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朱东润自传》是朱东润80高龄时创作的一部自传。该自传所包含的时间跨度长达80年,结构较完整。在叙事上具有异常丰富的历史事实,分量很重的传记事实,个性鲜明的自传事实。历史事实、传记事实、自传事实三要素既各自丰满,又水乳交融。  相似文献   

2.
郁达夫对中国现代传记文学的独特贡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郁达夫虽以诗和小说闻名于世,但他对中国现代传记文学发展和繁荣也作出了独特而多样的贡献.他既是传记文学作家,也是中国现代传记理论的奠基者之一.郁达夫的传记文学创作不拘一格,种类繁多,很难用中国古代传记体式──史传、杂传、散传、专传和纪传体小说──来规范和分类.从其创作实际看,主要有自传、文人传记、回忆录、日记书信和纪传体小说等五种类型,其间都有优秀作品传世.郁达夫对现代传记理论也有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写有《所谓自传也考》、《传记文学》、《什么是传记文学?》、《日记文学》和《再谈日记》等文章,对现代传…  相似文献   

3.
书信体自传是以被研究者的大量信件为研究基础,传记编者的必要注解、翻译和编排为辅的一种新兴的传记体。西方对其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而中国的研究和写作更为贫乏。以两部经典书信体自传《亨利·詹姆斯书信节选研究》和《亨利·詹姆斯:信中的一生》为例,分析书信体传记的写作特点,力求证明书信体传记是一种不可忽视的传记体,应该受到中西方文学界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4.
略评胡适的传记文学理论与实践——《胡适传记作品集》序耿云志胡适先生一生提倡传记文学,时时劝告和督促他的朋友们写自传。他在《四十自述》的序言里说:“我在这十几年中,因为深深的感觉中国最缺乏传记的文学,所以到处劝我的老辈朋友写他们的自传。”①虽然他们都答...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女性成长的视角对《棘心》、《女兵自传》、《悲剧生涯》、《结婚十年》和《退职夫人自传》等自叙传小说进行细读,探讨这些小说在叙事上的策略,以此完整地把握现代女性艰难的成长历程,发掘女性自叙传小说的性别意义,以一种客观的眼光重审现代女性的解放之途。  相似文献   

6.
妇女解放是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母题之一,也是现代以来的一个重要社会问题。谢冰莹的《女兵自传》是反映现代妇女解放问题的代表作。它的最大特色是凸显了“女兵”身份和“女兵”意识。它以作者的亲身经历,反映了一个弱女子如何蜕变为一个刚强女兵,不但砸碎包办婚姻的锁链,还成为积极的革命者。它张扬了女性的主体意识、国家意识和参与社会工作意识,建构了一条女性通过参加革命工作获得解放的道路。但从妇女解放的终极目标和作者自身的婚姻现实来看,这条“女兵”道路有熠熠闪光的一面,也存在“雄化”女性、忽视性别差异和常态生活下的婚姻经营之不足。重新审视谢冰莹自传,能为当代妇女解放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7.
现代传记文学作为古典传记到当代传记之间的过渡,其对古典传记的继承与对当代传记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对史料的推崇、对史鉴功能的强调和对作品抒情性的注重是其承前的具体表现。而当代传记作品中涌现的数量可观的革命英雄和政治伟人传记、20世纪90年代以后出现的自传繁荣景象,以及当代传记创作对西方传记的借鉴,则是现代传记文学启后的直接体现。  相似文献   

8.
老城 《社区》2008,(29):42-43
他们曾经写下过世界上最脍炙人口的戏剧、小说和诗歌,他们大多是举世闻名的小说巨匠和文学泰斗,然而在他们天才作品的背后,他们本人到底过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美国纽约作家罗伯特·希纳肯伯格在最新出版的著作《伟大作家的秘密生活》一书中,首次向人们披露了这些知名作家们在自传或传记中也从未披露过的一些“绝对隐私”生活。  相似文献   

9.
<正> 《从文自传》(简称《自传》)是沈从文著名的作品之一,它与《湘行散记》、《湘西》构成了沈从文散文艺术殿堂的支柱.它既具有传记的记实性、历史性,又具有散文的抒情性和审美性.但它似乎同沈从文的生命和艺术一样,还不为人理解.本文试图从《从文自传》的创作特色入手,在阐述其文体创新意义的基础上,从湘西人的心智特征来揭示《从文自传》的内蕴.  相似文献   

10.
奥斯特在《孤独及其所创造的》中对传记文学的两种主要体裁——他传与自传进行了革新性的实验。在基于传记性事实进行传统的历史解释和精神分析解释之后,对其有效性提出质疑,进而独辟蹊径,以独特的艺术形式探索了记忆解释的传记新策略。他不再追求传记事实的逻辑铺陈和作品结构形式的完整性,摈弃一切文学转化手法,力求客观摹写原初的意识、思维与记忆,终于"发现"而不是"创造"出自我的真实身份。  相似文献   

11.
无数自传作者在撰写自传的同时,也在怀疑自传,自传作家对待自传的态度是极其暧昧的,其原因是书写自传时与自我的分裂相关。英国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一生都被自我所纠缠,对自我不停地探索和拷问,她的所有作品都可看作是自传。维吉尼亚.伍尔夫一直小心地将私人的自我、社会的自我、文学的自我隔离开来,并努力地在作品中抹去传记的痕迹。这种分裂的自我斗争一直在她的日记、通信集和小说、自传体随笔中不断地出现。正是因为自我的分裂,使其认为自传的不可能。然而这种对自传可能性的质疑,并未影响其对自传的高度评价,她认为自传属于真正的文学。  相似文献   

12.
在其非虚构小说《事实》、《欺骗》、《遗产》和《夏洛克的行动》出版之前,菲利普·罗斯就被外界贴上了自传作家的标签.虽然他曾数次公开否认其作品与个人生活的关系,但收效甚微.随着20世纪非虚构小说创作的兴起,罗斯将计就计借助这种集“虚构”和“写实”于一体的文学形式创作作品.但以往批判罗斯作品“自传性”的外界在“自传”性强的非虚构类作品中却迷失了.这是他的两种自传性策略所致,即自传之于现实的真假和身份之于作者的虚实两种写作策略.无论如何,罗斯这种以坦诚的姿态满足和回应长期以来外界对其作品“自传性”的窥探的方式是其创作的转折,同时也展现了其自传性写作策略上的成熟.  相似文献   

13.
凌叔华于抗战期间在英国女作家维吉尼亚·伍尔夫的鼓励下开始创作英文自传《古韵》(Ancient Melodies),在同样战争的背景下,许多女作家也同样自觉地选择自传写作,表现了她们对于现代性和战争的反思。本文以凌叔华的《古韵》为中心,通过比较郭沫若、萧红等人的自传作品,以自传中的“自我”概念为切入口,试图阐释战争背景下的女作家的自传写作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史籍一贯保持作者传记批评的传统,从而形成中国文学作者批评的重要构成部分。作者传记批评发端于司马迁的《史记》。其中《屈原列传》和《太史公自序》通过立传和自传方式对作者创作构思、指导思想、文学观以及生平简介、道德思想进行记叙和评论,不仅为文学、文学家树碑立传,具有历史流传的意义,而且有利于欣赏与批评,形成了史籍中的作者传记批评传统,推动了中国文学的作者批评模式的建立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罗兰自传《<岁月沉沙>三部曲》以五十万言的文字真实而形象的再现了中国"五四"以来的社会历史。罗兰以个人的经历折射出时代的历史,融个人命运于时代变迁的社会洪流中。罗兰自传融文学、史料、图片为一体,堪称自传文学的范本。罗兰自传《<岁月沉沙>三部曲》以对历史的记忆与追寻,表现文化寻根的认同与归位,融个人与社会历史为一体,实现了对传记文体的创新与突破。  相似文献   

16.
乡土文学作家许钦文写于1934年的《钦文自传》,其在叙事方式上带有先锋性质的艺术探索,主要表现在:一是采用逆时序回溯的反编年体结构使对象陌生化,冲击传统传记接受的阅读惰性;二是把创造文本间的互文关系当成自我赋形的特殊手法,通过主文本与互文本的相互渗透与相互作用拓展自传的表现空间;三是把重大历史事件作为自传文本的注脚,通过叙述空白召唤积极接受,实现还原特定历史情景的功能。这些充满叙事张力的传记写作新尝试,在诞生初期的中国现代自传文学格局中有独特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富兰克林自传》叙述了富兰克林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详尽地介绍了他创业、奋斗、成功的历程,以及他为人处世的原则。作为一部成功的自传作品,《富兰克林自传》更倾向道德力量的展示和教化功能的推广,并通过使用小说修辞技巧——视点控制与时距控制等宏观技巧和反讽等微观技巧.来表现对读者进行道德教化的初衷。  相似文献   

18.
书信与文学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富兰克林的《自传》是世界享有盛名的伟人传记,本书所倡导的通过不懈努力取得非凡成功之奋斗精神,在美国和世界各国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改变了无数年轻人的命运.富兰克林的《自传》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也是一部别具一格的书信体自传.  相似文献   

19.
屈原作品的西译,除《离骚》外,以《天问》最为多见。这部被鲁迅誉为“怀疑自遂古之初,直至万物之琐末,放言无惮,为前人所不敢言”的“问题”作品,自传世以来,曾引起过中外治楚辞者各方面多角度历久不衰的兴趣。今人更是综合运用了民俗学、神话学、初民社会学、文化人类学、考古学等新学科的成果来探究、寻绎《天问》。关于《天问》,虽太史公曾“口论道之”,刘向、扬雄也曾“援引传记,以解说之”,王逸时代人们还能看到这些书,但时至今日,子政、子云之说既已久  相似文献   

20.
当代“类自传”作品迥异于传统的自传,不仅有作家自己成长、发展经历的自述,而且间有议论和想象的成分,文体显得更加自由,兼有小说、随笔和杂文的特色。当代三位女作家虹影、毕淑敏和徐坤于2006年推出的《我的人生笔记》三部同题作品,具有典型的“类自传”特征,在叙事上共同呈现出零散叙事、情绪化叙述、图文结合结构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