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来,日本创价学会名誉会长池田大作倡导的国际和平主义运动,在国际社会上得到了广泛的支持。作为一位民间的佛教徒,能够在国际政治舞台上出色地宣传佛教的"和平观",有力地推动了国际和平事业的发展,实属罕见。如何评价在宗教哲学思想指导下的国际和平主义运动,这是国际政治学的一个新课题。池田的国际和平主义,实际上是以佛教哲学为理论基础的宗教国际和平主义。多年来的事实证明,它是国际和平力量的一个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池田大作的和平思想虽根源于佛教教义,但也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孔子的“仁者爱人”与池田的“以生命眼光”看人,均以“人”为中心,以“爱人”为旨归,提倡一种普遍的人类之爱。墨子的“兼爱非攻”与池田力主以实践的精神去反对战争,追求和平,凸显了东方思想家一脉相承的思想源流。而孔儒的忠恕之道与池田的人生哲学所强调的人与人、国与国之间的理解、信任、尊重和宽容,更彰显了以人道主义和平思想为基石的普世价值。  相似文献   

3.
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化研究所池田温教授在出席“纪念陈寅恪教授国际学术讨论会”(1988年)期间,发表了《陈寅恪先生和日本》的论文,并在大会闭幕式上作了发言。同时,池田先生对中山大学中国史、世界史有关教师、研究生和本科生,作了题为《唐代的律令》的演讲。由于这一演讲要旨对我们今后研究唐代律令富有长久的启发性,特在此将演讲要点公诸同好。池田先生在讲学中分发了如下讲义:一、《隋唐法典略表》;二、《诸令篇目对照表》;三、《唐前期品官待遇略表》;四、《日本大宝、养老令官人待遇略表》;五、  相似文献   

4.
池田大作每年发表"和平倡言",其一以贯之的思索脉络始终以"人"的"精神"、"人类"的和平、时代精神、世界精神、地球文明为主题。他关心的是人,是生命,是人的精神,是人类的共生,是与"人"息息相关的文化,是"地球文明"。池田思想的构成及其表述多以对话展开而不断创造,多为开放、流动的思想表述文本。但通过"和平倡言",池田以彻底自我省察,遍历哲学思想,以宗教思想家睿智的思索,建构了他和平思想的体系,"和平倡言"文本就是池田和平思想最充实完整的具现。  相似文献   

5.
池田大作每年发表"和平倡言",其一以贯之的思索脉络始终以"人"的"精神"、"人类"的和平、时代精神、世界精神、地球文明为主题.他关心的是人,是生命,是人的精神,是人类的共生,是与"人"息息相关的文化,是"地球文明".池田思想的构成及其表述多以对话展开而不断创造,多为开放、流动的思想表述文本.但通过"和平倡言",池田以彻底自我省察,遍历哲学思想,以宗教思想家睿智的思索,建构了他和平思想的体系,"和平倡言"文本就是池田和平思想最充实完整的具现.  相似文献   

6.
池田先生从佛教"依正不二"的角度对目前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的缘由和实质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强调化解生态危机最根本的解决之道是进行"人的革命",而这种变革的关键就在于确立起一种以"生命的尊严"、"众生平等"为根本的生态伦理观,唯有如此人类才可能成功地实现同自然的重新和解.池田先生的生态伦理思想对于今天的生态伦理研究和建设有着不容忽视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7.
汪鸿祥 《东方论坛》2008,(6):1-6,18
《池田倡言》是中日关系史上的一座丰碑。其理论基础是池田大作和平思想,包括生命尊严、非暴力、共生的思想和世界民族主义的理念。《池田倡言》反映了战后国际关系和中日关系发展的必然趋势。其基本内容是提倡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发展中日经济文化交流,还对中国问题和世界问题作了重要论述。《池田倡言》是富有远见、博识、勇气的倡言,成为中日关系发展的强大动力。不仅对于当时中日邦交正常化具有重大意义,而且对于现在和今后的中日战略互惠关系的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8.
池田先生在其“佛即生命”的“生命哲学”基础之上,形成了蕴涵人类普遍价值之生命伦理思想。这种伦理思想以“生命的尊严”为核心规范,进一步在“生命的尊严”基础上拓展了人类幸福的建构以及环境伦理思想,最后又统一在世界和平价值理念之中。由此,他的生命伦理思想从“生命尊严”这一根本出发,融合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实现了具体层面上对伦理规范的理论考察。而池田先生“人性革命”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各种具体的实践应用生命伦理规范,从而实现“生命的世纪”,完成对人类社会的根本变革。  相似文献   

9.
战争与和平一直是古今中外人们关注的焦点,由于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不可愈合的创伤,更加强了人类对和平的向往和探索。西方就从理论和实践上以不同形式展开了对和平的探索,如开展体育竞赛、建立国际政府、建立国际法以及建立和平学和发展和平运动等等,这些都有力地推进了人类的和平进程。探索这一问题对当今和平事业的发展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池田大作著作等身,其作品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体裁广泛。我国有一部分学者借助池田大作的著作的中文译本来研究池田思想,翻译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对池田大作的著作在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的译介情况进行分析,从中日关系的时代背景、池田为世界所做的贡献、池田和中国的友好交流、池田的佛法和哲学思想、池田个人的人格魅力以及著作自身的魅力等方面论述了我国对池田大作进行译介的原因。对池田大作的译介,促进了池田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对中国的池田思想研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当前,对池田大作和平思想、文化思想的研究已较为成熟,但从“和平文化”视角切入的研究还较为缺乏。池田大作十分重视构筑“软”的和平文化对于世界和平的重要意义,其文化思想也具有明显的“和平主义”特质。1983年以来,每年发表的“SGI”纪念日和平倡言集中体现了池田大作的和平文化观,其中2000年以来的和平倡言又有一些新的特点。通过梳理这些和平倡言可知,池田大作所着力构筑的和平文化实际上是以“SGI”运动为现实基础,以人民和NGO为主体,以对话为基本路径,这为构筑和平共生、每个人都有尊严的21世纪提供了新的思路,对于当代中国的改革与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古希腊之苏格拉底曾提出"美德即知识",而佛教经典中却有‘有才能之畜生’的说法,即是说仅有知识是不够的,它与美德没有必然的联系,所以池田大作的恩师户田城圣对"知识"与"智慧"作了严格的区分。池田大作在此基础上,融入了儒家对善的理解,认为智慧和慈悲以及知行合一才是创造和平、幸福和价值的源泉,这是知识的"善"用。这种"善"是东西方传统伦理的交汇点,对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现实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池田大作以"依正不二"与"色心不二"的和谐认识论为基础,提出了健全人格的和谐教育论、尊重生命的世界和平论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  相似文献   

14.
池田大作是一位宗教思想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作为虔诚的佛家弟子的他所生活的时代是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与生存的危机,所以池田大作希望找到一个寄托他精神世界的“伊甸因”。其思想内核包括人格的形成,热爱生命、尊重人权的生命至上观,保护环境的自然生态观。他希望以此来拯救当今面临危机与威胁的人类命运。  相似文献   

15.
池田大作是著名的世界和平运动使者,一生为追求世界和平与人类幸福而不断地去进行对话。池田大作的对话思想源于其亲历战争的悲剧、对师弟不二的坚守、对释尊的坚定信仰、对解决当前人类社会面临问题的思考。池田大作的对话思想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平等尊重、倾耳恭听、宽容求同、信赖“同苦”是其对话的重要前提,政府对话与民间对话相结合是其对话的主要方式。池田大作对话的目的就是通过相互理解实现共存共荣,通过相互学习实现人间革命,进而实现世界和平与人类幸福。池田大作的对话思想对于当前处理人与自然的共生和谐关系、建设人民友好的和谐世界、坚持以人为本,真正实现人的内心幸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6.
在僧诗创作历史上,寒山子是一个关键性人物。他具有深厚的中华传统文化修养。且有着与传统文人相似的生活经历,他又接受了天台宗与禅宗的佛学思想与禅法,表现在诗歌创作中,他的诗作充满了内外学之间,及天台宗止观王法与禅宗禅法的矛盾。而超越这种矛盾的禅境诗,寒山子取得了独特的成就。寒山子是王梵志白话僧诗到文人高雅的禅诗之间的过渡人物。  相似文献   

17.
黄庭坚喜禅,使其人格品行平添保障,居官书<戒石铭>誉满天下,有"吏不悦,而民安之"的惠政,居世持学者式的公平公允而超然于党争之外;其诗之禅悦衷慕荆公又施敬东坡,禅行禅悦的"茶客"形象,吸引同辈人后来者氤氲成一种"诗社"氛围,恰便是诗发生的优渥前提;其诗学诗主张明晰而肯定,"夺胎换骨",谋篇得法,"点铁成金",锻炼有术,令初学新人可得门径,循法入室,诗学史上影响深远;立足于发展史审视,生机盎然的诗一经成"法",则必为"法"所囿,形成新的束缚局限,江西诗派所呈示的教益、教训正在这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