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3 毫秒
1.
1840年以来,随着中国国家性质的剧烈变化,国家与农民的关系以及中间环节(乡村基层组织)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乡村出现了衰败动荡的局面.后北洋政府、国民党政府,都没有解决乡村治理和经济衰败问题,这为中国共产党发动农民革命提供了成功的条件.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通过彻底的土地改革,实现了将现代政府权力下延到乡村、直接面对农民的乡村治理结构."人民公社"虽能有效控制农民,但不能激励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了在后来的改革中放弃"政社合一"的人民公社制度.2004年以来,中国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乡村的新的历史时期,国家与农民关系由以"取"为主向以"予"为主转变,中国农村的基层治理目标和职能也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种历史性的变化,要求我们在农村基层治理结构和政策方面做出相应调整,以保证国家"反哺"资金发挥出应有的效益,这也是今天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面临的最重要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与中国特殊文化语境交媾幻化,催生出冠绝全球的奇诡风景——当代中国文学极度衰败与极度兴旺并存.这一风景将会如何继续衍化,它给人们的启示是什么.文学的开放性视角在网络时代的诠释——解除控制,或者说失控.这一点,恰恰与德里达的策略——在解构中坚持文本的开放性、在开放的文本中追求表达的无限性——达成了共识.文学活力的奥秘在于必须恢复其原初精神—放弃控制,因为文学是一种生命,注定它一个动态的建构行动.文学的奥秘,只能在行动中永远地逼近.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重新崛起的历史。从衰败到崛起,转折点是抗日战争的胜利。对于这个结论。历史本身就是注释:抗日战争结束以后,中国赢得了举世公认的大国地位;抗日战争胜利后仅仅四年,中国共产党就获得了执政地位,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抗日战争胜利之后,中华民族再也没有输掉任何一场抵抗侵略的战争。……  相似文献   

4.
19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文化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道路,至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大致经过了戊戌变法前的物质层面的变革、戊戌变法后的制度层面的变革和五四运动时期的精神文化层面的变革三个阶段,但是,都未能找到中国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在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长期实践中,逐渐探索到了发展中国新文化的正确途径.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形成并在此后不断丰富的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思想文化的精神旗帜和前进方向;中国共产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提出并经党的十五大系统阐发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思想文化的精神旗帜和前进方向.这是中国近代先进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两次重大的历史性推进.中国近代史表明,作为中国先进政治力量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也始终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5.
60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了一场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正义战争,取得了伟大胜利。这是近代以来中国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一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新中国奠定了重要基础,  相似文献   

6.
新民主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深刻认识到了农村农民问题在中国革命中的极端重要地位,认清了乡村衰败的根源,抓住了农村问题的实质,并发动和领导土地革命,全面改造农村社会,取得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同时,为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开辟了道路。  相似文献   

7.
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三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集体,创造性地把马列主义的建党学说和中国共产党的建设实践相结合,及时地建构出引领时代潮流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党建理论,不断地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以党的建设的伟大工程推动着改造中国社会的伟大工程,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人间奇迹.在我们隆重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的日子里,学习和研讨中国共产党的党建理论,对于我们进一步推进党的建设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8.
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们大家在一起,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四十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的四十年,是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英勇斗争和取得伟大胜利的四十年,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和取得伟大胜利的四十年。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中国人民曾经向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进行了长期的、前仆后继的、可歌可泣的斗争。但是,都没有取得真正的胜利。直到伟大的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马克思列宁主义传播到中国,中国人民才找到解放自己的最好的理论武器。中国共产党运用这个武器,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提出了正确的斗争目标、方针和方法。从此,中国人民的节节胜利就成为不可抵抗的了。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运动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相结合的产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作为这个党建立的理论基础——马克思列宁主义,究竟在中国传播到了怎样的程度呢?在这篇文章里,打算研究—下这样一些问题: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前,中国的早期马克思主义者研究了那一些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在怎样的情况下研究的?研究到了怎样的程度?还有些甚么缺点?其结果对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它后来  相似文献   

10.
50年前,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经过八年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振兴奠定了基础,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 一、抗日战争的胜利极大地削弱了帝国主义对中华民族的压迫和统治  相似文献   

11.
文章指出中国少数民族革命运动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革命的胜利,离不开少数民族革命运动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领导了中国少数民族的革命运动;今天,中国共产党又把少数民族的共同发展繁荣,作为中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提出西部开发战略,这是对少数民族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创造性运用.  相似文献   

12.
对印度资本市场发展状况的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印度资本市场发展已近百年历史,其交易规模大,交易工具先进,且监管有力,尤其是以风险投资为特征的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对中国资本市场与企业发展具有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创造性地领导了20世纪包括各少数民族在内的中华民族的独立解放和建立新型民族关系的伟大实践,使各少数民族走上发展振兴、共同致富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解决民族问题、促进民族发展方面作出重大贡献,创造了成功处理民族问题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4.
我国著名经济学家魏杰教授应邀来昆讲学考察,借此机会,本刊特邀云南省经济研究所所长助理段钢先生与魏教授就我国目前经济调整时期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学术交流、访谈,现整理成文刊出,以飨读者.以下段钢先生简称为"问"、魏杰教授简称为"答".  相似文献   

15.
鸦片战争以后,帝国主义凭借与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基督教纷纷涌入中国少数民族地区进行传教活动.他们利用传教名义从事侵略活动,引起了少数民族人民的强烈反抗,掀起了反对外国教会侵略的斗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为当代著名历史学家、民族学家马曜教授回忆抗联战士、民族英雄周保中的文章.20世纪50年代初,周保中同志曾任中共西南局委员、西南军政委员会委员、云南省军政委员会副主任以及云南民族学院第一任院长等职.在纪念我院建院50周年之际发表该文,对于了解民族英雄周保中一生的革命经历,具有珍贵的历史资料价值和纪念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中自然生态观的重新整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指出尊重生命和自然界是一种全新的自然生态观.而西部民族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其生态观走人了误区从敬畏自然到人定胜天;由满足与自给自足向追求利益最大化而出现短期行为.因此,在新的发展机遇面前,应倡导环境意识,树立人类与环境共同进化的生态文明观.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实地凋查资料,分析了西双版纳傣、哈尼和布朗族妇女的受教育情况.指出其共性是民间教育,传播着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其不平衡性是各族妇女受学校教育的程度不同.教育差异的原因,主要有生产方式对知识的需求作用,经济条件对教育的影响、宗教教育与妇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孔雀东南飞》是一出家庭悲剧 ,但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土壤中产生的这一悲剧在全世界却具有普遍性。在老年寡妇和她的儿子、儿媳所组成的非完整的扩大家庭中 ,婆婆和儿媳争夺她们共同关心的男子的情感 ,是这个家庭内的永恒难题。家庭内的情感争夺与社会制度和民族传统并无必然联系。  相似文献   

20.
元代民族史观的时代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元代在政治上的大一统影响到学术风气与思潮的发展,其具体表现为正统论对宋代理学的继承,以及它随时代发展而发展的特点.在它的推动之下,元代民族史观也体现出更为开阔的认识.但由于民族压迫的客观存在,官修史书与私人著作之间在此问题上有着较大的差异,体现出民族史观发展的复杂性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