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民主政治建设与中国国情李明顺我国现在进行的改革,是针对社会主义在实践中出现的种种弊端而进行的革命,是杜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改革要成功,最根本的一条,就是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政治体制改革更是如此。“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目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  相似文献   

2.
戊戌后几年间梁启超政治性格的双重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启超在戊戌维新运动失败亏的四五年间,继续寻求救国的方案。这期间,他思想上保守性与进取性常交战于心中,改良思想与革命思想兼有并存,行动上徘徊审顾于改良与革命两者的十字路口。他与孙中山、康有为的三角关系也有过复杂的变化:他与孙一度谋求合作以便联合救国,而最终为分手对立;他与康两度发生抗争呈分途之势,而终归悔过折服于康门。梁本人当时因大力宣传过民族民主革命思想而成为名噪一时的资产阶级启蒙宣传家,他同时又是一位固守君主立宪方案的改良派首领。梁、康间的关系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改良派的分化;从梁、孙间的关系变化,不仅可看到当时改良与革命两派关系的缩影,而且还能看出民主革命日益深入人心和占据主流地位的历史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试论改革与革命的辩证关系任重改革和革命都是人类改造社会的重大变革,都是历史前进的动力。过去我们谈革命比较多,而对改革则比较陌生,直到邓小平同志指出“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之后,有关改革的理论禁区才被突破,我...  相似文献   

4.
“改良是革命的阶级斗争的副产品”。这是列宁同志仅仅就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而言的。长期以来,由于受“左”的干扰,我国理论界对于革命与改革的历史地位有教条化的认识,无不认重于前者,视后者为副产品。实际上,从封建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中(以下简称“过渡”),改革(或改良)与革命一样,同样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本文仅就此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克服束缚生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克服束缚生产力的各种障碍和弊端,无论就其深度、广度还是作用、意义来讲,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然而,它必然要触及形式繁复、关涉社会各层面成员切身利益、现实处境的关系。从这一意义上说,改革就是不断认识和解决林林总总社会矛盾的恢宏无比的系统工程。这一系统工程在最高层次上是要认识和解决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在等而次之的各子系统中则要解决以往遗留的、现实生产的、以后将要显现的无法穷尽的各种矛盾。我党三代领导集体及其核心的卓越战略思…  相似文献   

6.
"弹性结构"是中国传统乡村社会结构的要害,革命、改良是乡村社会变迁的两种基本动力,传统乡村社会变迁过程,实质上就是革命、改良与弹性结构互动的过程,在革命、改良的冲击之下,传统乡村社会变迁具有明显的不易改变的"弹性"特点.出现这种结局的根本原因,就在于传统乡村社会存在着不易改变的"弹性结构",这种结构就像一张巨型的弹性之网,它可以在很大的程度上消减革命与改良的绩效."弹性结构"关乎乡村社会变迁的全局,它对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变迁的方方面面,产生着决定性的影响,因此,"弹性结构"分析模型是一个本土化的有效的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变迁吏的分析模型.  相似文献   

7.
诗界革命是多元发生的、本土化的、保守的汉诗改良运动。它是特定时代的产物,既有诗的因素,更有政治体制和文化思想变革等非诗的因素。晚清诗坛的进步势力与保守势力既对抗更和解的局势决定了诗界革命的保守改良性质。保守也来源于那些热衷改革的进步文人,他们在政治体制上不得不“全盘西化”,为了求得心理平衡,甚至因为自卑而产生自负,他们更加重视甚至高估本土文化,加上当时对外国诗歌的“先进性”的了解远不如对外国科学及政治体制的了解。古代汉诗特别是定型诗体格律诗体成了封建专制的象征物和封建文人聊以自慰的心理寄托品。在社会改革大潮冲击下,他们只愿意对汉诗进行“本土化”改良。因此诗界革命只在汉诗的语言特别是词语上作了适度的改良,根本没有涉及到汉诗文体的两大基本成分——诗体和诗家话的实质性变革。诗界革命采用保守的改良方针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改革是革命”命题提出的时间、涉及的内容和所持的依据等方面,对邓小平与戈尔巴乔夫的改革理论进行比较研究,指出邓小平关于改革是革命的思想不仅具有首创性,而且更具科学性。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功得益于邓小平改革理论的正确指导,而前苏联改革的失败则与戈尔巴乔夫改革理论的失误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民主社会主义的实质问题上,有这样一种观点:社会党虽然主张通过和平合法手段实现社会主义,也并不讳言自己是改良主义的政党,但他们的改良是“克服”资本主义的改良,这种彻底改良就是革命。因此,持这一观点的学者认为,应称其为“革命的改良主义”。还说,对此,应当尊重各国社会党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革命与改良:清末社会变革的艰难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末中国社会面临革命与改良的艰难抉择。就革命而言,存在着必要性与可能性的矛盾。然而改良之路也缺乏成功的必要条件,但在实践已初步证明改良之路行不通的背景下,民主革命无疑就更具有说服力和吸引力。中国人民只能在民主革命的实践中继续探索救国之路。  相似文献   

11.
柏克是西欧近代政治思想史上重要的保守主义思想家。他在反对法国革命时,集中阐发了他的政治思想的若干基本原则。本文试图从思想史的角度,对他的法国革命观加以论述和探讨。文中分别探讨了柏克对于抽象理论的排斥,他的传统观和国家观,他独特的人权论与贵族政治论等理论问题,指出柏克的思想既因其给改良留下余地而与一般的保守主义理论有所不同,又因其对传统和国家的强烈尊崇而与自由主义的立场相区别。浓厚的宗教色彩是柏克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他对于改良与革命,传统与变革等问题的看法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2.
毛泽东早期从民主改良走向革命的思想历程陈建军(长沙铁道学院社科部长沙410075)关键词毛泽东早期,民主改良,理性救国,改变政体,社会变革,革命毛泽东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但他并非天生的革命者。他从民主改良走向革命的思想历程长达10年之久。这10年...  相似文献   

13.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普鲁士式道路”及其新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农业资本主义演进的“普鲁士式道路”是在最大限度地保存农奴制残余的基础上,把封建领主制经济缓慢地转化为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容克地主经济。这种改良的道路不仅使德国农民长期遭受资本主义和半封建制度的双重剥削,而且把德意志民族多次带入军国主义的泥潭而不能自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主德国进行了土地制度改革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彻底铲除了容克地主阶级的生存土壤,“普鲁士式道路”最终取得独立地位的还是革命而不是改良。20世纪90年代初期,德国实现统一后不仅完成了社会主义农业与资本主义农业的互相融合,而且完成了小农制与现代大农业的有效衔接。促使农业向着资本化、企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社会化、信息化和生态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论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崇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辛亥革命时期,“革命”一词恐怕是中国青年最为流行的话语。作为一种改造中国社会的手段,革命尤其受到激进知识分子的顶礼膜拜。这种“革命崇拜”排斥一切渐进的改良立宪活动,幻想中国一举而成为美国式的民主共和国,但实际上对中国社会的民主进程害大利小。民国初年的强人暴政使得革命倡导者孙中山也从崇拜革命转回到清末渐进改良的旧道。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以青年毛泽东积极参与的“驱张运动”和“湖南自治运动”为例,分析了毛泽东对于改造中国道路“由改良而革命”的思想转变历程,从而指出:在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我们无法空谈和平改良与暴力革命孰是孰非;毛泽东对于政治革命途径的选择,主要是依赖于“事实上能否做得到”这一实践经验而做出最终选择,而少有理论清理的痕迹,这对于以后他所领导的中国革命的实践具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卡尔·波普尔(karlRaimundPopper)是当代西方一位很有影响的哲学家。在对其思想的一些述评中,存在这样三个公认的观点:(1)波普尔的科学哲学片面强调科学革命;(2)其政治哲学强调改良,反对社会革命;(3)他的社会政治哲学就是试错法在社会政...  相似文献   

17.
陈志群是晚清妇女报刊界贡献最大的一个报刊创办者,他先后主编与创办《女子世界》(续办)、《神州女报》,和《女报》。《女子世界》思想激进,将妇女解放与反清革命融为一体,民族主义色彩十分浓厚。《神州女报》是为了纪念秋瑾而创办,因此大量刊登秋瑾被杀一案及秋瑾的作品,同时将妇女解放与反清革命联系起来。《女报》是《神州女报》的继续,为了能较长时间办下去,不直接谈反清革命,主要内容集中在女学、女权、改良旧俗等方面。  相似文献   

18.
改良与革命是阶级社会中两种常见的政治斗争手段。近代中国,这两者之间呈现着复杂的关系。本文不准备具体地论述改良与革命的历史作用,仅就两者的关系作简略的分析。讨论的范围,限定在学术界传统习惯的分期内,即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夕的八十年时间,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旧  相似文献   

19.
晚清革命党人所办报刊对当时革命思潮的弥漫,产生过剧烈而深远的影响,其中尤以<民报>为最,其作用在于:宣侍三民主义,公开揭橥同盟会的革命宗旨,辩驳改良保皇言论,催发革命排满风潮;唤醒近代民族意识,引领反清革命的正确方向;"革命排满"口号经<民报>宣传而深入人心.<民报>所激发的,不论是革命与改良的论战,还是革命党人内部"一民主义"与"三民主义"的论争.在民族危机目益严重、国人忧患意识增强等多种因素交相作用下,最后都殊途同归--"排满革命",使整个社会把斗争的矛头都指向腐朽的清政府,促成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垮台.正如孙中山所说:<民报>"鼓吹三民主义,遂使革命思潮弥漫全国,自有杂志以来,可谓成功最著者."  相似文献   

20.
教育救国思潮旨在藉教育以自强求富、挽救国运,其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萌生、明晰、高涨、消退四个阶段。这一思潮的发展脉络和近代中国救亡图存的主题相一致,又终因其改良性质和革命潮流相扦格而消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