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王浩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3):61-63,53
纳兰性德的爱情词,通过儿女情长,怨离伤别,反映出他爱情的喜悦和伤感,体现其缠绵凄婉的词风。本文拟就梳理纳兰性德爱情词的创作,来窥探其爱情词中包含的对人生别样的忧患意识。  相似文献   

2.
纳兰性德的边塞词既延续了前代的边塞题材,又在情感取向、抒情方式以及词体风格上有很大的创新.作为第一个大量创作边塞词的人,他把词从狭窄的闺阁庭院中解放出来,扩大了清代词的题材视野.时代、人生经历、个人气质以及诗词同位的词学观共同决定了他的边塞词是传统边塞词和婉约词的结合体.归类分析纳兰性德的边塞词,并将其边塞词与前代边塞作品进行系统的比较,对明确其边塞词在清代词史以及整个中国词史上的地位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3.
纳兰性德为我们留下了家家争唱的《饮水词》。词中所呈现出来的人生追求正是纳兰性德自我实现历程的显现:从追求普通人世的政治理想到失意情殇自疗,在红尘中跌跌撞撞了一大圈,终于感悟到生命意识的本源:缘起性空。他将个人的无奈、不幸上升到社会、人生的虚无空幻。纳兰性德虽然没有遁入空门,却在精神上得到了顿悟,成了红尘中的精神隐士,达到了真正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4.
纳兰性德为我们留下了家家争唱的《饮水词》。词中所呈现出来的人生追求正是纳兰性德自我实现历程的显现:从追求普通人世的政治理想到失意情殇自疗,在红尘中跌跌撞撞了一大圈,终于感悟到生命意识的本源:缘起性空。他将个人的无奈、不幸上升到社会、人生的虚无空幻。纳兰性德虽然没有遁入空门,却在精神上得到了顿悟,成了红尘中的精神隐士,达到了真正的自我实现。  相似文献   

5.
纳兰性德,字容若,清朝满族成就卓异的重要词人,被晚清词家况周颐誉为"国初第一词人",纳兰性德师承李后主、晏小山,他的词兼有陈维崧的雄浑和朱彝尊的清丽,并且真率自然。"纳兰词"以爱情见长,本文把他的词作创作分为了两个时期,分别是"念亡妻"、"思红颜",这两个时期的词作以真挚的情感注入其中,读之使人潸然泪下,感人至深。  相似文献   

6.
清初卓越的满族词人纳兰性德有着自己精辟而独到的词学主张,他力主创作的个性化,推重诗词"言情"的基本特征,强调诗词的现实表达.纳兰性德的词学思想来自于他对于汉文化的深入濡染和对诗词内在规律的深刻把握.他真切纯挚的词风,虽然关乎个人禀赋,但并不完全是其民族气质和天然心性的无意识的流露,也是其对诗词真谛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高度后自觉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晏几道与纳兰性德之比较——兼论二人词作中的生命意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词学史上宋代词人晏几道与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均属纯情词人,晏几道对纳兰性德的词创作有着较大的影响。文章比较了两位同人在身世、秉赋、个性、才情、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许多相同与相似之处,并探析了二人词作中通过描述“梦境”而传达出的生命意识,一种对生命本体的忧思。  相似文献   

8.
在词学史上宋代词人晏几道与清代词人纳兰性德均属纯情词人,晏几道对纳兰性德的词创作有着较大的影响.文章比较了两位词人在身世、秉赋、个性、才情、价值取向等方面的许多相同与相似之处,并探析了二人词作中通过描述"梦境"而传达出的生命意识,一种对生命本体的忧思.  相似文献   

9.
纳兰性德与李商隐皆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最有名的词人,他们的词风以优美流畅的语言与浓郁的感情相结合,将人性中最为深刻的一面刻画得淋漓尽致,让人感同身受。而悼亡词作为古代至为重要的写作题材之一,纳兰性德与李商隐对这类题材的创作更是独具一格,造诣深厚,其写作特色是用如泣如诉的语言将人性中最凄美的感情展示出来,让人不禁唏嘘。本文通过对纳兰性德与李商隐悼亡词的数首代表作进行分析和研究,以探讨他们的写作特色及其词风在史上对各个时期文人墨客所起到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0.
纳兰性德,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史稿·文苑(一)》中记载:“性德善诗,尤长倚声。遍涉南唐、北宋诸家,穷极要眇。所著饮水、侧帽二集,清新秀隽,自然超逸。”张草纫的《纳兰词笺注(修订本)》收纳兰性德现存的词348首,其中涉及边塞题材的有69首,约占总数的五分之一。可见,在历代词人中,大量创作边塞词的,首推纳兰性德。张草纫先生的《纳兰词笺注(修订  相似文献   

11.
项鸿祚是清代后期词人,其词作艺术价值较高,内容主要为伤心情感的抒写。项鸿祚词受纳兰性德词影响较深,倾向于选择渲染凄冷气氛的意象,风格婉转幽深,清真哀艳,和纳兰性德词风相近。书写个体情感与个性,反对刻意追求声律与形式,这是项鸿祚词对纳兰性德词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2.
纳兰性德继承、创新、开辟了咏史词创作的新天地。他的咏史词注重描写铺叙而不议论,有意又不事张扬,以意境幽深、韵味悠远见长;注重对历史的心灵感悟,着眼于对历史的整体把握;创作方法别具一格;语言清新自然,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3.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的学者、词人,由于种种原因人们对他的关注和研究时冷时热.近年来纳兰性德则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评介了近年来一些研究专著,并着重从纳兰的思想、创作、爱情、婚姻子嗣、觇梭龙之行以及与<红楼梦>的关系诸方面,对历年来纳兰性德的研究状况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纳兰性德词中满族风情韩莓纳兰性德(1654—1685年)字客若,号楞伽山人,是我国清代著名的词人。他的词,或情意婉转,缠绵悱恻,或激昂慷慨,高亢哀厉,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清代著名词论家况周颐誉之为“国初第一词人”①纳兰词作的辑录《饮水词》曾称颂一时,...  相似文献   

15.
纳兰性德是清初满族人在汉族文化迅猛冲击的大背景下涌现出的一员文苑骁将。身为满洲贵胄,纳兰性德将汉文化融会贯通,儒释道文化在《饮水词》中多有体现。词中有儒家的忧患意识和参与精神,当现实不尽如人意之时,纳兰性德又徘徊在儒道矛盾之中,通过佛老之学寻求解脱。  相似文献   

16.
纳兰词中有多首节令词,其节令词具有以下一些特点:一是数量多;二是内涵丰富;三是在民族性上的缺失。这些特点的成因源于强烈的生命意识,明显的汉化倾向,以及独特身世、多情个性、深邃词心。以节令词为径,可以更好地走进《饮水词》,走进满族词人纳兰性德的心灵世界。这对纳兰性德及其词学研究均有助益,同时对于了解清初满汉文化交流亦有帮助。  相似文献   

17.
被誉为“国初第一词人”的纳兰性德以词风淡雅而不缺真情,哀婉凄艳而不媚俗让无数人倾倒。他的词“纯任性灵,纤尘不染”,风格近于南唐后主与北宋晏几道。然而他的边塞词却另有一番味道,雄浑大气的外表下,处处透出苍凉悲壮的气息。本文将选取一部分边塞词,结合纳兰性德的生平,从怎样的苦与痛,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感,作者如何表现这种情感等几个方面浅析他在边塞词中流露出的痛苦与悲愁。  相似文献   

18.
在清代林立之词派、词家中,纳兰性德倍受学界关注,有着不朽的魅力。本文从他词作的艺术魅力、人格魅力及他的词作风格特点与出身地位矛盾形成的魅力三个方面,阐述了纳兰词的特点并揭示其原因。  相似文献   

19.
以纳兰性德的悼亡词为研究对象,对其悼亡词中所出现的意象和频率进行统计,从夜晚氛围的描写这一角度出发,选择 “月”这个意象,探讨夜晚氛围对于纳兰性德悼亡词情感表达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纳兰性德是清初著名的满族词人,在文坛上所获得的评价达到"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高度。他的诗歌创作观始终贯穿一个根本宗旨,即诗歌要抒写诗人的情感个性。该文结合纳兰性德的诗歌创作实践分析了其诗歌创作观,即诗歌创作应重视情致的抒写,倡导比兴寄托,主张恰当用典、学古求变,反对因袭模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