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由于客观历史原因,男女差异在人类历史上是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英语的运用方面,男性比女性更大的权力。英语中性别歧视现象体现在藐视女性独立存在、忽略女性社会身份和运用语言时对女性进行非难和中伤几个方面。一、英语中的性别差异现象1、语音语调差异语调方面,女性趋于婉转柔和,在句尾  相似文献   

2.
王杰  李姚军 《社会》2023,43(2):210-233
本文利用2018年“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使用对数线性模型,分析了1978~2018年家庭背景与自身教育在择偶过程中地位交换的性别与时期差异。研究发现,在跨越出身阶层与自身教育地位的异质婚中,夫妻一方会利用自身的相对教育地位优势交换另一方的相对出身阶层优势,这支持了地位交换论。1978~1991年结婚的夫妻中,女性更多通过相对教育优势交换男性的相对出身优势。随着时间的推移,出身阶层与教育在择偶过程中的地位交换强度不断增强,但更多体现在男性通过自身相对教育优势交换女性相对出身优势的婚配模式上,而女性的这一婚配模式呈先降后升趋势。可见,随着时代变迁,家庭背景在女性的向上婚姻流动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作为中国知识女性中最年轻、最富有朝气的一部分,在有1.8亿文盲,其中70%是女性的中国,社会对她们寄予的厚望可想而知。高等学校中的女大学生多数勤奋好学,渴望成才,渴望自己人生有所作为,对此,她们已经付出了青春的辛劳和汗水。但是,由于种种习惯限制,特别是传统的择偶意向——“男强文弱”、“郎才女貌”、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仍然影响女大学生成就动机的追求,成为现代女大学生成才的心理误区。当今世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虽然男女两性社会劳动能力和强度的平均差距正在不断缩小,但是在家庭中女性社会劳动…  相似文献   

4.
走出性别刻板化印象的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余红 《社会》2001,(3):30-31
妇女多少与低收入和低职业地位联系在一起 ,无论在国内还是在国外这都是现实。关于这个现象已经有诸多的理论论述。例如劳力市场歧视理论认为在劳力市场上 ,雇主具有性别歧视倾向 ,没有平等对待能力相当的男女两性 ,从而造成女性在劳力市场上的劣势地位。人力资本理论则从男女两性人力资本的不同积累角度 ,解释了女性由于生育使得职业生涯间断 ,使得在职培训、受教育程度和经验方面逊色于男性 ,因此得到的回报较男性少。这两种理论从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妇女在劳力市场的劣势地位。如果说妇女的低收入和职业地位不高主要是劳力市场歧视造成的 ,…  相似文献   

5.
长期以来 ,社会学认为在信教问题上表现出来的男女差异是不同的社会化造成的结果 ,然而却很少有实证研究来支持这一说法。本文就不同的社会化与不同的信教情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调查 ,利用美国社会普查和世界价值观调查的结果 ,分析了宗教信仰和信教行为方面的性别差异与传统的性别态度之间的关系 ,并提出“喜好冒险”这一新的分析模式。过去 3 0年内 ,在对宗教的社会科学研究中 ,性别是人们最常提到的问题之一。大量的文献论述了宗教 ,尤其是基督教是否保存了传统的性别角色和不平等。有人提出 ,由于不同的性别社会化 ,使得女性比男性…  相似文献   

6.
婚姻,是一块跳板?——从征婚广告看女性择偶的心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正处在一个从传统、封闭、单一的社会向现代、开放、多元的社会转型时期 ,社会成员的生活方式、行为规范、价值观念等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在征婚广告上是人们对配偶要求的变动 ,尤其是女性对配偶要求的变动。但是 ,比较十几年来女性在征婚广告中提出的择偶标准 ,我们发现女性向上择偶的意向始终没变。女性择偶标准的基本状况女性在征婚广告中对男性的要求主要涉及人品个性、生理条件、物质条件和政治社会条件4个方面。一般而言 ,女性认为婚姻的实质是“居家过日子” ,故非常重视对配偶人品个性的要求。广告中通常出现的词汇…  相似文献   

7.
产业发展的不同阶段两性地位关系不同,男女平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反映.现代社会男女都具有发展机会,女性善于管理和经营家庭产生的效率是男女共享的,由此提升女性的家庭地位.制度层面女性权益得到保护和地位不断提升,现实层面女性地位波动较大,有些方面地位下滑.组织层面的女性应对主要是通过妇联组织推动,通过制度形式把优秀的女性推荐到具有表意性或服务性功能的社会组织的领导岗位,构建女性话语,提升女性地位.个体层面的女性应对主要是构建与男性特质共存、互补的现代女性特质,实现两性平等与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8.
从城市独生子女家庭看性别角色意识的淡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男女两性不仅存在身体、生理上的差异,在态 度、行为、人格和社会地位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态度、行为、人格和社会地位的差异是性别角色社会化的结果。性别角色是由于人们的性别不同而产生的符合于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的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性别角色的发展是人们依据自己的“性”特征获得特定文化中的性别角色特征的过程,它构成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1] 性别角色社会化从孩子出生时就开始了。正如勒诺·韦茨曼所指出的:“从微不足道的一个刚诞生的女婴被包在一条粉红色的毛毯里和她的…  相似文献   

9.
如何将社会性别意识纳入社会发展和决策主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美珍 《社会》2004,(7):46-48
社会性别(gender)是相对于生理性别(sex)而产生的一个概念。社会性别概念是指男女两性之间存在的社会性差异和社会性关系。即指在一个特定社会中,不是由生理因素而是由社会因素形成的男性和女性的群体特征、角色、活动等差异。社会性别理论认为因为社会的  相似文献   

10.
从俗语“郎才女貌”看男性文化的实质谭学纯民间俗语“郎才女貌”代表了中国人的一种传统婚嫁观,作为集体无意识和社会文化心态的符号形式,“郎才女貌”折射出人们的择偶心理、价值观和审美理想。把“才”和“貌”视为男女结合的理想前提,在中国人的择偶标准中,具有极...  相似文献   

11.
性别角色是指由于性别不同所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不同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按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男性应该有阳刚之气,应该坚强、勇敢、自主、有抱负、有力感和竞争性,女性应有阴柔之美,应该温柔、贤惠、软弱、有依赖性。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女两性的性别角色呈现了向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相反的方向发展的趋势,有些人将此称之为“阴盛阳衰”、“男人女性化”和“女人男性  相似文献   

12.
农村老年人再婚呈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发展农村丧偶老年男性比女性表现出更强的再婚愿望。丧偶男性比丧偶女性再支付更高的成本。这与社会性别文化中女性的依附性地位以及传统伦理规范的制约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现阶段中国社会分化与性别分层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张宛丽 《浙江学刊》2004,(6):203-207
当代中国社会,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在这一社会结构转型的过程中,随着市场机制的发育,伴随着社会分化,性别因素、年龄因素、教育因素等与社会阶级阶层分化的相关性显著增长.在这一社会结构转型及社会阶层分化过程中,当代中国女性社会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状态,验证了曾被西方学者讨论过的工业化社会结构转型较普遍的两个命题:第一,在"女性地位机会增加"(第一个命题)的同时,两性社会经济地位差距在不断扩大;第二,不仅存在"女性地位分布的边缘化"(第二个命题)问题,同时出现了女性整体地位的弱势化问题.当代中国男女两性社会群体的社会经济地位差距是扩大了,还是缩小了?男女两性在社会资源分配中,是否获得了同等的地位机会?在社会地位上是否更加趋于平等?性别分化与社会阶层分化间的关系是怎样的?这些问题,在近些年来,已经引起中国社会分层研究者的关注,提出了性别分层的论题,对女性群体社会经济地位状态进行了一些初步的经验研究.  相似文献   

14.
《半岛新生活》2004,(14):31-32
按照中国传统观念.筑屋购房是男性的责任但是如今现代女性经济和社会地位不断提高.独立意识也越来越强.再加上银行购房贷款的普及,城市里女性购房.置业投资的越来越多另一方面,由于男主外女主内的观念.使得更多的女性在买房的过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买房.不再是男性的专利.甚至可以说,房子与女人日趋亲密无间。  相似文献   

15.
从社会学角度来说,性别角色是指由于性别不同所产生的符合一定社会期望的品质特征,包括男女两性所持不同的态度、人格特征和社会行为模式。控性别角色刻板印象(即传统的、广泛为人们所接受的对男性和女性的固定看法),男性应该有阳刚之气,应该坚强、勇敢、自立、有抱负、有力感和竞争性,女性应有阴柔之美,应温柔、贤惠、软弱、有依赖性。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男友两性的性别角色呈现了向性别角色刻板印象的相反方间发展之走向,有些人将此称之为“阴盛阳衰”、“男人女性化”和“女人男性化”。这一现象的出现,使得性别角色与人们…  相似文献   

16.
对婚姻家庭中男女不平等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婚姻家庭中男女不平等问题的探讨董凤芝迄今为止,人类社会的全部文明,都是由男女两性在征服自然的活动中共同创造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女性应当具有与男性同等的生活和发展权利。然而,从人类进入父权制社会以后,历经漫长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男权愈加强化,男女不...  相似文献   

17.
俗话说:“男大当娶,女大当嫁”。然而,社会现实却不能完全做到这一点,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大男大女不能成婚。据统计,天津市有30岁以上的未婚男女六万五千多人,其中男性五万一千多人,女性一万四千多人。从绝对数字看,虽然未婚的女性少于男性,但是解决这些30岁以上大姑娘的婚姻问题难度是很大的。她们之中,不少人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求知欲,文化程度较高,也多是生产、工作中的骨干,有些还是市级劳动模范、“三八”红旗手,要找一个志同道合、与自己条件相当的大年龄男青年是很不容易的。因此,这些青年的婚姻问题,不再是一家一户的小事,已经成为一个人们关心的社会问题,社会有责任帮助他(她)们解决。  相似文献   

18.
岳红 《社科纵横》2006,21(12):195-196
奥斯丁是浪漫主义时期的代表作家,她进行文学创作的年代正是英国社会的转型时期———激进与传统相冲撞的18世纪末。那个时代,整个社会都是以男性为中心构建的,女性的价值是从男性的利益出发被评定的。面对妇女的地位、职能被严重贬低的状况,不可能所有女性就此沉默,文学界涌现出一批女性作家,她们借助自己的笔来揭示男女的不平等,反对男性文学乃至整个社会对女性的桎梏,就这样,她们开始了对妇女的自我探索及对自身价值的肯定。奥斯丁就是其中典型的作家之一。她的作品《傲慢与偏见》充分体现了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19.
所谓婚姻介绍,就是帮助当婚男女择偶。所谓择偶,就是俗称的找对象。近年来,有人感到我国青年也有择偶的问题,因此极力建议开设婚姻介绍所。但调查主要几个介绍所开办两年的情况,成功率大约在2%。人们感到疑惑,婚姻介绍所究竟好不好呢?婚姻介绍所究竟好不好,还需有一段实践才能作答,我们不能姑妄言之.但是,婚姻介绍所既是帮助人们择偶的机关,那么对它的评价就离不开对择偶问题的分析。择偶,实际上包含着两层意思。第一层,就是当婚男女要选择怎样的对象,婚姻应当建筑在爱情之上,还是共同的职业兴趣之上,还是对方的经济条件之上,当然,全部吻合最好,但如果鱼与熊掌,两者不可兼得,哪一个为先,哪一个为后?这可以称为当婚男女的“婚姻价值定向”。第二层,则是技术性问题,这就是用什么方式才能选择到自己理想的“偶”,实现自己的价值定向。这两层意思看似相对独立,实质上是密切地辩证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分析的关键就在于此。  相似文献   

20.
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男女人口失衡以及由此带来的农村男青年姻缘难觅的严峻态势,应当引起足够重视。据1993年部分省市人口抽样调查和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村男性已占人口总数的51.85%,女性占48.15%,男性比女性等3000多万,其中25至49岁男性独身人数是女性独身人数的28倍,占同一年龄层次男性人口总数的8.8%;四川农村已到婚龄的未婚男性多达83万,而女性只有2.2万;山西宁武县农村人口男女性别比例为121:100,而20至35岁男女青年比例却为150:100。值得注意的是,年龄越小,男性比例越呈增长,女性比例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