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本体论是西方哲学的主要领域。以本体论与宇宙论、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作为划分不同哲学形态的标准,可以把西方哲学的三个阶段划分为知识论的本体论与意义本体论两种形态。古代和近代本体论是知识论的本体论,现代西方哲学则主要是意义本体论。从哲学形态的视域看,西方哲学本体论的转型是从知识论的本体论向意义本体论的转型。  相似文献   

2.
在本体论意义上理解真理问题 ,存在严重的逻辑矛盾 ,它混淆了本体论和真理论的区别 ,将带来理论上的混乱。真理范畴不具有本体论意义 ,赋予真理以本体论意义 ,人为夸大了它的作用范围 ,抬高了它的地位。真理论本质上具有属人的特质 ,把真理理解为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 ,是十足的庸俗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3.
柏格森的时间概念及其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论述柏格森时间研究的主要建树的同时 ,揭示其时间概念的深刻内涵。认为柏格森在对绵延概念的重新阐释中确立了时间的独立地位 ;在对记忆活动的分析以及宇宙论中合逻辑地论证了时间的世界本体意义 ,并由此确立了时间相对于空间的优先地位 ;同时作为时间本性的必然推论 ,指出了时间的单一方向性。柏格森时间概念对生命和创造性进化的高度肯定 ,对当代西方哲学和自然观的走向均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张载提出"太虚"这个概念,其实是对中国传统中"无"的思想的一种继承;不过,张载的"太虚"既有承继了"无"的传统的本体论的意义,也具有"气"的演化的宇宙论的意义。"太虚"是起源,这很好理解,"太虚"是本体虽然理解起来有难度,不过也可以说得通,但"太虚"既是起源又是本体便必然会使它们之间产生一定的冲突,因为在本体论意义下的"太虚"与"气"的关系是与宇宙论意义下的"太虚"与"气"的关系有很大的不同的。这样,张载的"太虚与气"关系的思想就徘徊在宇宙论与本体论两条道路之间,这两条道路既互相排斥又互相补充。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确立了生产劳动的实践观,揭示了现实的物质性本体,即实践,从而实现了对以往传统本体观的根本变革。马克思通过他的实践本体论揭示了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特别是物质生产活动的本质及其在历史和认识活动过程中的地位和意义,找到了实体世界和理念世界、物质本体和思想本体的现实基础和中介,真正突破和变革了传统哲学本体论中的二元本体观念,把传统哲学的二元本体统一起来。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是建立在全球化实践基础之上的,在今天强调马克思的实践本体论有利于我们对马克思主义认识的深化,同时有利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于全球化的认识,有利于我们从社会实践的角度出发认识后现代社会,回答后现代主义提出的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6.
“彼在”是存在论意义上的抽象的存在者,是因时因地因缘而存在之在。在本体论的研究中,“彼在”最贴近“在”,是刚刚“有”了内涵,“有”了规定性。任何存在者,都必须有时间性、空间性和一定的缘由条件的因素,是因为时间性、空间性与因缘性而得以显现。“彼在”在本体论研究中具有历史地位:一是中西哲学本体论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二是使本体论传统研究的方法与途径发生质的变化,使本体论研究回归到依从本体发生的原点上;三是拥有事物发展的历史性、科学性和逻辑性与实在性、实用性和实践性的特点。  相似文献   

7.
怀特海的过程哲学是一种宇宙论的观念体系,是对实在的一种全面理解。过程哲学又被称为有机哲学,认为世界是现实实在的统一体。在本体论上,怀特海之过程哲学把整个宇宙抽象为密不可分的事实世界和价值世界两个部分,进而把评价作为两个世界的中介。在怀特海看来,"理念"就是两个世界的共同因素。同时,怀特海运用作为本体论的价值论对个性同一性问题做了较为全面的阐释。怀特海价值论本体论思想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利用新的科学成就和术语逐渐形成的一种泛价值主义。  相似文献   

8.
颜元的宇宙论在其哲学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这在他的《存性编》中表现得非常清楚。在《存性编》中他不仅连绘数图,而且反复描述和说明。其所以如此,是因为他要从中推导出自己的人性论,以便为他的人性论找到本体论的证据。但是,他在宇宙论上提出了一个天道统体,使后来的学者由于对它的理解不同而产生出对颜元哲学的不同评价。有人抓住这一点认为是上帝创世说的真实写照;有的人避而不谈,仅仅取其与已有利的材料来说明颜元的宇宙论是唯物主义的。作者认为这两种做法都失之偏颇。本文将  相似文献   

9.
"本体论"一词在晚清民国时期就已产生,这一时期的"本体论"在国内不同学者的口中具有不同的含义。其中,冯友兰、胡适、牟宗三等认为"本体论"研究的是"存在"层次上的内容。张东荪和陈康则认为应将其与"是"相联系,这种说法更为贴切。也有人将"本体论"划入"宇宙论",甚至直接被张岱年定义为研究宇宙本根的学说,影响延续至今。  相似文献   

10.
朱熹是宋明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的出发点是以天理为核心的本体论。如果要对朱熹哲学有个比较清晰的认识,就必须从研究朱熹"本体论-宇宙论"双层结构系统出发,进而理清其整个本体论体系,方可对其本体论衍生而出的功夫论有全面的理解。  相似文献   

11.
梁启超对心力的理解有四个层面:一是在心理意义上的心力,指情感的力量、精神的力量、信仰的力量;二是在本体论意义上的心力,表现为"心本论";三是在道德哲学意义上的心力,指"意志力";四是在历史哲学意义上的心力,指向"共同业力""民族意力"。其哲学基础指向"情理之辩""心物之辩""力命之争"在中国近代哲学中的"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12.
语言哲学内部的语用学和哲学诠释学转向,使语境成为意义追问的基础。但语境并非传统哲学所谓的本体,只是在意义生成变化与理解过程中具有本体论性质或意义,表明了语境对意义的最高约定。这有助于消解传统哲学的本体论发问方式,祛除逻辑语形、语义分析的知性思维的制限,表明了当代语言哲学发展对意义的合理诉求。  相似文献   

13.
在黑格尔哲学那里 ,具体是一种处在本体语境中的规定。作为辩证具体 (总体 ) ,本体的具体规定表现为一种内在的丰富性 ,意指抽象概念在自身的自我扬弃中走向历史规定性的逻辑具体。费尔巴哈和早期马克思用感性具体来反对黑格尔的唯心主义 ,但是都没有能够达到历史性的具体 ,从而是正确但肤浅的。马克思用“一定的”规定性来界划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辩证法的内涵 ,并开展出从一定社会现实进行具体研究的方法论话语。而克尔凯郭尔以主体的具体个体生存为基础开启出一条新人本主义路径 ,这条路径在叔本华、尼采、柏格森 ,甚至海德格尔的研究中得以体现。布洛赫的“具体的乌托邦”则代表着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具体性进行的本体论探索。  相似文献   

14.
"依法治国",已成为国人共识;程序,以其强烈的法治气息为学界推崇.在西方国家,程序作为国家和公民的"契约"最终确立,实在是资本主义私法中契约观念、权利主导意识深入人心的逻辑结果.在我国,法治建设将在权利意识较弱、权力主导下推进为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15.
海德格尔从哲学探究的角度出发 ,对哲学和逻辑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他认为 ,逻辑是关于一个语句的意义和判断的内容的。数理逻辑的发展使逻辑丧失其重要性并且远离了本体论的讨论。哲学逻辑并不是一门新科学 ,而只是实现了从一开始就在进行的对于传统逻辑的刻画。研究海德格尔的哲学和逻辑思想可以得到的基本启示是 :我们在进行哲学逻辑以及逻辑哲学研究的时候 ,一定要有一个理念 ,即逻辑是需要哲学来为其辩护的 ,逻辑的研究要有一个哲学的基础。哲学逻辑是逻辑在哲学中的应用 ,在应用的过程中哲学理念已经深深地灌输进去 ,哲学与逻辑已水乳交融 ,两者的联盟使得各自的学科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逻辑经验主义的理论纲领确立于现代逻辑主义与传统经验主义的结合,这一结合构成逻辑经验主义理论构建所依托的本体论预设。逻辑经验主义后来所陷的理论困难,虽然表现为源于逻辑困难,但实质上源于这一本体论预设本身固有的理论上的困难。  相似文献   

17.
本文概述了人工语言产生的原因和历史,介绍了弗雷格、罗素等人对逻辑语言的基本构想,讨论了人工语言、逻辑语言、自然语言几者的关系.本文的结论是,逻辑语言是逻辑研究必需的工具,它与自然语言的本体论地位不同,自然语言是全方位的,结晶着我们对现实的直接理解,因此,逻辑语言根本不能取代自然语言.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老子"道"论的理论旨趣及其思辨特性的疏析,指明老子"道"论乃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本体论哲学形态,其体(无)用(有)合一的本体论思辨特性奠定了中国哲学思辨的理性传统;提出由"道"论展开的哲学认识论乃是不同于西方哲学逻辑认识论的精神认识论,它不是逻辑范畴的认知,而是精神范畴的体认,并指明老子"道"论内涵着天人合一的哲学(而非宗教)理念.  相似文献   

19.
论中西形而上学本体论及其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体论作为形而上学的核心 ,是关于本体的理论和学问。本体不同 ,方法不同 ,形态不同。只有不同形态的本体论及其形而上学 ,而不存在非本体论的形而上学。本体论源于西方 ,是以逻辑方法的运用为其根本特征 ,但不能仅依中国形而上学没有运用逻辑方法就认为它是非本体论的。中西形而上学本体论的根本区别 ,不仅在方法的运用上 ,更在本体的规定上  相似文献   

20.
感通是中国哲学中用以表示人、物、理、事等发生某种勾连活动及其呈现状态的观念。感通论贯穿于儒家哲学主线之中,儒家心性论的主流思路揭明了感通之于心性开显的意义,即感通是心性本体的自身开显机制。感通中,观“心”即“无心”,“见”(现)天地万物之因缘整体无碍;观一心即万心,人心皆有其本源情感显现之根源,不待而与他心相即,观这“人间世”的一切境界皆“在感通之中”,见人我、物己无碍;从而,在存在观法上为个体奠立积极的生活姿态。生活相续而感通不已,观心切转的发生契机必就任一心念而言,并在实际的感通历程中具体实现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