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成才与就业》2013,(19):10-11
构建终身教育体系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基本趋势。上世纪末以来,“学分银行”制度的建设逐渐成为世界多国实现终身学习理念的重要途径。借鉴这些国家的先进经验.也许对我们加快发展终身教育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成才与就业》2013,(19):9-9
“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面对所有在上海的学习者开放,有需求的学习者怎样才能拥有属于自己的学习账户呢?其实,很简单。除了可以登录学分银行网站,在线填写开户信息,提交开户申请外,还可就近至上海各区县的学分银行分部办理开户手续。  相似文献   

3.
《成才与就业》2014,(3):18-18
江苏省教育厅日前印发《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建立“江苏省终身教育学分银行”。  相似文献   

4.
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是面向上海市民,以继续教育(学历教育、职业培训和文化休闲教育等)的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为主要功能的学习成果管理与终身学习服务中心。"学分银行"体系的框架设计是首要解决的难点新点,它包括了成人学习者继续教育所涉及的学历教育、职业培训、文化休闲教育三个板块的内容。在学历教育板块,学习者将已获得的学历教育学分存入"学分银行",经认定转换至合作高校的继续教育学分,  相似文献   

5.
名词解释:学分银行借用了银行的概念,但它存的不是经济财富一一货币,而是知识财富一一学分。学分银行是以终身教育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为主要功能的学习成果认证管理中心和转换服务平台,与银行存储和兑换货币相似,学分的存储和兑换是学分银行的主要功能。学习者在任何时间接受的任何层次、任何类型的教育培训,通过相应的考核之后,均能获得一定的学习记录和学分,这些学习记录和学分都可以存储在个人的"学习账户"上。与此同时,记录在"学习账户"上的各类学习成果,可以根据学习者的自身需要和不同类型教育的质量标准去汇兑所需的课程(学分)或证书学分银行旨在为学习者搭建终身学习的"立交桥"。  相似文献   

6.
《成才与就业》2011,(11):6-9
让更多市民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卢巍周炎彬(上海市徐汇区社区学院):《上海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的出台和实施,是构建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学习型社会有效的保障,强有力地推进了实务工作的执行。《条例》规定,“本市逐步建立终身教育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实现不同类型学习成果的互认和衔接”,学分转换、学分互认和学分积累的机制将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为更多人共享,有利于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和手段的建立。这对于以数字化、信息化发展为重要方向和目标的社区教育而言,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7.
长三角动态     
《成才与就业》2012,(17):10-13
上海市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正式揭牌成立在日前举行的上海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与终身教育推进大会上。中共上海市委副书记殷一璀为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揭牌,这意味着上海市民今后可以把自己的学习成果存入学分银行,"零存整取"式的学习成为可能。上海学分银行是以继续教育学分认定、积累和转换为主要功能的学习成果管理  相似文献   

8.
随着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逐渐融合,对学分银行的认识与应用也应进行调整与深化,而现实中存在的误区是用一个学分银行体系将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下的学分银行与学校正规教育下的学分银行一并涵盖,并试图进行学分的转换通兑。鉴于此,本文提出了市民学分银行和校际学分银行的概念,并结合当前网路环境的特点,对在网路学习环境下二者的构建过程进行了比较分析,并对我国学分银行的构建提出了以下建议:分层管理,双轨并举;模式适当,重在应用;完善体系,做好服务。  相似文献   

9.
黄健 《成才与就业》2009,(17):49-51
近年来,我国一些学者提出了构建学分银行、实现终身教育理想的基本构想。但是,学分银行的建立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具备相应的现实条件和政策支持。从目前我国国情来看,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实践迫切需要建立学分银行——  相似文献   

10.
长三角动态     
《成才与就业》2014,(19):16-19
正上海市推进建设智慧学习平台人人都有终身学习账户上海未来3年将推进建设面向所有学习者的大规模智慧学习平台,每位市民都会拥有自己的终身学习账户,记录贯穿一生的各种学习经历和学习成果。据上海市教委副主任袁雯介绍,一个为市民终身发展和学生个性化成长提供更多途径的新型智慧教育项目正酝酿启动,该项目暂定名为"上海徼校",每位市民都会在"微校"上拥有终身学习账户,该账户将与"上海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连接,使各种学习成果得到认定、积累和转换。此外,上海还将建设一个基于大数据  相似文献   

11.
《成才与就业》2014,(15):63-63
韩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提出并实施“学分银行制”的国家,该新型教育系统借鉴了银行运行体制,存储学分、汇兑学历和证书,已经实施了十余年,可谓经验与教训并存。学习者可通过在大学或社会教育培训机构学习课程,或是通过国家学分认证考试等多种形式获得学分,将这些学分存入个人在学分管理系统注册的账户中,累积达到一定数量,最终获取高等教育学位证书。  相似文献   

12.
目前在社区教育推行“学分银行”遭遇到“有学分无银行”的瓶颈,主要有以下表现: 课程资源筹集困难。能够满足不同需求的个体终身学习的课程资源,是“学分银行”推行的基础和保障。目前虽然经过多年建设,社区教育已培育出众多特色课程,而且数字化学习资源也在为市民的终身学习提供重要选择。相对于多样化的居民学习需求,无论从课程资源的数量还是结构上看,当前的社区教育课程资源仍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学习需求。由此,尽管对学习成果可以以学分的形式予以承认,但由于学习资源较少,仍不能像银行一样实现多样化的自主选择。  相似文献   

13.
纵观世界各国学分银行的建设情况,不难发现,大多数国家的学分银行制度主要面向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而“上海市终身教育学分银行”还囊括了文化休闲教育,这也是上海学分银行的创新之处。  相似文献   

14.
《成才与就业》2009,(9):50-51
"学分能不能像银行那样,也允许零存整取?"为了实现到2010年初步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上海市将率先在成人教育中试行学分互认,并设立"学分银行"。今后,除成人高校外,上海市民在社会培训班里取得的证书,经方案内标准认定后,都可折算成相应的学分,并把学习情况、学习奖励存进"学分银行"。这样一来,市民如要继续接受成教领域内的学历教育,就能抵扣掉这部分学分,从而减少学习时间,尽快拿到文凭。  相似文献   

15.
建立‘学分银行',实施‘学分互认'优化教师队伍结构打造职业教育示范校……这些令人振奋的消息,在上海市教育工作会议上传出,让人对终身教育和职业教育发展充满信心。9月8日召开的上海市教育  相似文献   

16.
《成才与就业》2014,(19):62-63
正7月初,长宁市民学习中心正式竣工。该市民学习中心位于上海市长宁区社区学院水城路校区(水城路68号)一楼大厅,占地面积500平方米。该中心是展示长宁区学习型城区建设成果、服务市民终身学习的一个重要窗口,也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探索。长宁市民学习中心以"可用、可看、可体验"为总体要求,功能配套完善,以打造成为上海一流的教育服务园区为目标。长宁市民学习中心划分为三大区域,即学习服务区、交流展示区、体验区。学习服务区开设两新党建家园、终身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学分银行、教育评估中心、教育服务业指导中心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内外在“学分银行”建设方面进行了诸多研究和实践,在一些地方推动了技能培训和学历教育的发展。M企业借用国内外“学分银行”的思路和做法,结合本企业的实际,在打造学习型企业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相似文献   

18.
“学分能不能像银行那样,也允许零存整取?”为了实现到2010年初步建成“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型社会的目标,上海市将率先在成人教育中试行学分互认,并设立“学分银行”。  相似文献   

19.
"学分银行"中学习账户的建立是通过课程学习获得学分为依据,可互认学分的获得是以标准化的课程学习为基础的,因此"学分银行"的核心和基础是课程标准化。社区教育历史不长,不同于成熟的学历教育。它学习方式多样,种类繁多,呈现出非正规性、易变性、多样性、多层次性、开放性等特点。由于各地区、各社区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性、历史文化传统和资源的多样性,社区居民因文化水平差异导致的需求的不同,开设的课程及  相似文献   

20.
上海正在推行的"学分银行"制度对探索、实施各类成人高等学历教育之间的开放兼容,中等成人学历教育和高等成人学历教育之间的衔接沟通,成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之间的联合融通具有重要的意义。沟通衔接终身学习成果具有以下特点:第一,基于课程标准统一的学分认定和管理。各类终身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