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对武汉市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深入调查,分析了武汉市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及其矛盾,在此基础上对武汉市新型城镇化的未来发展方向做了有益的探讨。作为我国中部地区的中心城市、国家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武汉市新型城镇化道路的研究对我国其他地区新型城镇化建设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新型城镇化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之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支撑和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天津处于城镇化深入发展的关键时期,深刻认识城镇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牢牢把握城镇化蕴含的巨大机遇,对天津未来的发展意义重大。一、新型城镇化的研究背景与内涵(一)新型城镇化的背景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时期和城镇化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3.
我国传统城镇化道路引发的生态问题,使人的生存质量受到严重威胁。新型城镇化要在生态文明理念的指导下,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安排新型城镇化建设,充分把新型城镇化融入生态环境保护的管理中。朝阳县也要以生态文明理念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把新型城镇化作为城市发展、美好乡村建设的重要目标。  相似文献   

4.
城镇化建设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大的意义,但是传统的城镇化建设模式已经不能够合理有效地推进发展。迫切需要探索出一条新型的城镇化道路模式。本文阐述了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趋势,意在积极推进新型城镇化道路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王晓玲 《城市》2016,(11):21-27
辽宁省是我国城镇化水平较高的老工业基地,在推进新型城镇化过程中却遇到城镇化和经济增长互动力减弱、 城市聚集效应下降、 城市非均衡发展等困境.为破解辽宁省新型城镇化所面临的困境,笔者提出新型城镇化分类推进战略、 城市收缩应对战略、 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并提出具体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城镇化问题是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性课题,是涉及国民经济如何协调发展,达到一个新的现代化和谐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一直保持了快速前进的局面,我国的综合国力与工业化、城镇化及其城乡一体化的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是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出现无序发展的状态,水土资源日渐退化,生态破坏。本文提出新型城镇化的几个关键问题:(1)走新型城镇化的创新之路;(2)构建新型城镇化的创新模式;(3)实现新型城镇化内容与形式的统一;(4)充分认识我国城镇化本身的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7.
张明斗  曲峻熙 《城市》2016,(12):16-20
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核心问题是发展效率问题,有效地提升城镇化发展效率对于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及适应新常态要求具有关键性意义.笔者通过对新型城镇化发展状态及其效率的分析,系统阐释了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发展效率提升的响应机制,认为未来新型城镇化发展效率的提升将是实现由数量至上到效率至上、 由城镇优先发展向城乡协调发展、 由非均衡型向均衡型、 由产城割裂向产城融合发展的城镇化转变,并据此从发展道路、 空间结构及功能建设等层面提出新常态下新型城镇化发展效率提升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8.
省域新型城镇化规划作为一种新兴的区域规划类型,其产生和发展与中国城镇化的阶段特征以及国家城镇化战略的转型密不可分。省级单元的稳定性、差异性与省级政府的承上启下地位决定了省域新型城镇化规划的特殊价值、构成形式与主要内容。在构成形式方面,省域新型城镇化规划兼具目标清晰的战略规划、内容集成的综合规划和务实创新的政策规划的复合特征。在主要内容方面,省域新型城镇化规划一方面要整体呼应、深化、细化国家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要求与重点内容,另一方面要充分结合省域独特的发展基础、条件和诉求进行重点突破和创新。  相似文献   

9.
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阶段,产业经济和产业园区的不断发展带来了城镇空间的持续拓展和城镇人口规模的不断增长;在新的形势下,"产城融合"成为了我国实施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首先解析"产城融合"的内涵,然后结合西宁市"产城融合"发展的研究案例,探讨以"产城融合"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及产业社区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0.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它对人们的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当代中国的城镇化,是以城镇化为中心全面推进的新型城镇化。任何事业的发展都有其深厚的文化根源,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中印上传统文化的烙印意义重大。如何在新的历史时期传承好中国传统文化,使新型城镇化具有传统文化的色彩,成为当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本文从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传统文化传承与利所面临的问题和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传承与利用传统文化的途径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