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新课程的英语课堂教学,十分重视生成性教学,这是由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也是由课堂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在一般情况下,教师既要使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基本不变,又要以下不变应万变,巧妙处理、利用课堂的动态生成资源.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着根于生成性教学设计,又要超越教学预设,使课堂教学效果因为无法预设的意外而精彩.  相似文献   

2.
新课程的英语课堂教学,十分重视生成性教学,这是由新课程的教学目标所决定的,也是由课堂的复杂性所决定的。在一般情况下,教师既要使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教学策略、教学流程基本不变,又要以下不变应万变,巧妙处理、利用课堂的动态生成资源。这就要求教师既要着根于生成性教学设计,又要超越教学预设,使课堂教学效果因为无法预设的意外而精彩。  相似文献   

3.
提高《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必须聚集于课堂,依据课标,削尽浮华,让学生在课堂上真正的有所收获.本文重点就《品德与生活》课堂教学实践中,教学理念、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三个问题作简析.  相似文献   

4.
品德与社会课程要求我们应当促进学生去进行有意义的建构,促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问题的生成,促进学生对生活的体验.使课堂变为学生参与的过程,学生思考的过程,学生完整生命的投入过程,完整心理结构参与的过程,让课堂教学呈现出生机和生命力.为实现这一教学目标,我在教学实践中大胆尝试了一些新的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新课程改革开展得如火如荼,动态生成的课堂教学模式正体现了这一理念.即教师用预设的、变化的、动态的生成观念来看待课堂教学.语言教学处于改革前沿.因此,语文教师,要善于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和变动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随机应变,着力构建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课堂,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相似文献   

6.
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是实现有效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有效开发和利用《品德与社会》学科课程资源,应立足学生生活,开发和利用教材资源、学生生活资源、课堂动态生成资源,做到为教学服务,不求花样繁多,但求切合实际,提高教学实效性.  相似文献   

7.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不断探索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动起来,教师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需要营造一种教学文化氛围.教师需要从英语的学科特点入手,做好师生间的沟通、课堂管理、教学形式、兴趣培养和评价方式这几方面的工作,以不断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8.
作为教师,让素质教育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出生命的意义",教师就必须看到课堂教学质量对人生命的意义.每上一堂课,教师就要让课堂"活"起来,就要让课堂充满"灵气",就要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生命型的课堂教学必然与传统教学不相一致,而不单纯是为"传授知识"而存在,其课堂效率将伴随生命价值的提高而提高.应如何让语文课堂教学"活出生命的意义",我认为应从三方面来做.  相似文献   

9.
在小学阶段,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英语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要使课堂教学交际化,必须从组织活动入手,在实施交际化的英语教学模式时,抓住“活”与“动”这两个方面,让语言教学真正活起来,让我们的学生真正在课堂上动起来.  相似文献   

10.
"思想教育是一种艺术,需创设一种意境和气韵,以打动听者的感情,陶冶听者心灵",这就要求教师在品德与生活课教学时,要善于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入境,让学生在情境当中产生情感、体验,进而发展认识.那么,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中恰如其分的调配学生的情绪,使之调动学生的情感,能为课堂教学服务,通过尝试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11.
课堂是一个充满活力的生命整体,处处蕴含着矛盾,其中生成与预设之间的平衡与突破,是一个永恒的主题.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对立统一体,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在实施小学语文新课改中,要让"预设"与"生成"同放异彩.  相似文献   

12.
新课程理念中特别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其中课堂生成性资源作为课堂教学资源中的一个亮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这种资源不是教师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教学中随机产生的,它包括学生的兴趣、积极性、注意力、学习方法与思维方式、合作能力与质量,发表的意见、建议,观点,提出的问题与争论等.作为教师,如何巧妙地利用这些动态生成资源,让课堂充满生命的灵性.  相似文献   

13.
预设是课堂生成的前提,充分的预设,代表的是对教材更深入的理解,是对整个教学设计更为成熟地把握.预设与生成作为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是共同存在于课堂教学之中.教师在备课时充分预设,在课堂教学中自然生成,并巧妙把握生成因素,将预设和生成结合在一起,这样就能提升我们课堂教学的价值,就能使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14.
作为教师,让素质教育的语文课堂教学活出生命的意义,教师就必须看到课堂教学质量对人生命的意义。每上一堂课,教师就要让课堂活起来,就要让课堂充满灵气,就要让课堂焕发勃勃生机。生命型的课堂教学必然与传统教学不相一致,而不单纯是为传授知识而存在,其课堂效  相似文献   

15.
课堂是动态的,是千变万化的,在课堂教学中常常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小插曲”.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面对这种“意外”,是视而不见,还是追随学生的兴趣,抓住教学中的“机遇”,机智地做出相应变动?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教师要抓住课堂生成的每一个契机,让精彩在课堂中绽放.追求至善至美人人向往,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总是努力追求课堂的完美无缺.  相似文献   

16.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之中作出相应的变动。”他十分赞赏教师在课堂上牢牢把握生成资源,使教学直接诉诸儿童的理智和心灵的境界。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生成性课堂突出教学的个性化建构,追求学生的生命成长。在丰富而又千变万化的课堂教学情景中,面对转瞬即逝的生成性资源,我们既要课前充分预设,也要善于捕捉,让它成为教学的契机,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课堂涌动生命的灵性。  相似文献   

17.
范莺 《科学咨询》2013,(4):73-74
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不断探索如何让自己的课堂成为高效课堂。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的思维动起来,教师必须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课堂需要营造一种教学文化氛围。教师需要从英语的学科特点入手,做好师生间的沟通、课堂管理、教学形式、兴趣培养和评价方式这几方面的工作,以不断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益。  相似文献   

18.
以学论教,就是从学生的学出发,研究和分析教师的教,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关注教学预设,而且要关注课堂教学中的种种生成,关注对学生学习活动中主体地位的尊重,让学生真实地在课堂上体验成功,感受课堂深层次的快乐.本文就六年级下期<立体图形的复习>一课阐明以学论教在教学中的实践.  相似文献   

19.
预设与生成是辩证的统一体,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过分看重课前的预设,忽视课中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发散性。当课堂出现预设与生成不一致时,一些教师却不知如何应对。对此,笔者认为,政治课教学既要预设,更重生成。教学因预设而有序,课堂因生成而精彩。  相似文献   

20.
对品德与社会的重视与否,课程上得好与坏,是德育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重要前提。由于农村的小学生是一个非常特殊的群体,留守儿童多。因此,我们更应该重视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改进教育教学方法,增强本课程教学的有效性,让他们幼小的心灵受到呵护与关怀。那么,如何增强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效性呢?笔者谈几点体会。一、教师要不断学习,丰富知识,投入教改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的教师,与城市教师相比,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