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华人时刊》2011,(9):36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报道,日本首相菅直人最近在首相官邸接见了第六届"日语演讲大赛·中国选拔赛"的16名中国选手,并致以问候。第六届"日语演讲大赛·中国选拔赛"在位于日本东京都千代田的日经大厦举办。从中国八个赛区脱颖而出的16名优秀选手在此进行角逐。经过激烈的比拼,来自中国山东省烟台大学的潘雪原以一篇题为《日本拥有的力量》的演讲,获得优胜奖。  相似文献   

2.
正导向明确的创新工程研究生创新基金学校积极开展研究生科研创新活动,有14个项目获批2016年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68个项目获学校研究生创新基金资助,资助金额36万元。中国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是由科技部、财政部、教育部和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共同指导举办的一项以"科技创新,成就大业"为主题的全国性创  相似文献   

3.
《宿州学院学报》2013,(5):F0002-F0002,F0003
(上接第4期封三)获二维CAD机械设计项目2个省级三等奖。获第七届安徽省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大赛暨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最佳组织奖,选送的创业项目"康豆西施坊"获安徽省大学生"创业之星"银奖。获第七届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国家级二等奖2项,省级二等奖2项。七、文化育人大学文化特色进一步彰显  相似文献   

4.
备赛妙计     
自2015年国家部署、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面向学生开展的创新创业教育与活动日益增多,且成效显著。众多好项目、好团队在"互联网+""挑战杯"和"创青春"等创新创业大赛中脱颖而出。可以预见,未来将有更多青年学子的创新创业热情被激发、点燃;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将成为他们打磨项目、寻求发展的重要途径;创新创业,也将成为更多毕业生实现理想抱负的重要选择。  相似文献   

5.
培养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应用型本科大学的重要任务.纺织品设计大赛作为一种学科竞赛,在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作用.大学生参加此类大赛有利于大学生的人文精神、社会责任感、意志品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工程素质的培养.  相似文献   

6.
教师是现代大学办学的主体,师资队伍整体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所大学综合实力的强弱.质量是大学的生命,创新是大学的灵魂.现代大学在进行人事制度改革时,应该切实树立起创新的理念,遵循一定的现实依据,并设计科学的创新机制.现代大学创新机制的设计可以从如下六个方面切入:注重现代大学"创新生态"建设;转变人才观念.创新用人模式;推行现代大学教师聘任制度改革;创新现代大学教师职称晋升机制;创新现代大学教师队伍激励机制及创新现代大学教师队伍考核机制等.  相似文献   

7.
《宿州学院学报》2014,(10):26-26
2014年8月13-14日,由中国电子学会为主办单位,中国电子学会物联网专家委员会、北京赛佰特科技有限公司为承办单位的第四届“赛佰特杯”全国大学生物联网创新应用设计大赛在北京联合大学体育馆举行。本次大赛历时5个月,有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湘潭大学、郑州大学等200多所院校参加。宿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三支参赛队代表宿州学院参赛,经过紧张激烈的角逐,取得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的骄人成绩。  相似文献   

8.
正教科研成果丰硕。学院现拥有1个省级重点学科、3个优秀教学团队、1个校级重点科研创新团队、1个校级培育科研创新团队、3个校内科研机构。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横向科技合作项目26个,发表论文800多篇(其中核心期刊350多篇),出版专著、教材22部。获得江苏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三等奖2项,徐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3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23项。初步形成了以中小企业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等为主的学术研究方向。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学院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方针,积极加强同高校、企业的合作,先后同澳大利亚斯文本科技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北京物资学院等国内外十余所学校进行交流;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操作技能,  相似文献   

9.
《成才与就业》2020,(1):120-127
用创新让工艺可传承,用行动让文化可传播。在由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等单位主办的2019"星火燎原——鱼你相依"全国首饰设计大赛中,涌现出诸多优秀作品,充分展现了中华非遗工艺文化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本期"原创"栏目挑选部分获奖作品进行展示,愿你从中获得灵感与力量,苦练本领、增长才干,成就精彩人生。  相似文献   

10.
"上海代表队创下了喜人成绩!"在日前于重庆落幕的2007年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上,上海中职生大显身手,在汽车运用与维修、电子电工、烹饪、计算机应用以及服装、模特等5大类21个小项目的角逐中,上海代表队共获得14个一等奖、12个二等奖、11个三等奖。来自全国36支代表队的1500余名选手参加了本次技能大赛。上海派出了16所中等职业学校  相似文献   

11.
正学生记者:你觉得在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获奖与学习成绩的好坏有关吗,大家很想知道成绩并不突出的你获得全国一等奖的秘诀是什么?陈少华:因为兴趣使然,我确实有点偏科,但在我看来,这与我获奖没有直接关系。我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然,毅力也很重要。对计算机编程的热爱和持之以恒、不轻易放弃的态度是我的秘诀。学生记者:您觉得陈少华能在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的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在校学生有很多社会实践、实习机会,比如参加各类比赛,以赛代练,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陈小凤日前参加了本刊与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生处、上海理工大学学生处共同举办的大学生平面广告设计大赛,并获得了一等奖,她说:"这是一个展示自我的极佳机会。在实践中学习,在比赛里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对将来的求职与就业很有益处,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2017年5月,在由教育部主办的2017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艺术技能"比赛中,北戏舞蹈系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中职中国舞表演、高职中国舞表演技能赛项中获得两个一等奖、两个二等奖. 2017年7月,在由北京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主办,北京舞蹈协会承办的北京舞蹈大赛中,经专家评审,北戏舞蹈系共有7个剧目获得了奖项,其中《丝路红》《戏梦》更是获得了专业少年组一等奖.  相似文献   

14.
在上海各中职校享有盛誉的上海市"星光计划"中等职业学校职业技能大赛,4月12日其第五届大赛的13个大类、33个比赛项目在上海世博展览中心同时展开,其规模之大,形式之新,以及社会影响之广,均为前所未有。大赛已成为展示上海职业教育魅力的一扇"窗",更是许多能工巧匠的腾飞地。回首历届"星光计划"大赛,每届比赛都会有很多技能拔尖的选手脱颖而出,他们不仅技胜一筹,而且获得了国家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更令人羡慕的是,他们中有人已经凭借出众的技艺接到了用人单位抛出的橄榄枝。职业教育,着实  相似文献   

15.
基于张德禄建构的多模态话语分析框架,着重分析首届"外教社杯"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综合组十位获奖选手设计的演示教学作品中文字、图像、视频、音频等各符号系统的意义潜势及其功能,研究结果表明,大学英语演示教学主要包括视觉模态、声觉模态和视频模态等,且多种模态间相互配合,共同构建话语意义。  相似文献   

16.
资讯     
《成才与就业》2012,(10):64
创业大赛为创业者打通"最后一公里"如今,日益成熟的各类创业大赛正成为创业大学生"找钱"的渠道。对于急需寻求贷款、融资的创业大学生而言,创业大赛是帮他们打通融资问题上"最后一公里",实现创业梦想的重要平台。日前上海青年创业先锋评选和创新创业大赛颁奖典礼暨上海市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启动  相似文献   

17.
正2019年8月16日晚,"华文创想曲"海外华裔青少年暨港澳台青少年创意作文大赛结果揭晓。印度尼西亚泗水开明蒙台梭利三语学校11名学生获奖,学校获得大赛组织奖。这是开明蒙台梭利三语学校学生首次在国际大赛中获奖,且获奖人数较多。这也是开明蒙台梭利三语学校第一次在全世界一百多个国家中脱颖而出,获得国际大赛组织奖。  相似文献   

18.
云南财经大学从2005年开始通过与"福特基金"合作,成立了"云南财经大学大学生模拟实践中心"选拔了超过1,200余人次的贫困生,开展职业技能、实践能力、创业实训等教育活动,效果明显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得到了国内外各种机构的认同和支持,特别是国际基金和组织的认可和资助.我校又得到惠普中国公司的资助,成立了"大学生自强网络服务与学习中心"、"惠普微型企业发展中心"开展MDP、STSB、GET-IT等创业项目的实训,通过组织"未来企业家训练营"及开展"寻找未来企业家活动",有效地推进了大学生的创业教育.共有410余人获得了国家职业资格证书,7个微型企业创办成功以及开办了30多个网店,有1个学生组织及3人次获得全国性奖项,6个团队、组织以及34人次荣获全省性奖项.为此,我校在2008年7月被云南省教育厅评为"提高贫困生能力创新一等奖".2009年2月我校学生创业团队"爱因森"、"紫苹果"荣获"云南省大学生创业之星省长奖".  相似文献   

19.
从文化视角透视学术自由的演进历程可以看出,学术自由是一个根植于西方社会的概念,西方社会根深蒂固的"自由"与"理性"传统是大学学术自由得以孕育而生并延绵不绝的关键所在.作为现代大学制度合理内核的学术自由能否成功移植,不仅取决于大学组织自身的特点,还取决于大学组织所置身的文化环境.学术自由在我国大学的实现不仅需要解决制度创新问题,更需要文化的创新.我国文化创新之根本在于恢复人的主体地位,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  相似文献   

20.
大学发展观引领着大学的发展。本文对"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创新发展"、"社会化"等当代大学发展观进行了分析探讨,指出现实中存在的认识误区,以期明晰大学发展理路,为我国大学乃至整个高等教育系统的改革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