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舞台剧是一种综合性的叙事艺术,西方现代派戏剧的舞美呈现出多维的、立体的、动态的、开放的叙事态势;布景、灯光、服装、道具、音响等作为舞美的重要叙事要素和视角积极参与戏剧情节、人物的叙事。由于西方现代派戏剧具有比较强的观念性,因此舞美在叙事中突破了传统戏剧的写实性原则,力图通过象征性、寓意性、写意性的戏剧要素对观众表达一种观念,传递出剧作家和导演的叙事意图和对现实的主观感受。  相似文献   

2.
传统戏曲难以在晚清剧烈的社会变革中适应观众和时代的需求,难以发挥革命宣传、鼓动以及启蒙民智的社会作用,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人士积极推进晚清"戏曲改良",艰难的戏曲改良又迫使改良者将目光投向西方的话剧艺术,去接受新的戏剧观念和思潮。新剧作为舶来的戏剧艺术与中国的民族审美存在隔膜,要在中国戏剧舞台上扎根、延续,必须与民族传统、戏曲传统相"融合",吸收、借鉴戏曲改良中的优秀成果从而使得话剧舞台艺术在舞台表演、舞美、剧场等方面得到丰富和发展,推进了话剧的民族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舞美教学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情趣和道德修养,培养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塑造健美的形体、端正的仪态,高雅的气质,以及促进良好心理品质的形成和建立学生体质基础等具有积极作用,本从理论上论证了舞美教学在素质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并认为舞美教学也是当前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手段。  相似文献   

4.
话剧与戏曲是中国戏剧艺术的双璧,作为舞台艺术,话剧对戏曲舞台时空观的影响呈现出曲折的特点.从舞台的物理时空、表演时空、心理时空三个层面进行剖析论述,比较话剧与戏曲在三个舞台时空观念层面上的同与异,论述话剧导演加入到戏曲舞台的创作实践,揭示出话剧舞台的写实时空元素渗透进戏曲舞台写意时空观的影响轨迹,对于当代戏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之前,话剧民族化的进展十分缓慢。独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舞台成了再现生活“真实”的空间,既与我国戏剧美学、观众欣赏习惯不协调,又显得单调。新时期以来,话剧艺术家思维定势被突破,创新成为时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中国戏剧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美学大交流、大融合。我国戏曲虚拟、写意,将生活诗化等假定性表现手段被用于话剧导演之中。首先,是使舞台由再现的物理空间,向表现的、心理空间转化了;第二步又大胆地将写实与写意结合,将生活诗化,从而使演出形态向民族化迈出了新步伐。  相似文献   

6.
新时期之前,话剧民族化的进展十分缓慢。独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舞台成了再现生活“真实”的空间,既与我国戏剧美学、观众欣赏习惯不协调,又显得单调。新时期以来,话剧艺术家思维定势被突破,创新成为时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中国戏剧美学与西方现代主义戏剧美学大交流、大融合。我国戏曲虚拟、写意,将生活诗化等假定性表现手段被用于话剧导演之中。首先,是使舞台由再现的物理空间,向表现的、心理空间转化了;第二步又大胆地将写实与写意结合,将生活诗化,从而使演出形态向民族化迈出了新步伐。  相似文献   

7.
一位著名的舞台美术家曾说过:"舞美是寂静的戏剧".确实如此,一台成功的舞台设计必须是符合戏剧风格,符合戏剧演出的流动空间和体现戏剧主题思想的舞美艺术.  相似文献   

8.
"十七年"是我国话剧舞台形态与观念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话剧创作中对西方写实传统的汲取,对斯坦尼斯拉夫体系的借鉴与反思,对舞台民族化、风格化的追求与尝试,成为这一时期观念探索的重要特征。本文以"十七年"话剧的舞台呈现为个案,考察了在写实传统的影响下中国话剧舞台从"生活化"到"写意化"形态的美学嬗变,并探究了其观念上的成就与不足。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十七年的戏剧舞台形成了“话剧———戏曲二元结构”的崭新戏剧文化生态,其基本特点是:话剧舞台和戏曲舞台共生互补、竞相辉映;一方面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演剧体系全面推行,中国话剧演剧流派初步形成;另一方面戏曲剧种百花齐放,表演艺术流派纷呈。  相似文献   

10.
话剧《霸王歌行》是一部改编剧、历史题材剧和先锋探索剧。该剧遵循了改编伦理,完成了从小说到话剧的跨文本艺术形态转换;以对历史源文本的想像性阐释,完成了对历史的重构;在舞台呈现和叙事方式.尤其是文化立场和诗性精神方面,又体现出鲜明的先锋性。在话剧艺术日趋边缘化的时代,《霸王歌行》具有着独特的意义与价值,营构了较大的艺术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1.
津门这片艺术的沃土精心浇灌扶植了话剧这株外来的戏剧之花.如果说张伯苓亲自引进话剧并将其搬上了南开学校舞台的话,那么张彭春的贡献就是提高了话剧的艺术品位,使之更适合中国的国情.话剧从校园走向社会经历了艰难曲折的过程,天津话剧界同仁为此付出了心血和努力.20世纪30年代中期,天津话剧舞台呈现出好戏连台、人才荟萃的繁荣景象.  相似文献   

12.
经由考察马森与姚一苇1960年代话剧里"荒诞剧"艺术手法,了解台湾剧作者如何接纳"荒诞剧"。他们在情节结构、人物塑造、语言运用、舞台形象、表现手法方面,都有着与荒诞剧相像的地方。这种艺术表现突破了过去写实或拟写实的剧作,丰富了台湾剧坛的生命力,成为台湾话剧史上的一个转折点,在台湾话剧史上写下了重要的一页,还对70年代以后台湾话剧的舞台观念与演剧实践的变革产生了直接的、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之一:领略一下传说中的百老汇舞台对许多人而言,百老汇的舞台一直是停留在电视中、停留在书本介绍中的。这次可以最近距离目睹家门口的百老汇舞台,何乐不为?《音乐之声》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未曾领略过的百老汇的舞台,简洁的舞美不华丽,不抢戏,但可以如期让全剧快乐的情绪感染自己,这个期盼值还不够高?  相似文献   

14.
舞台说明是剧本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曹禺话剧的舞台说明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雍容详尽的叙述美、充满诗意的抒情美、富有表现力的动作美、写实写意的音响美,使剧本具有了相当的可读性,同时也成为了曹禺式的话剧艺术风格的重要方面之一。  相似文献   

15.
音乐剧《猫》的成功之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猫》是一部以儿童诗集改编而成的音乐剧,这样的取材成功的希望不被看好。但音乐奇才安德鲁·洛伊德·韦伯和一批天才的创作团队使《猫》最终取得了辉煌的成绩,其主题曲《回忆》感人至深、风靡全球,成为《猫》剧的代表和象征。音乐剧《猫》将丰富的音乐元素、新颖的舞蹈元素和大胆的舞美元素完美地糅合在一起是其成功的秘诀。  相似文献   

16.
杨成林,国家一级舞美设计师,四川省文化艺术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将西洋话剧、歌剧、舞剧的舞美设计理论与川剧的具体特点相结合,努力致力于戏曲舞台美术的民族化和戏曲化,先后担任了近百台川剧的舞美设计,获得省部级奖十余次。  相似文献   

17.
中国话剧从春柳社的生硬移植到左联话剧的粗糙雷同 ,走过了一条艰难跋涉的探索之路。经过二十多年的披荆斩棘 ,在中国话剧舞台上终于出现了曹禺这样大师级的剧作家 ,为中国话剧的成熟 ,矗立起一块高大的纪念碑。曹禺对中国话剧的建树及意义表现在 :首先 ,伦理批判与精神反叛的思想体系 ;其次 ,卓越的悲剧美学价值 ;第三 ,话剧文学样式的杰出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话剧《桑树坪纪事》在由小说改编为剧本、由剧本发展到舞台演出的两度创作中,很好地体现了徐晓钟长期追求的“兼收并蓄、以我为主”的美学原则,这种写实和写意相结合而以写意原则为主的手法,使话剧《桑树坪纪事》成为新时期话剧的扛鼎之作。  相似文献   

19.
国家话剧院新年第一部大戏《红尘》近日开排, 由特邀著 名导演艺术家曹其敬执导,由著名舞台美术家薛殿杰担任舞美设 计,朱媛媛、韩童生、柏寒、陈强、刘佩琦等广大观众喜爱的演 员在剧中担任重要角色。 话剧《红尘》改编自著名作家霍达荣获第四届全国优秀中篇 小说奖的同名小说,由霍达、王为政编剧。这是一出"京味"十 足的现代话剧。作品以细腻的笔调、大雅大俗的"京味"语言, 跌宕起伏地展示了一个弱女子在1966年至1976年10年间艰难 的心路历程,通过那个年代一个古都小巷的日常生活、风土人 情,刻画了平民百姓在特殊岁月里的精神世界。它将带给观众强 烈的心灵震撼。剧本已荣获第二届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优秀剧 本奖。  相似文献   

20.
在主流的话剧史中,编者或作者似乎刻意地在忽略南开学校所进行的话剧活动。恰恰就是这个被主流的话剧史所“忽略”的南开学校却培养出了曹禺这位话剧大师。南开的话剧活动者分别从改编、改译的西方话剧作品、进行了大量的戏剧舞台实践活动、进行了话剧理论的建设等方面展开戏剧活动。他们逐渐形成了成熟的话剧意识。他们一直为主流的话剧史所“忽略”的事实则表明,至今学界主流的研究方法依然是庸俗社会学的,而非艺术审美的。学界主流的研究者实际上没有真正理解“话剧意识”的内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