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读图时代的文学审美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读图时代改变了传统的文学传播形式和阅读方式,影响了受众的阅读需求,改写了阅读对象的生产过程、手段和形式。出版商、导演和作家纷纷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影视同期书是出版商对小说传播过程的策划,影视改编则是导演对小说再生产和传播过程的介入,电影化的想象则是作家对影视文学的主动介入。文学的真正出路是抓住小说留给读者的思考空间这一优点不放,在增强文学思想性的同时汲取影视媒体的新颖表现手法和艺术技巧,拓展小说的艺术表达空间。  相似文献   

2.
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我们已经由以前的读文时代步入了读图时代,由此导致了人们的阅读行为在阅读对象、阅读主体、阅读方式、阅读性质、阅读功能效应等方面的重大转变.  相似文献   

3.
正"读图时代"(也有学者称为"后资讯时代")的到来,正在极大地影响和改变着高中生的课外阅读,学生的阅读心理、阅读对象、阅读方式都发生了变化,"图已经成为千变万化的足以和文字抗衡的另一类存在,成了文字真实意义上的‘异化物’",这里的"图"已不仅仅是静态的图画,还包括动态的影像、视像,包括网络广告、影视、照片、课件等。传统语文课外阅读观也受到冲击,我们要打破封闭单一的"小语文"课外阅读观,树立"大语文"课外阅读观,建立开放、自主、多元的"大语文"课外阅读体系。  相似文献   

4.
随着社会不断发展,媒介技术不断进步,当今人们的阅读方式已悄然进入了读图时代。图片这一获知信息的方式已经成为具有时代特征的文化范式,并对人们的现代生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读图时代的兴起无疑强烈冲击着文字的占据性地位,但读图时代的盛行并不意味着对文字的摒弃,对思想内涵的放逐。文字与图像之间的关系在读图时代下变得异常的纷繁复杂,两者既竞争博弈又融合互动。只有建构和谐共生的图文关系,才能促进信息传播与交流的最大化,推动社会文明的进步。  相似文献   

5.
论述了《孽海花》在晚清谴责小说中的独特性,恰在它超越了"谴责小说"的概念所包含的一般主题和叙事方式.并指出曾朴的《孽海花》,在历史小说的意识和叙事方式上打破了中国传统"小说"的规范,代表着中国现代历史小说的雏形.  相似文献   

6.
小说观念是小说家对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总体看法,包括小说家的哲学、美学思想,对小说社会功能的认识,所恪守的方法原则等许多复杂内容。小说观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它是时代的产物,是小说家和读者美学思想交互作用的结果。它在艺术创作中无所不在,渗透在作品的思想、形式、风格之中。各个历史时代都有其代表性的小说观念,有贡献的小说家们的各种小说观之间存在着沿革关系。艺术是一条历史长河,小说观念总是随着时代和艺术的发展而不断更新。元末明初以来,中国古代小说经历了三次小说观念的更新:《三国演义》、《水浒传》是第一次,《金瓶  相似文献   

7.
20世纪预示着一个空间时代的到来。现代派小说在哲学观、叙述方式和结构方式上,以一种空间性姿态而与传统小说迥然有别。这种小说的空间性不同于以时间性为线索的小说,而是以并置性和同时性所构成的意义网络。它邀请读者的积极参与,从而激活小说文本的存在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华盛顿·欧文的《睡谷传奇》、《瑞普·凡·温尔科》和《幽灵新郎》三篇短篇小说中,主要人物的命运受到社会地位的制约、历史发展的推动和思维方式的指导。其中,作为社会文化组成部分之一的思维方式决定着个人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指示着人生发展方向以及在困境中所采取的态度,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尤为显著。北美殖民时代和欧洲封建时代所盛行的唯心主义思维方式和迷信思想使人们相信鬼魅幽灵的存在,使小说中的人物有的被利用,有的被愚弄,有的被保护,同时被引导走出人生的困境。  相似文献   

9.
在存在论视野中,图像的本质来自于存在形成的过程,有三种等级的存在方式:混沌、已在、由混沌向已在的变化,而图像的本质在于:它是混沌这一等级的存在向已在这一等级的存在变化的方式。在图像这一变化方式中保存着将混沌向已在变化过程中的精神能量。精神能量使图像保存了存在形成的真理。图像的力量来自于存在真理的力量,它是一个吁求结构,对遇到这一图像的此在有一种统治权。因此,读图时代的本质是一个重估传统、新的传统正在生成的时代。  相似文献   

10.
《金瓶梅》在中国小说史上占居重要地位,众多评论者从各种角度以各种方式给予全方位的解读。在评论中存在着大量将其与其他各类作品作比较的现象,其范围涉及诗赋、史传、戏曲以及小说等等,通过比较论述论者表达了自己对《金瓶梅》的阅读体验及价值评判。这些对比论述不乏中肯的评价,但也存在溢美或贬抑等有失客观的情况。本文以此为切入点,探究前人对于《金瓶梅》的审美感悟,以期对《金瓶梅》的丰富蕴涵与文学地位有更加深刻全面的把握。  相似文献   

11.
邓华宁  王钰玢 《社区》2012,(14):50-50
“慢”阅读、“慢”饮食、“慢”旅游……越来越多的都市人选择改变原来快节奏的生活方式.相对“缓慢”地度过自己的休闲时光。这种生活节奏调整的背后,是人们对生活品质的重新发现,对健康生活方式的积极追求。 “慢”阅读重拾思考的乐趣 在网络资讯泛滥的时代,传统阅读方式正在一步步被瓦解;网络检索、线上阅读甚至是“听书”“读图”的信息摄取模式似乎已成大势所趋。在“快餐式”阅读大行其道之时,一些年轻人开始重新审视信息“吞咽”所带来的焦虑和浮躁,渴望重拾“慢”阅读所带来的乐趣。  相似文献   

12.
作为海派都市文学的代表作家,施蛰存在小说书写过程中充斥着大量以"身体"为核心的叙事情节。一方面,以审美对象方式存在的身体,通过小说的相关叙述,构成了作品美感形成的客观基础。另一方面,以审美主体方式存在的身体,集中表现为作家创作、读者阅读时对文本引发身体感受的偏好,由此完成对作品的审美欣赏过程。施蛰存小说中身体书写所引发的美感,背后指涉的是身体、性别、权力等文化因素间的复杂关联,为全景式展现20世纪30年代海派都市社会的现代文化转型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诱惑男人香     
德国当代作家聚斯金德的小说《香水》里有个精彩的片段,谋杀了二十五名少女的香水制造工格雷诺耶,在绞刑架前使用了他摄取二十五名少女的独特体香制造的香水,居然让上万人在同一时刻疯狂地爱上了他,被谋杀的少女的父亲甚至要收养他。香水的魔力,在小说里,被夸大到了极致。  相似文献   

14.
“读文”与“读图”作为两种基本的阅读方式,各自具有不同的特征和功能.“读图”与“读文”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互为补充的关系,由此形成的“语—图”互文阅读模式,可以促使当代青年形成科学、健康、良好的阅读习惯,并使之在新媒介、资讯化时代成为获取文化知识、承传文化知识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5.
张恨水的小说是对传统章回小说有选择的改良,以其代表作《啼笑因缘》为例,从题材和文体创作两个方面张恨水小说对传统章回小说都有继承与创新。从题材选择上看,《啼笑因缘》与传统章回小说中的世情小说、艳情小说、才子佳人小说、历史演义等等不同类型的小说都有着深厚的渊源,又在不同程度上有所发展、创新。从文体创作的层面看,《啼笑因缘》的叙事时间、叙事视角、叙事结构、人物塑造技法等等都对章回小说的创作技法有所继承、改良。张恨水之所以能够以辩证的姿态审视章回小说,究其原因有二:一是作者少年时代对章回小说的阅读经验所致,一是作者新闻记者的身份促使,令他对现实有着敏锐的感知,并能够在充分考虑到当时读者的接受能力的情况下,以传统蕴含时代精神的方式向读者揭示社会的扭曲与人性的美。  相似文献   

16.
小说《香水》是德国当代作家聚斯金德的代表作。《香水》具有丰富的基督教文化典故和原型,主人公格雷诺耶身上既有天使、上帝的原型,又有其反面——魔鬼撒旦的原型,这种二元对立的原型意在表现主人公矛盾复杂的人性:天使与魔鬼的两位一体。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代历险记小说论纲--以《西游记》为中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古代同样存在着历险记小说类型,它的发生与游记有密切关系。《西游记》、《西洋记》、《镜花缘》在历险记小说演变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小说家根据文献记载来虚构和想象异域风土人情,寄寓对中国现实的思考与讽谕。与西方同类小说不同,我国古代历险记小说常写群体历险,多采用人物连缀故事的结构方式。  相似文献   

18.
现代社会已经毫无疑问地进入一个“读图时代”。读图时代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读图时代,对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来说,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当合理利用,并予以积极引导,既重读图,又要重塑阅读文明,使中国文化在“读图时代”视觉文化背景上得到现代化的发展。如此,一方面有利于中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发展中国文化产业,提...  相似文献   

19.
小说《香水》为读者构建了一个荒诞神奇的黑色童话,影片基于原著进行改编,再现小说中曲折离奇的故事。影片用精致的画面和宏大的交响乐使观众产生强烈的视听感受,在对原著的改编上,除导演原有意义外融入了自己的思考,使观众不再只停留在影片美妙的视听语言和曲折离奇的情节建构上,而对影片进行深入挖掘。本文将从奇观美学的角度,对电影《香水》进行整体的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20.
五四小说发生于中西交汇、破旧立新的时代转折背景下,历史语境中的五四小说家们肩负着解决近代以来中国民族精神衰微与中国传统文化落后的责任与使命,其小说实践在契合社会变革诉求与"人的觉醒"的时代脉搏中,承袭小说民间私语特质与中国读者大众阅读心理习惯,突破传统小说观念、叙事方式等藩篱,在改变中国小说固有形态中完成现代小说启蒙使命,从而正式开创了延续至今的中国现代小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