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5 毫秒
1.
扶持人口较少民族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在10万以下的人口较少民族有22个,它们是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点和难点。随着2004年底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作出加快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重要批示,2005年《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2010年)》的实施和国务院全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工作会议的召开,国家和社会以及地方政府不断加大对人口较少民族的扶持力度,人口较少民族社会经济迎来发展黄金时期。国家和社会扶持22个人口较少民族具有重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人口较少民族中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兴边富民行动"、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顺利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速人口较少民族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均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宏观背景下,黑龙江省如何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一步加强全省人口较少民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当前民族工作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对此,必须深刻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人口较少民族所具有的重要意义,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内涵,正确分析人口较少民族的基本情况,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人口较少民族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努力开创人口较少民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3.
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发展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东北地区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民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基础设施落后、生产力水平低、贫困问题突出、社会发育程度低、社会事业发展滞后等诸多问题.抓住国家<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5-1010)>这一重要机遇,结合东北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以打基础、调结构、兴科教、强素质为主要任务,加大支持力度,分期分批改善东北人口较少民族的经济社会发展,从而实现增强团结、边疆稳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55 个少数民族中,有22 个人口较少民族(人口在10 万以下,据2000 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总人口为6 3 万。这些人口较少民族,主要分布在偏远地区,其中有1 6 个民族居住在边境地区,那里自然条件恶劣,社会发育程度比较低。加之近些年基础建设投入不足,生产生活条件十分艰苦。有些民族地区虽然已经解决温饱问题,但因为疾病和灾害等原因返贫现象仍然很突出。有些民族地区虽然已经脱贫奔小康,但其标准还很低。 “两会”召开之际,“和谐社会”渐成热议主题。2 2 个人口较少民族的6 3 万同胞如何加快发展,摆脱贫困,使之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的中坚力量,不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为此,本刊记者与参加全国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的几位人口较少民族的委员,就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以及一系列关系国计民生的问题作了一些交流和探讨。  相似文献   

5.
积极推进东北人口较少民族的全面发展,对于全面实现"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实施"兴边富民行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都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加快东北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必须科学合理地规划,要把加快其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作为核心问题,要把发展和保护其传统民族文化作为重要内涵,要把提高其民族素质、培养自我发展能力作为根本问题.加快东北人口较少民族发展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和长期的历史任务,必须按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实施全面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跨越式发展战略,努力使东北人口较少民族为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社会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以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相对聚居的16个行政村为调研对象,系统介绍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状况,全面总结全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和实施<规划>的主要经验,剖析影响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更好更快发展的制约因素,探索性地提出构建民族文化生态区等促进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新思路、新模式.  相似文献   

7.
人口较少民族政治参与是我国少数民族政治参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非常重视人口较少民族政治参与,出台实施了一系列加强人口较少民族政治参与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为人口较少民族政治参与提供了重要保障.人口较少民族已初步形成了符合自身发展实际和特点的政治参与体制.根据人口较少民族发展的实际和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加强人口较少民族的政治参与,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不断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的本质要求.  相似文献   

8.
11月4日,黑龙江省召开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工作会议,出台了《黑龙江省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2006—2010)》。副省长王东华指出,扶持黑龙江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要,是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今后一段时期,黑龙江省各级政府要明确任务,突出重点,扎实推进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加快发展工作:第一,大力发展适合人口较少民族地区的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增加收入。大力发展适合当地实际情况的农牧业经济,调整种植业结构,发展绿色有机种植业、特色种植业,发展订单农业、电脑农业,到“十一五”末,初步形成“一乡一业”、“一…  相似文献   

9.
环境人类学是人类学一门重要的分支学科,采用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环境、文化与人的关系.本文欲以环境人类学为研究视角,通过对独龙纹面女历史因缘的考述与反跋,阐释环境与我国绝地绝域特有“直过”民族习俗渊源的关系,探讨当今国际化、现代化、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下,生活在我国绝地绝域域境下的社会发育程度不高的特有人口较少民族如何在国家政策扶持下,发挥自身优势,增强造血功能,构建边境民族区域和谐美好家园.  相似文献   

10.
我国人口较少民族的民营经济从整体上看尚处于起步阶段,具有从业人员少、发展不平衡、规模小和投入少等特点.传统因素的制约、消费环境欠佳、经济贫困、基础设施差和自身素质较差,是导致我国人口较少民族民营经济发展滞缓的重要因素.要想加快人口较少民族民营经济的发展,就必须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人口素质,突出旅游业,大力发展多元经济和外向型经济.  相似文献   

11.
我国少数民族权利法律保护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法律规范保护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帮助他们融入到主体社会,是解决民族矛盾与创造和谐社会的前提。我国《宪法》和其他法律法规通过专门条款规定禁止民族歧视,保护少数民族的语言、宗教和文化特性,促进少数民族的各种机会。这些规范在保障我国少数民族的各项权利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我国民族法制建设还不够完善,少数民族法律工作人员数量不足,法律的执行遇到了一些困难。本文通过透析中国民族法制保护少数民族权利的作用,分析我国少数民族权利法律保障的状况以及存在的不足,进而寻找完善我国民族法制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综述和讨论:关于小民族的生存及前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作为人类社会、人类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小民族的生存及未来前景问题,他们因传统文化特点、因外部社会因素而引发的带有小民族特有特点的现实生存难题,早已引起人类学以及相关学科的高度重视,我国近些年对国内小民族的研究也渐成气象。那么,国内就小民族生存、发展问题的关注和实证研究状况如何?近数十年来,整个学界围绕小民族生存和未来前景以及影响因素的探讨,主要关注了哪些层面?提出了哪些主要观点?从问题意识出发,并结合自己有限的田野工作经验,本文尝试进行初步的综述和讨论。  相似文献   

13.
中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实践程度评价及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人口较少民族的发展,新世纪以来中央和地方实施了专门扶持发展的政策,人口较少民族聚居地区呈现出经济发展、生活改善、民族团结、社会和谐、边防巩固、睦邻友好的大好局面,成为我国民族工作战略性安排的一大亮点。本文在对10年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回顾总结的基础上,对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的实践程度进行了总体评价。文章指出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是一项长期艰巨的历史任务,扶持人口较少民族政策还面临许多亟待完善的问题,并对发展和完善人口较少民族扶持政策提出了若干思考。  相似文献   

14.
郑长德 《民族学刊》2014,5(1):1-8,96-97
利用1990、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数据,分析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老龄化问题发现,中国各少数民族人口随全国人口一起,共同进入了持续老龄化的状态,且表现为老年人口规模及其占总人口的比例增长快,75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增速快,老年人口规模大,老年负担系数大,老龄化族际差异大的"两高三大"的特征。文章认为,在未来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少数民族人口的老龄化趋势将会持续下去,老龄化程度会进一步提高。同时,中国少数民族集聚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低,在这一背景下步入老龄化社会,属于典型的"未富先老"。要解决好少数民族人口老龄化问题,首先应尽快调整人口政策,以积极的人口对策化解深度人口老龄化进程中的社会压力与经济负担;其次要转变方式,调整结构,切实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第三,要充分开发和利用"银色人力资源",加快发展老龄事业和老龄产业;第四,以健康老龄化为中心构建全民敬老爱老社会服务机制,广泛动员和吸纳社会中介组织、志愿者与社会资源参与。  相似文献   

15.
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组成的统一多民族国家,少数民族新闻工作是我国新闻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少数民族新闻工作应该从推动经济建设、宣传民族政策、倡导先进文化方面入手,总结经验,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水平,在具体工作中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6.
李永政  王李霞 《民族学刊》2014,5(1):88-91,127-128
文化融合是一种客观的历史现象,也是现今的一种社会存在状态;是民族关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文化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国家的概念则是近现代才从西方国家传入的新鲜产物,是生活在其地域范围内的人们对其所在国家的认识、评价与情感,主要表现于国家政治共同体和结构层面以及共同的中华民族的精神层面的认同。国家认同于国家本身、于个人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中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问题显得尤为迫切。而国家认同教育是国家认同构建中的重要内容和方式。学校教育是建立国家认同的有效途径。我国的各民族的文化融合是少数民族国家认同教育的前提与基础、有力保障、表现形式,也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的高级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与深远的影响。我国也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并吸收了中国历来坚持"和而不同"处理民族关系的宝贵经验与优秀传统,制定出了相应的民族政策,坚定地保障民族文化融合,加强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教育,促进国家的稳定与团结。  相似文献   

17.
原始宗教是人口较少民族传统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对文化传承方式、过程、内容的控制;对刀耕火种农业模式正常运行的保障作用;对社会的渗透与控制。随着传统文化传承方式的中断、农业生产领域技术的科学化、传统社会控制模式向以现代法理秩序为主导的转变,原始宗教的社会功能明显弱化。  相似文献   

18.
在少数民族人口增幅长期高于汉族人口的情况下,1990-2000年间中国少数民族人口的地域分布也发生了显著变化,出现了聚居地少数民族人口持续增长、欠发达民族地区人口外流、发达地区少数民族高增长等众多趋势.造成这些变化的诱因,显然是与经济、交通、区位这三大因素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9.
西北少数民族聚居区产业技术跨越条件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立足于民族地区产业技术现状,逐层分析了民族地区实现产业技术跨越所要依托的技术、经济、制度和文化等诸多条件,并阐述了这些条件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以及对技术跨越行为的制约机理。  相似文献   

20.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建设小康社会,显然包括同属于中华民族的55个少数民族,少数民族地区政治、文化、经济的健康发展对实现全面小康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教育兴,民族兴,如何结合民族地区特点有效开展民族教育,成为新时期民族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而远程教育对解决这一问题具有明显的战略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