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2 毫秒
1.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为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功能目标、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确立为根本目标,表明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多元一体民族格局的尊重与遵循,彰显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着眼于强化中华民族整体性的功能定位,设定了以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来促进中国多民族国家建设的路径选择。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有助于构建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有助于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助于建立各民族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从而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标。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理论构建的中心,也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实践工作的指引。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始终关注现实的人,人的需要则是马克思关注的重中之重。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重要途径,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方式。马克思需求理论认为交往交流交融是一个从低层次需要走向高层次需要的过程。自然需要构成了各民族交往的基础和雏形,社会需要开辟了各民族的交流社会路径,精神需要拓展了各民族交融的精神渠道。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马克思需求理论体系分析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对当下正确把握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文化法治在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法治保障中潜力空间巨大。在文化法治建设中,需要进一步明确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纲”的地位;以法治的方式促进中华文化传承与认同;通过夯实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法治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加强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方面的立法保障;完善文化安全法治,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坚实的安全基础。在铸牢中华民族意识背景下,文化法治建设需要重视朝着增进中华民族共同性的方向努力、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重视地方文化法治建设。  相似文献   

4.
随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被确定为新时代民族工作主线,如何“推动中华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强、凝聚力更大的命运共同体”就成为一个亟待回答的实践问题。党的领导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政治基础;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经济基础;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文化基础;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的社会基础;依法治理民族事务是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法律基础。只有坚持推动这五大基础路径,才能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坚实的支撑。  相似文献   

5.
在网络空间中,数字化媒体在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发挥着愈加重要的作用。通过分析数字化媒体对各民族在网络空间中实现全方位互嵌共融的重大意义,剖析网络公民、媒体平台和数字政府在运用数字化媒体过程中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造成的不良影响及其生成的法治原因,最终提出法律对策:应当完善网络公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治宣传教育体系、构建数字化媒体平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法律责任机制、强化数字政府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网络空间治理能力,从而在网络空间中发挥数字化媒体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积极效用。  相似文献   

6.
在百年发展历程中,中国共产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历经萌芽与形成、探索与曲折、恢复与发展、创新与完善四个各具特点而又一脉相承的发展阶段。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百年发展的基本经验就需要正确处理好“三个结合”的关系,即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反对“两种民族主义”相结合,坚持中华民族所处的特定历史方位与不同历史时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任务相结合。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出发点,以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为立足点,以维护各民族根本利益为落脚点。  相似文献   

7.
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选择。民族社会结构的存在和发展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提供了可实现的行动空间及空间生产基础,运用空间生产理论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空间生产与空间结构进行分析,即各民族交往的物质空间生产是基于共同利益与互惠发展的经济交往、各民族交流的符号空间生产是注重共有价值和情感寄托的文化交流、各民族交融的精神空间生产是强调生活互嵌和共生体验的精神交融。基于此,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实践路径应是推动民族地区经济交往,构建以平衡互惠为原则的多民族经济圈;促进民族乡土文化交流,发展以情感共鸣为重心的乡村文化中心;深化各族群众生活交融,规划以结构互嵌为内核的社区公共空间。通过上述路径,达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目标。  相似文献   

8.
“花儿”是西北民间文学样式之一,在多民族地域流传、在多民族间传唱,是促进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媒介,承载着多民族和谐共生的历史。“花儿”的广泛流传,对其流传地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和时代价值。要从“第二个结合”理论高度对其加以继承发扬,特别是深入发掘其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时代价值,推动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要发挥好“花儿”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的载体作用,利用好“花儿”与时俱进的歌词创作功能,利用好“花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联结各民族情感的纽带作用,利用好“花儿”推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推广的功能,进一步推动西北地区各民族群众逐步实现在空间、文化、经济、社会、心理等方面的全方位嵌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共同走向社会主义现代化。  相似文献   

9.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实现文化遗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功能的重要机制。湖北民族地区通过文化遗产“双创”推动了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带动了各民族共享文化开发红利、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其成功之处在于围绕新时代文化使命、借助现代科技和重视成果宣介推动“双创”,提升文化遗产的中华文化感染力和影响力;培养引进“双创”人才,壮大新时代中华文化继承者、创新者、传播者队伍;政府重视支持,强化“双创”保障。但也存在对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挖掘不够充分和科学、利用文化遗产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存在不足、文化遗产挖掘利用缺乏品牌等问题。为此,应坚持加强思想引领;加大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利用工作力度;加强对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阐释;讲好文化遗产蕴含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湖北故事”;充分利用文化遗产加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积极推动文化遗产融入民众日常生活;打造文化品牌,丰富中华文化符号体系内容;加强保障条件建设力度。  相似文献   

10.
民族意识自觉、民族文化共生、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影响、我国民族理论创新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的主要思想渊源;认同范畴、意识范畴、要素范畴是解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本质内涵的三个维度;扎实做好民族工作、维护国家统一、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助推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价值意蕴;增强"五个认同"、推动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强化制度建设、增强文化教育、拓宽传播媒介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要实践路径。本领域未来研究可重点关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体系构建、量化实证研究、多学科视角分析及心理机制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表现为中华民族对中华文化独立自主的主人翁意识与自信、自觉、自为的历史主动精神。巩固文化主体性,应在“第二个结合”中着力赓续中华文脉,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破解古今中西之争,不断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巩固文化主体性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在耦合,旨在巩固中华文明的统一性与中华文化的一体性,并为“五个认同”提供坚实保障、为“四个与共”开拓精神磁场、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造思想城墙、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打通时空场域。发挥中华文化“向内凝聚”的作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量赋能,促进各民族文化之间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相互融通、有机统一,不断建设中华文化共同体。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正史及方志中以国家为中心的民族历史书写范式,将各少数民族历史不断纳入中华文化体系之中,实现少数民族由“化外”向“内属”的过渡,无意中形塑了民众的国家认同意识,在此过程中少数民族通过自下而上的政治和文化行动进行回应。历史上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意识的构建是中央与地方双向用力的综合架构,对中央与各少数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史的挖掘,方能呈现出民族历史发展的整体面貌,为当下铸牢各民族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奠定历史基础,进一步拓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的内容和视角。  相似文献   

13.
通过法治方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既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路径,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从族际关系发生的机理来看,将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纳入法治轨道,关键在于将各民族成员间的交往交流交融行为纳入法治轨道。通过全面贯彻实施《民法典》,有效规范各民族成员间的民事交往、市场交易行为,以及政府的公共服务、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活动,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营造良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基础。而能否有效处理《民法典》与各民族风俗习惯的关系,则是通过《民法典》实施引导各族人民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必须认真对待的议题。建议全国人大常委会根据《立法法》的规定,在认真评估《民法通则》等法律授权民族自治地方人大通过制定变通或补充规定来协调风俗习惯和民事法律之关系的实效,阐明《民法典》未规定授权变通或补充的原因的基础上,作出民族自治地方人大是否可以继续对民事法律进行变通或补充的决定。  相似文献   

14.
面对国际秩序的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在民族工作中从制度建设、学理探索到基层实践等方面都面临着基于统一战线和对外传播需要的新问题、新情势。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进一步加强各民族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其关键在于对民族议题的在地化理解和语境化沟通。应着眼于非正式即自然交往经验的研究路径,基于地方社区实践的本土视角,丰富理论想象和建构的广阔空间,致力于提升适应时代变化的民族交往理论解释效力。其目的是探寻一种能够嫁接族群个体微观层面与民族国家宏观层面的民族关系凝聚机制,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制度促进方案,带来基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交往交流交融研究“实践论”转向。  相似文献   

15.
几千年来,我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最终形成"多元一体"的中华民族而屹立于世界之林,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新时代,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根本方向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根本途径是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交往交流交融"之中,交往是前提和基础,民族之间有交往才会有交流,有交流才会有心理上的交融,心理上的交融才会产生共同体意识。文章从社会心理学理论视角,着重探讨了影响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几个重要社会心理因素,并结合当前我国民族工作的新思想,提出若干促进民族交往交流的社会心理路径与策略,以期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提供社会心理学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6.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重大理论和实践创新的具体体现,是实现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的前提和基础,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在新疆,要以发展社会经济、尊重差异和缩小差距、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和增强"五个认同"为基本路径,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根本保证,以加强干部队伍、基层组织体系建设和健全群众工作机制为重要抓手,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国各民族在特殊历史文化活动中,相互交往交融,形成的共有身份认同。全媒体视域下,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我们继承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维护国家统一,加强民族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而当前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面临着严峻挑战。重视高校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相融合,从理论与实践中培养大学生,提升全媒体建设与管理水平,强化全媒体新闻舆论工作对铸牢大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其是中国各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经历了不断的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共同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伴随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形成而逐渐凝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中华民族团结之根本,是民族复兴的时代要求,更是中华民族发展的现实驱动力。以中华民族发展的纵向脉络来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基础,以政治基础、经济基础、文化基础及社会心理基础来分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基础,并从现实出发来探讨其行动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在中华民族从"自在"到"自觉"的发展历程基础上,提出民族"自为"的发展阶段,其特征为现阶段中华民族共同体在共知共觉基础上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进步。  相似文献   

19.
推进共同富裕为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重要契机,共同富裕不仅可以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物质基础,而且可以提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引领。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进程中,应做好顶层设计,通过制定相关战略规划和政策举措,大力推动民族地区和少数民族发展,在发展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发展中创建各民族互嵌式格局。同时,共同富裕还包括各族人民精神生活富裕,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使各族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从而在实现精神生活共同富裕的进程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20.
中华文明研究展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的历史脉络,丰富了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文化面貌的认识,对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高校中华文明类课程思政建设是增强大学生文化自信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的重要途径。《楚文化考古》等中华文明类课程,蕴含着丰富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为此,以《楚文化考古》课程思政为抓手,紧紧围绕增强大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以民族文化交往交流交融史和楚文化遗存彰显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等主题为切入点,在学生的课堂教学、考古实习、科研创新项目、毕业论文等方面,全面开展课程思政工作,有效推进了高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