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该文认为,要使地方政府走出制度创新的困境,应着重从三方面人手,即地方政府应履行自己的产权职能,以制度创新促进产权的多元化,并通过产权保护,解决微观主体的动力激励问题;以制度化约束规范中央与地方的制度创新关系;退出市场,实现制度创新的范式转换,如收缩公有经济的市场战线、明确政府职能的合理边界和放松管制等.  相似文献   

2.
以产权理论为基础 ,从市场经济中人的行为模式假设的定义出发 ,对我国产权制度的创新进程进行分析 ,提出国有企业改革过程中涉及的各利益主体重新分配收益的思路 ,指出了政府在制度创新中应承担的职能 ,并由此实现现代企业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3.
中国政府在产权界定中的职能应该主要体现在:促进制度创新;制定规则和保证规则的执行。进行政府机构与职能的自我改革;进行社会服务系统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的角色及方式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3  
该文认为,中国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中主要充当3种角色一是以“第一行动集团”的身份,在自己的固有职权范围内主动进行制度创新,如进行“增量改革”、引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代行市场部分职能,等;二是以代理者的身份,在中央政府的制度准人条件下进行制度创新试验,如创办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各种体制改革试验,等;三是以“第二行动集团”的身份,对微观制度主体的制度创新活动予以鼓励和扶持,使制度创新得以实现,如对私营企业的扶持和保护。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发展与改革的历程中,地方政府的职能经历了深刻的变化,有力的推动了我国的改革和现代化。在这个过程中,我国地方政府形成了发展主义取向、勇于体制创新、政绩导向及地方政府相互间竞争的特征。在我国现有的制度结构中,中央与地方关系塑造着地方政府的职能。通过提高中央与地方关系的法治化和制度化水平,有助于推进地方政府责任制建设,提升中央对于地方的治理水平,有效发挥地方政府的职能。  相似文献   

6.
目前我国企业资产重组与并购效益低下,主要原因是产权残缺不全、产权结构不合理;政府职能转变与市场立法滞后等,解决这些问题应明晰产权,改善产权结构;合理界定政府在企业重组并购中的职能范围;建立一个完善的企业并购市场;完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7.
在我国建设用地供给十分紧张的背景下,实现土地集约利用是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保证。一直以来,由于农地产权主体虚置及征地制度的固有缺陷、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过度依赖、土地规划缺乏科学性与权威性等原因,导致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着地方政府对城镇建设用地重“增量”而轻“存量”、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闲置浪费现象严重等问题。为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必须明晰农地产权、改革征地制度、完善财政分权及地方政府政绩考核制度、强化土地规划在引导土地集约利用方面的调控职能。  相似文献   

8.
转型深化期的农地产权改革需要正视农地产权的模糊性。文章从产权与市场相互关系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农地模糊产权优于俄罗斯早期农地改革,同时滞后于我国城市土地产权改革的绩效之谜问题。得出对于具有明显制度转轨特点的我国而言,产权与市场都是决定绩效的重要因素,适应各阶段市场发展的农地产权模糊度是农地产权改革的内在要求。减少政府的产权管制、提升农民的产权行为能力,以及完善当前包括农地市场在内的诸多生产要素市场,这些我国现阶段农地产权深化创新的关键,可以使农地产权在市场化的自由交易中内生的选择最优模糊度,从而打破城乡的二元土地制度,最优化农地绩效。另外,这个过程需要特别注意政府与市场在职能和边界上的划分,保障和吸取各地产权探索创新的试错性,在赋予和农民行为能力相匹配的产权权利时,要不断提升农民自身的行使能力,最后还要注重农地产权改革公平与效率的兼顾。影响农地产权非正式制度的形塑机理,租值耗散的经验定量特点以及模糊产权的自发演化理论含义是需要进一步探讨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目前我国企业并购存在如下问题:各级政府权力硬核的存在导致企业并购行为变异;复杂的产权关系使企业集而不团;经营目标的低层次使企业并购动力严重不足;市场发育不完善造成并购过程中的一系列技术性困难;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导致人们一系列认识上的障碍。解决和克服上述问题的有效举措是:注重制度创新,硬化企业约束;约束政府行为,使其管理手段宏观化、合理化;完善产权市场,规范交易行为;加强正面引导,强化企业并购动机;狠抓社会综合治理,净化企业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0.
虽然我国法律规定中央政府对自然资源代行国家所有权,但是只能由地方政府直接占有自然资源,然而地方政府缺少产权主体的地位,不可避免导致央地关系的冲突。自然资源产权主体制度设置的不合理导致中央和地方之间对自然资源的争夺,尽快建立和完善我国地方物权制度有利于央地关系的和谐。通过完善宪法、物权法、矿产类法律和地方立法可以完成对自然资源产权主体地位的"确权"。  相似文献   

11.
对中国地方政府制度创新作用的一种阐释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该文主要从产权制度出发,认为,中国地方政府在制度创新中最重要的贡献是培育非国有多元产权制度,从而大大推动了中国的市场化进程,降低制度变迁的成本,并有利于制度的个性激励,形成多样化的制度模式.  相似文献   

12.
地方科技创新体系指科技创新主体为实现科技创新而在某个区域生成的一种相互反应的网络系统。企业是地方科技创新体系中的主体,其他主体应该为企业主体服务,这需要一整套制度建设。地方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模式有自主创新模式、产业政策模式和政府创新模式三种。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政府在选择地方科技创新体系构建模式时,应基于本地的资源结构,慎重选择适当技术,重点扶持中小企业和地方产业集群,建立有利发挥人力资本作用的产权制度。  相似文献   

13.
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理论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制度经济学国家理论在内容上包括国家起源理论、"诺思悖论"、国家在产权制度形成中的作用、国家与制度创新和国家与制度变迁的关系等。这一理论对中国政府改革与实践的启示意义是:政府与规则的创建密不可分;要从制度的需求和供给方面发挥国家在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发挥政府的作用,努力消除"诺思悖论";充分发挥国家在制度创新中的作用;充分发挥国家在产权制度变迁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我国的经济增长实质上是一个制度变迁的过程,依据转轨时期国家制度变迁对县域经济的影响,可以把县域经济增长划分为三个时期:启动阶段、快速增长阶段和缓慢增长阶段。我国制度变迁与县域经济增长的历程表明,县域经济增长更加依赖于制度变迁,制度变迁的正负效应决定着县域经济增长的快慢,其中最重要的制度变迁是以中央政府为供给主体的产权制度、财税金融制度的变迁。为此,要在顺应国家制度变迁的前提下,主动进行以县级政府为主体的制度创新,进一步降低县域经济增长的交易成本,形成有效激励机制的制度安排,加快县域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15.
基于广东省遂溪县国营北坡糖厂改制的历史过程,采用制度经济学和公共选择理论对其进行分析.分析表明政府必须负起领导和推动地方国有企业制度创新的责任,而在制度变迁过程中,创造条件壮大创新团体的力量,则会使创新活动成功实施.企业只有首先成为独立市场主 体,才会成为自主制度创新主体,才能处理好与农民和政府的关系,建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相似文献   

16.
知识产权是知识财产私有的权利形式,是一种基于个体的权利生成,面对权利客体的多样性创新,特别是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集合了自然公共属性和个体价值属性,对知识产权保护进路形成突破。以农民权为基础和框架构建的基因资源权应注入社区发展权的公共性理念,通过社区共享性制度系统促进转基因作物基因资源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双向度互动式发展进路。  相似文献   

17.
从循环经济视角探讨产权制度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互动关系,认为技术创新是扩大资源供给、发展循环经济的根本途径,产业组织创新是循环利用资源,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组织形式,而技术创新和产业组织创新又离不开产权制度创新,产权制度创新是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8.
改革后中国地方政府的相关利益主体包括中央政府、同级地方政府、微观主体,这三者之间实质上都是委托代理关系。地方政府的目标函数中最具有交集的理性变量就是辖区GDP的增长。在地方政府竞争态势下,地方政府会追求更高的GDP增长,其地方政府主导经济的手段在于选择性的产权保护。当然,地方政府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行为在缺乏有效的制度约束条件下,可能会损害中央政府在全国的整体利益,也可能会危害辖区居民和企业的公共利益。而要改变这种地方政府竞争所带来的弊端,必须通过制度创新对地方政府行为进行有效地矫正。  相似文献   

19.
在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模式中,为什么中国地方政府在市场化进程中扮演的角色呈现出如此大的差异?以中国区域间地方政府创新的差异性为切入点,对五届(2001-2010年)中国地方政府创新奖的入围项目进行跨区域、跨类型、跨年度等维度的数据分析发现,行政改革与经济增长显著关联,同时,地方政府创新随着经济增长呈现出从政治改革向行政改革方向发展的趋势,但公共服务仍没有成为中国地方政府创新的焦点领域。这一发现的政策含义在于中央政府要自上而下地从制度和政策层面为地方政府创新提供公共服务和政治改革的激励机制和制度空间,自上而下地构建制度化分权机制,重视区域发展中地方政府创新的激励机制和制度空间的建构。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进程中的农用土地非农化问题,是现阶段中国转轨与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重大问题。由于财政分权和税制改革,市场经济条件下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在土地利用上的效用函数发生偏离。同时土地产权不清晰和管理制度上的缺陷,地方政府受现实地方利益最大化的驱动,追求土地出让收入最大化而滥占耕地,导致地方政府目标激励的偏差。本文在建立模型的基础上,分析了地方政府在农地非农化的进程中的激励和相应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