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慈善认定制度的目的是由特定机关对某一组织体的慈善性给予确认并赋予其一定法律地位的制度。慈善认定制度是慈善法的核心组成部分,该制度有助于区分慈善组织与企业和一般的非营利组织、促进公益慈善行业的形成并对其实行统一管理、扩大慈善免税资格和公募资格的范围、推动慈善信托的实施。慈善认定制度对慈善法的制定以及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非营利组织税法主体地位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营利组织免税主体地位的确立,既是非营利组织特殊公益属性的必然要求,也是公平正义和效率正义法治理念协调统一的必然结果.决定非营利组织免税主体地位的核心要素主要表现为公益性和政策性.防范非营利组织利用其免税地位避税,是完善非营利组织税法主体地位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3.
本文首先对非营利性组织的概念进行了立法定义,进而阐释了对非营利组织进行税收优惠的理论基础,接着梳理了我国现行税法关于非营利性组织税收优惠的有关规定,并分析了我国现行税法关于非营利性组织税收优惠方面存在的税收优惠的立法位阶较低、税收优惠的政策比较零散、没有明确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认证制度、营利性收入与非营利性收入划分不明确等四方面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4.
2016年3月公布的《慈善法》最终确立了慈善组织认定制.慈善组织认定是由认定机关对组织的慈善属性做出肯定的行政确认行为.已认定的慈善组织具有特定的法律地位,包括享有冠名权、公益捐赠票据申领权、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确认权、公开募捐资格申请权等.慈善组织认定的申请主体是非营利组织,不限于在民政部门登记的社会组织.民政部门应该建立慈善组织认定委员会进行"慈善属性"的事实判断.慈善组织的认定标准包括具备法人资格、以慈善活动为宗旨、满足慈善活动支出和管理费用标准、不以营利为目的等.目前,慈善组织认定的法律规定仍有不足之处,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补充和细化.  相似文献   

5.
新政新知     
《社区》2012,(3):6-7
重大公益项目,参与救灾的募捐,今后均有望接受第三方注册会计师的专项审讯并向社会公布。2011年11月28日,民政部在其官网公布了与财政部共同制定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基金会注册会计师审计制度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拟施行日期为2012年1月1日。 按照《通知》规定,从2012年开始,凡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基金会,以及其他具备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或非营利组织免税资格的公益性社会团体,  相似文献   

6.
英国慈善法中的公益性标准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益性标准在英国慈善法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体现了慈善的核心价值。现行英国慈善法中有两个关于公益性标准的基本原则,即慈善组织的公益性必须是可识别的、客观的;慈善组织的受益人必须是社会公众或社会公众的一部分。在英国慈善法中,慈善的公益性标准主要通过慈善组织发布公共利益报告和慈善委员会对公共利益进行评估的途径得到实现。借鉴英国慈善法中的公益性标准,我们应该通过完善慈善事业法规政策体系明确规定慈善组织的公益性标准,并设立专门监管机构负责公益性标准的实施。  相似文献   

7.
慈善组织是指具有慈善性质的公益性非营利、非政府组织.一个真正的慈善组织应具有以下基本要素和特征:第一,慈善性,慈善性要求慈善组织从事所有活动都应以仁慈博爱的信念为出发点,同时,也可以保证慈善组织始终以较高的道德标准进行自我约束;第二,公益性,公益是指一定范围内不特定人群的利益,产生组织的宗旨和目的是公共利益而非其他,一切组织的活动都不应背离这一目的;第三,非营利性,即慈善组织的财产基础是基于捐赠的公益产权,非营利性是慈善组织与其他商业企业的根本区别,也应是外部监管的重点之一;第四,非政府性,即慈善组织以社会公共责任而不是以国家职能为基础,在制度上与国家机构相分离,政府不能随意干涉组织活动.  相似文献   

8.
我国为鼓励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为捐赠人和非营利组织自身都制定了一系列税收优惠措施。但是现阶段的税收优惠制度存在的诸多不足不能满足我国非营利组织的发展要求。我国应从合理区分非营利组织性质,对非营利组织的营利收入予以合理免税、改进捐赠激励机制等方面完善非营利组织的税收优惠法律制度,以便实现非营利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慈善事业中,政府对慈善公益组织的地位影响巨大,当前的慈善事业正处于从行政垄断型向开放市场型转变的阶段,转变的关键在于合理定位政府和慈善公益组织之间的关系.为了促进慈善公益组织的效率和透明度,一方面须明确慈善公益组织的法律地位,保证慈善公益组织平等获取慈善资源的能力;另一方面须明确和强化政府对慈善公益组织的依法监管的职能和责任,建立和完善政府对公益慈善机构指导、规范和监管的法律规则.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来,我国慈善事业发展态势良好,但也存在一些不和谐因素。分析其中原因,除了传统低层面的慈善意识影响以外,慈善法律制度体系的缺失恐是主要原因。具体表现在我国慈善事业中专门的慈善组织法律规范、慈善行为法律激励机制、慈善活动法律监管制度和可操作的法律规定的缺乏。为促进慈善事业的发展,可采用集中立法模式,建立以《慈善法》为基础的慈善事业法律体系,具体就是要进一步制定和完善关于慈善组织设立、慈善行为实施、慈善信用法律保障、慈善活动国家激励、慈善行为责任担当等内容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采取有限合伙创业投资的质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美国采用有限合伙制是因为其有限合伙机构不需缴纳所得税,创业资本主要来源于享有免税资格的机构投资者,有大批合格的创业投资家,且社会鼓励冒险、创新。我国目前不能盲目效仿美国采用有限合伙制发展创业投资,而应根据经济、法律和社会文化环境等国情,采用股份有限公司制创业投资机构。  相似文献   

12.
购物离境退税制度有较多国际经验可以借鉴,还可参照我国的免税店和出口退税等制度而构建,但现行政策偏于保守,需要较大改善。尽管购物离岛免税制度可资借鉴的经验少,但现行政策相当优惠,虽然仍有诸多方面值得改善。海南旅客购物制度的实践对于我国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个人所得税工资薪金所得的月扣除标准,由过去的每月800元提高到每月1600元。个人所得税新政策给纳税者及政府财政收入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个人所得税改革必须依靠经济学宏观理论的支持。今后的个人所得税改革需要进一步建立科学的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建立合理的税率体系,要建立健全与个人所得税征收相配套的保障制度,同时将税收征管能力的提高作为完善个人所得税改革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4.
对完善我国个人所得税制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当前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制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当前个人所得税制度存在的不足,并针对各种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改变税制模式,调整税率结构,调整纳税人认定和应税所得确认的规定,实行年终汇算清缴以及削减和调整减免税项目等。  相似文献   

15.
按"城乡税制统一"原则改革我国农业税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分析我国农业税的属性和现状入手,剖析了我国现行农业税存在的不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问题,借鉴比较国外农业税制,提出了按照"城乡税制统一"原则改变城乡有别的二元税制结构、实行城乡税制一体化的创新思路。建议国家在宣布取消农业税的同时,明确农业适用于工商税制,并依法对农民免税。  相似文献   

16.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扩招及其社会环境的变化,高校涉税经济业务也越来越多,但长久以来因为受"税收不进学校"观念的影响,高校涉税经济业务的管理存在着依法纳税意识淡薄、对税收政策的理解不够或存在偏差、与税收机关沟通不够等问题,迫切需要研究和解决。笔者根据国家和地方相关税收优惠政策针对高校实际收入类型逐一进行详细分析,提出不同收入类型下的纳税筹划方法,并提出设置专职纳税筹划人员、充分利用国家教育税收优惠政策针对高校不同收入类型分别核算应税和免税业务、按照税法规定及时办理纳税和免税申报等加强高校收入纳税筹划等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为了深入贯彻落实新通过的《慈善法》,有必要全面、深入理解其内容,澄清模糊认识,完善缺陷和不足.针对《慈善法》在慈善含义、慈善信托、慈善信息公开、慈善服务、慈善组织投资、慈善税收、国际慈善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在适当的时机应当对《慈善法》予以修订或通过司法解释、实施细则等加以完善,使慈善法形成一个完整、有序、严谨、可行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8.
在慈善活动中,政府的定位应当是慈善事业的适度推动者和慈善活动的有效监督者。从慈善事业的适度推动者出发,我国现行慈善捐赠体制应建立突发公共事件慈善调控平台,弱化政府募捐主体资格,完善政府购买慈善服务制度。从慈善活动的有效监督者出发,政府应联合多部门进行全方位监督,与社会第三方监督机构合作,建立慈善公益诉讼制度。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企业土地增值税筹划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土地增值税筹划中的误区,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通过合理区分土地增值税的费用扣除与企业所得税的费用扣除标准,运用"免税临界点最高定价系数",结合房地产企业的土地增值税筹划具体事项,以求尽可能地减轻企业税负、降低纳税风险。研究结果有利于提高房地产企业的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20.
慈善的性质归属、目的范围及其公益标准是界定慈善的核心要素。慈善的性质在本质和终极意义上为民间事业,与传统社会保障制度迥然不同;慈善目的范围远远超越传统社会保障的范围,涉及到物质和非物质救助、支持的诸多领域;慈善必须符合公益的核心特点,即受益对象的公众性和开放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