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国际运输通道与中国进出口增长——来自中欧班列的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学仁  张越 《管理世界》2021,37(4):52-63,97
中欧班列是运行于欧亚大陆上的陆路贸易新通道和跨国货运合作新机制。在中国建设贸易强国和扩大向西开放背景下,中欧班列为研究国际运输通道对中国进出口的影响,提供了合适的准自然实验样本。本文利用2004~2017年中国城市层面的贸易数据、中欧班列数据等,采用双重差分方法识别了中欧班列开通的贸易增长效应。结果发现,相较于未开通中欧班列的城市,开通城市的出口和进口均显著增长;补贴激励是中欧班列贸易增长效应的中间机制,并主要通过铁路、公路和水路的物流规模增长实现传导作用;在没有班列补贴情况下,班列开行数量增加仍可促进开通城市进出口增长;市场引力对开通城市进出口增长有显著传导作用;中西部城市及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城市,开通中欧班列的进出口增长效应显著更大。本研究为我国推进中欧班列发展和建设国际运输通道提供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相似文献   

2.
中欧班列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载体之一,也是支撑中欧国际贸易最重要的国际物流通道。随着中欧班列持续稳定快速发展,在其市场化运营中显露出集货时间过长、班列开行线路相似、班列间货源争夺激烈且无序竞争等亟待解决的问题,严重制约了中欧班列市场化运营可持续发展。为此,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理论建立以地方铁路局集团公司、中欧班列开行城市和国际货代企业为主体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探究国际货代企业进行中欧班列运营模式决策的影响因素及利益关系,进而讨论三方博弈主体的博弈行为及其演化策略,研究发现:社会效益是地方铁路局集团公司运营决策选择的正向影响因素;激励和集货距离是中欧班列开行城市运营决策选择的正向影响因素;折扣力度是国际货代企业运营决策选择的正向影响因素,而集货时间和货物单位时间价值是国际货代企业运营决策选择的负向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对中欧班列市场化运营决策的三方演化博弈分析对应提出推动中欧班列市场化可持续运营的决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中欧班列去回程商品双向流动的现实问题,构建了跨国双向供应链的物流合作模型。考虑境内外物流公司搭建合作平台,通过制定激励策略来缩小双向运量差和提升运载总量,对比物流非合作与物流合作下的双向供应链运作以及平台的激励作用,为中欧班列的市场化运营提供微观运作基础。研究发现:物流合作平台的建立在达到自身激励目标的同时还提高了供应链整体收益,有利于推动中欧班列市场化运营,但是,缩小运量差与提升运量总量这两个激励目标之间存在一定的“对冲效应”。  相似文献   

4.
阳立高  韩峰  曾艺 《管理科学》2022,25(7):106-126
利用中国土地市场网的土地市场实际交易数据和中国277个地级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基于2SLS法的空间滞后解释变量模型(SLX)探讨了土地资源配置对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土地资源在工业领域的偏向性配置导致工业用地价格被严重低估,进而产生工业用地应得收益大于实际价格的反向错配问题;尽管土地资源错配可在一定程度上提升经济发展成果的共享水平,但却通过阻碍发展动能转换、降低发展效率、抑制产业结构升级、加重节能减排压力等机制对本市及周边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提升产生了明显的不利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除小城市的土地资源错配对其自身及周边城市均未产生明显影响外,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土地资源错配对其自身及周边同等级城市以及中等城市土地资源错配对周边小城市的经济发展质量均产生了抑制作用,而大城市与中等城市间土地资源错配的空间外溢效应却显著提升了各自的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研究结论对于深刻把握土地资源配置影响城市经济发展质量的作用机制,进一步推进城市建设用地市场化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一带一路”战略指引了中欧班列开行数量爆发性增长,但规模化和平衡性的目标背后是政府补贴策略。本文刻画中欧班列的跨国双向供应的运作特征,研究了政府补贴策略的退出路径选择问题,对比分析了政府直接补贴、激励补贴与物流平台合作的策略差异性。研究发现,市场化的物流平台合作是政府补贴退出的可能路径选择,其本质是提升了跨国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同时,我们发现:追求运量规模化与平衡性的激励目标存在降低供应链效率的隐忧;跨国双向供应链合作成员之间的责任分配,也会影响供应链效率。  相似文献   

6.
通过构建城市视角下产业协同融合的介入机会测度模型、介入能力水平测度模型,以及产业协同融合介入的影响因素模型,对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节点城市产业协同介入的现状及可能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和挖掘。结果表明:第一,沿线节点城市产业协同发展的介入能力水平较低,但仍存在产业协同融合介入的可能;第二,沿线城市间存在产业协同介入机会与介入能力水平不相协调的问题、产业发展与对外介入能力匹配度不足的问题;第三,节点城市的政策环境、投资水平、市场发展程度、人力资本、科研创新、信息化水平、交通基础设施和金融等方面在较大程度上制约城市产业协同融合的介入机会和介入能力水平的提升。  相似文献   

7.
高铁的开通对保定经济的发展具有全方位、多层面的影响,不仅改善了保定市的交通物流条件、促进企业和人才的良性流动、提升保定在保定市区域经济格局的地位,而且也加强了保定与周边地区如与环渤海、长三角等地区的经济合作,促进相关产业的分工和优化,实现联动效应。本文从高铁的开通对保定及其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出发,提出促进保定及其沿线地区经济发展的可行性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基于2009-2019年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金融资源错配缓解对商业银行工业信贷的影响,并讨论了数字经济发展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金融危机以来金融资源错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金融资源错配水平不断下降。金融资源错配缓解显著降低了银行工业信贷规模,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改善资金的经济绩效。数字经济发展对金融资源错配缓解程度与银行工业信贷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效应,随着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金融资源错配缓解对银行工业信贷规模的负影响减弱,对银行工业信贷资金利用效率的正影响加强。总体而言,现阶段商业银行仍存在对“民、小、新”企业不敢贷的现象,但这类企业通过数字经济应用、产业革新等手段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银行疑虑。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尝试将自由贸易试验区和产业集聚同时纳入资本配置效率分析框架,将自贸区设立作为一项准自然实验,利用2004-2017年中国196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采用双重差分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评估自贸区设立对资本错配的影响以及产业集聚的调节效应。研究发现:资本错配在时间维度上存在“路径依赖”现象,自贸区设立在整体上加剧了资本错配。全样本情况下,不同类型的产业集聚在自贸区设立对资本错配的影响中发挥了不同的作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协同集聚有助于自贸区发挥对资本错配的矫正作用,而单纯的制造业或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则强化了自贸区对资本错配的加剧。区分资本错配类型后发现,在资本配置不足情形下,产业集聚在自贸区影响资本错配过程中的调节效应与全样本情况下一致;而在资本配置过度的情形下,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以及二者的协同集聚均有助于自贸区发挥出对资本错配的矫正作用。围绕上述问题的理论阐释和实证检验,为矫正资本错配,提高资本配置效率、促进自贸区改革创新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协同发展提供了丰富的政策蕴含。  相似文献   

10.
经济主体之间的地理距离是影响信息传递效率的重要因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重塑空间结构来减少由于地理距离造成的信息损失.本文利用中国高铁开通这一准自然实验,检验了高铁开通影响股价同步性可能存在的信息效应和治理效应.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著降低了沿线企业的股价同步性,采用安慰剂检验和工具变量法控制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高铁开通主要通过信息效应而非治理效应来降低股价同步性;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初始交通资源匮乏和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高铁开通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为新经济地理学和资本市场会计与财务领域的交叉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证实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为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实现区域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经济主体之间的地理距离是影响信息传递效率的重要因素,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通过重塑空间结构来减少由于地理距离造成的信息损失.本文利用中国高铁开通这一准自然实验,检验了高铁开通影响股价同步性可能存在的信息效应和治理效应.研究发现,高铁开通显著降低了沿线企业的股价同步性,采用安慰剂检验和工具变量法控制内生性问题后该结论依然稳健;作用机理研究表明,高铁开通主要通过信息效应而非治理效应来降低股价同步性;异质性分析发现,在初始交通资源匮乏和信息基础设施薄弱的地区,高铁开通对股价同步性的影响更为显著.本文为新经济地理学和资本市场会计与财务领域的交叉研究提供了有益启示,证实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在提升资本市场信息效率方面有着积极作用,为在“一带一路”建设框架下实现区域资本市场的互联互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土地资源错配与中国工业企业生产率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尽管资源错配与生产率的关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但文献却少有关于土地资源错配对生产率影响的研究。中国各地大规模的开发区建设,导致大量稀缺的土地资源被低效利用,在降低企业进入门槛的同时,也产生了严重的生产效率损失。本文利用城市层面和行业层面的数据,估计了以低地价、协议出让方式为主的粗放型土地出让方式所导致的土地资源错配对中国工业企业间生产率差异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一个城市以协议方式出让的建设用地比例越高,其工业企业间的资源配置效率越低,且此效果对土地依赖程度高的行业更为显著。本文采用了多个替代的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并利用地形和官员任期作为工具变量,均得到了稳健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线性单中心城市模型,研究了自驾偏好和居民拥有车辆异质性对双方式交通走廊沿线居民出行方式选择和居住区位选址均衡的影响.将有车居民对自驾出行的偏好集成到直接效用函数中,建立了空间均衡模型.分析发现,当城市居民全部自驾出行时,租金-距离可能呈现先提高后降低的趋势.考虑只有部分居民拥有自驾车辆的一般情形,推导出了有车和无车居民在城市走廊沿线居住分布的不同均衡模式.通过理论解析,进一步考察了小汽车保有量和城市居民数量的变化对城市空间结构和居民效用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经济成长性的城市人才活力研究综述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城市经济成长性与人才活力的提升是双向互为影响的两个社会变量,城市经济的发展现状和发展潜力(成长性)决定人才的承载量,左右着人才活力形成和发挥的社会环境;人才活力的增强又将促进城市经济量的增长和质的提升,两变量之间存在着直接的互相依存的关系。因此,从经济发展与人才发展的相互依存关系角度来研究城市人才活力是必须的,这一点已经引起了学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15.
当前激烈动荡的竞争环境下,创业即兴在企业创新创业中扮演着愈加重要的角色。一些学者发现,创业即兴行为同时发挥着巩固现有根基和诱发创新变化的双元作用。然而,目前理论界尚未对双元创业即兴的内涵与外延展开系统研究。本文基于社会认知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探讨双元创业即兴的内驱因素、对双创的作用效果以及边界条件。通过对143个创业团队做多时段问卷调查,使用Mplus软件进行有调节的中介路径分析发现,带来"能做"动机的创业团队效能感和带来"想做"动机的创业团队和谐型激情分别对双元创业即兴产生激励作用;当团队资源管理能力较强时,双元创业即兴对企业双创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团队效能感和团队和谐型激情对企业双创绩效间接的正向影响也显著;但以上关系在资源管理能力较弱时均不显著。本研究从动机与能力视角解释了双元创业即兴的发生及效用差异,也对中国企业双创活动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利用中国2003-2013年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统计数据,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金融集聚对城市总体生产率增长及其内部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结论表明:金融集聚是促进城市总体生产率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同时也是导致城市内部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关键因素,这主要是因为金融集聚显著推动了城市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而对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升作用不显著。本文的政策含义在于,在城市金融集聚的扩散阶段还没有到来之前,政府旨在缓解城乡收入差距的金融政策可能会抑制城市总体生产率增长。  相似文献   

17.
城市蔓延有利于提高城市生产率吗?文章首先从城市规模、城市人口密度两个方面阐释城市蔓延影响生产率的内在机理,基于长江经济带104个城市2002年~2013年夜间灯光数据,实证研究了城市蔓延的生产率效应,主要结论如下:1)城市蔓延对长江经济带生产率具有显著负向影响,意味着城市无序、低密度扩张阻碍了长江经济带生产率的提高.2)分区域研究发现,城市蔓延对东、中、西部地区城市生产率的影响为负,但对东部地区生产率影响最小,对中西部地区生产率产生较大影响.3)分产业研究发现,城市蔓延降低第二产业生产率的同时显著提升了第三产业生产率.4)考虑空间溢出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研究发现,城市蔓延影响生产率的直接效应与间接效应均显著为负,且间接效应远大于直接效应,意味着城市蔓延对长江经济带城市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  相似文献   

18.
<正>世界领袖从来不是自封的,而在于其是否成功推进新一轮全球化。如今,以已经开行2000多列的"中欧班列""亚欧班列"为例,在以轮船为中心的海权时代、以飞机为中心的空权时代之后,全球正在进入以高铁为中心的陆权时代。作为技术最全面、经验最丰富、资金最充裕的"全球基础设施建筑师",中国正在全速推进以"一带一路"为枢纽的"普惠包容型全球化",她必将在推动全球互联互通、满足各国共同需求、赢得世人广泛支持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19.
本文基于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的工业机器人应用数据和中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层面PM2.5排放浓度数据,利用2SLS、空间计量模型等多种计量方法,实证检验了工业机器人应用对城市空气污染治理的影响.研究发现,工业机器人应用显著降低了中国城市空气污染水平,这一效应在金融发展程度较高、财政支持较低、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较高以及智慧城市试点城市中表现更加明显,且在地理区位特征上呈现出显著的异质性.同时,上述影响主要通过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科技水平提升的机制实现.基于SAR与SDM模型的空间溢出效应分析,也发现城市工业机器人应用的减污效应具有双向空间溢出效应,因此空气污染的地理相关性使其减污效应被低估.  相似文献   

20.
正城市肌理是城市设计研究中的一项重要内容,良好的城市肌理不仅可以提升空间品质,而且能够影响环境行为,从而有助于实现城市的重要发展目标:城市活力的激发。伴随着当前的全球化进程,大多数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普遍面临着产业转型、空间重构、文化失魅等问题,而城市活力在其中日益成为一个重要因素。2014年第3期《城市规划学刊》刊发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童明文章,探讨在城市肌理与城市活力之间的多重因素。文章认为,作为城市的一种基础性结构,除了外显的物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