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1 毫秒
1.
英语情态词语是必须把握但却最不容易把握的词汇语法项目之一。系统功能语言学情态意义更多是对句子层面人际功能的讨论,把情态语义被看成语篇主观化与主观性态度的标记,没有突出动力情态语义逻辑生成语篇的客观统一性。英语动力情态语法语义认知努力的客观性取向,在词汇和句法层面的表现很大程度上是虚化和弱化的。情态语义在语篇层次客观化和客观性的解释,可以实现和还原实化和强化的情态语义本身。加强议论语篇语法和议论文本模式研究,可以丰富英语议论语篇生成理论。   相似文献   

2.
词汇衔接是实现语篇连贯的多种衔接机制之一。本文根据语篇连贯研究的基本理论,分析探讨了词汇手段衔接语篇的功能及其形式特征。复现和搭配是选择词汇概念意义的两种类型,它们起组织和连接词汇语义功能,达到谋句成篇目的。对词汇衔接的研究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词汇语义与连贯的关系。把握语篇的真正交际意图。  相似文献   

3.
论语篇人际意义的连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际连贯主要体现为语篇内人际意义的衔接性和语篇外语域在话语基调和话语方式上的一致性。把体现衔接关系的衔接机制与体现人际意义的语言项目结合起来,可以获得相邻对、语气并列、主语链、态度词汇衔接、极性/情态/语态重复、语调模式等人际衔接机制。而语篇外人际连贯则主要由社会角色、交流角色、语言角色与语篇的一致性来实现的。由此,可以构建一个由情景语境、语义和词汇语法、语音三个层面组成的人际连贯分析框架,并就一语篇进行人际连贯的实例分析。  相似文献   

4.
情态性因其意义的复杂,对情态性的研究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在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对判断的三种分类基础上,形式逻辑学、语言学对情态性的本质及其意义类型皆有各自的界定。以往对情态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表达手段的类别上,而对情态性的语篇建构功能研究较少。情态性作为功能语义范畴,是实现语篇形式和意义统一的手段,对语篇的建构功能主要体现在形成语篇基调、标示言语类型的转换以及影响语篇的结构布局。  相似文献   

5.
语篇是由句子来实现的语义整体。构成篇章的句子既要在结构上相互衔接,又要在语义上彼此连贯。衔接和连贯是语篇研究中的两个基本概念,本文阐释了衔接和连贯的定义、如何实现衔接和连贯以及二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系统功能语法认为语言有概念、人际和语篇等三大元功能。所谓人际功能,指的是语言除了传递信息之外还具有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等功能。人际语法隐喻又包括语气隐喻和情态隐喻。通过情态隐喻的取向、类型和作用的介绍,阐述了情态隐喻的基本知识和用法,帮助人们根据日常交际的具体对象、具体场合来选择不同的隐喻形式,委婉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指出情态隐喻的作用,明确情态隐喻体现语篇中复杂的语义内涵,从而揭示了情态隐喻在人际语法隐喻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7.
连贯是语篇中语义的关连,衔接则是指结构上的关连,语法手段、词汇衔接、逻辑联系的使用,都可以表现语篇结构上的衔接.有些句子组合乍看起来叫人不知所云,但细心地琢磨其语言环境,还是能够理会其语义的连贯;有的组合表面上看起来存在着衔接关系,好像是连贯的,但实际上却没有语义连贯.Van Dijk的理论对于辨别语篇是否连贯很有指导意义,我们从语篇连贯的角度能够准确评价和分析一些翻译实例的失误和不足.  相似文献   

8.
语篇衔接的多种手段不仅为语篇的语义连贯提供途径,而且也符合语言经济原则的宗旨。语篇衔接巧妙利用语法手段和词汇手段,回避了不必要的赘述,将本来复杂冗长的语言结构和语义转变为清晰明快,条例分明的语句表达,使得语篇连贯顺畅从而提高语篇的质量。本篇就具体的衔接手段具体研究每种衔接手段是如何体现语言经济原则的。  相似文献   

9.
语篇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要解决语篇的衔接和连贯,衔接是形成语篇的重要手段,是篇章内句子在语义和表层结构中的连接方式,衔接和连贯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连贯的语篇必须衔接,衔接则促进语篇的连贯.因此衔接与连贯在幽默中的作用并不是分裂的,而是综合进行的.  相似文献   

10.
语篇的衔接与连贯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篇源自语言交际,是高于句子的层面,表示一个整体意义;语篇的衔接与连贯,分属两个概念,应该区别对待。语篇对于连贯的依赖似乎更为明显:衔接方式得当但语义不贯通的话语不是合格的语篇,衔接方式不明显但语义贯通的话语是合格的语篇;立足于语篇的基础理论,有利于我们提高对衔接与连贯的理性思考,可有效地防止在语篇分析过程中出现较大的偏误。  相似文献   

11.
《围城》包孕着丰厚的审丑意蕴,钱钟书先生把他对中西方化、对人性以及对社会的畸形、片面、病态及丑陋的的揭示,真诚地奉献给读者。这些对文化、对人性及对社会生活的审丑的新的纲领,极大地扩大了文学表现的感觉空间和思考空间,让读者睹见作家对中国现实生活、精神文化生活和人性善恶的严厉的审视乃至洞穿,从而反复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这其实正是《围城》被认为是美的文学作品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
自建党以来 ,中国共产党的新闻事业性质观念大致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和阶级斗争工具。第二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阶级斗争工具、社会舆论工具。第三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无产阶级专政工具。第四阶段 ,认为新闻事业是政党宣传工具、社会舆论工具、大众传播工具  相似文献   

13.
《梁书》、《陈书)历经千年,传抄过程中难免造成文字差错,后人直接引用,必然与事实不符。文章对这两部史书里面自相矛盾、不能自圆其说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进行了考证,对错误之处作了剖析,并参照有关史料予以纠正,有助于正确把握梁陈史实。  相似文献   

14.
黄帝陵祭祀是近现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形成和发展的重要载体。晚清以来,革命党人对传统黄帝陵祭祀加以改造利用,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初步形成作出贡献。民国时期,借由对黄帝陵祭祀的制度化,黄帝为整个中华民族始祖的身份逐渐广为人知。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祭黄帝陵的仪式进行了借用与创造,赋予了"黄帝符号"以"劳动人民性"等新内涵。改革开放后,黄帝陵祭祀越来越得到重视,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推进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等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还要找到历史和现实的结合点,总结黄帝陵祭祀的有关历史经验,以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散曲的套数成熟在前 ,对元杂剧的形式有重要作用。后为元杂剧的唱曲起了定型作用 ,并为之提供了基本的乐调和曲牌 ,奠定了本色美的艺术特征。元杂剧的形成 ,从体式到风格 ,皆与散曲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一种物本主义形态的唯物论,还是一种超越物本主义形态、从实践理解世界的本质相关问题的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唯物论?这是一个我们必须搞清楚的有关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本质规定性和精神实质的重大问题。在考察物本主义的唯物论及其思维方式的局限性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是现代的、实践的唯物主义,并重点研讨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关于从实践理解世界的物质性和自然世界的先在性的原理,以期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论进一步阐明人类世界的实践性原理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分析的理论演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制度经济学对国家作用的分析是逐渐纳入其框架的 ,总体上通过组织的演进来说明。其代表人物经历了科斯、张五常、威廉姆斯、巴泽尔和诺斯等 ;其逻辑经由交易费用演进为契约合同 ,再由交易维度转向产权的“公共领域” ,最后扩展到国家的作用 ;其中心思想是 :在不同的领域和层面 ,存在着利用“公共领域”财产的各种各样的组织 ,而国家也是一大组织 ,它的存在和作用是为了利用整个社会层面的公共财产  相似文献   

18.
当今我国大力推进民主政治,已成为构建现代宪政法治秩序的一项基础性工程.在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中政治运行法治化将是我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9.
苏共亡党的原因很多 ,但最重要的是没有按照党的先进性来建设党 ,从而失去了它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作用 ,削弱乃至丧失了执政的能力 ,最终葬送了社会主义事业 ,也葬送了党的自身。从党的先进性视角 ,解析苏共亡党的深刻教训是有借鉴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技术消费是技术品、技术服务进入消费领域的主体经济行为和个性创造过程。如果把工业遗产看作是工业文明的历史凝固物,那末工业遗产的技术消费遗存编码就构成了他的精神内核和遗存标志符号化系统。从技术消费角度解读工业文明的孑遗,从技术消费价值认知过程探索工业文化遗产的价值内涵将是一个有学术前景的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