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艾特玛托夫的《断头台》与张炜的《古船》,在对人的道德状况的审视中,都表现出了一种“原罪”感,如何拯救,他们不约而同地走向了向原始柔性主义、向传统文化的回归,当然,他们不可避免地都面临着文化冲突的困境,特别是对民族富强之路的探求,使中国作家更多了一份选择的困惑。  相似文献   

2.
福斯特的短篇小说《离开科罗诺斯之路》与索福克勒斯的戏剧《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一直是文学界热衷比较的文本。两部作品虽然在场景、人物、意象等方面十分相似,但这种表面的相似实际上与它们内在的偏离构成了强烈的反讽。通过分析两部作品中人物的构架、划分人物阵营,来全面剖析主人公卢卡斯先生和其女儿埃塞尔的身份错位与降级,从结构角度阐释《离开科罗诺斯之路》对《俄狄浦斯在科罗诺斯》的深层反讽。  相似文献   

3.
陈凯歌的影片历来注重人性的启蒙,关注生活在浓郁的中国气息和特有的文化禁锢下人的挣扎与渴望,展现传统文化对人性的束缚。从《黄土地》中无知的被启蒙者翠巧和《霸王别姬》中具有自我启蒙意识的程蝶衣以死逃离了无望的启蒙之路,到《梅兰芳》中梅兰芳蓄须抵抗为日军攻占南京献唱,并于日军投降后重新走上戏台。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到陈凯歌影片中一条从被启蒙到具有初步的自我启蒙意识,再到自我启蒙成功的崎岖之路。  相似文献   

4.
《土耳其民法典》与《埃及民法典》是中东伊斯兰国家法律现代化进程中的两部代表性民法典。虽然近现代以来两国都移植借鉴了西方民法,但是两国的民法典却存在明显差异,相应地形成了中东地区民法典的两种模式。《土耳其民法典》坚持全盘西化,《埃及民法典》则试图在传统与现代间进行调和。由于伊斯兰法律文化与西方法律文化间难以弥合的差异,中东伊斯兰国家学习、借鉴西方的法律现代化之路注定不平坦。  相似文献   

5.
《荡寇志》中表现出的科技兴兵、实业强军的军事思想与管子的军事思想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正是管子军事思想中的这些进步之处,促使作为传统读书人的俞万春在对儒家军事思想反思与批判的基础上,紧跟时代步伐,从更加务实的角度,走出了一条与传统士人有别的拯时救世之路。《荡寇志》中的军事思想体现了其作为一部救世书的本质,因此,我们对《荡寇志》应该有一个崭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雷雨》中主人公周朴园的生命历程是宗教性的救赎之路。借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宗教精神就是超越现实自我的自由超我,周朴园的情欲就代表着本我,儒家规范代表自我,基督教的博爱与自由代表超我。以儒家伦理为代表的传统无力化解与升华恶的欲望,这样个体中内在的情欲没有合适的实现途径。周朴园先是在自我与本我的斗争中痛苦挣扎,再经过乱伦与绝种这种对自我的彻底摧毁,最后进入博爱的宗教境界,获得精神上的新生与自由。周朴园的救赎之路也体现了《雷雨》对具有文化原罪的传统如何拯救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30年代,《玲珑》杂志为女性提供了一个言说平台,不但致力于新女性形象的塑造,也对传统男权秩序进行抨击.在女性的笔下,男子崇高、伟岸的形象开始被消解,自私、卑鄙的一面被揭露无遗.《玲珑》对传统两性关系的反思,对男权社会提出的质疑与批判,展示出女性重构新的社会性别关系的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女性的个人立场不断得到强化,昭示了女性主体意识建构的希望之路.  相似文献   

8.
作为深刻影响文明进程的人类巨星爱因斯坦,其特立独行、叛逆传统的思想品格和无畏勇气,已为学界和世人所共知。文章借助新近翻译出版的《爱因斯坦全集》这一权威文献,深入揭示出爱因斯坦人格特征中巧对分工、顺应体制的另一面,以期超越传统的爱因斯坦研究格局,让读者看出一个超越物理学智慧、善于利用社会资源为自己开解科学之路与巨人之路另一个爱因斯坦。  相似文献   

9.
传统与现代的抉择——路易斯·厄德里齐的《爱之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美国印第安女作家路易斯·厄德里齐的《爱之药》探讨了回归印第安文化传统、追寻族裔文化身份的主题.厄德里齐在表述当代印第安人回归部族传统的强烈愿望的同时,通过小说中的人物回归传统的失败及向白人文化的妥协,再现了《道斯法案》下保留区内处于两种文化夹缝中的印第安人的真实处境,也揭示出了印第安部族的未来生存之路,即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坚守本部族的传统,维护本族裔的文化.  相似文献   

10.
作为古希腊传统神话的典范,赫西俄德的《神谱》既传达了古希腊人对宇宙万物的认识,也诠释了古希腊人对生命起源与理想生活秩序的想象。《神谱》中“浑沌”作为宇宙万物得以诞生的自然起源,“宙斯”作为宇宙秩序得以成形的神圣起源,从浑沌到秩序,既是时空维度上的宇宙成型过程,也是精神维度上的个体成人之路。由此,文章提出《神谱》中起源的教化意义在于:以追问起源敞开教化的时空原点,并以重塑神圣起源为教化树立典范原型。  相似文献   

11.
杰克·克鲁亚克在其半自传体小说《荒凉天使》中探寻新的生活方式和思想理念,将垮掉的生活与神圣的禅宗思想糅杂在一起,最终达到虚空的精神境界。《荒凉天使》传递了克鲁亚克个人的禅宗思想感悟,更揭示了那个特殊年代的年轻人寻求自我解脱与认知的自由之路。  相似文献   

12.
就西汉四言诗而言 ,从韦孟到韦玄成 ,《诗》《骚》时代最广泛的以叙先烈、述祖德而讽谏的诗 ,已不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向前发展 ,汉儒强调“美刺”的《诗经》批评与当时的实际创作完全脱节。四言诗的赋化倾向是诗人力图消解这一矛盾的努力。西汉四言诗的发展历程证明不是遵循“美刺”的原则而是回到传统的“言志”的主旨上来 ,四言诗才有可能找到新生之路  相似文献   

13.
现象学的思考方式促使海德格尔走上探索存在之路,而此在现象学阐释学成为其具体运作方式。他的《存在与时间》以发问方式,通过观照、牵引和通达来蕴造本源性之境,显示其运思方式为“面向事情本身”这一现象学方法的具体尝试。《存在与时间》是海德格尔探索存在之路的第一个典型路标,其运思方式开启了“路”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对《花凋》与《善良的乡下人》中畸人形象进行比较,可以看到,在张爱玲苍凉的笔下,丑陋身体的刻画揭示的是那个吞没了人类正常感情的社会,但面对传统生存的苍凉与悲哀,她以守望为写作的基本语言态势以期人生的安稳与和谐;奥康纳对身体丑陋的意象书写则更像宗教启示录,以文学的形式揭开人类心灵那块神秘面纱下的罪与恶,她以疗救为创作根柢以期为人类指出一条通往宁静祥和的"彼岸"之路。  相似文献   

15.
中国法治之路不仅仅要靠对国外法律的移植,还有继承自己历史传统中法律思想的一面。试图通过对先秦法家经典文本《商君书》中有关法律思想的梳理,提出《商君书》中的变法思想实为僵化法律之举,旨在说明对于社会相当重要的法律不是任意变更的,必须以正当的价值为基础,否则仅以形式与数量为表征的立法只会进一步地阻碍和困扰人类法律文明的进程。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初 ,《苏报》主人陈范 ,在革命派的影响下 ,与立宪主义决裂 ,走上反清革命之路。《苏报》也高举革命之旗 ,成为革命团体的机关报。由于《苏报》主张“排满” ,放言革命 ,清廷恨之入骨 ,随同帝国主义勾结 ,制造了中国新闻史上一件巨案———《苏报》案  相似文献   

17.
弗罗斯特的选择与事业——从《未选之路》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弗罗斯特的选择与事业——从《未选之路》说起刁克利(中国人民大学外语系)《未选之路》是20世纪美国伟大诗人罗伯特·弗罗斯特(1874~1963)的一首著名诗作。各种美国文选及教科书几乎无一遗漏地把它作为弗罗斯特的首选诗篇。它清新隽永,如一幅饱含哲理的风...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莫言编剧的两部影片《红高梁》与《太阳有耳》的互本文比较分析,揭示出两部影片分别在两个时代切合各自时代命脉赢得观众的成功的叙事策略;从《太阳有耳》对《红高梁》的继承与发展中看到当代中国电影在探索精神之后的类型意识的觉醒,并认为这是一条繁荣中国民族电影事业的可行之路。  相似文献   

19.
牟宗三对《水浒传》中像李逵武松之“汉子气”有独到的品鉴:洒脱而妩媚,明朗而俊伟。实际上,这种汉子行径也有其真理性一面,与普通人文世界不同,他们纯直无曲,当下即是,所以理无大小,一有不义,即时打去。上帝之路、孔圣之路和水浒汉子之路构成人类追求真理和进步的三种路径,在人性中分别体现为宗教精神、人文精神和侠义精神,此三种基本精神是人类进步的力量源泉。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周易》是史"的重要观点。从"《周易》是史"的角度出发,可以解析《周易》与中国传统数学思想史的关系。《周易》虽然没有直接展示出某个数学定律、数学定理或经验公式等数学内容,但它彰显出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却一直在中国传统数学中发挥作用。秦九韶、李冶、杨辉、朱世杰等中国传统数学家们所取得的杰出数学成就,均显示出《周易》的影响。揭示《周易》所蕴含的数学思想,是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