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适应性是主体适应其环境的特性,是物理演化系统和生物演化系统的本质属性,反映在认知上就是适应性表征。适应性表征也因此成为知识显现的方式和创造的核心,具有协调性、匹配性、互补性、模拟性和类比性,其表现方式有直接具象表征、间接具象表征、直接抽象表征和间接抽象表征,分别对应于经验主义、建构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科学实在论。适应性表征的实现是通过科学理论核心概念的变化、定律的凝练、理论的更替、模型推理和世界观的改变展开的,具有经验上的适当性。这种经验适当性不仅是感知层次的体验,更是一种认知模式。在认知意义上,经验也是基于心理模型的,心理建模的路径有思想语言、心理表象、心理命题、思想实验和心理模拟推理。这种基于心理建模的适应性表征为科学认知和科学发现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2.
适应性是主体适应其环境的特性,是物理演化系统和生物演化系统的本质属性,反映在认知上就是适应性表征。适应性表征也因此成为知识显现的方式和创造的核心,具有协调性、匹配性、互补性、模拟性和类比性,其表现方式有直接具象表征、间接具象表征、直接抽象表征和间接抽象表征,分别对应于经验主义、建构经验主义、理性主义和科学实在论。适应性表征的实现是通过科学理论核心概念的变化、定律的凝练、理论的更替、模型推理和世界观的改变展开的,具有经验上的适当性。这种经验适当性不仅是感知层次的体验,更是一种认知模式。在认知意义上,经验也是基于心理模型的,心理建模的路径有思想语言、心理表象、心理命题、思想实验和心理模拟推理。这种基于心理建模的适应性表征为科学认知和科学发现提供了有益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3.
二语习得研究由3个重要部分构成,即语言输入与输出研究,习得者内部与外部因素研究和中介语系统研究,这3个部分都与认知语言学有着密切的联系。语言能力是人类认知能力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语言习得过程是一种心理和智力过程。在认知语言学领域,二语习得研究被看作认知科学的一个分支,语言习得成为人的基本认知能力的组成部分。作为认知能力的一部分,语言学习从一开始就受到认知的合理性制约。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研究二语习得,对于二语习得本身和大学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中介文化是指学习者在外语学习过程中构建的一种兼具第一语言和目的语双重文化特征的特殊文化。本文首先分析了中介文化的特点,认为中介文化的特点与中介语具有某些方面的相似性;其次从学习过程中的语言、心理和社会等相关因素出发对中介文化发生的认知基础进行了分析;文章最后尝试性地探讨了中介文化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Lambrecht(1994)的信息结构理论研究发话者对受话者心理状态的假设与句子结构之间的关系,认为句子结构反映发话者对受话者认知状态的假设.在他的理论观照下,我们发现,中国学生在二语写作中对信息结构存在着三种违背现象,即对预设的违背、对话语中所指的认知状态的违背和对主题的违背.之所以存在这些违背现象,是因为受试对读者认知状态进行了错误估计.要解决写作中这种违背现象,我们认为,教学中应阐释信息结构理论,分析真实语篇让学生了解信息理论,了解英语句子的信息结构.  相似文献   

6.
反意疑问句是一种普遍的语言现象,由陈述部分和简短问句部分组成,其复合结构承载了丰富的话语信息.从认知语言学转喻的角度,探讨制约转喻的四个原则:即信息最大化原则、经济最大化原则、认知突显原则和社会需要原则在反意疑问句语用语义方面的反映.反意疑问句所承载的丰富的语义语用功能是语言运用者内在的认知状态转喻的结果.通过对反意疑问句的转喻认知分析,表明从认知转喻的角度对语言现象进行分析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认知潜势是认知维度上术语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与术语的心理表征、多维性和认知语境密切关联。对目前最有影响的认知术语理论,包括社会认知术语学和基于框架的术语学进行综述,提出它们只是采用了不同的认知模型作为基本框架,但是其对于术语的根本看法是一致的,即通过对术语的情境化表征,充分展现术语的认知潜势。  相似文献   

8.
社会心理表征对隐喻在认知语境中的理解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分析了社会心理表征的形成,以及社会心理表征对于理解由文化因素而构成的隐喻的作用。社会心理表征的独特性在于,它的形成并不一定要依赖人的直接经验,而是依赖于具有相同历史文化背景的某一社会团体长期凝练形成的认知语境。认知语境的操作以"知识草案"和"心理图式"为基本单位。对认知语境中某些文化因素构成的隐喻的理解,实质上就是对已经固化在人的意识中的"知识草案"和"心理图式"的激活。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语言交际是一个认知过程,是以相关为前提对认知语境要素不断进行选择而获得理解的动态过程.交际双方认知心理状态的趋同是交际顺利进行的保障,即发话者对对方认知语境的假设与理解的期待与受话人的真实认知语境与理解完全或部分吻合.语境假设的不一致往往会引起交际的失败.  相似文献   

10.
隐喻作为一种语言现象,普遍存在;另一方面它更是体现了人类的深层认知机制.隐喻理解就是把接受的外部语言信息与头脑中已有概念表征建立种种语义联系的认知过程.  相似文献   

11.
论竞争情报分析中的认知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争情报分析的过程本质是一个认知过程,情报能力的核心是分析人员的认知能力.根据认知心理学中关于人的认知过程的观点,对分析人员的注意、编码、推理等认知环节中的情报认知能力进行了反省,认为当情报分析人员开始接触搜集到的信息时,认知就会对其分析行为产生不知不觉的影响.提高情报分析的质量,根本途径在于提高分析人员的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2.
试论话语联系语的认知功能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Sperber & Wilson(1995)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将话语意义区分为概念意义和程序意义,这两种意义反映了话语理解过程中对命题信息的表征和计算加工。据此,话语联系语区分为概念连接语和程序连接语,从而探讨它们在话语理解过程中不同的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13.
经济形势的快速变化促进了企业创新,选择合适的创新导向成为现代企业面临的重大议题。文章对通过问卷调查所获取的相关数据进行实证分析,验证了三种认知风格对创新导向的影响,以及角色宽度效能感在其中的中介效应。结果表明:制造业高层管理者的认知风格和企业创新导向显著相关;高管认知风格可对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产生正向影响,企业的创新导向受高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的影响。此外,角色宽度自我效能感还作为制造业高层管理者的认知风格与创新导向之间的中介变量存在。文章对管理者推进创新导向变革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主体的认知结构的核心要素是思维方式、科学知识、价值观念。认知结构制约主体对认识目标的选择,制约其对信患的加工和整合,制约其对客体的系统解释。  相似文献   

15.
信息社会工业设计类型的演变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产品的信息传达部分取代了物质功能的演绎 ,成为产品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现代主义的设计理念逐渐被取代。在这一趋势下 ,信息时代的产品设计基础变得更为交互 ,认知心理学成为研究的重点和基础 ,设计和使用的过程就是“编码”和解码的过程。随着产品语意学的发展 ,设计理念从物质性向非物质性转移  相似文献   

16.
现有的认知理论和交互定律的相关工作多从用户行为进行拆解,预估用户的操作时间.基于上述工作,进一步探究了B2C网站信息架构的展现方式对用户操作时间的影响,选择研究对象的典型任务进行实验,对比用户操作实验时间和GOMS认知理论模型计算时间,提出信息架构中导航的分类数和目标数对用户完成任务的时间有影响的假设.再使用E-Prime软件设计正式实验,利用SPSS软件分析数据,结果显示在横向导航的总目标数部分,与希克定律的结论相反,即与目标的总数无关.而与网页横向导航栏中的分类数有关,且随分类数增加,用户完成任务的操作时间也随之增加.  相似文献   

17.
名词性概念词汇表征是指语言在词汇层面赋予名词性概念以俗名的语言现象。不同文化背景语言的名词性概念在词汇表征方面既有许多共同之处,也存在各种差异。不同语言名词性概念词汇表征的差异虽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对象,但深入、系统的研究尚显缺乏。文章旨在认知语言学识解理论框架下探讨汉英名词性概念词汇表征差异的认知理据。  相似文献   

18.
从认知心理角度,以平衡理论、一致性理论与认知失调理论为基础,延伸出认知鸿沟概念,探讨虚拟世界中的网络谣言传播,分析中国台湾地区网民对于2013年发生的重大社会事件洪仲丘命案,检视认知鸿沟、信任态度、误信谣言到再传递的过程。透过量化问卷调查进行实证,分析604份有效问卷。结果显示:当产生的认知鸿沟越大时,民众会越相信谣言,在态度上也越不会信任中国台湾军方与地区行政当局,在行为上也越倾向于将讯息再次传递出去。此外,从模型结构中也发现,相信谣言这个变量,在认知鸿沟与网络传播的路径间扮演重要的中介变量角色,显示认知鸿沟不仅会对讯息传递产生直接效果,还会通过误信谣言造成间接效果,然而,这种显著的中介角色在军政信任变量上却未发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