献   

20.
毛姆反妇女倾向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英国著名作家毛姆(1874—1965)创作中的反女妇倾向已是公认的事实。本文试从分析心理学的角度对毛姆的这一倾向作初步分析。一纽约的精神分析学家利奥波德贝拉克分析了毛姆的10个短篇小说后得出的结论说,毛姆最突出的倾向就是反妇女。毛姆认为女人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