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高校教育成本核算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是国家制定拨款标准和学费标准、合理建立高等教育成本分担机制的科学依据,是高校加强教育资源管理和利用、提高办学效益的有效途径,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以及高校确定办学规模的重要依据。要保证教育成本信息真实客观,应从教育成本核算基础、原则、程序方法和保证措施方面进行探讨,以构建一个合理的教育成本核算体系。  相似文献   

2.
高等职业教育作为职业教育的一种办学形式,既具有高等教育准公共产品的特性,又承担解决就业压力的社会功能。根据利益获得原则,高等职业教育的成本由政府、学生、社会这三方受益者共同分担。基于上述理论及20062010年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的数据,得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成本分担应以政府为主体,企业和家庭共同分担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我国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下“三助”成本分担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研究生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有限的高等教育公共财政资源日趋紧张。在高校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的背景下,分析了研究生“三助”工作的现状,探讨了研究生“三助”成本分担中导师对助研劳酬的分担、学院和任课教师对助教劳酬的分担、学校行政部门对助管劳酬的分担以及社会和企业的成本分担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高校教育成本核算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在提高办学质量、加强资源合理利用的同时,必须降低成本,使学校在不断提高办学效益的同时能取得持续的发展。因此,合理的教育成本核算十分重要。本文研究了高校实施成本核算的必要性,核算的原则,以及在核算方法上的创新,旨在为解决目前高校成本核算存在的成本意识不强、资源配置效率低下等问题,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5.
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目标要求建立与之相适应的投资体系。受教育者对高等教育的成本分担,不仅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和办学效益,而且关系到教育机会和教育公平。如何建立高等教育成本分担与学生资助的运行机制,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本文从高等教育发展规模与成本分担、成本分担的运作形式、成本分担与学生资助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国内外的比较分析,对我国大学的收费制度、学生资助体系、学生助学贷款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高等教育个人成本分担应与对学生资助相配套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教成本分担制度中的社会捐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和D·布鲁斯·约翰斯通提出的高教成本分担理论成为世界高等教育经费来源多元化的理论基础。高教成本分担有四大主体 :政府、学生及其家庭、学校、社会个人和机构。社会捐赠作为公益事业发展的主要行为方式之一 ,不仅在国外高校而且在国内高校办学史上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捐赠在高教成本分担制度中居于重要地位 ,它不仅缓解了高校财政危机 ,承担了特定的社会角色 ,而且实现了捐赠者财产的效用最大化。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高校收费上涨过快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从办学成本的角度来看,成本界定不科学、成本的不当增加和成本分担的不合理是造成高校收费上涨的主要原因。解决办法是高校要尽可能降低办学成本,政府要加强对高校办学成本核算的监督。  相似文献   

8.
高校生均教育成本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生均教育成本是衡量高校办学投入的一个重要指标,也是政府部门制定有关政策的参考依据。根据国家教育部有关指标,如果用虚拟成本方法测定生均教育成本,可避免一些非合理因素对学校事业支出的影响,从而更真实地反映高校应该发生的生均教育成本  相似文献   

9.
高等教育收费政策的施行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高校资金压力,让更多的社会资源投入到学校建设,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接受高等教育,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防止因为高等教育价格过低而产生的社会教育需求过度现象。但另一方面,我国高等教育收费政策也面临学费收入占家庭可支配收入的比重偏高,高等教育成本核算不透明等问题。我们应以高等教育收费改革为契机,采取加强高等教育投入,改革高等教育拨款与评价制度,建立有效的学生资助体系,加强教育成本核算与管理等有效措施,逐步建立起一种政府、社会、学校、学生个人与家长共同合理分担高等教育培养成本的机制,实现国家、家庭与个人的多赢结果。  相似文献   

10.
办学模式在学校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办学模式的确立必须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 ,必须体现学校办学职能 ,必须有利于办学资源的合理利用 ,按照“大教育” ,“特色化”的思路 ,团校办学模式应该呈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的走向  相似文献   

11.
Although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an invisible manifestation, it cannot be ignored. The improvement of education quality is a key factor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it is also one of the focuses that the state pays great attention to. However, the current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s not optimistic, and there are still many problems. These problems include students and teachers, as well as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education. According to the four factors of subject, acceptor, intermediary and feedback, the mechanism of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can be divided into incentive mechanism, open development mechanism, feedback mechanism, evaluation mechanism and innovation mechanism. Only by firmly grasping the ideological spirit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grasping the essenc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rrying out the concept of moral education,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perfecting the educational management system and guiding students to correct value orientation, can there be new breakthroughs and prospects in 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era.  相似文献   

12.
高校学生作为高等教育活动的主体依法享有一定的权利。随着教育法制的完善和发展,高校学生权利的内涵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加强,但仍存在学生权利内容模糊、司法审查介入限度不清、救济机制欠缺等问题。因此,应从强化尊重和保护学生权利意识,建立健全教育法规,促进法律法规的适用和执行,明确司法审查地位和作用,完善学生权利救济机制等方面着手,建立完善的高校学生权利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13.
合作教育是应用型科技人才培养的一种重要模式.由企业所主办的大学生科技竞赛蕴含着一种特殊的校企互动机制,对合作教育模式的优化有重要启发.该机制关键要素有三:其一,竞赛主办企业通过将网络技术应用于竞赛活动的组织过程中,降低了与学生互动的管理成本;其二,主办企业通过设置物质和就业机会的奖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兼顾了人才选拔的目标;其三,竞赛题目与主办企业的主营业务或者某款产品直接相关,保证了竞赛选拔出的人才与企业的需求相匹配.在这些因素的组合形态下,企业通过付出较低的成本,可以获得较有保障的人才收益,而学生也获得了企业的教学资源、实践锻炼和展示自我的机会.显然,校企合作机制对解决合作教育中企业方成本和收益等问题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是一种准公共物品,从而使高等教育的学费具有了准价格机制的属性。也就是说,高等教育学费是价格的一种表现形式,能够发挥价格机制的某些作用,然而,在某些方面,高等教育学费的价格机制又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失灵。因此,一方面,从提高效率的角度看,高校主体应充分发挥价格机制在高等教育体系中的杠杆作用,如调节高等教育供求关系以优化资源配置等;另一方面,基于公平的考虑,政府及用人单位应对高等学校给予足够数量的直接或间接的补贴。  相似文献   

15.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等研究法,通过对八所广州地区的高等学校体育在塑造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的功能以及心理现状的调查进行研究分析发现,体育锻炼能有效缓解大学生的心理压力和延缓心理衰老,协调人际关系和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增强自信心和培养坚强的意志,调节消极情绪、促进人格全面发展和增进心理健康。因此,高等学校体育课程开展对学生心理健康有良好的影响,应该加快在体育教学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机制研究,在高等学校体育课中形成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机制,为素质教育与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个新思路,以期提高大学生社会竞争力与社会适应能力,为建设效率社会与和谐社会培养健康竞争人才。  相似文献   

16.
责任教育关系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道德教育的开展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当前我国大学生责任教育面临着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选择价值参照标准不科学、对西方价值观念缺乏审视和反思等方面的严峻挑战,进行大学生责任教育可以从利用中外责任教育资源、探索责任教育内容和方法、建立责任教育网站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7.
人力资本理论基本假设的检验:对中国大学生的个案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应用1998年对中国北京、南京、西安三地14所高校13511名大学生的调查数据,估计了大学生期望的高等教育收益与回报率,以及它们对学生接受高等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意愿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力资本理论的基本假设,即学生及其家庭根据教育的市场回报选择最优的教育水平和类型,在中国的情景中只获得了部分支持.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可能与学生及其家庭在作出高等教育决定时,常常缺乏高等教育成本与收益方面的信息,或即使了解这方面的信息,他们也可能不一定会以经济理性的方式处理它们有关,也可能与高等教育的供求机制不同于一般的私人物品,或与估计方法没有考虑高等教育的非经济收益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在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和改进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焦点。分析了当代大学生思想特征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高校构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创新教育机制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以心理健康教育为基点,试图为当代大学生搭建新的教育平台,探索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如何做好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当前高校教育中亟需解决的问题。以文化转向理论为基础,以高校贫困生为研究对象,运用心理机制,从心理定势、心理强化和从众心理等方面,探讨了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从高等教育的目标和学生的基本需求出发,本着以人为本、服务育人、强化素质教育的原则,结合学生日常管理工作,建立一种高等学校“服务型”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机制。服务理念人本化,实施全层面服务;服务内容系统化,实施全过程服务;服务方式多样化,实施全方位服务;服务队伍专业化,实施全员服务。“服务型”思想政治工作机制实现了从学习、生活和感情上了解和满足学生的需求,做到以心动人、以情感人、以诚待人、以理导人,给每一位学生以充分的人格尊重、人文关怀和人情温暖,从而增强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