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在东南亚各国中,缅甸的教育事业较为落后,发展缓慢。缅甸的教育发展史包括古代教育、近代教育和现代教育。缅甸现代教育的三个阶段为学前教育、基础教育(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以及高等教育,同时实行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制度,也鼓励扩大非正式教育。尽管缅甸的教育事业落后,但具有重视英语教育、充分发挥寺庙教育功能、注重保护本国宗教信仰、弘扬传统文化以及成立后援会作为学校的坚强后盾等特色之处。  相似文献   

2.
采用案例分析、比较研究、资料法等方法对近五年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归责进行研究,并与五年前学校体育伤害事故归责研究进行比较,从法学视角对学校责任认定与学生责任认定进行研究,旨在明确学校、教师、家长、学生等当事各方在事故中的法律责任,有效防范和降低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甚至不发生,为依法治教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基础上改进建立不同教育层次的生产函数,基于2000-2011年分地区的面板数据,计算分析了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劳动力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结果表明:全国中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最为显著,高等教育次之,初等教育最小,而各层次教育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差异,一是东中部地区各层次教育对经济增长明显,而西部最弱;二是东部地区高等教育对经济影响最大,中等教育次之,初等教育最小;中部地区中等教育对经济影响最大,高等教育次之,初等教育最小,而西部初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影响最大,中等教育次之,高等教育最小。因此,中国东中西部地区要采取不同的针对性教育发展政策,提高各地区教育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给学生带来不幸和痛苦,给学校造成管理上的困惑和不安,也是困扰体育教师、影响教育教学秩序的严重问题。基于此,开展对学生体育伤害事故学校责任的研究与探讨,明确学校和体育教师的法律责任,建立健全监督管理机制,有效地防范和处理学生体育伤害事故,消除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借助田野资料,从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的教育经济效益计量的角度,分析了西南民族地区农村家庭学校教育的决策与行为。  相似文献   

6.
校园是学生体育伤害事故的多发区,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经常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伤害事故。面对学校体育伤害事故时,在有法可依情况下,明确学校、教师、学生各自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权利和义务,及时有效地解决体育纠纷,不仅有利于矛盾的化解和保护当事人权益,而且能够促进体育事业的稳健发展。  相似文献   

7.
教育机构对在其场所内学习、生活的学生负有安全保障义务,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对此做出了明确规定。教育机构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可分为三个方面:其一,学生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时教育机构的归责原则。其二,学生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时教育机构的归责原则。其三,学生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时教育机构的归责原则。教育机构侵权责任的类型主要分为直接赔偿责任和补充赔偿责任。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云南彝区结束旧制教育.民国时期云南彝族教育在教育经费、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等方面得到发展.新式教育在彝区的推进,提高了彝族地区的文化教育水平,彝族子弟外出求学意识得到提升,培养了大批有学识有见地的彝族青年.  相似文献   

9.
试析体育教学中伤害事故的法律责任承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教学中发生伤害事故,造成学生身体伤害,应由谁来承担责任?本文从民法的基本原理出发.讨论了学校、体育教师和学生各自承担伤害事故法律责任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甘肃新式学校教育从清末艰难起步,经过民国时期的缓慢发展,逐步从旧式传统教育演变为近现代新式教育,其间充满坎坷与阻力,取得了巨大成绩,同时又存在明显不足。论述了清末民初甘肃新式学校教育的发展概况,按照学校教育的三个阶段即高等教育阶段、中等教育阶段和初等教育阶段,从高到低分别评述,主要包括学校数量、学生人数、教师人数、教学目标、课程安排、招生条件及毕业生去向等内容,试图呈现该时期甘肃教育发展的基本状况,并对影响甘肃教育发展的若干因素进行概括和分析。  相似文献   

11.
郑晓剑 《南都学坛》2012,32(3):71-80
未成年人民事行为能力制度是民法行为能力制度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未成年人私法地位的重要表征。探讨未成年人的行为能力,主要是研究不同模式下的行为能力制度的构造对于未成年人实施的法律行为之效力具有何种影响。我国现行法上的未成年人行为能力制度基本上延续了三级制模式的作法,存在着严重的立法体系性矛盾、缺乏缓和行为能力之僵硬适用的具体条件等缺陷。在中国民法典制定的过程中应当增加"零用钱条款"、"营业条款"、"日常生活行为条款"等具体的缓和条款,来弹性化地处理和对待未成年人所实施的法律行为之效力。另外,将无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效力改造为相对无效,即可缓和绝对无效之规定的严格性,也可限制国家在私法领域内的过多作为。  相似文献   

12.
郑晓剑 《南都学坛》2011,31(5):78-87
民事行为能力制度在本质上是民法理性主义和民事权利能力制度的实证贯彻,而民事行为能力制度的类型化则是实现自然人的人格自由的法律保障。类型化的行为能力制度的直接目的是确定各类行为能力人的行为在法律上的不同效果,其根本目的则旨在保障意思能力欠缺者的合法权益,并兼顾交易安全。其中,类型化的基础是自然人的意思能力,类型化的标准则是以年龄标准为主线,同时辅之以精神健康标准,类型化的具体种类包括以德国法为代表的三级制与以日本法为代表的两级制。三级制与两级制模式的区别主要集中于关于无行为能力制度的立法取舍和对于限制行为能力人所为行为的效力规定上。其中,三级制模式关于无行为能力制度的立法规定存在重大改进之必要,而两级制模式对于限制行为能力人所为行为的效力规定也存在理论逻辑上的混乱。我国现行的民事行为能力制度,在类型化制度的具体构造和各类行为能力人的行为效力规定方面,都存在诸多的完善空间。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与教育违法行为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些年来 ,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违法事件屡有发生 ,如打骂、体罚学生 ,甚至对学生进行人格侮辱 ,这些行为对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很大的伤害 ,也给教师的形象带来了负面的影响 ,这一问题已引起全社会的普遍关注。中小学教师的教育违法行为固然与其缺乏教育法制观念和教师职业道德有关 ,但也不可否认 ,教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教师的职业行为。关注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 ,加强教师的自身修养 ,提高心理素质 ,是防止中小学教师教育违法行为的一项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以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其专业认同情况。从性别、学制、年级、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志愿选择、高中不同学科选择、班级学习氛围、是否担任过学生干部、是否为免费生、课程设置合理度、是否为转专业学生等自变量因素进行考察,分析专业认同情况,并从学校层面提出进一步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专业认同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学前教育公平是教育和社会公平的起点和基础,城乡学前教育发展失衡问题是制约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瓶颈。结合国内外研究和我国学前教育现状,以CIPP测评理论为基础构建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的测评指标体系。根据基尼系数对我国“十二五”期间城乡学前教育发展的均衡程度进行综合测算评估,结果表明:八年来,各指标(除教育投入)城乡差异呈减少趋势,但差距依然存在。其中,教育机会公平指标上,城乡幼儿入园机会严重失衡;教育投入公平指标上,农村扶持力度加强,乡村生均公共经费高于城镇,但惠及面小;保教质量公平指标上,城乡保教质量之师资力量差距悬殊,办园条件差距显明;教育结果公平指标上,城乡小学新生受学前教育比例差距缩小,但依然存在。  相似文献   

16.
我国刑法中没有明确规定精神伤害罪,民法、行政法对精神伤害行为的规定也比较粗略。因此,弄清精神伤害行为的类型和实施方式,在刑法中明确规定严重伤害行为为犯罪,并明确界定刑法、民法对精神伤害行为的管辖范围,对于完善精神伤害行为立法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7.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的公立学校开始注意学生法律的问题,其中学生的权利问题尤其受到关注。美国学生法律中的学生权利问题涉及到的方面很广泛,包括学生权利的程序性保障,学生的言论和自由表达的权利,有关停学、开除和转学方面的权利,避免体罚的权利,学生的隐私权等比较重要的方面。从这几个有代表性的方面来谈学生的权利问题,对于研究、探讨学生权利的发展问题很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生伤害事故中学校民事责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不是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但对学生的人身安全及健康负有安全关照义务,学校违反该义务致使学生受到伤害,应承担侵权的民事责任.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主要负过错责任,在特殊情况下还要承担无过错责任甚至公平责任.对学校过错责任的认定标准只能是客观标准.<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的某些规定有不妥之处,其中与民事法律相悖的内容应当无效.  相似文献   

19.
初中短短的三年却是人生的一个较为重要的转折期和塑造期,这个阶段的学生很容易受到来自老师和同学们或褒或贬,促善或流俗的成长影响。所以要让普通初中每一个学生顺利而烂漫地度过他们的花季,必须构建一个和谐向上的人文化的学风和校风。根据初中生的身心特点和教育规律,汲取传统教育和地方文化的优势,我们拟以一所普通初中作为范例,进行奖学奖教人文学风和校风建设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