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分析粗放型经济增长向集约型经济增长转变的要义的基础上 ,分析了产业升级、产业结构升级 ,以及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中国国情的关系。提出了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转换经济体制。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途径是加快经济体制方面的改革,包括:国有企业的改革、投资管理体制的改革、金融体制的改革和干部考核制度的改革等。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标志是:低通货膨胀率;投入结构的优化;产业结构趋向合理化、优化和升级;商品和服务质量不断提高;资源、环境得到保护;生产效率不断提高等。  相似文献   

3.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质是提高生产要素的素质和效率 ,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在于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需要经济体制的转变相配合。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具有紧迫性 ,这是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迫切要求 ,也是我国经济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必然选择。针对当前突出的问题 ,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主要措施是 ,坚持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线发展经济 ,加快推进以产权制度改革为中心的深度市场化改革 ,深化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制  相似文献   

4.
外贸结构转型与经济增长及增长方式转变二者之间存在互动关系,外贸结构成长与经济增长转型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经济增长及增长方式的转变伴随着科学技术进步、生产力水平提高,产业结构就会从低层次向高层次转换,产业结构的高级化最终又会使比较优势结构发生变化,从而促进外贸结构优化,外贸竞争力增强。同时,质量型或内涵型经济增长方式将提高外贸水平与层次,增强外贸国际竞争力,优化外贸结构。反过来,外贸结构的变化又将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进而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即外贸结构转型带来贸易利益并增加实际国民收入总量,贸易利益诱发生产的专业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产业结构的调整促使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依靠科技创新带动辽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依靠科技创新和体制创新推动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是贯彻落实国家《十大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和实施科技创新战略的客观要求。在当前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紧迫时期,辽宁经济发展的关键是围绕结构调整的主线,依靠科技进步与创新,带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通过对科技创新与辽宁经济结构现状及其互动关系的研究,构建辽宁经济结构优化评价指标体系和结构导向型科技创新体系,为实现辽宁生产力跨越式发展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6.
实体经济结构调整是新常态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战略,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和重要途径,提升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对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意义重大。从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机理出发,借助就业与产出偏离的思路分析了我国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面临"产业偏离"现实困境。在厘清带来这些困境的深层原因基础上,提出构建层次丰富的直接融资体系、优化政策性金融体系、创新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方式、增强实体经济内生增长动力、转变政府职能和优化产业政策等方面改革是实现金融支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  相似文献   

7.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问题和根本途径.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抓住机遇,充分利用其在区位、交通、资源、体制创新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加快推进产业结构、技术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的改革与调整,经济实现了规模的快速膨胀和运行质量的有效提升.本文将运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和计量方法,对影响内蒙古经济增长的资本、劳动力、制度变迁及产业结构转变等因素进行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产业结构升级是转变安徽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实现经济由数量型扩张向质量型发展的动力需求.文章在阐述产业结构升级对促进安徽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基础上,首先对三大产业的增长与经济增长关系做初步分析,然后选取测度产业结构升级的经济发展指标,用综合评价法构建一套科学的产业结构升级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框架,最后以产业结构升级为视角对安徽省如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主要途径和重要内容,是认真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我市要实现经济跨越发展,首先必须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存在的问题入手,说明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性;着重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优化产业结构、深化金融体制改革、推进技术进步、实现规模经济、加强科学管理和减轻就业压力几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如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经济增长方式要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来实现,这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因此,发展科学技术乃当务之急。一、发展科学技术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本质要求经济增长方式和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两个相关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根本出路在于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与此相适应,要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经济素质和效益,提高规模经营和科技进步效益,提高资源利用率,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3.
湖北省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必须抓住机遇,根据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关联性,突出发展关联性强、拉动作用大的现代物流、金融、信息、现代商务等生产性服务业,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互动发展,提升制造业的竞争力和效率,从而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闵强 《金陵瞭望》2008,(24):46-47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这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全局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改革开放以来.江宁经济保持了多年的连续增长.特别是2000年撤县建区后,经济增长的速度更快。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江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面临着诸多的压力和阻力。江宁经济要实现继续又好又快地发展,需要进一步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内外经济环境的变化,中国依靠要素投入的旧增长模式难以为继,而要保持经济增长,就必须实现经济转型升级。与传统经济相比,创新经济生产率更高,增长动力更强,是推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能。同时,创新经济还能够更好地协调生产和消费的关系,满足差异化消费需求,体现了新一轮产业革命带来的经济变革,代表了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方向。创新经济在创造新就业岗位的同时,还带来了就业方式和就业形态的变化,这部分就业因此可以被称为新就业。测算结果表明,2017年创新经济占国民经济的比例约为15. 2%,与2007年的8%相比增加了近一倍;新就业占总就业的比例约为10. 5%,与2007年的5. 4%相比也增加了几乎一倍;创新经济对增长和就业的贡献不断增强。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机遇,大力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加快培育和壮大新产业、新业态,是当前经济转型背景下实现经济增长动能转换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1979-2008内蒙古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具有内在联系,先进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表明产业结构的高转换率往往会导致经济的快速增长。改革开放30年来内蒙古经济呈现快速增长趋势,其中产业结构转变在经济增长中的贡献率有多大?本文从产业结构和经济增长的内生关系角度出发,选取1979-2008年内蒙古经济发展数据,分别利用水平分析法和因素分析法对内蒙古经济结构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进行分析。针对分析结果,就内蒙古未来如何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7.
我国目前的粗放型为主的经济增长方式导致资源的过度消耗和环境的渐趋恶化,这已经严重威胁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由经济增长方式向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预示着中国特色经济发展理论的创新。  相似文献   

18.
《金陵瞭望》2009,(19):6-7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发展新兴产业.是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新兴产业,是指科技创新集中.有较高劳动生产率,处于产业成长期,需求旺盛,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具有战略意义的高新技术产业。纵观世界各国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历程.及时选择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相似文献   

19.
论转变湖北农业经济发展方式的创新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经济方式转变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组合的重新调整,是农业经济增长的核心,是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湖北农业经济处于关注财富增长阶段,发展方式粗放有余,集约不强,和谐不足。实现湖北农业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从技术和制度两个层面进行深层次创新。  相似文献   

20.
河南省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1978-2010年的经验数据通过协整分析发现,河南省粗放式增长特征显著,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显著,但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效率不高;较长时期内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显著,但存在较长的时滞;科技投入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较小。河南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应着眼于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优化和升级,切实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加大科技投入、强化科技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