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 毫秒
1.
涤影 《女人世界》2006,(10):20-22
当都市里一些白领女性还在为不知该嫁谁而犹豫,当“不婚族”还在成为白领美女热议的话题时,那些已婚女性却悄悄将婚姻当作秘密隐藏起来在公众场合.她们刻意省略掉自己的婚姻状况,而以“单身”、”无婚史”的身份示人,其中的“冤假错案”让人啼笑皆非。  相似文献   

2.
正堂妹常说,她的人生就像一个茶几,上面摆满各种"杯具"。有童年时的,有念高中时的,也有到新泽西时的。琳琅满目。堂妹的童年特别不自由。父亲是律师,应酬多,往来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她自小就被母亲教育,要听话、要争气、要努力读书,将来才能和这些人一般有出息。母亲的姐妹都嫁得极好,移民到了美国。过得不如她们好,母亲也不甘心,每天待在房里叽里咕噜念各种英语咒  相似文献   

3.
妇女权利的保障程度是衡量一个社会文明的标尺,在中国漫长的封建社会里,妇女一直处于受压迫、被奴役的地位。她们在思想上屈服于“三从四德”的桎梏,文化上极少有受教育的机会,经济上沦为男子的附属品,婚姻上没有自主权,政治上更无参政权。在陕甘宁地区,中共中央十分重视保障妇女的权利,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政策,从而保障了妇女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和家庭社会生活各方面的权利。这些措施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使她们在价值观念、参政意识、思维方式、情感意向、行为模式、生活方式等方面都实现了由传统形态向现代形态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十一、妇女想做什么? 她们需要自由、捎除对她们的歧视及自身发展的机会等等,在我们依次接受她们这些方面的要求和进一步探索她们的需要之前,大量相反的意见常常被提出。有一种倾向认为:在我们的社会中,妇女没有感受到什么困难,也没有什么烦扰,她们被她们的丈夫保护着;她们有家,可满足她们对庇护和救助的需要。她们不是被号召走出家庭参加劳动,而是无拘无束地统治她们的“家庭帝国”。如是这样,妇女们是幸福的。提出关于妇女权利的质疑或者争论是投有必要的,妇女因此而陷入不可避免的冲突及苦恼中,这种争论是毫无价值的。事实上,这一争论没有基础且不能持续,绝大多数妇女事实上是不愿意处于如上所描绘的那种特殊状况的,这违反她们的本意。自从人类文明开始以来,劳动阶级中的妇女就一直工作着,下层阶级中的妇女要不断努力工作,以勉强维持生计。在田野、森林、茶叶及咖啡种植场和市场里,她们在非常恶劣的条件下从事着体力劳动。除此之外,在家中还要工作,以满足她们家庭成员对食物,衣服的需求。近来,她们的状况进一步恶化,她们在村舍、中、小工厂和矿山这些环境艰苦的地方努力工作,用她们的工资帮助家庭平衡预算。在私营部门中,她们也要通过做一些工作来履行她们对家庭的义务。由于工业和城市生活的发  相似文献   

5.
课堂任务为交际表现提供框架。每一种任务都为学习提供一系列的潜在机会。但是这些学习的机会并没有全都被教师和学习者利用。所以当执行任务时,这些学习的机会应当被明示给学生,以鼓励学生的独立学习,并激发他们在任务中的表现。文章通过分析单个任务可能提供的学习机会以详细解释任务中的学习价值,并给出了教学法的建议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性别分化状况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男女性别差异的扩大,是我国社会和经济转型中出现的社 会问题。性别分化是社会结构变化和分化的一个方面,它使男女两性在发展机会、待遇上拉 开了差距。由于女性在家庭制度中的分工不同于男性,以及仍然存在的对她们不同程度的歧 视,女性在体制变革中形成了一个特别脆弱的人群。在过去,当国家密切监督经济系统的功 能活动和管理时,它给女性提供了相当的保护,尤其在就业方面,而现在她们已经失去了这 种保护。女性被推向市场竞争的前沿,复杂的市场环境又进一步巩固着妇女的从属和边缘地 位。  相似文献   

7.
我的家在黑龙江的齐齐哈尔,家中除父母外还有两个哥哥,当父母倾尽家底为两个哥哥成了家以后,家中已一贫如洗了,正上高二的我因为没钱不得不辍学回家。 此时,很多中国女孩纷纷嫁到国外,在我的一些同学中,就有几个人嫁到了国外。后来,她们经常回来探亲,连她们的父母也能借光去国外探亲、工作,很多人在国外干了两三年后回来就成了富翁,买房子、买车,让人羡慕不已。 我的两个嫂子积极鼓动我嫁个外国人,对富贵生活的向往也使我做起了异国新娘梦。后来,一个德国人主动提出为我物色一个条件好的对象,我家人立即东挪西凑,凑齐了三万…  相似文献   

8.
王艳群  钟霞 《今日南国》2007,(16):24-25
不知从何时起,身边的优秀女性朋友们常说一句话:"好男人都到哪去了?"她们是优秀的"三Z女人"(三Z:知识、姿色、资本),而如今,有谁能想明白,条件不高也不低,正是男士们结婚的理想对象的"三Z女人"也愁嫁?单身的好处可真不少,有自由,没有压力;干任何事情,没人管你;想玩的时候,不受时间的约束……看着这些仍旧徘徊在婚姻大门之外的"三Z女人",难道她们不想拥有一份美好的爱情和婚姻吗?生活中的成功与失落、情感中的悲喜与愁苦、现实中的梦想与无奈,在得与失之间,"三Z女人"有多少美丽而心酸的故事值得我们去猜想与品味呢?  相似文献   

9.
春秋时期社会大动荡,女性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摆脱西周礼制的严格束缚,社会地位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她们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但是动荡的现实也让她们在很多时候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  相似文献   

10.
当企业的“反庐舍联盟”是否该存在,成为职场的争论焦点时,偷菜、养猪、买奴隶,这些曾经让很多职场人疯魔的虚拟“开心”生活,如今正在被“腻”,并被职场人总结了三宗“罪”:浪费时间,泄露隐私,身价过亿却没有现实满足感。  相似文献   

11.
母亲的垫子     
爱情的前奏曲就是约会,当你答应与他约会,便初步证明你对他没有抗拒,有发展的机会。约会可能是很美妙的,但你先别被那种激情温馨的气氛打动,因为约会的风险对女孩来说也是随时存在的。如果当你一不小心踏进以下约会的险滩时,你该如何保护自己“金蝉脱壳”呢?  相似文献   

12.
王莉 《今日南国》2009,(2):40-40
又至岁末。2009年7月毕业的应届大学生们都处于求职找工作的高峰期。临近毕业,与男生相比,许多有想法的女生不是忙着找工作,而是忙于推销自己,去婚介所、上网或相亲的人跑得比去人才市场还勤快。据了解,在日益沉重的就业压力下,“男靠家,女靠嫁”成为了很多学生的共识。婚姻变成不少女生的另一条“退路”,“干得好不如嫁得好”的观念开始在高校女生中抬头,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稳定收入成为她们择偶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广西那坡县百省乡的壮、瑶、苗、彝等民族都有人娶越南女人为妻。这些越南女人既没有加入中国国籍,事实上又自动丧失了越南国籍,成为无国籍女人。无国籍女人在传统民间是被认同的,但是在现代国家管理体制下她们是违法者。首先,她们是非法入境者,要面临被驱逐出境的危险。其次,只要她们生育,即违反中国的非婚生育规定,必须交纳社会抚养费,这使她们被迫陷入更加困窘的境地,成为被边缘化的新族群。  相似文献   

14.
待嫁女子     
王晓宇 《社区》2011,(21):62-62
待嫁女子,总会患得患失。嫁他吧,两个没有什么经验的人组成一个小家,缺了米,少了盐,日子会不会很清苦?若是不嫁,错过了眼前适合的这个人,会不会一生后悔?左右思量,心中如有小兽在左右奔突。  相似文献   

15.
漫长的封建时代,传统的农业经济始终占据着主导地位。以自耕农为主的生产方式,生活的经济来源主要依靠男子,妇女的劳动长期处于辅助地位。这经济上的依附关系,再加之等级森严的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形成了以男权为中心的社会。女子被压抑于社会的最底层,常年累月禁锢于家门之内,她们的智慧被蔽塞,能力被束缚。由于妇女的智能没有机会得到正常的发  相似文献   

16.
这是温州春节中的一个特别群体——外地来温务工的“留守妹”。她们是21世纪的新温州人,但她们比温州人还温州人,为了让温州市民能过上一个愉快欢乐的新年,毅然放弃了回老家与亲人团聚的机会,坚守岗位,坚守在温州,给温州市民们,送来温暖,送来微笑。2005年1月28日,鸡年最后一天下午,当人们都急匆匆地回家过除夕时,在温州的大街小巷,仍有一群“留守妹”在坚守着岗位。  相似文献   

17.
维利 《社区》2013,(29):22-22
有一种叫“妇女”的人,不管婚前怎么样,婚后一定是人老珠黄,不再打扮不再有光彩也不再有吸引力。她们常常很忘我地奉献,奉献完了老公奉献孩子,就是不懂疼惜自己一点。她还有一种被注定的结局:色衰而爱竭,总是祥林嫂一样的不幸,或者被抛弃,或者虽然没有被抛弃,但是被小三儿了。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婚姻中的随嫁陪房习俗,是在婚姻当事双方包括社会各阶层的合力推动下,最终演变成为一种根深蒂固的陋俗。在这种婚姻习俗中,有无随嫁婢仆不仅直接关系到出嫁女子本身的利益,它更是女方家族社会身份地位的象征。对于男方而言,年轻貌美的随嫁婢女,是男子潜在的性对象、妾的补充队伍。随嫁婢女的命运不是她们所能决定的,但成为主子姑娘的专用奴婢,凭着"陪房"的身份,却也并非全无所得。分析古代婚姻陪房习俗中的种种心理,我们或可称之为随嫁心态,具有重要的社会学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有一个小故事,以前流传得很火,说奥巴马老婆米歇尔去买花,花店老板说:“你真幸运,嫁给了一位总统!”她微微一笑说:“我嫁给你。你也是总统!”这就是美国女人的自信。美国女人相信,不是我嫁给谁我就幸福,而是我是谁。嫁给谁我都幸福!婚姻不是美国女人的全部,她们不会为了家庭和孩子彻底放弃自己,美国女人信奉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所以当她们遭遇“小三”时,如果能原谅,就会放下过去,继续新生活,  相似文献   

20.
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前提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前农村妇女政治参与的模式化研究中有一个缺失的环节,那就是对农村妇女为什么要参与政治这个前提问题没有进行认真的反思。本文从三个角度对这个前提问题进行了思考:其一,父权制社会中的女性境遇促使她们反叛传统;其二,妇女经济独立地位的确立是她们实行有效的政治参与的必要前提;其三,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