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现阶段,学者对翻译中显化现象的研究已经积累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集中在文学翻译的层面。研究利用计算机统计工具ParaConc软件过对数据库PACCEL-W语料库进行了统计和分析,描述了中国英语专业本科生在测试环境下笔译中人称代词和逻辑关系连接词在非文学文本类型中的数量和频次。结果显示,测试环境下,测试者在笔译过程中,人称代词主语和逻辑连接词两个方面均有较明显的显化现象发生,人称代词主语的显化程度明显高于逻辑关系连接词的显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国内外学者对显化现象的研究成果为法律文本英译中的显化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法律文本汉英翻译中常用的显化处理方法有连接词显化、动词名词化、修饰显化、语序调整、古语显化等。对法律文本英译中的显化现象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提高我国法律文本翻译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显化"是翻译普遍性中的重要特征。检索《红楼梦》平行语料库中的"代词+助词缩写"形式,发现两译本在BE、HAVE、WILL的缩写使用上基本接近翻译英语语料库TEC,均有别于英国国家语料库BNC,证明了两译本作为翻译文本而表现出的显化特征,也证实了Baker等人提出的"翻译普遍性"假说。此外,较之杨译本而言,霍译本的显化特征更明显,作为翻译文本的特征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语料库语言学是描写性翻译研究的新发展,是一项实证性的研究,近年来越来越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文章采用语料库的实证方法对汉英科技类文章中的显化特征进行研究,以自建的小型理工科硕士论文摘要英汉平行语料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文本连接词的考察和分析,验证了在科技文章中也存在显化特征这一假设,为翻译研究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5.
基于自建的旅游英语源语语料库和汉语英译语料库,文章采用定量、定性的方法来比较两类旅游英语的文体特征。研究表明:与汉语英译语料库相比,源语语料库具有词汇密度高、常用实义动词词频率增加、人称代词尤其是第二人称代词显著多用等特点,同时信息功能和指示功能占主要篇幅。汉语旅游资料翻译应以英语源语语料库为标杆,不断接近其语言使用规范,最终实现旅游推介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显化与辜鸿铭儒经英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借用语料库翻译学中显化的视角,描述辜鸿铭儒经英译中语内显化和语用显化,并重点分析其语用显化之因与过,以期为当下的典籍英译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本文采用语料库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了中国高级学者和英语本族语者在博士学位论文英文摘要中连接词使用的异同。研究发现中国学者在连接词的总体使用频率上要低于本族语者,而且对大多数连接词的选择局限在少数简单连接词上,说明中国学者在连接词使用的多样化上还有待提高;从两组语料库各类型连接词的分布上看,中国学者与本族语者使用连接词表达的语义关系基本相同,说明中国学者已逐渐掌握学术论文英文摘要的写作特征以及意识到语篇衔接在论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语言学国际期刊论文英文摘要语料库的检索和统计分析发现,摘要中第一人称指称由第一人称代词"I","We"来体现,指示指称则由指示代词"This"及冠词"The"短语来体现,两者在体现作者叙述当下研究方面无明显差异。论文英文摘要中恰当地使用第一人称代词有助于研究者轻松表达其观点,有效推销其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目前,翻译的共性研究已进入大讨论时期。然而,学者对翻译共性之一显化现象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笔译层面,口译中的显化现象鲜有人涉及。通过对中国大学生英汉汉英口笔译语料库中190个口译语料的研究和分析,发现测试环境下测试者在口译过程中显化现象使用明显,测试者在使用引起显化现象的人称代词主语和逻辑关系连接词时呈现出单一性。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国际英语语料库英国英语分库"(ICE-GB)和"中国学生英语笔语语料库"(WECCL)的语料对比对比分析,试图深入了解英语母语者与英语非母语者,即中国大学生以及不用英语水平的中国大学生的连接词使用情况。研究发现,中国大学生比英语母语者更频繁地使用连接词,但英语水平对中国学生的连接词使用不构成影响。  相似文献   

11.
近20年,心理学的有声思维方法(TAPs)开始应用到翻译学,以研究翻译思维过程,但是该研究一般都是针对翻译学习者,至今无人对自译者的思维过程进行研究。研究以林语堂自译的《啼笑皆非》为个案,基于双语平行语料库提取数据和实例,结合相关文本和史料,用描写方法分析其翻译过程。初步研究发现:这些思维数据和实例,也可以如TAPs那样,分为自我描述、自我评价和自我展现三种;林语堂在翻译过程中,整体策略与其翻译观以及普遍翻译规则基本一致,但是在局部策略中有鲜明个性特点,这可能正是译者之风格所在。  相似文献   

12.
期刊英文摘要常见错误剖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属于应用翻译,有自身独特的文体特征。从摘要的文体特征及其对翻译的要求出发。着重分析学术期刊摘要英译常见错误,并提出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3.
本文将传播理论与外宣纪录片翻译相结合,选取CCTV-4《走遍中国》2011年2、3、4月6档节目为研究语料,从词汇和语篇两个层面探讨外宣纪录片的翻译技巧,及如何通过翻译成功传播国家形象,以期对外宣纪录片翻译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提供一定指导。  相似文献   

14.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由于中西文化底蕴、哲学渊源以及审美取向的差异,导致了英语和汉语之间的诸多不同。从科技期刊编辑出版中论文摘要的翻译来看,其最大的障碍是英语和汉语在词汇、语法、句法等方面的差异,尤其是英汉语句法在句子时态、语态、承接手段以及主语的有无等方面的差异。这里根据英汉语言句法结构的不同,就科技论文摘要翻译实例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科技论文摘要翻译必须立足于不同语言间语义、情感和美学的共性,采取异中求同的翻译策略,克服不同语言在结构上和形式上的差异,科学地实现一种语言向另一种语言的成功转换。  相似文献   

15.
中央编译局作为系统翻译和编著马列著作、中国领导人著作及我国重要政治文件的国家机构,为马列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我国对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以切斯特曼的翻译规范理论为基础,以描述性方法系统研究中央编译局对马列著作及“毛著”翻译活动的组织与管理。研究发现,国家机构的翻译活动受读者需求、目标语文化政治环境、社会背景及文本类型等因素的规约和影响。  相似文献   

16.
影响人文社会科学论文摘要翻译策略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翻译活动中译者在归化还是异化翻译策略之间的能动选择受制于诸多因素的影响。以人文社会科学论文摘要的英译为研究对象,从翻译目的、译文读者对象、文本功能及类型和出版者因素四个方面可以建构出分析影响译者翻译策略选择的基本框架,得出译者应该采取归化为主、异化为辅的摘要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政府工作报告》属于一种特殊的政论文体,其翻译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以韦努蒂的归化和异化翻译理论为指导,基于2004年至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双语平行语料库,对《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的高频词汇"加强"一词的英译进行统计研究,探讨其在翻译"加强"一词时所使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儿童文学标题汉译中的“仙”字情结暴露出译者对中西方文化差异、读者对象以及翻译本质的多重误读,反映出译者狭隘的儿童文学观和民族文化心理,有碍于实现翻译跨文化交际的本质诉求,其弊大于利。我们认为,儿童文学的标题翻译应该充分理解原文的精神实质与内涵,在充分理解原文主题及思想的基础上凝练、提高,依实出华,实现其跨文化交流的使命。  相似文献   

19.
科技汉英翻译时,除了必须考虑汉英两种语言独特的科技文体特征及其一般规律外,还应遵循翻译理论的基本原则,善于利用各种科技汉英翻译变通手段。根据汉英两种语言文化的特点及其差异,从汉英科技题材的文体特征出发,结合科技汉英翻译实例,分析并探讨了科技汉英翻译的基本方式与常用技巧。  相似文献   

20.
思果是著名的散文家,又是杰出的翻译家。在其长期的翻译实践中,摸索出了别具一格的翻译理念,他主张要充分发挥中华文字的优势来从事翻译事业,并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1)“抵抗式”翻译,即抵抗英文的“侵略”;(2)中国的中文,即用地道的中文来翻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