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佛教派别中对因果问题作了较系统阐述的是说一切有部和瑜伽行派。这两派是通过取果、与果以及种子、现行、熏习这两组概念来说明因对果的作用问题的。通过比较研究,我们发现,瑜伽行派的种现熏的理论建构实际是借鉴了说一切有部的取果、与果的理论的。  相似文献   

2.
法相唯识学说像普罗提诺和司各脱·厄里根纳的学说一样 ,它塑造了一个绝对主义形而上学的概念金字塔。“依止”、“三能变”、“三性”等概念是对其金字塔诸层现实的及逻辑的依存性的描绘。种子与熏习理论是形而上学金字塔的证明。五位百法是形而上学金字塔的总体概括。五重唯识、唯识行位理论等则是这一形而上学概念金字塔在佛教行法层面的投影  相似文献   

3.
陈那和法称论师改革了印度古因明的论式结构,提出了因三相原理,将五支作法改进为三支作法,再由三支作法改进为属纯演绎推理的二支论式,并以佛教经量部认识论观点论证感性和知性认识的本质属性,从而形成一种新的因明理论体系—量论,为因明学说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心明论》藏文原文为blorig,意为“关于识的学说”,是一部探究意识及思维形式的专门著作。从内容看,它不但牵扯到意识与物质关系方面的哲学问题,而且广泛涉及了认识事物过程中所遵循的规律。从形式看,它充分利用了因明推论式——应成式,以辩论的姿态,驳斥他宗,论证自宗。所以说,《心明论》既阐述表明了小乘“经量部”关于认识论方面的基本观点,也分析论述了意识的思维形式及其规律。它不但在量学著作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且是今人探讨研究藏传因明所不可或缺的资料。  相似文献   

5.
一、《量论略义集》简析 《量论略义集》是一部具有西藏特色的佛教哲学著作。它以印度小乘派“经量部”的哲学观点为基础,增加大乘派“唯识宗”及“中观宗”的部分哲学思想,形成了从“量学”向“中观”演变的西藏佛教哲学体系。  相似文献   

6.
《大乘起信论》对净土宗及其修行思想影响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乘起信论》作为中国佛教转型期的理论巨著,其"一心二门"思想对华严、禅、净土诸宗均产生深刻的影响。《起信论》的"真如缘起"和净土宗的"西方极乐世界"作为理、事二种本体论形态,使真心本觉思想进一步成熟,进而为众生皆能成佛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通过一心(真如门)念佛熏习妄念(生灭门)达无念,进而起大乘之信心,入菩萨之行门。《起信论》致广大而尽精微的思维模式可看作净土宗心性思想及往生思想理论构架的一个缩影。两种思想体系在理论架构、修行模式及处理本体与现象关系采用之径路这几方面所具有的的共性,反映了唐以降中国佛教思想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真如熏习”概念出现于《大乘起信论》,在近代唯识学复兴运动中,围绕这一概念能否成立,支那内学院的欧阳渐、王恩洋与太虚法师之间曾发生激烈的争论。这一争论是中国佛教史上的“性宗”“相宗”之争在近代的延续,彰显了双方对于唯识学与《大乘起信论》如来藏思想的不同立场。太虚的“真如熏习”观体现了圆融开放的佛教观,对我们思考中国佛教的思想特质和佛教中国化的内在逻辑不无启发。  相似文献   

8.
番茄的大多数生理病害,与营养条件有关,另外日照、气温等因素也有一定影响。(1)畸形果:是在花芽分化过程中发生的,与花芽分化前期营养状况有关,生长点部分营养积蓄过多时,易使花器畸形。或是由于养分与水分吸收过多,同时环境温度过低,呼吸消耗少所致、所以在育苗花芽分化期应尽里避免养分水分过多和低温。(2)空洞果:空洞果是胎座组织生长不充实,果皮部和胎座种子胶囊部分隔离间隙过大,  相似文献   

9.
神农架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含有中国待有属51属,其中裸子植物3属,被子植物48属,从生活习型看,木本习型28属,草本习型23属.本文重点分析了神农架种子植物特有属的地理分布及特点.结果显示,其具有显著的温带性质,众多的古特有属和丰富的珍稀物种的特点,在地理分布上与西南地区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民俗佛教是佛教中国化进程中与精英佛教相对应的佛教样态,在经典崇奉、神灵信仰、宗教组织等方面具有自身的特点。唐宋时期精英佛教的发展逐渐回落,而民俗佛教的发展则出现高扬的态势。民俗佛教虽然与古印度佛教有继承关系,但是它更多地被民俗生活所熏习,由此产生的佛教充分展现了佛教中国化进程中不同于精英佛教的特点。  相似文献   

11.
对蓝靛果忍冬种子结构与幼苗初生结构进行解剖学研究,结果表明:蓝靛果忍冬种子椭圆形,属双子叶有胚乳类型。种皮较厚,由3-4层细胞组成;胚乳发达,细胞壁厚并具发达的胞间连丝;胚小,长方形。蓝靛果忍冬幼苗属于子叶出土类型。蓝靛果忍冬初生木质部发育为外始式,根的初生结构为8原型。蓝靛果忍冬茎无内皮层分化。维管束为外韧无限维管束类型。蓝靛果忍冬为单叶具毛。叶为等面叶。主脉维管束为周韧型。  相似文献   

12.
从近代許多文献中可以看到,多种射綫和不可見光,对植物生长發育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有不少的研究成果已經应用于农业生产实践,另外根据近几年苏联的报道得知,利用紅外光照射鷄,可以使母鷄多产卵和肥育快。可見紅外光对生物体的生長發育是有一定影响的。因此我們就大胆应用红外光进行了种子的处理,看是否能打破种子的休眠,促进萌发,提高种子的发萌率,玆将我們的初步实驗結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琅邪王氏受滨海地域文化之熏习,世代信仰天师道。特别是东晋时期,王羲之父子崇信道术,与著名道士许迈、杜子恭等往来,重服食养生,在家中设修道之静室。其家族还与其他天师道世家联姻。天师道信仰对琅邪王氏家族文化影响较深,诸如书法、医药和文学等方面都有天师道影响的痕迹。  相似文献   

14.
《忏悔录》是中世纪教父哲学家奥古斯丁的代表作。它是奥古斯丁改造古代哲学思想、发展基督教学说的典范之作,是奥古斯丁有较为完整的人学思想的一部代表作。在这部作品中,提出了“理性是信仰的基础”、“人人皆有原罪”、“上帝救赎”、“禁欲苦修”和“往生天国”等人学命题。这些论述对中世纪的哲学、美学思想都产生了重大影响,而且间接地孕育了文艺复兴运动的诞生。研究奥古斯丁的人学思想,是深入研究中世纪人学、哲学和美学思想的一个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5.
谭霈生先生针对戏剧理论所思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戏剧性"以及戏剧的"本体"两大问题上。谭霈生早期的戏剧观基本围绕"冲突论"来讨论,认为冲突是塑造血肉丰满的人物性格的重要手段。如果从动作与冲突两大方面来强调戏剧性的实质是谭霈生先生认识戏剧性的基点,那么从情境来认识则是谭先生认识戏剧性的拓展。这与他受西方现代戏剧观的影响有关。谭霈生先生由此开始反思"冲突论",进而提出属于戏剧本体的"情境论"学说。他认为,冲突只是戏剧处理情境的一种特殊方式,而非唯一方式。因此,谭霈生先生将情境作为戏剧的本体。一部剧作有没有戏剧性,取决于情境的构成,情境比冲突更加具备戏剧的本体地位。  相似文献   

16.
(一)蜜枣北方蜜枣制法。1、选料选形大、核小、上下对称、肉质肥厚疏松、皮薄而韧的枣果。如河北大枣、小枣等。枣果一般在七月中旬,色泽由青转白,熟度适中时。2、处理枣果分选、清洗后,用划皮器纵划刺缝,然后熏硫2—3小时,硫磺用量为原料重的0.2%,以青枣全部发黄、挤出的汁液为乳白色、枣果柔韧即可,也可用含二氧化硫0.3%—0.6%的亚硫酸溶液浸泡2—3小时。3、  相似文献   

17.
作为前苏联儿童发展心理学的奠基人之一,雏果茨基创立了文化历史发展学派,通过批判传统心理学提出了许多独到而科学的见解,主要表现为独具一格的心理学方法论、活动学说、中介学说、内化学说以及最近发展理论。重新审视维果茨基的心理学思想有助于反省当代主流心理学中某些固有的研究取向。  相似文献   

18.
道家思想所倡导的"人性天放"、"不拘于俗",与古代文人们追求的纯真及个体生命价值的体验相契合。"鼓琴以自娱"、"由技入道"、"得意忘言"等命题体现了庄子思想对后世琴乐美学观的影响,即借助物来实现心境的转变。弹琴的目的就在于藉着琴乐的渐浸熏习,成就自我的超然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9.
银杏是我国珍稀创汇树种,搞好银杏育苗对苗木质量、种子品质、提高产量等都有直接影响,是建立丰产、稳产银杏园的基础工作。目前主要用播种、杵插、分株、嫁接四种方法。一、种子育苗(1)良种采集和贮藏;选择优质丰产、抗逆性强、无病虫害的30年以上生嫁接和实生株系作为采种母树,以自然成熟脱落或用竹杆轻敲即落的种子作为育苗用种最好。采收的种子需经40—50天才能完全达到生理成熟阶段。因此,必须进行沙藏。  相似文献   

20.
关于"合同的解除是否具有溯及力"这一问题,在我国的理论界和实务界素来存在争议,产生了"直接效力说"和"折中说"两种理论学说。合同解除的溯及力问题不仅涉及合同自身的效力,而且还牵涉不当得利、物权变动等一系列民法基本制度。本文以解释论的方法,参考德国民法上的学说,从与有关民法制度、基本原则相契合的角度,对上述两种学说进行了检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