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老舍小说的“京味儿”萧映老舍是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也是满族人民最引以为骄傲的著名作家。本文仅就老舍小说中鲜明浓郁的风俗描写,谈谈老舍小说的“京味儿”。一、“清明上河图”式的北京风俗画综观老舍的小说作品,可以有这样一个鲜明的感觉:近一个世纪以...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比较的角度考察老舍与同时代几位中国作家的关系.鲁迅深沉的忧患意识和韧性战斗精神对老舍的人格构成有潜在影响,并随着时代的推移逐步深化和强化.老舍作品继承和弘扬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思想主题,并在审美追求上趋于同一.老舍与文研会几位代表作家有着精神和情感的共鸣.茅盾和老舍的共同追求表现在:以不同的风姿丰富了20世纪都市文学的广阔天地,创造了堪称“中国现代史诗”的宏篇巨著.老舍与许地山的宗教意识有着某种契合,其作品与冰心的儿童文学精髓相接近.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老舍是为数不多能引起世界级轰动的作家之一。日本成立了拥有120多名会员的“老舍研究会”,还率先出版了《老舍小说全集》;欧美等国也纷纷翻译老舍的作品;前苏联的一位教授说:“在苏联没有‘老舍热’,因为根本没有凉过。”老舍的作品在那里行销数百万册。  相似文献   

4.
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老舍研究会、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和北京市文联共同主办,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北京出版社等单位协办的“纪念老舍诞辰10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于1999年2月3日至6日在北京隆重召开。约120位国内外学者出席了会议。大会以“老舍和二十世纪”为主题,除收到学术论文58篇,学术著作11部外,还有不少精采的发言,内容涉及20世纪中国文学巨擘老舍的方方面面。现将大会主要学术论点概述如下。1 老舍创作研究在大会成果中占较大比重。1.老舍幽默艺术研究。老舍素以独特的幽默著称,这就难怪老舍的幽默艺术在这次具有重要意义的国际研讨会…  相似文献   

5.
老舍从20世纪30年代中期开始塑造了一批性格具有徘徊、迟疑、苦闷色彩的“哈姆雷特式”的人物形象。在这些人物形象的思想嬗变中颇能折射出老舍对于社会、文化、民族、家庭、爱情等一系列问题的思考和探索,使我们能够深层次地认识、研究老舍在历史转型中心灵的悸动、思想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2014年6月25日至29日,“远东文学研究第六届国际学术研讨会暨纪念老舍先生诞辰115周年研讨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召开,与会的中外学者就老舍与外国文学、老舍在世界20世纪文学上的位置、老舍对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影响、老舍创作的海外译介等议题进行了细致、深入的探讨.这次大会彰显了老舍及其创作的时代意义和世界地位,实现了中国老舍研究界与海外老舍研究界乃至汉学界的一次充分交流,也总结了过去两年来老舍研究方面的经验、成绩和不足,这对于老舍研究乃至整个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都具有积极的推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儒家理想人格对老舍的影响──老舍文化人格论之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家理想人格对老舍的影响──老舍文化人格论之二郭锡健注重自我人格的塑造,是老舍一生孜孜以求的。1937年,他在《大时代与写家》中写道:“伟大文艺中必有一颗伟大的心,必有一个伟大的人格。”“有了人格作根,我们的笔才会生花。”①这是老舍对伟大文艺的向往,...  相似文献   

8.
美国翻译家Evan King的名译本Rickshaw Boy.(洋车夫》,源自我国著名作家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该译本在老舍研究中意义重大。文章主要从“无意误译”与“有意误译”两个层面评析了King译本中的“误译”现象。  相似文献   

9.
灵的救赎:老舍宗教观念解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二十世纪文学史上,老舍是与宗教结缘的最具个性的作家之一。以社会历史使命感与爱国主义思想为中坚,兼容佛家的“慈悲”和基督教的“博爱”与救世精神,关注国民灵魂的拯救是老舍宗教情怀的鲜明特色,这些情怀逐渐融合生成老舍独有的颇具宗教色彩的文化启蒙姿态:灵的救赎。这种文化姿态的选择与操作是老舍一生未曾放的文学思想的实践,也是老舍之所以为“这一个”的重要标记  相似文献   

10.
一次,在学习老舍的文章——《母鸡》时,我依照惯例让学生说说预习时的困惑,一个学生提到:老舍在文中说“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为什么用上“不敢”这个词呢?这是我在备课时疏忽的问题.仔细一想,在这篇文章中“不敢”一词的确值得推敲。于是.我决定舍弃我原来的教学设计.重整教学思路.以“不敢”作为连接老舍前后情感变化的纽带.  相似文献   

11.
老舍创作的婚恋叙事及女性形象是新世纪以来老舍研究的重要内容。考察婚恋类型及内涵特点,有“民间性”“传统性”“清醒理性”诸说;分析各类女性形象,对悍妇尤其是虎妞形象做了有新意的阐释。从婚恋叙事及女性形象出发,发掘所表现的文化社会学内涵,探究老舍婚恋观和女性观的传统倾向和男权意识,刷新乃至深化了此前的认识,拓展了研究空间。某些论述重复旧议,是“泛学术”时代很难避免的弊端。老舍婚恋叙事及女性形象研究昭示了新世纪老舍研究乃至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诸多值得注意的信息。  相似文献   

12.
文章分析了老舍在抗战前夕对通俗文艺全身投入的原因,通过新文学与通俗文学的冲突对比,论述了老舍从新文学立场转向通俗文学立场的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苦痛,进而阐述了老舍的通俗文艺观。文章意在通过老舍“制作通俗文艺的苦痛”现象,揭示隐匿在这一现象之后的20世纪中国文学普遍的不成熟、易偏激和易理想主义。  相似文献   

13.
趣味老舍     
2009年2月3日,是老舍先生110周年诞辰。这位素有“人民艺术家”之称的老先生,带给人们的,不仅仅是那些读之令人唇齿留香、“京味儿”十足的文字作品。当我们忆及老舍先生,他仿佛离开并未太久,仿佛仍旧活在北京城的丰盛胡同里,活在他的“丹柿小院”里。他活得实在、鲜明、有情趣、有韵味,他活在每一个细节里。想起“老舍”两个字,就如同听见了咿咿呀呀的胡琴声,就如同品尝了一口浓郁的花茶。这就是老舍先生的人格魅力。  相似文献   

14.
我们一直把老舍定位为一位文化型的作家,这种定位并没有错。作为一位文化型的作家,老舍以小说的形态表达了他对20世纪中国人复杂文化处境的感受和思考,这些感受和思考由于不是采用清晰的理论语言,从而显得更加真实和丰富。但是,任何概括都意味着遮蔽。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属老舍的小说较少政治化和理念化的通病,这是因为,老舍还是一位富有深度的人性探索者与发现者。对这一全新“老舍形象”的诠释必将有助于老舍立体图象的建构。  相似文献   

15.
老舍与中国生存文化的现代化──再论老舍对市民生态的表现李怡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向来以他创作的“市民特征”而著称。在小说及戏剧创作中,老舍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生动的市民生存图画,他对这一阶层的生活方式、思想情感体验之深刻、表现之广泛以及批评之严肃,在...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30年代是老舍创作的高峰期,而短篇小说是老舍这一时期创作的重要部分。本文分别从通俗性、现代性和革命性三个方面分析老舍在这一时期短篇小说创作的个性化特征。  相似文献   

17.
老舍的文学成就与语文教育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老舍一生有将近 2 0年时间从事语文教育工作 ,他的语文教育实践与他的文学成就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老舍经历了由“教员”向“写家”的逐步转换历程。老舍作品的题材与人物形象 ,老舍作品的语言风格 ,以及他在文学活动中锤炼语言、提高语言的理论与实践……都体现了作家老舍的语文教师本色  相似文献   

18.
老舍在小说《四世同堂》中大体描绘了几种家庭婚恋模式,却以不谈“爱情”作为隐性的情感之线解构了文本中“爱情”的存在。通过分析文本,我们可以得出老舍是以“过日子”的民间理想来作为观照民间生活的美学原则,同时也显示出老舍“不谈”爱情的婚恋观的“保守性”,与新文化运动——新文学运动(1915—1923年)反对派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有着本质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老舍的幽默     
杨海亮 《可乐》2010,(4):37-37
一天,朋友来访,问老舍最近在写什么。老舍故作神秘地回答:“我正为‘皇帝’当‘奴才’呢!”朋友不解其意,走近书桌才知道,老舍正在替末代皇帝溥仪润色《我的前半生》一书。  相似文献   

20.
老舍先生的小说语言之所以风格鲜明,魅力独特,是因为它是作家在一整套文学语言理论的指导下自觉实践的结果。老舍先生的小说语言形成了三大独特的系统:字、词、句、段、篇、章的表达系统,辩证统一的审美系统,以“心”立“言”、以“言”造“境”的语境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